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藝樂器》二胡課堂(一)揉弦的技巧二胡入門視頻教程

樂器 民族樂器 音樂 樂器學習交流 樂器學習交流 2017-08-27

【詳解二胡揉弦操作】

揉弦是二胡演奏的基本功之一,也是最常用的一種技法。揉弦的好壞直接關係到音色的美感和二胡的表現力。對自學的人來說,揉弦又是一個較難掌握的技巧。二胡的教材,以及視頻教程對揉弦的講解又過於簡單。揉弦又是一種既有章法又無定法的技巧,還有些說不透的內涵。我雖然苦苦思考、笨笨地練習,至今也未吃透揉弦的奧妙。在這裡,僅把自己的思考與些許體會整理出來,與朋友們共同討論。

討論以使用最普遍、最廣泛的滾揉作為重點,大致歸納出以下幾條操作方面的問題,供作參考。

1.名家提示:

趙寒陽教授說:“揉弦是演奏者內心樂感的一種自然流露,在演奏時,揉弦都是下意識的動作,沒有人想著動作去揉弦的,而是要想著聲音去揉弦。”

嚴潔敏教授說:“演奏者是在心中先聽見他想要的那種聲音,然後才演奏出來。”

2.揉弦與放鬆。左手的放鬆是揉弦的關鍵。手腕、手掌、手指的任何一點僵硬,都會影響揉弦的效果。把左手練軟、練活,是練習揉弦的重頭課。而放鬆又是沒有上限的要求,只有自身的感悟。因此找到放鬆的感覺,才是入門的一課。

3.揉弦的支點。手腕是支撐手掌活動的力點,也是將手臂的力傳導到手指的中轉站。但它不能作為揉弦時手掌擺動的支點。如果以手腕作支點,揉弦的頻率會很慢,速度一快就無能為力了。揉弦的支點應在虎口的左側、拇指的根部(有時要用到其下的大魚際)。根據我的摸索,只有這樣,才能保持所有手指伸曲、和按內弦時的高度靈活。

4.揉弦的手型。手型決定揉弦的效果。正確的手型是,在第一把位時小臂自然與琴桿保持45度左右的夾角,隨著把位的下移,這個角度逐漸增大。手掌握空拳,若含雞蛋。手腕與小臂、手掌外測平面基本成一直線,只有在3、4指按弦時,手腕才向內彎曲。觀察名家的揉絃動作,當手掌作上下襬動時,手腕的動作很小。揉弦時,手指第一關節的伸曲,帶動整個手掌的上提與下落。

5.手掌的重力。手掌作上下運動時,要重視手掌下落的重力作用。這是體現放鬆程度的一個硬指標。這與運弓中借用弓子的自然重力的道理是一樣的。臺灣的隆中隠先生在他自創的“自然揉弦法”中,特別強調手掌的重力作用。如果不會借用手掌的重力揉弦,就體會不到自然放鬆的感覺,揉出的聲音也不會好聽。

6.揉弦的指型。之所以提出指型,是為了便於討論手指在揉弦時的形態。由於各個手指按弦的自然位置不同,決定了各手指操作方法的差異。其中,中指的位置最為有利,便於揉弦時的自然伸曲。食指靠上,不得不將第一關節彎曲,不利於自然伸展。補救的辦法一是將其他手指都一起收攏彎曲(請注意趙寒陽的一指揉絃動作);二是手掌位置略為下降,使拇指根部下的大魚際靠在琴桿上,作為手掌輔助的活動支點。無名指的位置偏下,第一關節處於只直不彎的狀況,手掌的活動幅度受限,操作起來極不靈活。補救方法是手掌略向內彎,並將食指伸直,增加揉弦的靈活性。小指無法用滾揉,只能壓揉。其輔助動作是用3指或2、3指同時按弦,增加小指按弦力度;把1指伸直,增加小指壓揉的靈活性。根據每個人的情況不同,可以自行摸索適合自己揉弦的指型。

7.揉弦的音準。手掌在弦上的滾動,都是在本音的準與不準之間運動。在滾動中要保持本音的位置不偏離。否則揉弦再好聽,音不準了就是操作的錯誤了。因此要時刻發揮耳朵監聽的作用,一旦發生偏差,立即糾正。過去的滾揉是“對稱滾動法”,即按照準-偏低-準-偏高的週期滾動。而現代的滾揉大都採用“不對稱滾動法”,即按照準-偏低-準的週期運動。這樣揉出的聲音更符合人的聆聽習慣,反而覺得好聽。由於減少了一半的滾動週期,在操作上對音準的把握更為有利。

8.按弦的部位。用指尖按弦,觸弦面積小,揉弦滾動的範圍要窄一些。如果壓弦輕些、運弓力度小些,揉出的效果會輕鬆柔美而秀氣,適合表現優雅、恬靜、夢幻如歌的樂段。用指肚觸弦,觸弦面積大,滾動會寬一些。如果適當增加力度,揉出的效果渾厚、大氣。適合表現寬廣、厚重、熱烈的情緒。

9.揉弦的速度。也就是滾動週期的頻次,也表示揉弦的快慢。滾揉一般都是從手指第一關節的伸曲分解動作練起,熟練之後便是慢揉了。要做到每個手指慢揉均衡,效果一致也不容易。慢到每秒一、二次又很均勻,就更不容易了。但有時在樂曲的弱收、結尾的地方,恰恰需要這樣的慢揉效果。快速的揉弦是滾揉的一個臺階。有的人以前壓揉習慣了,手指很僵硬,滾揉一快就回到了原來的習慣,這是需要努力克服的毛病。解決的辦法是手指保持放鬆,由慢逐漸加快,慢慢減小手指第一關節的伸曲幅度。這時始終保持放鬆、利用手掌的重力,仍然是一個關鍵。個人體會,練習方法從極慢柔-慢揉-中揉-快揉-中揉-慢揉-極慢揉,作為循環週期,反覆練習,直到運用自如。

聽了一些名家演奏的現代歌曲,揉弦的速度非常快,以渲染那種華麗、激動的情緒,大有煽情的效果。我想可能是在滾揉中適當加大了壓揉的力度,並運用了揉弦的彈性手法。

10.揉弦的力度。由於二胡沒有指板,在滾揉時也會對琴絃施加一定的壓力。由於滾揉與壓揉在手法上是不同的,通常說的滾揉與壓揉相結合,不如說滾揉與壓弦結合更準確些。重揉與輕柔。除在揉弦的幅度上有差別,更主要的在於對琴絃施加的壓力不同,同時也與運弓的力度有關。無論是重揉或是輕柔,按弦的手指一定要實而不虛,這就等於在琴絃上施加了一個壓力。在這個起點上再施加不同的程度的壓力,就是揉弦的力度了。揉弦的力度,是表現揉弦強弱的手法,重要的是掌握好分寸感。

11.揉弦的彈性。在一些表現短促的樂句時,揉弦的時值較短,需要用彈性揉弦來表現其特定的韻味。例如在《喜看麥田千重浪》第一小節的61(高音),1(高音),其中的兩個1就要用彈性揉弦。所謂彈性揉弦,個人理解是在揉弦中,利用對琴絃加壓後琴絃產生的張力反彈作用,控制揉弦的速度和時間,與琴絃一張一弛形成同步的揉弦方法。在壓弦時開始快速揉弦,待琴絃反彈時立即停止揉弦,可產生一種有彈性節奏的、歡快跳躍的揉弦效果。在表現輕盈、活潑的樂句時,也可以用輕度的彈性揉弦。手指艱按弦要實,跟著琴絃的張力變化節奏,作輕快的揉弦,保持揉弦的流暢性和跳動感。

12.揉弦的變化。根據樂曲節奏的快慢和強弱的佈局,揉弦要有變化。不能使用一種揉弦速、力度一曲到底。也不能不分層次,見音就揉。對一首曲子,再演奏之前,需對樂曲的章節、段落、內容,以及情感表達的需要,進行分析,對揉弦的強弱、快慢、手法進行設計。那些地方用遲到揉弦,那個地方用要先揉後不揉,強與弱的揉弦對比等,做到心中有數。聽於紅梅的曲子,她對揉弦的處理非常到位,其揉弦手法細膩之極,韻味十足。這是值得我們業餘練琴人努力學習思考的

以上所談關於

的操作性看法,純屬一孔之見。揉弦既有章法,又無定法。沒有一種揉弦的既定模式,只有各自的探索感悟。我們在掌握了揉弦的基本方法之後,就要忘掉一切具體的操作,在自己的想象音色中,去尋求自己最美、最好的揉弦效果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