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敵人用希臘火攻擊我們,所做的事只有屈膝下跪,祈求上天的拯救。”

——曾遭受希臘火攻擊的十字軍口述記錄。

公元678年,面對阿拉伯哈里發穆阿維葉一世的大舉進攻,拜占庭海軍以裝滿希臘火的小船,對載滿攻城器械和士兵的阿拉伯艦隊展開火攻。儘管阿拉伯艦隊總指揮法達拉斯果斷下令撤退,但這種能在水上燃燒的火焰,依然焚燬了三分之二的船隻。並且在之後拜占庭戰艦的乘勝追擊下,剩餘的三分之一艦隊還是覆滅於希臘火之中。

公元717年,恢復元氣的阿拉伯再次進攻拜占庭,並使用艦隊封鎖交通命脈金角灣,企圖將其首都君士坦丁堡變成一座死城。然而,拜占庭艦隊故技重施,以希臘火焚燬二十餘艘船隻,並俘虜剩餘戰船,使得阿拉伯艦隊從此不敢進入金角灣。次年,在獲得確切情報後,拜占庭艦隊主動出擊,使用希臘火徹底摧毀阿拉伯的海上力量,使得總計擁有2560艘船隻的龐大艦隊,最終迴歸的僅有5艘。

從此,希臘火成為了西方戰場上的恐怖傳說,即使是最勇敢的騎士,在聽到這三個字之後,也會不寒而慄。可惜的是,希臘火的製作配方早已失傳,現代學者只能從少之又少的文獻記載中推測,希臘火是將輕質石油、硝石、硫、生石灰及磷等原料混合在大釜中加熱而成。成品可以通過虹吸管進行噴射,也可以裝在陶罐中,利用人手甚至拋石機投射出去,就如同現代的手榴彈一樣。

尤其是裝在陶罐中的希臘火,和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中的伏火雷描述非常相似,而存在於618年—907年的唐朝正好又與希臘火在歷史上大放光彩的時間段重合。那麼電視劇中的伏火雷,是否就是希臘火呢?它在歷史上是否真實存在?還是作者的虛構借鑑呢?

冷兵器時代的“黑科技”,《長安十二時辰》中的伏火雷存在嗎?

誠然劇中的伏火雷的設定大量的參考了希臘火,但其被認為是拜占庭能延續千年的關鍵,一直處在最高極別的保密之中,乃至於失傳後世。甚至於希臘火的原料是否是石油,也只是後世的推測,更不用說流傳到當時的大唐。

既然排除了希臘火,那是否是中國古代自己的黑科技呢?畢竟中國是世界上文字記載最早發現石油的國家。早在2000多年前的先秦典籍《易經·革卦》中就有記載:

象曰:澤中有火

且革卦上兌下離,表示的正是火在水下燃燒的景象。現今對此解釋一為沼氣或天然氣燃燒的現象,另一種即是石油在水中燃燒。畢竟《易經》其實是對先秦歷史的記載,那麼記錄下觀察到的石油燃燒現象,是非常可能的。

冷兵器時代的“黑科技”,《長安十二時辰》中的伏火雷存在嗎?

不過中國歷史上關於石油的明確記載,需要到漢代,在《漢書·地理志》中記載:

高奴,有洧水,可燃。

這種可以燃燒的水便是石油,而高奴縣位於現今的陝西省延長縣,至今還有石油產出。不過這時候人們也只是觀察到有這種神奇的水,還未將它命名。

在中國歷史上,石油的第一個名字叫“石漆”,源於《後漢書·郡國志》中“酒泉郡延壽縣”詞條,引注晉朝張華《博物志》的內容:

縣南有山,石出泉水,大如筥,注地為溝。其水有肥,如煮肉洎,羕羕永永,如不凝膏,然之極明,不可食,縣人謂之石漆。

至於為什麼叫“石漆”呢?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中解釋道:

《博物志》稱酒泉延壽縣南山出泉水,大如筥,注地為溝,水有肥如肉汁,取著器中,始黃後黑,如凝膏,然極明,與膏無異,膏車及水碓缸甚佳,彼方人謂之石漆。

膏車指在車軸上塗油,起到潤滑作用,水碓則是利用水利舂米的機械,可見石油被我國發現最初並非是作為燃料,而是利用它的潤滑能力,用來做漆。

冷兵器時代的“黑科技”,《長安十二時辰》中的伏火雷存在嗎?

到了電視劇中的年代,石油的名字已經從石漆變成了石脂,在《酉陽雜俎》中記載:

石漆,高奴縣石脂水,水膩浮水上如漆,採以膏車及燃燈,極明。

作用從膏車,已經發展到了燃燈照明。在《敦煌文書》中,晚唐時期甚至已經出現了“石油”的名字,併成為了一種比較普遍的商品,記錄在日常的買賣之中。

由此可見,電視劇中靖安司在查找可燃物時,卻將石脂排除在外,其實是情節中的一個需要,如果嚴格從歷史來說是一個漏洞。不過這相比劇中的一個穿越來說,這又不算什麼。

宋朝沈括的《夢溪筆談》中記載:

鄜、延境內有石油,舊說“高奴縣出脂水”,即此也。生於水際,沙石與泉水相雜,惘惘而出,土人以雉尾甃之,用採入缶中。頗似淳漆,然之如麻,但煙甚濃,所沾幄幕皆黑。餘疑其煙可用,試掃其煤以為墨,黑光如漆,鬆墨不及也,遂大為之,其識文為“延川石液”者是也。此物後必大行於世,自餘始為之。

可見用石油燃燒後產生的黑煙做墨,還是人家沈括的專利發明,唐朝還未出現這種石油墨,所以又怎麼會從墨中發現伏火雷的線索呢?

冷兵器時代的“黑科技”,《長安十二時辰》中的伏火雷存在嗎?

除此之外,劇中曾提到,唐朝時就已經有人用石油作為戰爭利器,那歷史上是否如此呢?

在中國歷史上,以石油作戰,恐怕比大家想像的還要悠久,在唐朝宰相李吉甫(758~814年)所著的《元和郡縣誌》中記載:

周武帝宣政中,突厥圍酒泉。取此脂燃火,焚其攻具;得水愈明,酒泉賴以獲濟。

可見在唐以前的南北朝時期,石油就被首次用於戰爭之中,並解除了突厥對酒泉郡的圍困。雖然劇中關於石油在戰場上的幾次運用並未有歷史記載,但《元和郡縣誌》作為唐憲宗制馭藩鎮的參考書,其中列舉此事,說明在唐朝,在戰爭中使用石油應該並不是十分罕見的事了。所以到了唐末,石油在戰場上出現的頻率開始越來越高,並有了一個很威猛的名字——猛火油。

《資治通鑑》卷二百六十九記載:

吳王遣使遺契丹主以猛火油,曰:"攻城,以此油然火焚樓櫓,敵以水沃之,火愈熾。"

在五代時,為此甚至出現了專門噴射猛火油的利器,《吳越備史》有載:

火油得之海南大食國,以鐵筒發之,水沃其焰彌盛。武肅王以銀飾其筒口,脫為賊中所得,必剝銀而棄其筒,則火油不為賊所有也。

此物經過演變,到了北宋年間成為了中國古代傳說中的“黑科技”——猛火油櫃。宋代軍事百科全書《武經總要》稱其“以熟銅為櫃,下施四足,上列四捲筒,捲筒上橫施一巨筒,皆與櫃中相通。”類似於風箱的原理,使用時“令人自後抽杖,以力蹙之,油自火樓中出,皆成烈焰”,“中人皆糜爛,水不能滅。若水戰,則可燒浮橋、戰艦,於上流放之。

冷兵器時代的“黑科技”,《長安十二時辰》中的伏火雷存在嗎?

可惜,猛火油在中國並未取得他的親戚希臘火在西方那樣的地位,並很快消失於歷史上。只因為同樣在宋朝,中國的火藥武器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就在猛火油櫃之下,《武經總要》記載了另一樣更可怕的武器:

用幹竹兩三節,徑一寸半,無罅裂者,存節勿透,用薄瓷如鐵錢三十片,和火藥三四斤,裹竹為球,兩頭留竹寸許,球外加傅藥。若賊穿地道攻城,我則穴地迎之,用火錐烙球,開聲如霹靂,然以竹扇簸其煙焰,以薰灼敵人。

這就是現代手榴彈和毒氣彈的祖先,霹靂火球,他可以通過爆炸產生的霹靂之聲震懾敵人,又可以用爆炸和四射的薄瓷片造成實際的殺死,還能加入各種藥草毒物產生濃煙薰嗆敵人,簡直是戰場收割的利器。除此之外,火藥弓箭、飛火槍、突火槍、震天雷、霹靂炮、地雷、水雷等各種各樣的火器紛紛出現,使得猛火油類武器逐漸的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從《長安十二時辰》中實際展現出的效果來看,伏火雷恐怕就是猛火油和霹靂火球兩者結合創造出來的產物。

冷兵器時代的“黑科技”,《長安十二時辰》中的伏火雷存在嗎?

總結:石油在唐朝已經被比較廣泛的運用到了潤滑和照明之中,甚至在戰爭中也開始運用。但伏火雷在歷史上並無記載,是為推動劇情所虛擬出來。另劇中提到的用石油燃燒製墨,需要到北宋之後才開始出現,唐朝出現實為穿越。

不過無論是伏火雷,還是“石油”墨,都是推動劇情發展的重要道具,相比於《長安十二時辰》整部劇的考究和嚴謹,兩者可以說是瑕不掩瑜,甚至於情節上來說是非常巧妙的加入。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