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圓行方,有智慧的人的六大特徵'

"

昨天的文章,連身體都管不好,就別妄談人生了。有讀者留言說是雞湯文,呵呵,我就和他交流了一下。

現在互聯網上可謂是雞湯氾濫,關於什麼是雞湯,好像並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

關於是不是做心靈雞湯類的文章,我和原來團隊的成員之間,爆發過激烈的衝突,當然也很多次討論過什麼是雞湯。

我一直以來都很不願意寫雞湯文,因為很多雞湯文,其實沒有任何營養,但是很有閱讀的愉悅感(當然,是對一部分人而言),原因就在於,這樣的文章大部分就是把大詞、好詞進行羅列,但是,沒有過程,也就是邏輯思辨的過程。


"

昨天的文章,連身體都管不好,就別妄談人生了。有讀者留言說是雞湯文,呵呵,我就和他交流了一下。

現在互聯網上可謂是雞湯氾濫,關於什麼是雞湯,好像並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

關於是不是做心靈雞湯類的文章,我和原來團隊的成員之間,爆發過激烈的衝突,當然也很多次討論過什麼是雞湯。

我一直以來都很不願意寫雞湯文,因為很多雞湯文,其實沒有任何營養,但是很有閱讀的愉悅感(當然,是對一部分人而言),原因就在於,這樣的文章大部分就是把大詞、好詞進行羅列,但是,沒有過程,也就是邏輯思辨的過程。


智圓行方,有智慧的人的六大特徵


有很多人會把很多我們自己的經典歸結為,本身就是雞湯,講了一堆大道理,沒有西方式的高深的哲學思辨,沒有具體可行的操作步驟。

很多老師講經典,基本都是用傳統的方法,也就是讀經、闡釋,但是其中缺乏了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邏輯的推演,也就是剛才說的,我們的先賢大哲們所說的大道理是如何成立的。有些人會說,你這是強行用邏輯推演,是過度的解讀,其實《中庸》裡的: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可以作為我們學習國學的原則。(大樸國學|利好書院將這一條作為我們的學則和院訓)

古代封建社會下,講經基本可以說是誦經、背經,你是不能去思辨和質疑的,而且到了明清以後,讀經的目的,基本也就成了士子們考取功名的敲門磚,也鮮有人去質疑了,像陽明先生這樣去重新思辨經典的少之又少,在當時也被視為異類。

現代這個時代,我們最先需要做的,一個是試著去讀懂我們自己的經典,第二就是要不斷的思辨我們的經典,進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很重要的一條路徑就是要充分利用世界各文明的優秀成果。

我把和這位朋友的交流,分成了四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關於邏輯:

我們受的學校教育都是西方式的教育,概念、邏輯、推理這些都是最基本的特徵。我們現代人接受一個觀點,首先看是不是符合邏輯,如果沒有邏輯推理的過程,而只是告訴你一個結果,而且這些結果可能還要靠你自己去悟的時候,很多人會把這類的東西歸為雞湯。

第二個問題,關於國學:

現在很多朋友想學習國學,當然對國學嗤之以鼻的人也大有人在。有些朋友找我諮詢,說為什麼我們自己的經典那麼難讀,看很多註釋也都是一些大道理,這些大道理有什麼意義?

國學能解決什麼問題?就是國學的邊界在哪。國學並不能解決技術的問題(中國並不缺乏術,但是術作為一種謀生手段自然會加入了很多障眼法),更多的解決的是人的問題,是你如何看待這個世界,如何看待自己、如何看待人、事、物,甚至包括如何看待科學技術、各種各樣的新生事物等等這些層面。諸子百家,各種學說、西方哲學各個流派,其實都是我們一套看待世界的方法,本身並沒有優劣之別,造成這些差別的是各自的自然環境、社會形成發展的過程,很多時候來自於偶然的小概率事件。

很多人批評國學是沒有邏輯,都是一些空話、大話、玄之又玄。首先說,符不符合邏輯本身並不是判斷一種學說,一個觀點的最終的真理,邏輯的自洽需要很多的前提假設,比如說經典物理學定理在一定範圍內都可以自洽,但是放到量子物理中,就不成立了。這只是舉了一個比較學術化的例子,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這類的例子也有很多。再就是,我們受的學校教育都是西方式的教育,概念、邏輯、推理這些都是最基本的特徵。而東方文化更重直覺,重視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更注重人本身,類象學說和邏輯推理也完全不同。所以,我們現代人學習經典普遍都會比較吃力。

第三個問題:什麼是智慧?

簡單的說,智慧是突破性的解決問題。大量的雞湯文基本也都會冠以智慧,所以智慧這個詞基本也被我們玩壞了。技術也好、科技也罷,如何學習、看待、運用這些技術、手段,背後是什麼在支撐?是智慧,同樣的工具如何讓他發揮更好的價值和作用,把工具放在什麼場景下使用,又如何去使用,決定於操作者的智慧,智慧有些來自於經驗,有些來自於思考方式,有些來自於一些現成的方法論,應用水平的高低決定了技術或者是工具能夠產生的價值,也可以稱之為格局,可以參考我前邊寫的關於《莊子·逍遙遊的》的文章。開啟智慧,但是具體是怎麼開啟的,又語焉不詳,說不清楚,近期我試著寫了一些文章,大家可以參考。(大家可以通過歷史消息查找)我寫的這些文章偏重於企業家和企業管理這些層面,並不是說只是對企業家有用,而是我想用這種方式來探討國學如何影響我們日常的生活,能夠給我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哪些啟迪,這也是國學所強調的經世致用的一種體現吧。

第四個問題:人生算法:

如果說國學已經失去了融入我們當代生活,已經對我們的工作和生活失去了價值,只能被保護起來束之高閣,那就讓他消失吧,沒有什麼好可惜的。

搞清楚了國學能給我們解決什麼問題,並不是我們不需要天天埋頭故紙堆裡皓首窮經,目的還在於在我們低頭拉車的時候,有一盞燈、有一顆星給我們指引方向,學技術、研究科技、對新事物保持敏感,擁有更為包容的心態和看待問題的不同視角,我想我們的努力會更有價值。

這幾年,人生算法,這個詞突然火起來了,這個詞來自於機器算法,互聯網的底層基本都是機器算法,有人受此啟發,發明了人生算法這個詞。

那什麼才是最優的人生算法呢?我想對於每個人而言,都不一樣。但是我們的很多經典為我們提供了很多被我們的先賢們反覆推演和優化過多次的人生算法。人生百年,有的人選擇狂放不羈,有些人選擇謹小慎微,有些人選擇優遊於世,有些人也會看破紅塵,逍遙世外,我想不管你選擇什麼樣的人生,在古聖先賢那,你都可能找到自己的知音。

人生的算法,從功利的角度講,是讓你和這個社會的摩擦更少,在人與人組成的社會裡更容易完成你的理想,實現人生的價值。我想,你也可以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算法,更可以用自己的智慧和思想建立自己獨一無二的人生算法。


"

昨天的文章,連身體都管不好,就別妄談人生了。有讀者留言說是雞湯文,呵呵,我就和他交流了一下。

現在互聯網上可謂是雞湯氾濫,關於什麼是雞湯,好像並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

關於是不是做心靈雞湯類的文章,我和原來團隊的成員之間,爆發過激烈的衝突,當然也很多次討論過什麼是雞湯。

我一直以來都很不願意寫雞湯文,因為很多雞湯文,其實沒有任何營養,但是很有閱讀的愉悅感(當然,是對一部分人而言),原因就在於,這樣的文章大部分就是把大詞、好詞進行羅列,但是,沒有過程,也就是邏輯思辨的過程。


智圓行方,有智慧的人的六大特徵


有很多人會把很多我們自己的經典歸結為,本身就是雞湯,講了一堆大道理,沒有西方式的高深的哲學思辨,沒有具體可行的操作步驟。

很多老師講經典,基本都是用傳統的方法,也就是讀經、闡釋,但是其中缺乏了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邏輯的推演,也就是剛才說的,我們的先賢大哲們所說的大道理是如何成立的。有些人會說,你這是強行用邏輯推演,是過度的解讀,其實《中庸》裡的: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可以作為我們學習國學的原則。(大樸國學|利好書院將這一條作為我們的學則和院訓)

古代封建社會下,講經基本可以說是誦經、背經,你是不能去思辨和質疑的,而且到了明清以後,讀經的目的,基本也就成了士子們考取功名的敲門磚,也鮮有人去質疑了,像陽明先生這樣去重新思辨經典的少之又少,在當時也被視為異類。

現代這個時代,我們最先需要做的,一個是試著去讀懂我們自己的經典,第二就是要不斷的思辨我們的經典,進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很重要的一條路徑就是要充分利用世界各文明的優秀成果。

我把和這位朋友的交流,分成了四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關於邏輯:

我們受的學校教育都是西方式的教育,概念、邏輯、推理這些都是最基本的特徵。我們現代人接受一個觀點,首先看是不是符合邏輯,如果沒有邏輯推理的過程,而只是告訴你一個結果,而且這些結果可能還要靠你自己去悟的時候,很多人會把這類的東西歸為雞湯。

第二個問題,關於國學:

現在很多朋友想學習國學,當然對國學嗤之以鼻的人也大有人在。有些朋友找我諮詢,說為什麼我們自己的經典那麼難讀,看很多註釋也都是一些大道理,這些大道理有什麼意義?

國學能解決什麼問題?就是國學的邊界在哪。國學並不能解決技術的問題(中國並不缺乏術,但是術作為一種謀生手段自然會加入了很多障眼法),更多的解決的是人的問題,是你如何看待這個世界,如何看待自己、如何看待人、事、物,甚至包括如何看待科學技術、各種各樣的新生事物等等這些層面。諸子百家,各種學說、西方哲學各個流派,其實都是我們一套看待世界的方法,本身並沒有優劣之別,造成這些差別的是各自的自然環境、社會形成發展的過程,很多時候來自於偶然的小概率事件。

很多人批評國學是沒有邏輯,都是一些空話、大話、玄之又玄。首先說,符不符合邏輯本身並不是判斷一種學說,一個觀點的最終的真理,邏輯的自洽需要很多的前提假設,比如說經典物理學定理在一定範圍內都可以自洽,但是放到量子物理中,就不成立了。這只是舉了一個比較學術化的例子,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這類的例子也有很多。再就是,我們受的學校教育都是西方式的教育,概念、邏輯、推理這些都是最基本的特徵。而東方文化更重直覺,重視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更注重人本身,類象學說和邏輯推理也完全不同。所以,我們現代人學習經典普遍都會比較吃力。

第三個問題:什麼是智慧?

簡單的說,智慧是突破性的解決問題。大量的雞湯文基本也都會冠以智慧,所以智慧這個詞基本也被我們玩壞了。技術也好、科技也罷,如何學習、看待、運用這些技術、手段,背後是什麼在支撐?是智慧,同樣的工具如何讓他發揮更好的價值和作用,把工具放在什麼場景下使用,又如何去使用,決定於操作者的智慧,智慧有些來自於經驗,有些來自於思考方式,有些來自於一些現成的方法論,應用水平的高低決定了技術或者是工具能夠產生的價值,也可以稱之為格局,可以參考我前邊寫的關於《莊子·逍遙遊的》的文章。開啟智慧,但是具體是怎麼開啟的,又語焉不詳,說不清楚,近期我試著寫了一些文章,大家可以參考。(大家可以通過歷史消息查找)我寫的這些文章偏重於企業家和企業管理這些層面,並不是說只是對企業家有用,而是我想用這種方式來探討國學如何影響我們日常的生活,能夠給我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哪些啟迪,這也是國學所強調的經世致用的一種體現吧。

第四個問題:人生算法:

如果說國學已經失去了融入我們當代生活,已經對我們的工作和生活失去了價值,只能被保護起來束之高閣,那就讓他消失吧,沒有什麼好可惜的。

搞清楚了國學能給我們解決什麼問題,並不是我們不需要天天埋頭故紙堆裡皓首窮經,目的還在於在我們低頭拉車的時候,有一盞燈、有一顆星給我們指引方向,學技術、研究科技、對新事物保持敏感,擁有更為包容的心態和看待問題的不同視角,我想我們的努力會更有價值。

這幾年,人生算法,這個詞突然火起來了,這個詞來自於機器算法,互聯網的底層基本都是機器算法,有人受此啟發,發明了人生算法這個詞。

那什麼才是最優的人生算法呢?我想對於每個人而言,都不一樣。但是我們的很多經典為我們提供了很多被我們的先賢們反覆推演和優化過多次的人生算法。人生百年,有的人選擇狂放不羈,有些人選擇謹小慎微,有些人選擇優遊於世,有些人也會看破紅塵,逍遙世外,我想不管你選擇什麼樣的人生,在古聖先賢那,你都可能找到自己的知音。

人生的算法,從功利的角度講,是讓你和這個社會的摩擦更少,在人與人組成的社會裡更容易完成你的理想,實現人生的價值。我想,你也可以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算法,更可以用自己的智慧和思想建立自己獨一無二的人生算法。


智圓行方,有智慧的人的六大特徵


沒有思辨,不成智慧。思辨其實就是內化成我們自己的智慧的一個過程。

當然思辨的過程本身,既要考慮經典產生的年代、環境的問題,又要思考在當下的環境中有沒有用,以及如何起作用,當然,有些已經脫離了當時的歷史背景而已經不適用的東西,就放下吧,沒有必要非得強行圓說,用以證明先賢的偉大,很多內容即使不適用了,也不礙於先賢的偉大。

很多人讀中國的經典,很容易陷入的一個誤區是:只讀一家

很多人問我,說讀我們那些經典會不會把人讀傻了?說我們的經典裡都是些勸人向善的內容,叫我們這也不要計較,那也不要計較,又得控制自己的慾望,還得守禮重信,我沒讀國學之前,感覺生活的很自在,為什麼讀了那麼多國學以後,越來越覺得處處被束縛。而且好像越讀越傻了,知道人家騙你,還得笑臉相迎。

我跟他說,如果你只讀一種經典,讀傻的可能性基本是百分之百。

我們的經典裡有很多克己復禮,可稱之為真誠的儒家,也有讓你清靜無為,順道而行的道家,可稱之為真理,還有摩肩接踵,自苦而救天下到極致的墨家,更有陰謀詭計的東西的縱橫家。讀傻的原因是你不懂得這些內容對你而言有什麼用。真正的用世,不僅僅有道與德的要求,還有術的要求,還需要一些權謀。說白了,就是沒有經過自己的思辨,君子無所不用其極,當然是在道的範圍內。在道的範圍內,什麼能用都得用,而且都得用到極致,才能立德、立身、立業。

而且讀經典,不要只讀中國自己的經典,還要讀西方的經典,對比閱讀的目的不在於整個誰對誰錯,很多時候,沒有對錯,如果拘泥於對錯,讀書對你而言,讀的越多,問題也就會越多。所有的文化,都是看待這個世界的不同角度和方式,每種文化,其實都是試圖在用自己的觀察、體驗、經驗來還原世界的真相。但是,哪種文化看到的才是世界的真相?很難說,很多時候,大家看到的是不同的方面。

一個人能同時保有全然相反的兩種觀念,還能正常行事,是第一流智慧的標誌。——菲茨傑拉德

如果我們試著用東西方文化的觀點,對同樣一件事進行不同方式、角度、維度的觀察和思考的時候,我想我們看待事物會更通達,也會更智慧。

跟這位朋友聊到最後,他問了我一個問題,說,那我們的經典裡,有沒有對一個人系統性的能力要求呢?

我就用《淮南子》裡的這一段,給他作為回覆:

凡人之論,心欲小而志欲大,智欲員而行欲方,能欲多而事欲鮮。所以心欲小者,慮患未生,備禍未發,戒過慎微,不敢縱其欲也;志欲大者,兼包萬國,一齊殊俗,並覆百姓,若合一族,是非輻湊而為之轂;智欲員者,環復轉運,終始無端,旁流四達,淵泉而不竭,萬物並興,莫不響應也;行欲方者,直立而不撓,素白而不汙,窮不易操,通不肆志;能欲多者,文武備具,動靜中儀,舉動廢置,曲得其宜,無所擊戾,無不畢宜也;事欲鮮者,執柄持術,得要以應眾,執約以治廣,處靜持中,運於璇樞,以一合萬,若合符者也。故心小者,禁於微也;志大者,無不懷也;智員者,無不知也;行方者,有不為也;能多者,無不治也;事鮮者,約所持也。

"

昨天的文章,連身體都管不好,就別妄談人生了。有讀者留言說是雞湯文,呵呵,我就和他交流了一下。

現在互聯網上可謂是雞湯氾濫,關於什麼是雞湯,好像並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

關於是不是做心靈雞湯類的文章,我和原來團隊的成員之間,爆發過激烈的衝突,當然也很多次討論過什麼是雞湯。

我一直以來都很不願意寫雞湯文,因為很多雞湯文,其實沒有任何營養,但是很有閱讀的愉悅感(當然,是對一部分人而言),原因就在於,這樣的文章大部分就是把大詞、好詞進行羅列,但是,沒有過程,也就是邏輯思辨的過程。


智圓行方,有智慧的人的六大特徵


有很多人會把很多我們自己的經典歸結為,本身就是雞湯,講了一堆大道理,沒有西方式的高深的哲學思辨,沒有具體可行的操作步驟。

很多老師講經典,基本都是用傳統的方法,也就是讀經、闡釋,但是其中缺乏了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邏輯的推演,也就是剛才說的,我們的先賢大哲們所說的大道理是如何成立的。有些人會說,你這是強行用邏輯推演,是過度的解讀,其實《中庸》裡的: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可以作為我們學習國學的原則。(大樸國學|利好書院將這一條作為我們的學則和院訓)

古代封建社會下,講經基本可以說是誦經、背經,你是不能去思辨和質疑的,而且到了明清以後,讀經的目的,基本也就成了士子們考取功名的敲門磚,也鮮有人去質疑了,像陽明先生這樣去重新思辨經典的少之又少,在當時也被視為異類。

現代這個時代,我們最先需要做的,一個是試著去讀懂我們自己的經典,第二就是要不斷的思辨我們的經典,進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很重要的一條路徑就是要充分利用世界各文明的優秀成果。

我把和這位朋友的交流,分成了四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關於邏輯:

我們受的學校教育都是西方式的教育,概念、邏輯、推理這些都是最基本的特徵。我們現代人接受一個觀點,首先看是不是符合邏輯,如果沒有邏輯推理的過程,而只是告訴你一個結果,而且這些結果可能還要靠你自己去悟的時候,很多人會把這類的東西歸為雞湯。

第二個問題,關於國學:

現在很多朋友想學習國學,當然對國學嗤之以鼻的人也大有人在。有些朋友找我諮詢,說為什麼我們自己的經典那麼難讀,看很多註釋也都是一些大道理,這些大道理有什麼意義?

國學能解決什麼問題?就是國學的邊界在哪。國學並不能解決技術的問題(中國並不缺乏術,但是術作為一種謀生手段自然會加入了很多障眼法),更多的解決的是人的問題,是你如何看待這個世界,如何看待自己、如何看待人、事、物,甚至包括如何看待科學技術、各種各樣的新生事物等等這些層面。諸子百家,各種學說、西方哲學各個流派,其實都是我們一套看待世界的方法,本身並沒有優劣之別,造成這些差別的是各自的自然環境、社會形成發展的過程,很多時候來自於偶然的小概率事件。

很多人批評國學是沒有邏輯,都是一些空話、大話、玄之又玄。首先說,符不符合邏輯本身並不是判斷一種學說,一個觀點的最終的真理,邏輯的自洽需要很多的前提假設,比如說經典物理學定理在一定範圍內都可以自洽,但是放到量子物理中,就不成立了。這只是舉了一個比較學術化的例子,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這類的例子也有很多。再就是,我們受的學校教育都是西方式的教育,概念、邏輯、推理這些都是最基本的特徵。而東方文化更重直覺,重視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更注重人本身,類象學說和邏輯推理也完全不同。所以,我們現代人學習經典普遍都會比較吃力。

第三個問題:什麼是智慧?

簡單的說,智慧是突破性的解決問題。大量的雞湯文基本也都會冠以智慧,所以智慧這個詞基本也被我們玩壞了。技術也好、科技也罷,如何學習、看待、運用這些技術、手段,背後是什麼在支撐?是智慧,同樣的工具如何讓他發揮更好的價值和作用,把工具放在什麼場景下使用,又如何去使用,決定於操作者的智慧,智慧有些來自於經驗,有些來自於思考方式,有些來自於一些現成的方法論,應用水平的高低決定了技術或者是工具能夠產生的價值,也可以稱之為格局,可以參考我前邊寫的關於《莊子·逍遙遊的》的文章。開啟智慧,但是具體是怎麼開啟的,又語焉不詳,說不清楚,近期我試著寫了一些文章,大家可以參考。(大家可以通過歷史消息查找)我寫的這些文章偏重於企業家和企業管理這些層面,並不是說只是對企業家有用,而是我想用這種方式來探討國學如何影響我們日常的生活,能夠給我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哪些啟迪,這也是國學所強調的經世致用的一種體現吧。

第四個問題:人生算法:

如果說國學已經失去了融入我們當代生活,已經對我們的工作和生活失去了價值,只能被保護起來束之高閣,那就讓他消失吧,沒有什麼好可惜的。

搞清楚了國學能給我們解決什麼問題,並不是我們不需要天天埋頭故紙堆裡皓首窮經,目的還在於在我們低頭拉車的時候,有一盞燈、有一顆星給我們指引方向,學技術、研究科技、對新事物保持敏感,擁有更為包容的心態和看待問題的不同視角,我想我們的努力會更有價值。

這幾年,人生算法,這個詞突然火起來了,這個詞來自於機器算法,互聯網的底層基本都是機器算法,有人受此啟發,發明了人生算法這個詞。

那什麼才是最優的人生算法呢?我想對於每個人而言,都不一樣。但是我們的很多經典為我們提供了很多被我們的先賢們反覆推演和優化過多次的人生算法。人生百年,有的人選擇狂放不羈,有些人選擇謹小慎微,有些人選擇優遊於世,有些人也會看破紅塵,逍遙世外,我想不管你選擇什麼樣的人生,在古聖先賢那,你都可能找到自己的知音。

人生的算法,從功利的角度講,是讓你和這個社會的摩擦更少,在人與人組成的社會裡更容易完成你的理想,實現人生的價值。我想,你也可以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算法,更可以用自己的智慧和思想建立自己獨一無二的人生算法。


智圓行方,有智慧的人的六大特徵


沒有思辨,不成智慧。思辨其實就是內化成我們自己的智慧的一個過程。

當然思辨的過程本身,既要考慮經典產生的年代、環境的問題,又要思考在當下的環境中有沒有用,以及如何起作用,當然,有些已經脫離了當時的歷史背景而已經不適用的東西,就放下吧,沒有必要非得強行圓說,用以證明先賢的偉大,很多內容即使不適用了,也不礙於先賢的偉大。

很多人讀中國的經典,很容易陷入的一個誤區是:只讀一家

很多人問我,說讀我們那些經典會不會把人讀傻了?說我們的經典裡都是些勸人向善的內容,叫我們這也不要計較,那也不要計較,又得控制自己的慾望,還得守禮重信,我沒讀國學之前,感覺生活的很自在,為什麼讀了那麼多國學以後,越來越覺得處處被束縛。而且好像越讀越傻了,知道人家騙你,還得笑臉相迎。

我跟他說,如果你只讀一種經典,讀傻的可能性基本是百分之百。

我們的經典裡有很多克己復禮,可稱之為真誠的儒家,也有讓你清靜無為,順道而行的道家,可稱之為真理,還有摩肩接踵,自苦而救天下到極致的墨家,更有陰謀詭計的東西的縱橫家。讀傻的原因是你不懂得這些內容對你而言有什麼用。真正的用世,不僅僅有道與德的要求,還有術的要求,還需要一些權謀。說白了,就是沒有經過自己的思辨,君子無所不用其極,當然是在道的範圍內。在道的範圍內,什麼能用都得用,而且都得用到極致,才能立德、立身、立業。

而且讀經典,不要只讀中國自己的經典,還要讀西方的經典,對比閱讀的目的不在於整個誰對誰錯,很多時候,沒有對錯,如果拘泥於對錯,讀書對你而言,讀的越多,問題也就會越多。所有的文化,都是看待這個世界的不同角度和方式,每種文化,其實都是試圖在用自己的觀察、體驗、經驗來還原世界的真相。但是,哪種文化看到的才是世界的真相?很難說,很多時候,大家看到的是不同的方面。

一個人能同時保有全然相反的兩種觀念,還能正常行事,是第一流智慧的標誌。——菲茨傑拉德

如果我們試著用東西方文化的觀點,對同樣一件事進行不同方式、角度、維度的觀察和思考的時候,我想我們看待事物會更通達,也會更智慧。

跟這位朋友聊到最後,他問了我一個問題,說,那我們的經典裡,有沒有對一個人系統性的能力要求呢?

我就用《淮南子》裡的這一段,給他作為回覆:

凡人之論,心欲小而志欲大,智欲員而行欲方,能欲多而事欲鮮。所以心欲小者,慮患未生,備禍未發,戒過慎微,不敢縱其欲也;志欲大者,兼包萬國,一齊殊俗,並覆百姓,若合一族,是非輻湊而為之轂;智欲員者,環復轉運,終始無端,旁流四達,淵泉而不竭,萬物並興,莫不響應也;行欲方者,直立而不撓,素白而不汙,窮不易操,通不肆志;能欲多者,文武備具,動靜中儀,舉動廢置,曲得其宜,無所擊戾,無不畢宜也;事欲鮮者,執柄持術,得要以應眾,執約以治廣,處靜持中,運於璇樞,以一合萬,若合符者也。故心小者,禁於微也;志大者,無不懷也;智員者,無不知也;行方者,有不為也;能多者,無不治也;事鮮者,約所持也。

智圓行方,有智慧的人的六大特徵


其實,這一段文字和《文子》裡的一段高度重合,不過,《淮南子》這裡介紹和思辨的更清楚。

我們簡單的翻譯一下吧:

“總括人才的美德,應該具備’心欲小,志欲大,智欲圓,行欲方,能欲多,事欲少’六個特徵。”

所謂“心小”,意思是說性格要謹慎周密,在禍患還沒有發生的時候,就能考慮到預防的措施;災禍剛剛顯露出徵兆的時候,就能提高警惕,有所戒備。最根本的對策是不放縱內心的慾望

所謂“志大”,是說立志要宏大,以實現天下大同、全人類共同富裕為己任,在錯綜複雜的是非風雲面前,堅持不偏不倚、公正無私的總則

所謂“智圓”,意思是說智慧要圓融無礙,象圓形球體一樣,處處融合,找不到起點和終點,但是能夠包容四方,沒有達不到的地方,又象地底深處的泉水,永遠不會枯竭;

所謂“行方”,意思是說行為要正直端方,不屈不撓,純潔清白,有如蓮花,出汙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在貧窮的煎熬下,決不改變情操,飛黃騰達了,又不被衝昏頭腦;

所謂“能多”,意思是說才能要達到文武兼備,不論是在有所作為還是靜默孤獨的時候,都能使自己的言行合乎道德規範;

所謂“事少”,是說善於把握事物的要領和關鍵,做到舉一發動全身,以一機治全局,以靜制動,以靜待躁。

對一個人而言,這六大要求不可謂不高,我們未必都能做到,但是我建議大家可以把這些主幹條目貼在自己的辦公桌上,時時自省,思考問題的時候,可能會有奇效。

《淮南子》中,在這一段之後,還用了不小的篇幅,逐項的進行了舉例和思辨,限於篇幅,今天的文章裡就先不寫了,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先看一下,我後邊的文章裡,也會逐條的寫一寫。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