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嘆德”之“皆是無漏大阿羅漢”——《楞嚴經》研習

楞嚴經 三寶 釋印光 佛教 沙門的世界 沙門的世界 2017-08-25

“嘆德”之“皆是無漏大阿羅漢”——《楞嚴經》研習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研習

——淨空法師講解(1979——1981):

【皆是無漏大阿羅漢。】

下面這十二句“嘆德”非常重要,也可以說整部《楞嚴經》的精華就在這十二句裡,讚歎這些大比丘們的德能,每一句話都值得我們學習。

【皆是無漏大阿羅漢。】

『阿羅漢』是印度話,這一句這個名詞是屬於含多義。“比丘”含有三個意思,這是我們通常所講的怖魔、破惡、乞士,是屬於因地上;“阿羅漢”也有三個意思,是屬於果地上的,這在一般講座裡面、經論裡面我們常常講到。這個地方所不同的就是上面冠一個『大』字,大阿羅漢,“大”在此地是揀別他不是小乘人。阿羅漢一般通常翻作無學,無學兩個字就類似我們現在教育裡面所謂畢業,畢業就無學了。小乘阿羅漢是在小乘裡面畢業,大乘阿羅漢是在大乘法裡面畢業了。大乘法裡面畢業到底是什麼地位?一般說是第十地“法雲地”的菩薩稱大乘阿羅漢,這個地位實實在在就很高很高。本經裡面所讚歎的,千二百五十人皆是大阿羅漢,這是大阿羅漢一種標準的講法,就是大乘的無學,是在法雲地的地位。還有一種講法說是回小向大的阿羅漢,這個意思給諸位說是引申的意思,也能講得通。他本來是小乘阿羅漢,現在不做小乘,回小向大,修菩薩行,我們尊稱他叫大阿羅漢,也能夠講得通。但是要曉得,法雲地菩薩稱大阿羅漢是正說。

釋迦牟尼佛常隨弟子,究竟是真正個個都是法雲地的菩薩,還是一些小乘聲聞回小向大的?這個問題屬於本跡上的問題。從本上來講,“一佛出世,千佛擁護”,這才能成就無量無邊的功德。不是真正的弟子,是諸佛來裝作弟子幫助釋迦牟尼佛弘法利生,個個都是法雲地以上的大菩薩,這在本上是講得通的,跡相上現的是聲聞身。本跡合起來看,古德常講“外現聲聞身,內祕菩薩行”,表面上看起來像是小乘,實際上不是小乘。小乘的無漏只能夠超越三界六道輪迴,大乘的無漏超越三空,所以境界實在是不相同。

古德解釋這個“大”字還有幾種意義,這是我們初學的同學們可以效法的。第一、“願大,求大菩提故”,這是發大心,是我們應當要效法。真正能發這樣的心,給諸位說,這是世間第一等智慧的人,最有福報的人,他不求別的,求大菩提,菩提是覺,求大覺。禪宗裡面求大徹大悟、求明心見性,唸佛法門裡面求理一心不亂,這就是大菩提。我們學佛、唸佛什麼都不求,就求理一心,這是真正有智慧、有覺悟的人才能夠發起這樣的大心,所以叫願大。

第二、“行大,二利成就故”。修菩薩二利之行。二利裡面我們必須注意到,利他就是自利,不利他絕對不能自利,我們把話只說到此處。不要說是自利就是利他,那是證果以後的事情。菩薩道中,利他就是自利,要記住這句話。菩薩從初發心一直到圓滿行,無一不是利他行。而利他當中是以破迷開悟為第一個目標,教眾生離苦得樂還在其次,為什麼?眾生的迷要不破,悟要沒有開,縱然你給他那一點樂,也享不久。真正的離苦是要破迷,真正得樂是要開悟,所以在利他行裡面一切的言辭、種種方便都要幫助眾生開悟,為眾生做開悟的增上緣,這是菩薩行,這叫做二利行。二利裡有自利,自利不說,怎麼就會有?因為我們自己不能夠悟明心地、不能夠斷除煩惱、不能夠證得菩提,那個最大的障礙就是自私,所以一切法不能證得。我們念念之中、在在處處都為一切眾生著想,漸漸的私心沒有了。私心沒有了,給諸位說,我執就破了。大乘菩薩破我執比小乘來得善巧、來得方便,小乘是執著有我,再來破我執,大乘是把我忘掉,首先就是有眾生,把我忘掉,我生在這個世界上盡形壽就是為一切眾生,而沒有為我,所以不要破我執,我執沒有了,不要斷煩惱,煩惱沒有了,這種方法比小乘以“四念處、四正勤”的方法來破我執確實容易得多。

第三、“時大,經三無數劫故”。自利利他的行門不是修個一天、二天就圓滿,也不是修個三年、五年就圓滿,佛在小乘經裡面講“三大阿僧祇劫”,是對小乘人講的,為什麼?如果再講時間長,小乘人受不了,他退心。佛在大乘經裡面給菩薩們所講的就不是三大阿僧祇劫,而是講“無量劫”。我們聽無量劫能受得了嗎?唯有大心的菩薩不在乎,無量無邊劫他聽了也歡歡喜喜,永無退轉。

我們現在學東西之所以學不成,我們沒耐心,總希望二、三個月就學好,能不能?很難,也有這種人,那是天才,太少太少。我記得曾經有一位法師就要求我,要我把臺中所學的(我那個時候在臺中差不多住十年)在三個月當中把他教會,全部要教給他。我跟他說,“我沒有這個本事,沒有這個能力”,他聽了很不高興,說我吝法。實實在在講,一言半句可以開悟,問題是你悟得了、悟不了,沒有開悟是學的記問之學,學一部就會一部,學兩部就會兩部,拿第三部就不會了,悟了才能貫通。如果不悟,我們看看古來的大德,那就需要長時間的薰習薰成善根,這樣才能開悟,沒有相當長期的薰習不會有成就,所以要想幾個月學成是相當難的事情。但是今天的人沒有耐心,時間太長他不肯學。我們過去法施會辦了個小班,三個月學一部經,這個方式是提起大家學習的興趣,真要想成就要繼續不斷的去努力。

我記得過去也跟諸位說過,我最初對教理髮生興趣是得力於李老師當時的教學。他用這種方法來教學生,我在班上旁聽,我還有一些接受的能力,聽一部就學會一部。沒有出家之前我聽了十三部經,時間是一年三個月,十五個月學十三部經,學得很起勁,平均不到一個月一部經就畢業,非常有興趣。學會一部,這一部就能講,他那個地方的標準是不能上臺講不算數,要能上臺講,所以這只是接引初學的一種善巧方便。在那裡住了三個月學了三部經,我就會了,你一輩子永遠就會這三部經,你會不會開悟?不會。你在外面所宣講的,俗話所謂“道聽之,塗說之”,不是講的自己。幾時才講自己?大徹大悟之後所講的東西才是自己的。

求學要有耐心,過去我常常勉勵你們讀《禪林寶訓》、讀《五種遺規》,你看看古時候出家人、在家人,他們那種求學的願望多麼切,心地多麼真誠,時間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不離開老師。為了求智慧,為了開悟,什麼樣的艱難困苦都能夠忍受,所以他有大成就。人與人之相處是不容易,遇一點小小的合不來,掉頭而去,這種人都是不可造就之才,沒法子成就。我們讀《六祖壇經》,《壇經》裡面很明顯的告訴我們,在那個時候(盛唐的時候)寺院裡面住的這些大眾也是意見多多。如果說出家修道的人沒有嫉妒心、沒有瞋恨心、沒有煩惱心,五祖很可能就把盧行者留在寺院跟他十年、二十年。為什麼衣缽一給他,連夜就叫他走?怕人家害他、怕別人嫉妒、怕別人瞋恨。諸位要曉得,在那個時候寺廟裡也有這些情形,不過是以祖師領導之下,每天講經說法把大家的煩惱習氣暫時壓住而已。這是講那個時代、那個環境,煩惱習氣還是會起現行,何況我們現在可以說不聞經法,不聞經法的道場裡面的大眾要不起煩惱,那豈不是古佛再來?那不是凡夫!要真正能做到六和合,不管這個道場大與小,他要能做到六和合,是佛菩薩再來,絕不是普通的人。

我們要發心學學古人長時間的努力,發心要髮長遠心,世法裡頭也說“有恆為成功之本”,我們沒有恆心、沒有耐心怎麼會有成就?三大阿僧祇劫在菩薩眼睛裡看起來太短,感覺到自己修學的時間還不夠。古人又說“大器晚成”,因此不要急急於成名,急著成名對自己的傷害太大。眼前有點小利,吃大虧,眼前所修的這點福德立刻就報掉,名是福報之一,立刻就報掉了。這個道理諸位都明瞭,既然明瞭,絕不求眼前的小名小利。晚近印光大師是我們的榜樣,他老人家七十歲才出山、才弘法,七十歲以前沒有人曉得有個印光法師,他在普陀山藏經樓裡面埋頭苦學。在我們凡夫眼睛裡面,他是偶爾一個因緣為社會上的學者到普陀山去遊覽見到了,在交談之下非常的驚奇,覺得這位法師了不起。這些學者、名流自動自發的就在社會上傳開,“某地方有位法師真正是了不起”。跟法師往來的書信、請益的文章在報章雜誌上一發表,大家才曉得普陀山有一位印光法師,這樣漸漸的名滿天下。他老人家八十歲圓寂的,只弘法十年。十年,諸位想一想,他有多麼大的影響力!如果印光法師二十歲就出名,給諸位說,他的影響力沒有這麼大,不能叫天下歸心。這是人家積得厚,所謂厚積薄發,才有這麼大的力量,根本深厚。我們所學的很淺薄的一點就趕快要現出來、要露出來,實在講,禁不起考驗,我們自己要覺悟。

名聞利養一擺在面前就是考驗,心立刻隨它轉,隨境界轉就是禁不起考驗,這就是墮落。所以從前的法師,無論他年輕或者是年老,凡是出來弘法利生一定有一個先決的條件,就是禁得起考驗,也必須禁得起考驗,老師才放手,才會答應你可以出去弘法,可以出去參學;禁不起考驗的,老師不會答應。不答應,你出去了,那個老師不承認你是他的學生,你在那個老師會下算是旁聽的,而不是得法的弟子,這是世出世間都一樣。禁不起考驗要是跑出去,老師也讓你出去了,這個老師對不起學生。為什麼?禁不起考驗一出去是死路一條,它不是活路。一出去外面是什麼?名聞利養、五欲六塵,你是念念染著,那你不就墮落、退轉,你還有什麼成就?老師的教誡對學生是愛護,他看到你真正不動,名聞利養都不動心,這才鼓勵你出去,利他自利。自利就是前面所講的清淨心,對自己只有一個清淨心,心地一天比一天清淨、一天比一天平等、一天比一天慈悲,菩薩所修的如此而已。利益一切眾生,自己所得到的是清淨、平等、慈悲,自己所得的是這個,唯有如此才是每一天、每一天往解脫門精進,所以他不退轉、不墮落。我們想想,我們跟一個老師學,有沒有到這個程度才離開老師?我們離開老師,老師有沒有答應過我們?諸位今天求學,這種因緣得不到,縱然有這個因緣,我們自己未必肯聽。

我在臺中求學的時候,李老師給我限定四十歲之後才可以出去講經,四十歲之前要講在家裡練習講、在臺中講,不可以離開臺中,臺中蓮社、靈山寺是自己的道場,可以,不能出去。五十歲之後才可以收皈依的弟子,他給我限定的,為什麼?收皈依弟子就是法眷屬,這有累贅、有麻煩,自己基礎不夠厚,往往會受到嚴重的傷害,這是老師對學生真正的愛護。給我講,“我們關係厚,別的人我再也不說,別的人說了得罪人,你喜歡怎麼辦就怎麼辦”。老師對學生愛護得深,顧慮得無微不至,面面都想到。我們懂得老師的意思,為了要報答老師的恩德,一定要依教奉行,他怎樣教導,我們就怎樣做。所以我在每一個地方講經的時候有許多人要來皈依,我總是盡一切力量介紹他到別的地方去,實在不得已再給他結個法緣。

皈依的時候我給他做一個簡單的皈依形式,給他做個證明,我特別囑咐他,“你是皈依三寶,不是皈依我某人”,皈依我某人你就錯了。為什麼?你發的願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而不是皈依我某某人。如果我要這樣做,我也有罪過,你自己也得不償失。你要懂得皈依三寶,三寶弟子可尊可貴,龍天護持,諸佛菩薩護念,那是三寶弟子。你要皈依某一位法師,諸佛菩薩不會理你,為什麼?你不是三寶弟子,你是某法師的弟子。護法龍天也不會保護你,你是某人的徒弟、你是某人的弟子,他保護你就行,護法龍天連邊也沾不上。我們是三寶弟子,護法龍天就要護持;我們是三寶弟子,三世諸佛就要護念。我們希不希望得到三世諸佛、護法龍天護念?你要希望,你自己心裡要記住,我是三寶弟子,不是皈依某一個人的。這個理實在講並不難懂,這種誤會也非常的深。我們看《五戒相經箋要》,蕅益大師就有一段說明這樁事情,明朝末年已經有這個現象,皈依某個人,而不是皈依三寶,皈依的意義已經失掉,發生嚴重的錯誤。這個錯誤一直錯到今天又錯了五、六百年,所以我們現在學佛沒有感應,這是要我們深深去反省、去檢點。如果我們要佛教常住在世間,諸佛菩薩法身慧命要能在我們地球上再延續下去,不要滅亡,不要中斷,我們一定要如法的修學,接引皈依的時候一定要把這個道理說明。

特別重要的,皈依只有一次,沒有兩次,皈依的法師(三寶的代表人)來監視,給你做證明,這個道理要懂。善導寺那裡皈依了,華嚴蓮社還沒有皈依,要到那裡再去皈依;松山寺還沒有皈依,到那裡去皈依。這個就變成三寶有好多,善導寺的三寶跟華嚴蓮社不一樣,善導寺皈依了,善導寺的佛菩薩保佑,華嚴蓮社不保佑我,分了家。宣誓的時候也只有一次,也沒有第二次。世出世間是一個道理,我們要想把佛法興起來,千萬不要做人情佛事,千萬不要欺騙眾生,佛法正法才能夠興。我在外面講經也遇到過這個情形,他來求皈依,我問他,你有沒有皈依過?“我已經皈依某法師、某法師,皈依好幾個,我現在再要皈依法師”。我說,那好,你既然皈依三寶,統統皈依了,用不著再來,你已經皈依得太多了。這是連皈依的意義都不懂,實在講他心目裡沒有三寶,他只記得幾個法師。那幾個法師得好好的去保佑他、好好的去加持他,為什麼?他得不到佛菩薩的保佑,也得不到護法神的護持,完全就靠那幾個法師,這是可悲哀的事情。這是說我們樣樣一定要如法、要明理。

第四、“德大,具足一乘諸功德故”。什麼才叫做大德?一乘功德才叫做大德。佛在大經裡面講,“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佛在四依法裡面教我們“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智不依識”,那個意思就是說,皈依佛法僧、皈依法寶的時候要皈依了義法。了義法是一乘佛法,具足一切功德。所謂“發大願,修大行,經大時,成大德”,這個叫大阿羅漢。“皆是無漏大阿羅漢”我們就介紹到此地。“皆”就是指一千二百五十五人,經文裡頭有省略,五個人省掉,只記個整數“一千二百五十人”,這些都是大阿羅漢。如果說這些人都是十地以上的大菩薩,能講得通,為什麼?下面十二句嘆德里面,確實是法雲地菩薩的境界。


迴向偈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