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細節解密》之 一南一北兩座名剎,留下兩大謎團

《水滸細節解密》系列正在繼續,本期第七十九回!

最近咱們的水滸細節解密,一直跟列位讀者聽友們,聊古典小說《水滸傳》中涉及的諸多僧道內容。上一期大錘講了《水滸傳》中折射出的佛寺在兩宋時期世俗化以及開展多種經營牟利的歷史,本期大錘要具體說一下,《水滸傳》中兩座非常著名的同時也是歷史上大大有名的寺廟,以及作者施耐庵在這兩座名剎[chà]上分別留下的千古謎團。

《水滸細節解密》之 一南一北兩座名剎,留下兩大謎團

咱們先說北面的名剎,這就是《水滸傳》中濃墨重彩描寫的五臺山文殊院。在書中多處情節和重點人物與五臺山文殊院結下了不解之緣,著名的比如魯智深、宋江,情節則有魯智深大鬧五臺山以及宋江問卜五臺山等等。

而且之前大錘也說過,在這些情節中,作者還重點描述了五臺山文殊院的世俗化進程,比如租賃店鋪門面及向民間商賈[gǔ]放貸等等。

《水滸細節解密》之 一南一北兩座名剎,留下兩大謎團

歷史上的五臺山先後曾有過文殊院或者文殊寺六七個。應該說作者施耐庵在描寫五臺山文殊院時是下過功夫的。

比如書中描寫文殊院的建築佈局時曾經寫道:“鐘樓與月窟相連,經閣共峰巒對立。”這是描寫文殊院內鐘樓與經閣是相對的,這是典型的唐宋時期佛寺的佈局,而到了明清之後,佛寺的經閣已經不再採取這種佈置方式,轉而佈置在寺廟後部。因此施耐庵在這類細節描述上,是非常準確的。

《水滸細節解密》之 一南一北兩座名剎,留下兩大謎團

但是同時,施耐庵對五臺山文殊院的描寫,卻也有很多值得推敲甚至可能是錯漏的地方。比如說,在《水滸傳》中,五臺山僧人更多是一種世俗化的姿態出現,又是搞房地產又是搞多種經營,並且很通曉世俗工作,而且五臺山的僧人雖然有一定組織能力和戰鬥力,但是在魯智深的映襯之下顯得戰鬥力不強。

而實際的歷史中,在梁山好漢活動的北宋末年,五臺山最出名的並不是文殊院,而是五臺山抗金的壯烈故事。比如五臺山僧人真寶,他在女真金兵南下的時候,就帶領五臺山僧眾奮起反抗,並曾經受到過北宋末代皇帝宋欽宗的接見,後來參加太原保衛戰,與金兵在五臺山激戰數日,戰敗被俘。

真寶被俘後,金兵曾威逼利誘,真寶回答:我已許宋皇帝以死報之,不可食言。於是真寶坦然就死。真寶死後,五臺山仍有僧人仍舊堅持抗金活動。可以說,歷史上梁山好漢活動時期的五臺山僧人的剛烈勇武之氣,施耐庵並沒有去描寫。

《水滸細節解密》之 一南一北兩座名剎,留下兩大謎團

為什麼這些五臺山僧人與梁山好漢活動相接近的歷史事實,在施耐庵筆下並沒有直接體現出來呢?後世有學者推測,真寶等人的抗金事蹟可能是被施耐庵融入了魯智深的故事中,不過考察魯智深的事蹟,這個說法也缺乏有力的證據,顯然施耐庵擁有更好的駕馭歷史真實資料的能力。

尤其是對比魯智深在杭州六和寺坐化之後,宋江請徑山住持大慧禪師前來處理這個細節。因為施耐庵筆下的這位大慧禪師確實是歷史上曾經出現過的南宋著名僧人,施耐庵考慮到這位高僧在佛教內部的地位,專門安排他從徑山寺趕來出來魯智深的坐化事宜,就是為了讓魯智深的坐化具有更強烈的神聖性。這個安排是非常貼切的。顯然,施耐庵更熟悉杭州等地的寺廟和著名僧侶。

《水滸細節解密》之 一南一北兩座名剎,留下兩大謎團

施耐庵對於五臺山僧人的虛寫,究竟出於何種原因,這個謎團至今尚未解開。

而與北方五臺山文殊院對應的,就是南方杭州六和寺。這也是一座在《水滸傳》後期故事中有關鍵性作用的寺廟。梁山好漢魯智深在此坐化,武松、林沖等人都在這個寺廟活動。

這裡大錘插一句,從《水滸傳》對諸多江南寺廟的描述來看,作者施耐庵的江南背景非常濃厚,如果說五臺山寺廟施耐庵可能沒去過的話,那麼《水滸傳》中出現的靈隱寺以及六和寺、金山寺等江南寺廟,其細節則與歷史上的這些名剎高度符合。從這個角度上來說,後世學者關於施耐庵以杭州等地地方背景來寫作《水滸傳》的推測,是有一定道理的。

《水滸細節解密》之 一南一北兩座名剎,留下兩大謎團

不過問題也就出在這個六和寺上。書中描寫,梁山好漢征伐方臘之後在杭州六和塔一帶駐紮休整,而六和寺就在六和塔附近。而根據歷史記載,北宋時代確實有六和塔存在,塔高九層,就毗鄰錢塘江,當地人視之為鎮江潮之塔。

不過這座九層六和塔,卻被明確記載毀於北宋末年的方臘戰亂,而且當時毀壞得非常徹底,文獻記載六和寺和六和塔一併都毀於兵火。直到後來南宋高宗統治時期,六和塔才重新建造,重建的六和塔是七級的,而這已經是梁山好漢活動時代的幾十年之後的事情了。

《水滸細節解密》之 一南一北兩座名剎,留下兩大謎團

因為六和塔六和寺在杭州當地非常有名,後續建築及僧侶活動仍有延續,宋元時期人們對六和塔的掌故也是很瞭解的。從這個角度來說,作者施耐庵如果具有杭州寫作背景,他是不可能不知道六和塔的這一段毀滅和重生歷史的。

然而,在《水滸傳》中表現得對江南寺廟非常熟悉的施耐庵,明明可以有其他的寺廟可以安排,比如書中出現的靈隱寺、淨慈寺、徑山寺等等,但是他卻安排魯智深、武松和林沖等好漢都住進了這座在當時歷史上並不存在的六和寺內,甚至還安排了魯智深在六和寺的最後奇遇等情節。

《水滸細節解密》之 一南一北兩座名剎,留下兩大謎團

為什麼施耐庵非要選擇一座當時並不存在寺廟,作為魯智深、武松、林沖等人的最後歸宿?這正是《水滸傳》留給我們後世讀者的又一個謎團。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