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唱歌為什麼一定要練聲?

樂器 聲樂 體育 說話式關閉唱法 2019-04-07

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提問:老師,我 很想學好唱歌,但是我不喜歡練聲,可不可以不練聲呢?回答:不!可!以!

為什麼要練聲

練聲又叫練嗓子,是歌唱的一種基本功訓練。在我國戲曲界,稱之為喊嗓或吊嗓。通俗唱法裡叫暖嗓。顧名思義,歌唱前活動一下嗓音,練練聲,好比體育運動員在訓練、比賽前,活動一下腰腿,避免運動過猛扭傷筋骨、肌肉一樣。嗓音非常嬌嫩,細嫩,一下子就過猛地歌唱,不利嗓音的保護。因此在歌唱前,有目的地練練聲,是非常必要的。這是其一。

學唱歌為什麼一定要練聲?

其二

聲樂-相比器樂最大的不同之處,就是聲樂不是現成的樂器,它是要在聲音的訓練過程中去創造。學習聲樂的過程,也就是製造樂器的過程。在製造的過程中使用,在使用的過程中不斷完善。聲樂教育家沈湘先生認為歌唱有兩大任務:一是製造一個歌唱發聲的樂器,二是演奏這個樂器,我們嗓子的自然狀態不是完全製造好了的樂器的狀態,沒有天生具備樂器所必須有的基本性能,即:音域、音色、音量等、歌唱發聲器官的生理機能,如橫隔膜的肌肉,喉內各部分的肌肉,甚至包括聲帶肌肉都不是生來就具備歌唱發聲的能力的:比如說:在日常生活中,人只要心情平靜,舒暢。呼吸就很自然,活得很愉悅,自在;,可是,大多數人,一到了唱歌時,呼吸就不自然了,渾身到處用勁,憋得臉紅脖子粗,聲音仍然不好聽。或軟綿綿哪都不用勁,聲音有氣無力的。橫隔膜和腰腹部的肌肉等也顯得無所適從,極不協調:

這說明兩方面的問題:一是說明人雖然具有歌唱發聲的生理機能,但並不是天生就具有歌唱發聲的能力,這種能力只能從後天的鍛鍊中得來。二是告訴我們:歌唱發聲是一種技巧活動:它雖然建立在人體日常生活的基礎之上,但歌唱技巧較之日常生活中的呼吸,發聲吐字、共鳴等要高級得多,複雜得多,必須經過專門的、系統的訓練才能獲得。

學唱歌為什麼一定要練聲?


歌唱藝術是一種具有高度組織性和複雜性的歌唱活動,它所包括的技巧較為眾多。因此每一個學習聲樂的人,都需要耗費相當的時間與精力去進行鍛鍊,從某種意義上說,歌唱者與舞蹈演員,運動員十分相似,運動員的身體素質,如速度、力量和耐力等,舞蹈演員的柔韌性,爆發力節奏感等都是要通過各種各樣的專門練習來鍛鍊和提高的,

練聲就是一種把理論變為實際、把概念變為行為的實踐過程。是發聲機能由無力到有力,由不適應到適應,由不協調到協調,由有意識到下意識的歌唱習慣的形成過程:歌唱是一種技能。這種技能的形成,必須通過日積月累的重複練習中讓肌肉產生記憶,形成一定的歌唱發聲的運動程序,養成好的發聲習慣。 所以,鍛鍊歌唱發聲生理機能的肌肉力量和協調性,形成良好的歌唱發聲習慣,長期堅持在正確聲音概念指導下的發聲練習,是十分必要的。

特別強調一點,練聲的時間點,最好是固定的,但是如果你真的很難

固定時間點的話,那就隨便什麼時間也可以,但是一定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晒網。因為人都是有惰性的,總會給自己找各種各樣的理由,例如今天我這個時間點沒吃飯,沒力氣練,今天我感覺喉嚨有點幹,為了避免傷害,還是明天再練吧,等等。其實,你遠遠沒有自己想象的那麼脆弱,你的身體完全可以負荷的。還有不要想著今天不練了,明天一起多練會兒。記住,幾天都不練,哪怕你集中到一天練10個小時,還不如你堅持每天練5分鐘,10分鐘。你今天不刷牙,明天刷兩遍有用嗎?反而可能會刷得牙齦出血呢。所以,堅持下去,不要給自己找任何理由,除非你真的生病了!

學唱歌為什麼一定要練聲?

喜歡唱歌的朋友可以點擊文章下面的“瞭解更多”進行系統的學習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