宰相合肥天下瘦:李鴻章富可敵國,為何慈禧不對他下手?

作者: 左中

無論與東洋、西洋列強發生戰爭或者衝突,這些如狼似虎的列強,不論是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還是八國聯軍打到北京、坐在金鑾殿的龍椅上嬉戲打鬧,他們從來都不滅國,而是不停地簽訂不平等條約。在中國的傳統思維裡,一個朝代的都城被攻破,皇帝逃走,就意味著改朝換代。可是這些列強既不去直接佔領中國,也不去扶植一個傀儡政權,彷彿是個怪事。

究其因,當時之列強,沒有哪一國有獨吞中國的絕對優勢。既然不能獨吞,倒不如分食。這大概就是他們當時的心態與算盤。而對以慈禧為代表的晚清來說,只要這個滿人控制的政權還在,只要金鑾殿裡隨意走動的還是滿人,只要他們活著時,這個國家還是滿清的,就行了。至於割地賠款,反正家大業大,在他們有生之年是賠不光的。這樣一個政權的存在,只能是說中國歷史的悲哀。

宰相合肥天下瘦:李鴻章富可敵國,為何慈禧不對他下手?

晚清的國內,左宗棠是一生堅決反對求和的,慈禧是知道左宗棠的秉性脾氣以及他的個人操守的,對內他可以一毛錢不拿,對外可以以六十多歲的老邁之身抬棺出征。慈禧想要左宗棠去和洋人談那些賣國的條約,那是門都沒有的事,慈禧知道這一點。曾國藩是個一心想做聖人的儒家思想踐行者,他的思維是完全中國式的,對內有一套,對外則缺乏國際思維。

所謂的“國際思維“是在國際交往中,知曉如何利用西方的辦事規則來做事,這一點,曾國藩顯然遠不如李鴻章。就拿1870年的天津教案來說,最初處理這起事件的是時任直隸總督的曾國藩,曾國藩完全滿足法國人的要求,對參與事件的人流放的流放、殺的殺,可是這種一味討好洋人的做法,引來了國內愛國知識分子們的破口大罵,最後逼得他從直隸總督位置上改任到兩江總督,且因此而得了憂鬱症,最後腦溢血突發而死。

康熙朝,法國人在中南海隔壁蓋了座教堂。慈禧想強拆這個教堂時,整個朝廷,那些平時拿嘴說別人的,或者玩弄權術的,此刻都躲得遠遠的,他們沒有一個敢站出來說:我行。最後還是李鴻章利用西方教會的權力運作規則,通過教皇從上往下層層施壓,才解決了這個問題。而對天津教案事件,李鴻章先是對受損的其他國家進行處理或賠償,單單把涉案一方的法國放在最後,目的是利用討好其他方面的洋人來對抗法國這個洋人,這是對當時無能的清政府所能做的最大的努力了——與列強硬碰硬,對於經歷了兩次鴉片戰爭、八國聯軍侵華、甲午戰爭以及中法戰爭等一系列戰爭後的晚清來說,無疑是痴人說夢,這時的愛國熱情已經不能解決實際問題。即使左宗棠再世,恐怕也無能為力。因為這個以慈禧為代表的政府已經病入膏肓。

宰相合肥天下瘦:李鴻章富可敵國,為何慈禧不對他下手?

慈禧之所以每遇與洋人簽訂條約,且是不平等條約時,為什麼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李鴻章?

按照機構職能和議事規則,談判的事應是總理衙門的分內之事。可把持晚清外交事務機構的總理衙門的,都是滿清貴族的端王、莊王之流,其無知與愚昧,簡直不忍卒讀。這些有好處來就出來搶,遇事則當縮頭烏龜的,與洋人打交道是兩眼一抹黑,指望這些人去辦外交事務,慈禧心裡是最清楚的。所以,只有李鴻章這個深諳洋人處世之道的人,才是慈禧的最佳人選。而去簽訂條約的李鴻章,到底有那麼大的權力,可以決定條約的內容?

所有條約的決策,既不是李鴻章這個直隸總督、北洋大臣一個人決定得了的事,也不是總理衙門能夠決定的事,關於條約內容的決策機構是軍機處,而李鴻章一輩子也沒在軍機處任過職。也就是說:條約內容的最終決策權在軍機處。連傀儡皇帝光緒都做不了主,軍機處算什麼?所以說條約內容的最終決定權在老妖婆慈禧手裡,李鴻章不過是隻替罪羊,一個背黑鍋的。

那麼,為什麼李鴻章明知這是一個賣國賊的大坑,他還要往裡面跳呢?甚至在八國聯軍侵華、兩宮逃跑到西安時,李鴻章有足夠的底氣與權勢取而代之,推翻滿清統治——那時他不僅有西方列強的支持,甚至東南幾個大省的一把手都打算在兩宮遭遇不測時,推舉李鴻章取而代之。可李鴻章本人為什麼寧可背黑鍋,也不願意取而代之呢?

宰相合肥天下瘦:李鴻章富可敵國,為何慈禧不對他下手?

李鴻章雖有縱橫之才,但他與一心追求聖人之道的曾國藩不同的是,李鴻章更專注於物質;同時,他更不能和愛國清廉的左宗棠比:李鴻章在合肥老家、蕪湖、上海、天津等地廣置良田、地產,其家族財富富可敵國,翁同和說的”宰相合肥天下瘦“並非空穴來風。這一點,精明的慈禧心裡非常清楚,她也沒去深究,估計這就是慈禧捏住李鴻章的命門所在!所以,每每遇到去頂賣國賊帽子時,慈禧對李鴻章是一拿一個準,李鴻章半點不敢怠慢,二人之間應該是心照不宣的,這叫互相利用。

而後來八國聯軍侵華時,李鴻章完全有能力取而代之,但是李鴻章為什麼不去取而代之以奪天下?

李鴻章畢竟是科舉士子出身的舊官僚,造反對他而言,也許比背賣國賊的罵名更不能讓他接受。更有:他已是既得利益者,他的家族已經富可敵國,造反的風險和既得利益之間權衡,哪個風險更大?已是不言自明的一筆明白賬了。這可能是他不選擇取而代之的一個重要原因。這是我的個人愚見。

所以說:慈禧是幕後的賣國賊,李鴻章是幕前的賣國賊。兩人各打個的算盤:在危及自己垂簾聽政實權時,慈禧寧可賣國也要保住她的這個權力、完全置國家尊嚴與利益於不顧;一個為保住家族利益,不得不硬著頭皮去當賣國的提線木偶,但又在此過程中,有時還想著怎麼來保住一點國家的尊嚴或利益。但無論怎麼說,李鴻章都是在私心之下做事,所以賣國賊的帽子,他怕是很難摘掉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