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聊城,曾經有這樣一所學校,它以山陝會館為校舍,以培養演員、文藝工作幹部和音樂教師為目標,雖然只存在了僅僅三年時間,但師資優秀、學生勤奮,為我省各地培養了不少藝術人才,推動了山東藝術的發展。

它是聊城藝校,是新中國成立後聊城最早的藝術學校,也是當時聊城專區唯一的一所藝術專科學校。8月底的一天,聊城藝校的畢業生,如今已經80歲高齡的祝青山拿出一份畢業證書,向聊城晚報記者講述了當年的故事。

聊城最早藝校就設在山陝會館內

"

在聊城,曾經有這樣一所學校,它以山陝會館為校舍,以培養演員、文藝工作幹部和音樂教師為目標,雖然只存在了僅僅三年時間,但師資優秀、學生勤奮,為我省各地培養了不少藝術人才,推動了山東藝術的發展。

它是聊城藝校,是新中國成立後聊城最早的藝術學校,也是當時聊城專區唯一的一所藝術專科學校。8月底的一天,聊城藝校的畢業生,如今已經80歲高齡的祝青山拿出一份畢業證書,向聊城晚報記者講述了當年的故事。

聊城最早藝校就設在山陝會館內

山陝會館內曾有聊城最早藝校

祝青山展示他的畢業證。

1959年,德州人祝青山中學畢業後,考入了這所新中國成立後聊城最早的藝術學校。

1959年9月1日報到那天,祝青山一早就揹著行李,乘車從德州趕到聊城。

“當時的聊城汽車站在光嶽樓北路東,售票廳不大,我出站便打聽聊城藝校在哪兒,結果大家都不知道。”祝青山說,後來好不容易問到一位像幹部的同志,對方說,聽說山陝會館新建了一所學校,可以去看看。

果不其然,在對方的指引下,祝青山找到了山陝會館,也看到了門上掛的“聊城專區藝術專科學校”的牌子。

在當時的祝青山看來,山陝會館太美了,建築美輪美奐,院裡幾棵古老的大槐樹搭起了綠色涼棚,大殿前立著兩尊高大的雄獅,威嚴壯觀,他感覺簡直就像到了北京故宮一樣,“在這裡吃、住、學習,環境可真是太好了”。

“當時學校分音樂、舞蹈、戲曲、美術四個專業,音樂又分聲樂、器樂。由於學生的文化程度不同,高、初中生為音甲班,小學的為音乙班。我分在音甲班,學聲樂。”祝青山說,雖然這所學校存在的時間很短,但當時的師資可真不錯。他們分別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南京音樂學院等學校,尤其是教務主任肖寒老師,南京音樂學院的高才生,30多歲,中等身材,有點絡腮鬍,兩眼炯炯有神,他教作曲、指揮,還教二胡,是我國二胡專家劉天華先生的第五代弟子。他在聊城藝校任教期間,創編了許多歌曲,學生們非常敬仰他。

祝青山說,還有一位舞蹈教練石佩偉老師,是上海音樂學院的畢業生,功底紮實,很有才華,他和學生們打成一片,每天與學生一起壓腿、踢腿、下腰、跑圓場。他還為引黃灌溉位山建閘工程編排了大型舞蹈《腰斬黃河鎖蛟龍》,氣勢恢宏。


條件艱苦學習勤奮

曾與“大咖”同吃同住同勞動

"

在聊城,曾經有這樣一所學校,它以山陝會館為校舍,以培養演員、文藝工作幹部和音樂教師為目標,雖然只存在了僅僅三年時間,但師資優秀、學生勤奮,為我省各地培養了不少藝術人才,推動了山東藝術的發展。

它是聊城藝校,是新中國成立後聊城最早的藝術學校,也是當時聊城專區唯一的一所藝術專科學校。8月底的一天,聊城藝校的畢業生,如今已經80歲高齡的祝青山拿出一份畢業證書,向聊城晚報記者講述了當年的故事。

聊城最早藝校就設在山陝會館內

山陝會館內曾有聊城最早藝校

祝青山展示他的畢業證。

1959年,德州人祝青山中學畢業後,考入了這所新中國成立後聊城最早的藝術學校。

1959年9月1日報到那天,祝青山一早就揹著行李,乘車從德州趕到聊城。

“當時的聊城汽車站在光嶽樓北路東,售票廳不大,我出站便打聽聊城藝校在哪兒,結果大家都不知道。”祝青山說,後來好不容易問到一位像幹部的同志,對方說,聽說山陝會館新建了一所學校,可以去看看。

果不其然,在對方的指引下,祝青山找到了山陝會館,也看到了門上掛的“聊城專區藝術專科學校”的牌子。

在當時的祝青山看來,山陝會館太美了,建築美輪美奐,院裡幾棵古老的大槐樹搭起了綠色涼棚,大殿前立著兩尊高大的雄獅,威嚴壯觀,他感覺簡直就像到了北京故宮一樣,“在這裡吃、住、學習,環境可真是太好了”。

“當時學校分音樂、舞蹈、戲曲、美術四個專業,音樂又分聲樂、器樂。由於學生的文化程度不同,高、初中生為音甲班,小學的為音乙班。我分在音甲班,學聲樂。”祝青山說,雖然這所學校存在的時間很短,但當時的師資可真不錯。他們分別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南京音樂學院等學校,尤其是教務主任肖寒老師,南京音樂學院的高才生,30多歲,中等身材,有點絡腮鬍,兩眼炯炯有神,他教作曲、指揮,還教二胡,是我國二胡專家劉天華先生的第五代弟子。他在聊城藝校任教期間,創編了許多歌曲,學生們非常敬仰他。

祝青山說,還有一位舞蹈教練石佩偉老師,是上海音樂學院的畢業生,功底紮實,很有才華,他和學生們打成一片,每天與學生一起壓腿、踢腿、下腰、跑圓場。他還為引黃灌溉位山建閘工程編排了大型舞蹈《腰斬黃河鎖蛟龍》,氣勢恢宏。


條件艱苦學習勤奮

曾與“大咖”同吃同住同勞動

山陝會館內曾有聊城最早藝校

當年藝校畢業生的大合影。

1959至1961年,正是國家困難時期,但祝青山回想起來,那時的求學生涯是真快樂。

“儘管生活困難,但每天過得非常快樂,唱啊,跳啊,無憂無慮。”祝青山說,“當時每頓飯領幾個地瓜面的小窩頭。院內大殿前,擺著三個大缸,那是盛米湯的,湯裡面米少菜多,菜是地瓜葉和野菜。飯量大的學生吃不飽,就多喝湯,灌個水飽。”農村的同學要是回家帶些熟地瓜幹來,大家就分著吃。學校大門前還開有一片田地,種了一些白菜。

讓祝青山印象深刻的,還有擅長釣青蛙的廚師馮大爺,每到星期天,大家夥兒每人能分到幾個炸青蛙吃,那算是當年的美味了。

祝青山說,儘管當時條件艱苦,但大家學習都很勤奮,學校領導和老師們也都很有熱情。當時學校想方設法“請進來,走出去”,提高學習水平。

1961年春,中央民族歌舞團下基層體驗生活來到了臨清,學校領導得到消息後,馬上和對方取得聯繫,派學生去跟中央民族歌舞團的老師們一塊吃,一塊住,一塊勞動,向人家學習。祝青山說,自己也正是在那兩個星期內,解決了一年都沒解決的聲樂難題。

祝青山說,當時學校還組織大家先後去陽谷、冠縣以及莘縣董杜莊體驗生活,收集民歌,並彙編了《聊城民歌100首》,印成小冊子,作為學習教材。此外,每逢週末,老師還帶領大家到街頭演出。不僅如此,當時學校還組織過幾次大型的歌舞晚會,並組織藝術慰問團到全省部分縣市、鄉鎮巡迴演出。

快樂的時光總是很短暫。祝青山說,正當聊城藝校逐漸在魯西大地紮根時,1961年傳來消息,因為當時經濟困難,聊城藝校要撤銷了。

“你看看,我這個畢業證,還是後來補辦的。”祝青山說,儘管只教了一屆學生,但這所學校卻像是給山東撒下了一把種子。很多學生進入藝術團體,推動了我省的藝術發展,“臨清市唱撒大潑的業餘歌唱家閆玉貞同學去了北京人民畫報社,夏津縣的農民歌手李桂蘭同學去了山東省歌舞團,還有一些同學分別去了濟寧歌舞團、德州京劇團、德州雜技團和文化館……”祝青山說,自己後來被分配到聊城專區評劇團,在那裡待了多半輩子,現在想起來,之所以能取得一些成就,還是當時在藝校打下的良好基礎起了重要作用。

全媒體記者 趙宗鋒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