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隊的夏天或許落幕,但音樂的樹常青'

"

小小導有話說:小範圍“出圈”的《樂隊的夏天》給2019年的夏天留下了美好和驚喜,2019年3月引進的音樂傳記電影同樣將一場華美的夢留在了熒幕裡。《波西米亞狂想曲》,帶著皇后樂隊的歌曲,帶著弗雷迪·莫庫裡的精神,讓音樂成為一種影像記憶。

"

小小導有話說:小範圍“出圈”的《樂隊的夏天》給2019年的夏天留下了美好和驚喜,2019年3月引進的音樂傳記電影同樣將一場華美的夢留在了熒幕裡。《波西米亞狂想曲》,帶著皇后樂隊的歌曲,帶著弗雷迪·莫庫裡的精神,讓音樂成為一種影像記憶。

樂隊的夏天或許落幕,但音樂的樹常青

《樂隊的夏天》第一季已經跟大家說byebye了,即使沒有追著看,也一定或多或少的聽過其中的樂隊和他們的音樂,新褲子、痛仰、面孔、刺蝟、Click#15、海龜先生、盤尼西林……一檔綜藝讓“非主流”的樂隊進入更多人的視線和耳朵,而同樣,一部電影也會有“放大聲量”的效果。

即使一點也不瞭解皇后樂隊的人,也一定被那句“we will we will rock you”洗腦過,《波西米亞狂想曲》於2019年3月在大陸全國電影藝術聯盟專線上映,上映第9天就打破了《三塊廣告牌》的6499萬票房記錄。

"

小小導有話說:小範圍“出圈”的《樂隊的夏天》給2019年的夏天留下了美好和驚喜,2019年3月引進的音樂傳記電影同樣將一場華美的夢留在了熒幕裡。《波西米亞狂想曲》,帶著皇后樂隊的歌曲,帶著弗雷迪·莫庫裡的精神,讓音樂成為一種影像記憶。

樂隊的夏天或許落幕,但音樂的樹常青

《樂隊的夏天》第一季已經跟大家說byebye了,即使沒有追著看,也一定或多或少的聽過其中的樂隊和他們的音樂,新褲子、痛仰、面孔、刺蝟、Click#15、海龜先生、盤尼西林……一檔綜藝讓“非主流”的樂隊進入更多人的視線和耳朵,而同樣,一部電影也會有“放大聲量”的效果。

即使一點也不瞭解皇后樂隊的人,也一定被那句“we will we will rock you”洗腦過,《波西米亞狂想曲》於2019年3月在大陸全國電影藝術聯盟專線上映,上映第9天就打破了《三塊廣告牌》的6499萬票房記錄。

樂隊的夏天或許落幕,但音樂的樹常青

這部電影讓傳奇樂隊重回人們的視線之內。

從無到有,從疏離到重聚,從低谷到巔峰,一個殿堂級的樂隊。熒幕裡,是Freddie被放大的一生,有關愛和所熱愛的一切,是每一天中四個年輕人對音樂執念的縮影。這部電影的主角並不是整個Queen(皇后樂隊),不是紀錄片,也不是關於皇后樂隊的傳記片,而是Queen的主唱兼靈魂隊員Freddie Mercury(弗雷迪·莫庫裡)的傳記電影。藝術修飾之外,影迷和樂迷還是能夠透過Freddie的一生看到Queen的成長和變化。

"

小小導有話說:小範圍“出圈”的《樂隊的夏天》給2019年的夏天留下了美好和驚喜,2019年3月引進的音樂傳記電影同樣將一場華美的夢留在了熒幕裡。《波西米亞狂想曲》,帶著皇后樂隊的歌曲,帶著弗雷迪·莫庫裡的精神,讓音樂成為一種影像記憶。

樂隊的夏天或許落幕,但音樂的樹常青

《樂隊的夏天》第一季已經跟大家說byebye了,即使沒有追著看,也一定或多或少的聽過其中的樂隊和他們的音樂,新褲子、痛仰、面孔、刺蝟、Click#15、海龜先生、盤尼西林……一檔綜藝讓“非主流”的樂隊進入更多人的視線和耳朵,而同樣,一部電影也會有“放大聲量”的效果。

即使一點也不瞭解皇后樂隊的人,也一定被那句“we will we will rock you”洗腦過,《波西米亞狂想曲》於2019年3月在大陸全國電影藝術聯盟專線上映,上映第9天就打破了《三塊廣告牌》的6499萬票房記錄。

樂隊的夏天或許落幕,但音樂的樹常青

這部電影讓傳奇樂隊重回人們的視線之內。

從無到有,從疏離到重聚,從低谷到巔峰,一個殿堂級的樂隊。熒幕裡,是Freddie被放大的一生,有關愛和所熱愛的一切,是每一天中四個年輕人對音樂執念的縮影。這部電影的主角並不是整個Queen(皇后樂隊),不是紀錄片,也不是關於皇后樂隊的傳記片,而是Queen的主唱兼靈魂隊員Freddie Mercury(弗雷迪·莫庫裡)的傳記電影。藝術修飾之外,影迷和樂迷還是能夠透過Freddie的一生看到Queen的成長和變化。

樂隊的夏天或許落幕,但音樂的樹常青

真實的Queen


"

小小導有話說:小範圍“出圈”的《樂隊的夏天》給2019年的夏天留下了美好和驚喜,2019年3月引進的音樂傳記電影同樣將一場華美的夢留在了熒幕裡。《波西米亞狂想曲》,帶著皇后樂隊的歌曲,帶著弗雷迪·莫庫裡的精神,讓音樂成為一種影像記憶。

樂隊的夏天或許落幕,但音樂的樹常青

《樂隊的夏天》第一季已經跟大家說byebye了,即使沒有追著看,也一定或多或少的聽過其中的樂隊和他們的音樂,新褲子、痛仰、面孔、刺蝟、Click#15、海龜先生、盤尼西林……一檔綜藝讓“非主流”的樂隊進入更多人的視線和耳朵,而同樣,一部電影也會有“放大聲量”的效果。

即使一點也不瞭解皇后樂隊的人,也一定被那句“we will we will rock you”洗腦過,《波西米亞狂想曲》於2019年3月在大陸全國電影藝術聯盟專線上映,上映第9天就打破了《三塊廣告牌》的6499萬票房記錄。

樂隊的夏天或許落幕,但音樂的樹常青

這部電影讓傳奇樂隊重回人們的視線之內。

從無到有,從疏離到重聚,從低谷到巔峰,一個殿堂級的樂隊。熒幕裡,是Freddie被放大的一生,有關愛和所熱愛的一切,是每一天中四個年輕人對音樂執念的縮影。這部電影的主角並不是整個Queen(皇后樂隊),不是紀錄片,也不是關於皇后樂隊的傳記片,而是Queen的主唱兼靈魂隊員Freddie Mercury(弗雷迪·莫庫裡)的傳記電影。藝術修飾之外,影迷和樂迷還是能夠透過Freddie的一生看到Queen的成長和變化。

樂隊的夏天或許落幕,但音樂的樹常青

真實的Queen


樂隊的夏天或許落幕,但音樂的樹常青

《波西米亞狂想曲》中的Queen

拉米·馬雷克 Rami Malek 飾 弗雷迪·莫庫裡 Freddie Mercury(主唱)

本·哈迪 Ben Hardy 飾 羅傑·泰勒 Roger Taylor(鼓手)

約瑟夫·梅澤羅 Joseph Mazzello 飾 約翰·迪肯 John Deacon(貝斯手)

格威利姆·李 Gwilym Lee 飾 布萊恩·梅 Brian May(吉他手)

人們總是等到一個人或是一支樂隊“紅透”時才記住他的名字,會覺得傳奇就應該是那樣子,他們彷彿是天賜的歌手。

蟬聯英國單曲榜九周冠軍,被稱為搖滾史上的“搖滾歌劇”,《Bohemian Rhapsody》成為這部關於皇后樂隊主唱Freddie Mercury傳記電影的名字。

電影還原了《A Night at the Opera》(《歌劇之夜》)專輯創作完畢後拿給百代唱片的執行長Ray Foster(雷·福克斯特),Foster拒絕將長達六分鐘的《波西米亞狂想曲》作為專輯主打單曲,他質疑這首都是“胡話”歌詞、六分鐘長、類似歌劇的壓抑歌曲到底是什麼意思時,Freddie說“True poetry is for the listener.”(“真正的詩意是留給聽眾的”),Brain May(布萊恩·梅 樂隊吉他手)隨後說道,“如果什麼都解釋清楚,神祕感就毀了”

"

小小導有話說:小範圍“出圈”的《樂隊的夏天》給2019年的夏天留下了美好和驚喜,2019年3月引進的音樂傳記電影同樣將一場華美的夢留在了熒幕裡。《波西米亞狂想曲》,帶著皇后樂隊的歌曲,帶著弗雷迪·莫庫裡的精神,讓音樂成為一種影像記憶。

樂隊的夏天或許落幕,但音樂的樹常青

《樂隊的夏天》第一季已經跟大家說byebye了,即使沒有追著看,也一定或多或少的聽過其中的樂隊和他們的音樂,新褲子、痛仰、面孔、刺蝟、Click#15、海龜先生、盤尼西林……一檔綜藝讓“非主流”的樂隊進入更多人的視線和耳朵,而同樣,一部電影也會有“放大聲量”的效果。

即使一點也不瞭解皇后樂隊的人,也一定被那句“we will we will rock you”洗腦過,《波西米亞狂想曲》於2019年3月在大陸全國電影藝術聯盟專線上映,上映第9天就打破了《三塊廣告牌》的6499萬票房記錄。

樂隊的夏天或許落幕,但音樂的樹常青

這部電影讓傳奇樂隊重回人們的視線之內。

從無到有,從疏離到重聚,從低谷到巔峰,一個殿堂級的樂隊。熒幕裡,是Freddie被放大的一生,有關愛和所熱愛的一切,是每一天中四個年輕人對音樂執念的縮影。這部電影的主角並不是整個Queen(皇后樂隊),不是紀錄片,也不是關於皇后樂隊的傳記片,而是Queen的主唱兼靈魂隊員Freddie Mercury(弗雷迪·莫庫裡)的傳記電影。藝術修飾之外,影迷和樂迷還是能夠透過Freddie的一生看到Queen的成長和變化。

樂隊的夏天或許落幕,但音樂的樹常青

真實的Queen


樂隊的夏天或許落幕,但音樂的樹常青

《波西米亞狂想曲》中的Queen

拉米·馬雷克 Rami Malek 飾 弗雷迪·莫庫裡 Freddie Mercury(主唱)

本·哈迪 Ben Hardy 飾 羅傑·泰勒 Roger Taylor(鼓手)

約瑟夫·梅澤羅 Joseph Mazzello 飾 約翰·迪肯 John Deacon(貝斯手)

格威利姆·李 Gwilym Lee 飾 布萊恩·梅 Brian May(吉他手)

人們總是等到一個人或是一支樂隊“紅透”時才記住他的名字,會覺得傳奇就應該是那樣子,他們彷彿是天賜的歌手。

蟬聯英國單曲榜九周冠軍,被稱為搖滾史上的“搖滾歌劇”,《Bohemian Rhapsody》成為這部關於皇后樂隊主唱Freddie Mercury傳記電影的名字。

電影還原了《A Night at the Opera》(《歌劇之夜》)專輯創作完畢後拿給百代唱片的執行長Ray Foster(雷·福克斯特),Foster拒絕將長達六分鐘的《波西米亞狂想曲》作為專輯主打單曲,他質疑這首都是“胡話”歌詞、六分鐘長、類似歌劇的壓抑歌曲到底是什麼意思時,Freddie說“True poetry is for the listener.”(“真正的詩意是留給聽眾的”),Brain May(布萊恩·梅 樂隊吉他手)隨後說道,“如果什麼都解釋清楚,神祕感就毀了”

樂隊的夏天或許落幕,但音樂的樹常青

《波西米亞狂想曲》電影截圖

到最後Foster也不同意將《Bohemian Rhapsody》作為新專輯的主打歌,樂隊離開百代時Freddie留了一句,“你會因為失去皇后樂隊而青史留名”

之後,Freddie找到電臺主持人Kenny Everett(肯尼·艾弗瑞特)在廣播節目中播放這首歌,儘管收穫的評價褒貶不一,但它還是成為紅極一時的金曲,陪伴Queen走過一場又一場的巡演。

"

小小導有話說:小範圍“出圈”的《樂隊的夏天》給2019年的夏天留下了美好和驚喜,2019年3月引進的音樂傳記電影同樣將一場華美的夢留在了熒幕裡。《波西米亞狂想曲》,帶著皇后樂隊的歌曲,帶著弗雷迪·莫庫裡的精神,讓音樂成為一種影像記憶。

樂隊的夏天或許落幕,但音樂的樹常青

《樂隊的夏天》第一季已經跟大家說byebye了,即使沒有追著看,也一定或多或少的聽過其中的樂隊和他們的音樂,新褲子、痛仰、面孔、刺蝟、Click#15、海龜先生、盤尼西林……一檔綜藝讓“非主流”的樂隊進入更多人的視線和耳朵,而同樣,一部電影也會有“放大聲量”的效果。

即使一點也不瞭解皇后樂隊的人,也一定被那句“we will we will rock you”洗腦過,《波西米亞狂想曲》於2019年3月在大陸全國電影藝術聯盟專線上映,上映第9天就打破了《三塊廣告牌》的6499萬票房記錄。

樂隊的夏天或許落幕,但音樂的樹常青

這部電影讓傳奇樂隊重回人們的視線之內。

從無到有,從疏離到重聚,從低谷到巔峰,一個殿堂級的樂隊。熒幕裡,是Freddie被放大的一生,有關愛和所熱愛的一切,是每一天中四個年輕人對音樂執念的縮影。這部電影的主角並不是整個Queen(皇后樂隊),不是紀錄片,也不是關於皇后樂隊的傳記片,而是Queen的主唱兼靈魂隊員Freddie Mercury(弗雷迪·莫庫裡)的傳記電影。藝術修飾之外,影迷和樂迷還是能夠透過Freddie的一生看到Queen的成長和變化。

樂隊的夏天或許落幕,但音樂的樹常青

真實的Queen


樂隊的夏天或許落幕,但音樂的樹常青

《波西米亞狂想曲》中的Queen

拉米·馬雷克 Rami Malek 飾 弗雷迪·莫庫裡 Freddie Mercury(主唱)

本·哈迪 Ben Hardy 飾 羅傑·泰勒 Roger Taylor(鼓手)

約瑟夫·梅澤羅 Joseph Mazzello 飾 約翰·迪肯 John Deacon(貝斯手)

格威利姆·李 Gwilym Lee 飾 布萊恩·梅 Brian May(吉他手)

人們總是等到一個人或是一支樂隊“紅透”時才記住他的名字,會覺得傳奇就應該是那樣子,他們彷彿是天賜的歌手。

蟬聯英國單曲榜九周冠軍,被稱為搖滾史上的“搖滾歌劇”,《Bohemian Rhapsody》成為這部關於皇后樂隊主唱Freddie Mercury傳記電影的名字。

電影還原了《A Night at the Opera》(《歌劇之夜》)專輯創作完畢後拿給百代唱片的執行長Ray Foster(雷·福克斯特),Foster拒絕將長達六分鐘的《波西米亞狂想曲》作為專輯主打單曲,他質疑這首都是“胡話”歌詞、六分鐘長、類似歌劇的壓抑歌曲到底是什麼意思時,Freddie說“True poetry is for the listener.”(“真正的詩意是留給聽眾的”),Brain May(布萊恩·梅 樂隊吉他手)隨後說道,“如果什麼都解釋清楚,神祕感就毀了”

樂隊的夏天或許落幕,但音樂的樹常青

《波西米亞狂想曲》電影截圖

到最後Foster也不同意將《Bohemian Rhapsody》作為新專輯的主打歌,樂隊離開百代時Freddie留了一句,“你會因為失去皇后樂隊而青史留名”

之後,Freddie找到電臺主持人Kenny Everett(肯尼·艾弗瑞特)在廣播節目中播放這首歌,儘管收穫的評價褒貶不一,但它還是成為紅極一時的金曲,陪伴Queen走過一場又一場的巡演。

樂隊的夏天或許落幕,但音樂的樹常青

《波西米亞狂想曲》電影截圖

Queen的成功一直持續到1980年代初,音樂創作上的分歧,Freddie自己生活和愛情的轉變一度讓樂隊成員關係變得緊張。

Queen經歷了Freddie的“單飛”,也等到了他的迴歸。他的家庭壓力,被放大的私人生活,與眾不同的音樂創作,成為Freddie獨有的標籤。也許正是因為這些“魔鬼的條件”,交換來了一場燃燒生命的演出——Live Aid(拯救生命演唱會)。

電影結尾的字幕寫道:“弗雷迪·莫庫裡於1991年11月24日與世長辭,享年45歲”。

"

小小導有話說:小範圍“出圈”的《樂隊的夏天》給2019年的夏天留下了美好和驚喜,2019年3月引進的音樂傳記電影同樣將一場華美的夢留在了熒幕裡。《波西米亞狂想曲》,帶著皇后樂隊的歌曲,帶著弗雷迪·莫庫裡的精神,讓音樂成為一種影像記憶。

樂隊的夏天或許落幕,但音樂的樹常青

《樂隊的夏天》第一季已經跟大家說byebye了,即使沒有追著看,也一定或多或少的聽過其中的樂隊和他們的音樂,新褲子、痛仰、面孔、刺蝟、Click#15、海龜先生、盤尼西林……一檔綜藝讓“非主流”的樂隊進入更多人的視線和耳朵,而同樣,一部電影也會有“放大聲量”的效果。

即使一點也不瞭解皇后樂隊的人,也一定被那句“we will we will rock you”洗腦過,《波西米亞狂想曲》於2019年3月在大陸全國電影藝術聯盟專線上映,上映第9天就打破了《三塊廣告牌》的6499萬票房記錄。

樂隊的夏天或許落幕,但音樂的樹常青

這部電影讓傳奇樂隊重回人們的視線之內。

從無到有,從疏離到重聚,從低谷到巔峰,一個殿堂級的樂隊。熒幕裡,是Freddie被放大的一生,有關愛和所熱愛的一切,是每一天中四個年輕人對音樂執念的縮影。這部電影的主角並不是整個Queen(皇后樂隊),不是紀錄片,也不是關於皇后樂隊的傳記片,而是Queen的主唱兼靈魂隊員Freddie Mercury(弗雷迪·莫庫裡)的傳記電影。藝術修飾之外,影迷和樂迷還是能夠透過Freddie的一生看到Queen的成長和變化。

樂隊的夏天或許落幕,但音樂的樹常青

真實的Queen


樂隊的夏天或許落幕,但音樂的樹常青

《波西米亞狂想曲》中的Queen

拉米·馬雷克 Rami Malek 飾 弗雷迪·莫庫裡 Freddie Mercury(主唱)

本·哈迪 Ben Hardy 飾 羅傑·泰勒 Roger Taylor(鼓手)

約瑟夫·梅澤羅 Joseph Mazzello 飾 約翰·迪肯 John Deacon(貝斯手)

格威利姆·李 Gwilym Lee 飾 布萊恩·梅 Brian May(吉他手)

人們總是等到一個人或是一支樂隊“紅透”時才記住他的名字,會覺得傳奇就應該是那樣子,他們彷彿是天賜的歌手。

蟬聯英國單曲榜九周冠軍,被稱為搖滾史上的“搖滾歌劇”,《Bohemian Rhapsody》成為這部關於皇后樂隊主唱Freddie Mercury傳記電影的名字。

電影還原了《A Night at the Opera》(《歌劇之夜》)專輯創作完畢後拿給百代唱片的執行長Ray Foster(雷·福克斯特),Foster拒絕將長達六分鐘的《波西米亞狂想曲》作為專輯主打單曲,他質疑這首都是“胡話”歌詞、六分鐘長、類似歌劇的壓抑歌曲到底是什麼意思時,Freddie說“True poetry is for the listener.”(“真正的詩意是留給聽眾的”),Brain May(布萊恩·梅 樂隊吉他手)隨後說道,“如果什麼都解釋清楚,神祕感就毀了”

樂隊的夏天或許落幕,但音樂的樹常青

《波西米亞狂想曲》電影截圖

到最後Foster也不同意將《Bohemian Rhapsody》作為新專輯的主打歌,樂隊離開百代時Freddie留了一句,“你會因為失去皇后樂隊而青史留名”

之後,Freddie找到電臺主持人Kenny Everett(肯尼·艾弗瑞特)在廣播節目中播放這首歌,儘管收穫的評價褒貶不一,但它還是成為紅極一時的金曲,陪伴Queen走過一場又一場的巡演。

樂隊的夏天或許落幕,但音樂的樹常青

《波西米亞狂想曲》電影截圖

Queen的成功一直持續到1980年代初,音樂創作上的分歧,Freddie自己生活和愛情的轉變一度讓樂隊成員關係變得緊張。

Queen經歷了Freddie的“單飛”,也等到了他的迴歸。他的家庭壓力,被放大的私人生活,與眾不同的音樂創作,成為Freddie獨有的標籤。也許正是因為這些“魔鬼的條件”,交換來了一場燃燒生命的演出——Live Aid(拯救生命演唱會)。

電影結尾的字幕寫道:“弗雷迪·莫庫裡於1991年11月24日與世長辭,享年45歲”。

樂隊的夏天或許落幕,但音樂的樹常青

《波西米亞狂想曲》電影截圖

這部電影只講述到1985年的Live Aid,或許是因為Queen不願將Freddie生前飽受病痛折磨在世人面前呈現,或許是承受不起Freddie的“再一次”死亡。

這部讚頌、致敬Freddie Mercury偉大才華、他的作品和他真實人性的電影,盡然不能全面展示Queen的精神。單從影片中來看,Queen絕不只是Freddie一人的功勞,樂隊四位成員之間的互相感染和相輔相成的熱情創作,激情四射、充滿互動的現場演出,加上Freddie獨特的人性魅力,才是Queen之所以為Queen的原因。

電影固然有藝術修改的成分,為了讓Live Aid作為影片的高潮和結尾,將Freddie和樂隊之後的真實狀況提前發生。

"

小小導有話說:小範圍“出圈”的《樂隊的夏天》給2019年的夏天留下了美好和驚喜,2019年3月引進的音樂傳記電影同樣將一場華美的夢留在了熒幕裡。《波西米亞狂想曲》,帶著皇后樂隊的歌曲,帶著弗雷迪·莫庫裡的精神,讓音樂成為一種影像記憶。

樂隊的夏天或許落幕,但音樂的樹常青

《樂隊的夏天》第一季已經跟大家說byebye了,即使沒有追著看,也一定或多或少的聽過其中的樂隊和他們的音樂,新褲子、痛仰、面孔、刺蝟、Click#15、海龜先生、盤尼西林……一檔綜藝讓“非主流”的樂隊進入更多人的視線和耳朵,而同樣,一部電影也會有“放大聲量”的效果。

即使一點也不瞭解皇后樂隊的人,也一定被那句“we will we will rock you”洗腦過,《波西米亞狂想曲》於2019年3月在大陸全國電影藝術聯盟專線上映,上映第9天就打破了《三塊廣告牌》的6499萬票房記錄。

樂隊的夏天或許落幕,但音樂的樹常青

這部電影讓傳奇樂隊重回人們的視線之內。

從無到有,從疏離到重聚,從低谷到巔峰,一個殿堂級的樂隊。熒幕裡,是Freddie被放大的一生,有關愛和所熱愛的一切,是每一天中四個年輕人對音樂執念的縮影。這部電影的主角並不是整個Queen(皇后樂隊),不是紀錄片,也不是關於皇后樂隊的傳記片,而是Queen的主唱兼靈魂隊員Freddie Mercury(弗雷迪·莫庫裡)的傳記電影。藝術修飾之外,影迷和樂迷還是能夠透過Freddie的一生看到Queen的成長和變化。

樂隊的夏天或許落幕,但音樂的樹常青

真實的Queen


樂隊的夏天或許落幕,但音樂的樹常青

《波西米亞狂想曲》中的Queen

拉米·馬雷克 Rami Malek 飾 弗雷迪·莫庫裡 Freddie Mercury(主唱)

本·哈迪 Ben Hardy 飾 羅傑·泰勒 Roger Taylor(鼓手)

約瑟夫·梅澤羅 Joseph Mazzello 飾 約翰·迪肯 John Deacon(貝斯手)

格威利姆·李 Gwilym Lee 飾 布萊恩·梅 Brian May(吉他手)

人們總是等到一個人或是一支樂隊“紅透”時才記住他的名字,會覺得傳奇就應該是那樣子,他們彷彿是天賜的歌手。

蟬聯英國單曲榜九周冠軍,被稱為搖滾史上的“搖滾歌劇”,《Bohemian Rhapsody》成為這部關於皇后樂隊主唱Freddie Mercury傳記電影的名字。

電影還原了《A Night at the Opera》(《歌劇之夜》)專輯創作完畢後拿給百代唱片的執行長Ray Foster(雷·福克斯特),Foster拒絕將長達六分鐘的《波西米亞狂想曲》作為專輯主打單曲,他質疑這首都是“胡話”歌詞、六分鐘長、類似歌劇的壓抑歌曲到底是什麼意思時,Freddie說“True poetry is for the listener.”(“真正的詩意是留給聽眾的”),Brain May(布萊恩·梅 樂隊吉他手)隨後說道,“如果什麼都解釋清楚,神祕感就毀了”

樂隊的夏天或許落幕,但音樂的樹常青

《波西米亞狂想曲》電影截圖

到最後Foster也不同意將《Bohemian Rhapsody》作為新專輯的主打歌,樂隊離開百代時Freddie留了一句,“你會因為失去皇后樂隊而青史留名”

之後,Freddie找到電臺主持人Kenny Everett(肯尼·艾弗瑞特)在廣播節目中播放這首歌,儘管收穫的評價褒貶不一,但它還是成為紅極一時的金曲,陪伴Queen走過一場又一場的巡演。

樂隊的夏天或許落幕,但音樂的樹常青

《波西米亞狂想曲》電影截圖

Queen的成功一直持續到1980年代初,音樂創作上的分歧,Freddie自己生活和愛情的轉變一度讓樂隊成員關係變得緊張。

Queen經歷了Freddie的“單飛”,也等到了他的迴歸。他的家庭壓力,被放大的私人生活,與眾不同的音樂創作,成為Freddie獨有的標籤。也許正是因為這些“魔鬼的條件”,交換來了一場燃燒生命的演出——Live Aid(拯救生命演唱會)。

電影結尾的字幕寫道:“弗雷迪·莫庫裡於1991年11月24日與世長辭,享年45歲”。

樂隊的夏天或許落幕,但音樂的樹常青

《波西米亞狂想曲》電影截圖

這部電影只講述到1985年的Live Aid,或許是因為Queen不願將Freddie生前飽受病痛折磨在世人面前呈現,或許是承受不起Freddie的“再一次”死亡。

這部讚頌、致敬Freddie Mercury偉大才華、他的作品和他真實人性的電影,盡然不能全面展示Queen的精神。單從影片中來看,Queen絕不只是Freddie一人的功勞,樂隊四位成員之間的互相感染和相輔相成的熱情創作,激情四射、充滿互動的現場演出,加上Freddie獨特的人性魅力,才是Queen之所以為Queen的原因。

電影固然有藝術修改的成分,為了讓Live Aid作為影片的高潮和結尾,將Freddie和樂隊之後的真實狀況提前發生。

樂隊的夏天或許落幕,但音樂的樹常青

《波西米亞狂想曲》電影截圖

1970—1980年代,對於剛剛從殖民國手中贏取獨立的非洲,或是大西洋兩岸的年輕人們來說,是一個美好年代,那時候的青年,用搖滾武裝自己。

"

小小導有話說:小範圍“出圈”的《樂隊的夏天》給2019年的夏天留下了美好和驚喜,2019年3月引進的音樂傳記電影同樣將一場華美的夢留在了熒幕裡。《波西米亞狂想曲》,帶著皇后樂隊的歌曲,帶著弗雷迪·莫庫裡的精神,讓音樂成為一種影像記憶。

樂隊的夏天或許落幕,但音樂的樹常青

《樂隊的夏天》第一季已經跟大家說byebye了,即使沒有追著看,也一定或多或少的聽過其中的樂隊和他們的音樂,新褲子、痛仰、面孔、刺蝟、Click#15、海龜先生、盤尼西林……一檔綜藝讓“非主流”的樂隊進入更多人的視線和耳朵,而同樣,一部電影也會有“放大聲量”的效果。

即使一點也不瞭解皇后樂隊的人,也一定被那句“we will we will rock you”洗腦過,《波西米亞狂想曲》於2019年3月在大陸全國電影藝術聯盟專線上映,上映第9天就打破了《三塊廣告牌》的6499萬票房記錄。

樂隊的夏天或許落幕,但音樂的樹常青

這部電影讓傳奇樂隊重回人們的視線之內。

從無到有,從疏離到重聚,從低谷到巔峰,一個殿堂級的樂隊。熒幕裡,是Freddie被放大的一生,有關愛和所熱愛的一切,是每一天中四個年輕人對音樂執念的縮影。這部電影的主角並不是整個Queen(皇后樂隊),不是紀錄片,也不是關於皇后樂隊的傳記片,而是Queen的主唱兼靈魂隊員Freddie Mercury(弗雷迪·莫庫裡)的傳記電影。藝術修飾之外,影迷和樂迷還是能夠透過Freddie的一生看到Queen的成長和變化。

樂隊的夏天或許落幕,但音樂的樹常青

真實的Queen


樂隊的夏天或許落幕,但音樂的樹常青

《波西米亞狂想曲》中的Queen

拉米·馬雷克 Rami Malek 飾 弗雷迪·莫庫裡 Freddie Mercury(主唱)

本·哈迪 Ben Hardy 飾 羅傑·泰勒 Roger Taylor(鼓手)

約瑟夫·梅澤羅 Joseph Mazzello 飾 約翰·迪肯 John Deacon(貝斯手)

格威利姆·李 Gwilym Lee 飾 布萊恩·梅 Brian May(吉他手)

人們總是等到一個人或是一支樂隊“紅透”時才記住他的名字,會覺得傳奇就應該是那樣子,他們彷彿是天賜的歌手。

蟬聯英國單曲榜九周冠軍,被稱為搖滾史上的“搖滾歌劇”,《Bohemian Rhapsody》成為這部關於皇后樂隊主唱Freddie Mercury傳記電影的名字。

電影還原了《A Night at the Opera》(《歌劇之夜》)專輯創作完畢後拿給百代唱片的執行長Ray Foster(雷·福克斯特),Foster拒絕將長達六分鐘的《波西米亞狂想曲》作為專輯主打單曲,他質疑這首都是“胡話”歌詞、六分鐘長、類似歌劇的壓抑歌曲到底是什麼意思時,Freddie說“True poetry is for the listener.”(“真正的詩意是留給聽眾的”),Brain May(布萊恩·梅 樂隊吉他手)隨後說道,“如果什麼都解釋清楚,神祕感就毀了”

樂隊的夏天或許落幕,但音樂的樹常青

《波西米亞狂想曲》電影截圖

到最後Foster也不同意將《Bohemian Rhapsody》作為新專輯的主打歌,樂隊離開百代時Freddie留了一句,“你會因為失去皇后樂隊而青史留名”

之後,Freddie找到電臺主持人Kenny Everett(肯尼·艾弗瑞特)在廣播節目中播放這首歌,儘管收穫的評價褒貶不一,但它還是成為紅極一時的金曲,陪伴Queen走過一場又一場的巡演。

樂隊的夏天或許落幕,但音樂的樹常青

《波西米亞狂想曲》電影截圖

Queen的成功一直持續到1980年代初,音樂創作上的分歧,Freddie自己生活和愛情的轉變一度讓樂隊成員關係變得緊張。

Queen經歷了Freddie的“單飛”,也等到了他的迴歸。他的家庭壓力,被放大的私人生活,與眾不同的音樂創作,成為Freddie獨有的標籤。也許正是因為這些“魔鬼的條件”,交換來了一場燃燒生命的演出——Live Aid(拯救生命演唱會)。

電影結尾的字幕寫道:“弗雷迪·莫庫裡於1991年11月24日與世長辭,享年45歲”。

樂隊的夏天或許落幕,但音樂的樹常青

《波西米亞狂想曲》電影截圖

這部電影只講述到1985年的Live Aid,或許是因為Queen不願將Freddie生前飽受病痛折磨在世人面前呈現,或許是承受不起Freddie的“再一次”死亡。

這部讚頌、致敬Freddie Mercury偉大才華、他的作品和他真實人性的電影,盡然不能全面展示Queen的精神。單從影片中來看,Queen絕不只是Freddie一人的功勞,樂隊四位成員之間的互相感染和相輔相成的熱情創作,激情四射、充滿互動的現場演出,加上Freddie獨特的人性魅力,才是Queen之所以為Queen的原因。

電影固然有藝術修改的成分,為了讓Live Aid作為影片的高潮和結尾,將Freddie和樂隊之後的真實狀況提前發生。

樂隊的夏天或許落幕,但音樂的樹常青

《波西米亞狂想曲》電影截圖

1970—1980年代,對於剛剛從殖民國手中贏取獨立的非洲,或是大西洋兩岸的年輕人們來說,是一個美好年代,那時候的青年,用搖滾武裝自己。

樂隊的夏天或許落幕,但音樂的樹常青

《波西米亞狂想曲》電影截圖

在今天,搖滾樂失去了舞臺中央的主流位置,當代人自然無法評判這是進步還是倒退,可我們確實要靠一個“樂隊的夏天”才知道原來仍然有很多搖滾青年在持續發出52赫茲的頻率,熱愛搖滾的他們和喜愛音樂的我們並不孤單,但那個時代確實不會再回來。

冒傻勁兒的搖滾樂隊可能就那麼幾支,橫衝直撞的心也不是誰都會有,偶然和巧合的相遇造就了一個樂隊的完美配比。即使這電影有瑕疵,最後的Live Aid絕對能飆高你的腎上腺素。

"

小小導有話說:小範圍“出圈”的《樂隊的夏天》給2019年的夏天留下了美好和驚喜,2019年3月引進的音樂傳記電影同樣將一場華美的夢留在了熒幕裡。《波西米亞狂想曲》,帶著皇后樂隊的歌曲,帶著弗雷迪·莫庫裡的精神,讓音樂成為一種影像記憶。

樂隊的夏天或許落幕,但音樂的樹常青

《樂隊的夏天》第一季已經跟大家說byebye了,即使沒有追著看,也一定或多或少的聽過其中的樂隊和他們的音樂,新褲子、痛仰、面孔、刺蝟、Click#15、海龜先生、盤尼西林……一檔綜藝讓“非主流”的樂隊進入更多人的視線和耳朵,而同樣,一部電影也會有“放大聲量”的效果。

即使一點也不瞭解皇后樂隊的人,也一定被那句“we will we will rock you”洗腦過,《波西米亞狂想曲》於2019年3月在大陸全國電影藝術聯盟專線上映,上映第9天就打破了《三塊廣告牌》的6499萬票房記錄。

樂隊的夏天或許落幕,但音樂的樹常青

這部電影讓傳奇樂隊重回人們的視線之內。

從無到有,從疏離到重聚,從低谷到巔峰,一個殿堂級的樂隊。熒幕裡,是Freddie被放大的一生,有關愛和所熱愛的一切,是每一天中四個年輕人對音樂執念的縮影。這部電影的主角並不是整個Queen(皇后樂隊),不是紀錄片,也不是關於皇后樂隊的傳記片,而是Queen的主唱兼靈魂隊員Freddie Mercury(弗雷迪·莫庫裡)的傳記電影。藝術修飾之外,影迷和樂迷還是能夠透過Freddie的一生看到Queen的成長和變化。

樂隊的夏天或許落幕,但音樂的樹常青

真實的Queen


樂隊的夏天或許落幕,但音樂的樹常青

《波西米亞狂想曲》中的Queen

拉米·馬雷克 Rami Malek 飾 弗雷迪·莫庫裡 Freddie Mercury(主唱)

本·哈迪 Ben Hardy 飾 羅傑·泰勒 Roger Taylor(鼓手)

約瑟夫·梅澤羅 Joseph Mazzello 飾 約翰·迪肯 John Deacon(貝斯手)

格威利姆·李 Gwilym Lee 飾 布萊恩·梅 Brian May(吉他手)

人們總是等到一個人或是一支樂隊“紅透”時才記住他的名字,會覺得傳奇就應該是那樣子,他們彷彿是天賜的歌手。

蟬聯英國單曲榜九周冠軍,被稱為搖滾史上的“搖滾歌劇”,《Bohemian Rhapsody》成為這部關於皇后樂隊主唱Freddie Mercury傳記電影的名字。

電影還原了《A Night at the Opera》(《歌劇之夜》)專輯創作完畢後拿給百代唱片的執行長Ray Foster(雷·福克斯特),Foster拒絕將長達六分鐘的《波西米亞狂想曲》作為專輯主打單曲,他質疑這首都是“胡話”歌詞、六分鐘長、類似歌劇的壓抑歌曲到底是什麼意思時,Freddie說“True poetry is for the listener.”(“真正的詩意是留給聽眾的”),Brain May(布萊恩·梅 樂隊吉他手)隨後說道,“如果什麼都解釋清楚,神祕感就毀了”

樂隊的夏天或許落幕,但音樂的樹常青

《波西米亞狂想曲》電影截圖

到最後Foster也不同意將《Bohemian Rhapsody》作為新專輯的主打歌,樂隊離開百代時Freddie留了一句,“你會因為失去皇后樂隊而青史留名”

之後,Freddie找到電臺主持人Kenny Everett(肯尼·艾弗瑞特)在廣播節目中播放這首歌,儘管收穫的評價褒貶不一,但它還是成為紅極一時的金曲,陪伴Queen走過一場又一場的巡演。

樂隊的夏天或許落幕,但音樂的樹常青

《波西米亞狂想曲》電影截圖

Queen的成功一直持續到1980年代初,音樂創作上的分歧,Freddie自己生活和愛情的轉變一度讓樂隊成員關係變得緊張。

Queen經歷了Freddie的“單飛”,也等到了他的迴歸。他的家庭壓力,被放大的私人生活,與眾不同的音樂創作,成為Freddie獨有的標籤。也許正是因為這些“魔鬼的條件”,交換來了一場燃燒生命的演出——Live Aid(拯救生命演唱會)。

電影結尾的字幕寫道:“弗雷迪·莫庫裡於1991年11月24日與世長辭,享年45歲”。

樂隊的夏天或許落幕,但音樂的樹常青

《波西米亞狂想曲》電影截圖

這部電影只講述到1985年的Live Aid,或許是因為Queen不願將Freddie生前飽受病痛折磨在世人面前呈現,或許是承受不起Freddie的“再一次”死亡。

這部讚頌、致敬Freddie Mercury偉大才華、他的作品和他真實人性的電影,盡然不能全面展示Queen的精神。單從影片中來看,Queen絕不只是Freddie一人的功勞,樂隊四位成員之間的互相感染和相輔相成的熱情創作,激情四射、充滿互動的現場演出,加上Freddie獨特的人性魅力,才是Queen之所以為Queen的原因。

電影固然有藝術修改的成分,為了讓Live Aid作為影片的高潮和結尾,將Freddie和樂隊之後的真實狀況提前發生。

樂隊的夏天或許落幕,但音樂的樹常青

《波西米亞狂想曲》電影截圖

1970—1980年代,對於剛剛從殖民國手中贏取獨立的非洲,或是大西洋兩岸的年輕人們來說,是一個美好年代,那時候的青年,用搖滾武裝自己。

樂隊的夏天或許落幕,但音樂的樹常青

《波西米亞狂想曲》電影截圖

在今天,搖滾樂失去了舞臺中央的主流位置,當代人自然無法評判這是進步還是倒退,可我們確實要靠一個“樂隊的夏天”才知道原來仍然有很多搖滾青年在持續發出52赫茲的頻率,熱愛搖滾的他們和喜愛音樂的我們並不孤單,但那個時代確實不會再回來。

冒傻勁兒的搖滾樂隊可能就那麼幾支,橫衝直撞的心也不是誰都會有,偶然和巧合的相遇造就了一個樂隊的完美配比。即使這電影有瑕疵,最後的Live Aid絕對能飆高你的腎上腺素。

樂隊的夏天或許落幕,但音樂的樹常青

《波西米亞狂想曲》電影截圖

《樂隊的夏天》熱播時,網上的評論也此起彼伏,印象深刻的是看到說“這節目怎麼每期都讓人哭,這不是樂隊的夏天嗎?”或許這就是音樂帶來的巨大感動,沒有原因、毫無理由,聽著他們的節奏就會讓你不由自主地流淚,或者請讓我把它稱為“生命的聲音”。

電影的最後20分鐘,從上場開始,Rami Malek(拉米·馬雷克 飾演 Freddie Mercury)Ctrl C + Ctrl V 式地還原了Freddie的每一個動作,從揮拳到咧嘴,從鋼琴蓋上的可樂杯和啤酒到舞臺上雜亂可見的電源線,從整座溫布利球場到1985年演唱會的那種氣勢,一一對應的神級還原。有“大神”對比了當年的錄像和電影畫面,紮紮實實的把影迷拉回那個年代。

1985年的Live Aid共邀請了20多個當紅歌手和樂隊,Queen應邀在演唱會現場演繹7首經典曲目,全長25分鐘。

演唱曲目依次為:

1."Bohemian Rhapsody"

2."Radio Ga Ga"

3."Hammer to Fall"

4."Crazy Little Thing Called Love"

5. "We Will Rock You"

6. "We Are the Champions"

第7首"Is This The World We Created",是在演唱會晚上返場演唱,在影片中沒有編錄。

巨星的光芒難以遮掩,斬獲奧斯卡四項大獎(最佳男主、最佳剪輯、最佳混音、最佳音效剪輯)的《波西米亞狂想曲》將我們帶回一個時代,也讓我們這個時代的聲音不再孤單,看到了很多年輕人對搖滾依然保持熱情。應了《樂隊的夏天》最後新褲子貝斯手趙夢說的,希望更多的年輕朋友拿起吉他、貝斯和鼓,一起玩樂隊。

"

小小導有話說:小範圍“出圈”的《樂隊的夏天》給2019年的夏天留下了美好和驚喜,2019年3月引進的音樂傳記電影同樣將一場華美的夢留在了熒幕裡。《波西米亞狂想曲》,帶著皇后樂隊的歌曲,帶著弗雷迪·莫庫裡的精神,讓音樂成為一種影像記憶。

樂隊的夏天或許落幕,但音樂的樹常青

《樂隊的夏天》第一季已經跟大家說byebye了,即使沒有追著看,也一定或多或少的聽過其中的樂隊和他們的音樂,新褲子、痛仰、面孔、刺蝟、Click#15、海龜先生、盤尼西林……一檔綜藝讓“非主流”的樂隊進入更多人的視線和耳朵,而同樣,一部電影也會有“放大聲量”的效果。

即使一點也不瞭解皇后樂隊的人,也一定被那句“we will we will rock you”洗腦過,《波西米亞狂想曲》於2019年3月在大陸全國電影藝術聯盟專線上映,上映第9天就打破了《三塊廣告牌》的6499萬票房記錄。

樂隊的夏天或許落幕,但音樂的樹常青

這部電影讓傳奇樂隊重回人們的視線之內。

從無到有,從疏離到重聚,從低谷到巔峰,一個殿堂級的樂隊。熒幕裡,是Freddie被放大的一生,有關愛和所熱愛的一切,是每一天中四個年輕人對音樂執念的縮影。這部電影的主角並不是整個Queen(皇后樂隊),不是紀錄片,也不是關於皇后樂隊的傳記片,而是Queen的主唱兼靈魂隊員Freddie Mercury(弗雷迪·莫庫裡)的傳記電影。藝術修飾之外,影迷和樂迷還是能夠透過Freddie的一生看到Queen的成長和變化。

樂隊的夏天或許落幕,但音樂的樹常青

真實的Queen


樂隊的夏天或許落幕,但音樂的樹常青

《波西米亞狂想曲》中的Queen

拉米·馬雷克 Rami Malek 飾 弗雷迪·莫庫裡 Freddie Mercury(主唱)

本·哈迪 Ben Hardy 飾 羅傑·泰勒 Roger Taylor(鼓手)

約瑟夫·梅澤羅 Joseph Mazzello 飾 約翰·迪肯 John Deacon(貝斯手)

格威利姆·李 Gwilym Lee 飾 布萊恩·梅 Brian May(吉他手)

人們總是等到一個人或是一支樂隊“紅透”時才記住他的名字,會覺得傳奇就應該是那樣子,他們彷彿是天賜的歌手。

蟬聯英國單曲榜九周冠軍,被稱為搖滾史上的“搖滾歌劇”,《Bohemian Rhapsody》成為這部關於皇后樂隊主唱Freddie Mercury傳記電影的名字。

電影還原了《A Night at the Opera》(《歌劇之夜》)專輯創作完畢後拿給百代唱片的執行長Ray Foster(雷·福克斯特),Foster拒絕將長達六分鐘的《波西米亞狂想曲》作為專輯主打單曲,他質疑這首都是“胡話”歌詞、六分鐘長、類似歌劇的壓抑歌曲到底是什麼意思時,Freddie說“True poetry is for the listener.”(“真正的詩意是留給聽眾的”),Brain May(布萊恩·梅 樂隊吉他手)隨後說道,“如果什麼都解釋清楚,神祕感就毀了”

樂隊的夏天或許落幕,但音樂的樹常青

《波西米亞狂想曲》電影截圖

到最後Foster也不同意將《Bohemian Rhapsody》作為新專輯的主打歌,樂隊離開百代時Freddie留了一句,“你會因為失去皇后樂隊而青史留名”

之後,Freddie找到電臺主持人Kenny Everett(肯尼·艾弗瑞特)在廣播節目中播放這首歌,儘管收穫的評價褒貶不一,但它還是成為紅極一時的金曲,陪伴Queen走過一場又一場的巡演。

樂隊的夏天或許落幕,但音樂的樹常青

《波西米亞狂想曲》電影截圖

Queen的成功一直持續到1980年代初,音樂創作上的分歧,Freddie自己生活和愛情的轉變一度讓樂隊成員關係變得緊張。

Queen經歷了Freddie的“單飛”,也等到了他的迴歸。他的家庭壓力,被放大的私人生活,與眾不同的音樂創作,成為Freddie獨有的標籤。也許正是因為這些“魔鬼的條件”,交換來了一場燃燒生命的演出——Live Aid(拯救生命演唱會)。

電影結尾的字幕寫道:“弗雷迪·莫庫裡於1991年11月24日與世長辭,享年45歲”。

樂隊的夏天或許落幕,但音樂的樹常青

《波西米亞狂想曲》電影截圖

這部電影只講述到1985年的Live Aid,或許是因為Queen不願將Freddie生前飽受病痛折磨在世人面前呈現,或許是承受不起Freddie的“再一次”死亡。

這部讚頌、致敬Freddie Mercury偉大才華、他的作品和他真實人性的電影,盡然不能全面展示Queen的精神。單從影片中來看,Queen絕不只是Freddie一人的功勞,樂隊四位成員之間的互相感染和相輔相成的熱情創作,激情四射、充滿互動的現場演出,加上Freddie獨特的人性魅力,才是Queen之所以為Queen的原因。

電影固然有藝術修改的成分,為了讓Live Aid作為影片的高潮和結尾,將Freddie和樂隊之後的真實狀況提前發生。

樂隊的夏天或許落幕,但音樂的樹常青

《波西米亞狂想曲》電影截圖

1970—1980年代,對於剛剛從殖民國手中贏取獨立的非洲,或是大西洋兩岸的年輕人們來說,是一個美好年代,那時候的青年,用搖滾武裝自己。

樂隊的夏天或許落幕,但音樂的樹常青

《波西米亞狂想曲》電影截圖

在今天,搖滾樂失去了舞臺中央的主流位置,當代人自然無法評判這是進步還是倒退,可我們確實要靠一個“樂隊的夏天”才知道原來仍然有很多搖滾青年在持續發出52赫茲的頻率,熱愛搖滾的他們和喜愛音樂的我們並不孤單,但那個時代確實不會再回來。

冒傻勁兒的搖滾樂隊可能就那麼幾支,橫衝直撞的心也不是誰都會有,偶然和巧合的相遇造就了一個樂隊的完美配比。即使這電影有瑕疵,最後的Live Aid絕對能飆高你的腎上腺素。

樂隊的夏天或許落幕,但音樂的樹常青

《波西米亞狂想曲》電影截圖

《樂隊的夏天》熱播時,網上的評論也此起彼伏,印象深刻的是看到說“這節目怎麼每期都讓人哭,這不是樂隊的夏天嗎?”或許這就是音樂帶來的巨大感動,沒有原因、毫無理由,聽著他們的節奏就會讓你不由自主地流淚,或者請讓我把它稱為“生命的聲音”。

電影的最後20分鐘,從上場開始,Rami Malek(拉米·馬雷克 飾演 Freddie Mercury)Ctrl C + Ctrl V 式地還原了Freddie的每一個動作,從揮拳到咧嘴,從鋼琴蓋上的可樂杯和啤酒到舞臺上雜亂可見的電源線,從整座溫布利球場到1985年演唱會的那種氣勢,一一對應的神級還原。有“大神”對比了當年的錄像和電影畫面,紮紮實實的把影迷拉回那個年代。

1985年的Live Aid共邀請了20多個當紅歌手和樂隊,Queen應邀在演唱會現場演繹7首經典曲目,全長25分鐘。

演唱曲目依次為:

1."Bohemian Rhapsody"

2."Radio Ga Ga"

3."Hammer to Fall"

4."Crazy Little Thing Called Love"

5. "We Will Rock You"

6. "We Are the Champions"

第7首"Is This The World We Created",是在演唱會晚上返場演唱,在影片中沒有編錄。

巨星的光芒難以遮掩,斬獲奧斯卡四項大獎(最佳男主、最佳剪輯、最佳混音、最佳音效剪輯)的《波西米亞狂想曲》將我們帶回一個時代,也讓我們這個時代的聲音不再孤單,看到了很多年輕人對搖滾依然保持熱情。應了《樂隊的夏天》最後新褲子貝斯手趙夢說的,希望更多的年輕朋友拿起吉他、貝斯和鼓,一起玩樂隊。

樂隊的夏天或許落幕,但音樂的樹常青

希望這個時代的我們仍然可以用音樂熱愛這世界,

也希望,屬於這個時代的音樂能被電影一一記錄下來,成為明天的經典。


-End-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