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訊!利川第一座轉體大橋成功合攏,預計9月30日建成通車

利川 交通 農村 重慶 經濟 技術 恩施晚報 2019-06-16
喜訊!利川第一座轉體大橋成功合攏,預計9月30日建成通車喜訊!利川第一座轉體大橋成功合攏,預計9月30日建成通車

6月7日

利川市文鬥鄉堡上段的鬱江河兩岸

站滿了圍觀群眾

他們親眼見證了

利川第一座轉體大橋

——堡上大橋的合攏過程

喜訊!利川第一座轉體大橋成功合攏,預計9月30日建成通車

當天14:00整

南北兩岸半幅轉體拱圈

在千斤頂

牽引下沿順時針方向緩緩轉動

喜訊!利川第一座轉體大橋成功合攏,預計9月30日建成通車

17時40分

經過持續牽引和點動精調後

重達3000多噸的南北兩岸半幅轉體拱圈

在空中轉體100度後實現精準對接

成功轉體

順利橫跨鬱江河南北兩岸

大橋合攏瞬間

現場鞭炮齊鳴

兩岸群眾更是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和歡呼聲

多年來數輩人的期盼

終於等來了橋成夢圓的激動時刻

喜訊!利川第一座轉體大橋成功合攏,預計9月30日建成通車

施工現場

工程技術人員實時監控轉動情況

根據轉盤上佈置刻度、編號

轉體拱安裝速度傳感器和攝像頭

實時監控和調整轉體速度

有效保證了轉體精確合攏對位

據利川市農村公路管理局分管工程計劃負責人冉柯介紹——

轉體架橋法是橋樑施工方法中的一種,簡稱轉體橋(轉體樑或拱),主要用於跨越河流、深谷、鐵路、高速公路等不能做支撐的情況,或者不適於在上方長時間作業的情況。堡上大橋屬於轉體拱,這個轉體項目的難度非同尋常,南北兩岸半幅轉體拱臂長體重,背牆高16.90米,半幅拱圈長37米,雙幅總重3000多噸,集雙向同步墩底轉體、跨度大、噸位重、小曲線等諸多特性於一體。要讓如此龐大的“巨無霸”華麗轉身、精準對接,工程難度和技術含量可想而知。為確保運行安全,施工單位先後攻克了深水圍堰、深基坑高水位、成功搭設水位漲落超5米及長度60多米的施工浮橋、大噸位轉體系統安裝等一系列技術難題。

據瞭解

堡上大橋

是利川交通橋樑建設目前體量最大

結構最複雜

造價最高、施工難度最大的橋樑

工程總計澆築混凝土3895方、使用鋼材235噸、動用土石方量31850方,澆築體量大,施工相當複雜。為加快工程進度,確保工程質量和安全,施工過程中積極開展了多項技術攻堅和創新,有效保證了工程施工的正常運行和建設質量。

市農村公路管理局負責人陶仁魁介紹——

在建的堡上大橋,總投資1500萬元,橋樑全長86.70米,橋面寬9米,淨跨徑70米,堡上大橋的順利轉體,開創了利川市交通橋樑建設的先河,實現了利川交通建設史上轉體工藝大橋零的突破

堡上大橋轉體成功合攏

有何意義?

喜訊!利川第一座轉體大橋成功合攏,預計9月30日建成通車

堡上大橋轉體成功合攏,將極大方便鬱江南岸石馬、沙坪、青崗坪、鬱江、大坳、石橋、莫家巖7個村67個村民小組1306戶多年受阻的公路交通面貌,極大的方便百姓安全出行,為南岸提供了一條便捷的通道,打通了鬱江南岸經濟社會發展“瓶頸”

喜訊!利川第一座轉體大橋成功合攏,預計9月30日建成通車喜訊!利川第一座轉體大橋成功合攏,預計9月30日建成通車

該橋預計

9月30日大橋建成通車

將從此結束鬱江南岸村民

趟水過河、輪渡通行的歷史

有力推動南岸新農村建設和產業的發展

加強與周邊地區的聯繫

同時將打通一條

利川至重慶黔江地區的快捷通道

喜訊!利川第一座轉體大橋成功合攏,預計9月30日建成通車

時空距離的縮短

對完善公路路網布局

促進西南片區社會經濟協調發展

增強經濟輻射力

加快鄉村振興步伐

更好的助力脫貧攻堅工作

具有重要的政治及經濟意義

“臂”伸鬱江河,同搭致富橋;“手”牽南北岸,共圓小康夢。

來源:利川市交通運輸局供稿

編輯|張 靜

編審|張寶訓

喜訊!利川第一座轉體大橋成功合攏,預計9月30日建成通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