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智慧:有靜氣者 方能夠成大器'

"

神靜而心和,心和而形全;神躁則心蕩,心蕩則形傷。

老子哲學中曾提到一句“致虛極,守靜篤”。

要追求“虛”,持守“靜”,“極”和“篤”體現出致虛守靜的的徹底性。

一定要達到極點,做到篤實。

"

神靜而心和,心和而形全;神躁則心蕩,心蕩則形傷。

老子哲學中曾提到一句“致虛極,守靜篤”。

要追求“虛”,持守“靜”,“極”和“篤”體現出致虛守靜的的徹底性。

一定要達到極點,做到篤實。

老子智慧:有靜氣者 方能夠成大器

01

讓內心保持寧靜的人,才是最有力量的人。

公元234年,諸葛亮出祁山伐魏,魏明帝命司馬懿赴前線迎擊。經過戰爭初期所形成的佈局,兩軍陷入了相持的狀態。

雖然在戰場上兩軍是持平的,可視其內部卻不然,因為蜀漢勞師遠征,消耗巨大,而魏軍則是固守家門,以逸待勞。

況且魏國的國力要遠較蜀國雄厚,在戰爭的供給上,蜀國明顯是居於劣勢的。因此,諸葛亮務求速戰。

但是司馬懿堅壁不出,只是靜靜地等待蜀軍糧食用盡、撤兵而還。

雖然蜀軍反覆搦戰,魏軍就是不予迎戰。司馬懿做足了守靜的功夫,連日緊閉塞門,任憑蜀軍如何叫罵,只是充耳不聞,唯求日日安閒。

為此,諸葛亮採用了激將法,找了一箱婦女用的飾物送給司馬懿,以此來諷刺他縮頭縮腦,打起仗來就像女人一樣膽小。

然而,司馬懿豈能如此輕易地中計呢,看著那一箱女人的飾物,他僅僅是一笑了之,因為他深知諸葛亮的用意所在,正所謂“小不忍則亂大謀”。

但是,司馬懿本人有這種老謀深算,他的那些部將見到主帥如此受辱,可就不答應了,非要出塞迎敵。

司馬懿見眾憤難平,就故意以退為進,也裝作忍耐不住,揚言要領兵出戰,但是卻又聲稱固守不戰,是皇上的旨意,若要出戰,則必須先請示皇上。

上表的結果是,魏明帝不許出戰,並且派遣了骨鯁之臣辛毗手持象徵著皇權的使節來做司馬懿的軍師,以節制他的行為。

而後,蜀軍再來挑戰,司馬懿就做出要帶兵出擊的表示,然後見到辛毗仗節立於軍門之處攔阻,便又安然無事地退回來。

與司馬懿每天的悠遊閒適相反,諸葛亮卻是日夜操勞,積久成疾,身體變得非常虛弱。

時間也快,兩軍對峙已經百餘日,司馬懿依然不肯應戰,而諸葛亮卻病倒了,未及撤兵,就辭世與軍帳中。

這一次戰爭的勝利,可以說是司馬懿所奉行的以逸待勞、以靜制動之戰略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能讓內心保持寧靜的人,才是最有力量的人。

“神靜而心和,心和而形全;神躁則心蕩,心蕩則形傷。”

一個人心浮氣躁時,方寸已亂,必然會導致舉止失常,進退無據,會失去正確的判斷力。

反之,心靜神定,泰然自若,你便聽不到外界的喧囂和嘈雜,為人處世就不會失於輕率。每臨大事有靜氣,方為大家風範。

02

靜能修身,靜能生慧。

其實老子對於“虛”和“靜”的提倡,歸根結底也還是源自於“道”的。“道”是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搏之不得的,是無形無象的,這就是“虛”。

而“靜”呢,是直接與老子思想中的一個核心概念相聯繫的,也就是“無為”,“靜”就是“無為”的重要表現。

因此,可以說,“致虛極”和“守靜篤”就是“道”對人的行為所做出的基本要求。

諸葛亮在寫給時年八歲的兒子諸葛瞻的《誡子書》中說道: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需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在短短的幾句話中,諸葛亮三次提到“靜”字,而諸葛亮在此談論的是人生中最為根本的修身、養德、明志、成學的問題。

由此可見,在諸葛武侯看來,“靜”對於人生修養是多麼的重要。

而也正是憑著這種“致虛守靜”的長期修養和持續的歷練,諸葛亮才能未出茅廬而曉天下三分,才能位居漢相,功高至偉;

才能做到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才能夠以非凡的智慧和高潔的人格而垂範千古。

諸葛亮在《出師表》中曾寫道:“臣本布衣,鞠耕於南陽苟全性命與亂世,不求聞達與諸侯。”

這並非完全是謙辭,而的確是當時的實情,也是諸葛亮秉持虛靜的一種體現。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