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名寺:嶗山華嚴寺

齊魯名寺:嶗山華嚴寺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這是唐代詩人常建描繪山寺禪院的詩句。華嚴寺位於青島嶗山東麓那羅延山的西南麓,三面環山,東臨大海,環境清幽,是嶗山現存規模最大的佛寺。

華嚴寺幾經興衰,歷史悠久。《華嚴經》上記載:“東海有處,名那羅延窟”。“那羅延”梵語為金剛堅固之意。那羅延窟即為華嚴寺的開山祖洞,素有“神窟仙宅”之稱。窟內由螺旋上升的石紋構成窟壁和頂,高約15米,寬約8米,窟頂圓孔可透天光,有石級可攀登而上。明萬曆十一年(1583年),四大高僧之一的憨山大師由五臺山慕名來訪並修禪其中。此處山勢險峻,所以建造寺廟的難度非常大,憨山在窟裡面壁修行了兩年,後來因為私修廟宇,被充軍到廣東雷州。10年後,明代御史黃宗昌在崇禎年間辭官還鄉,在此隱居,籌資在窟的東北興建華嚴庵,但庵未建成便毀於兵燹。清初,黃宗昌之子黃坦繼承父親的遺志,和即墨準提庵和尚慈沾一起繼續修建,終於在現在華嚴寺處建成了華嚴庵。因此華嚴寺又是準提庵的下院。順治九年(1652年)大殿落成,供奉那羅延佛,開始稱為“華嚴寺”,又叫“華嚴禪寺”;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增建了前樓,前後經30多年才全部竣工。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的青島市政府曾設在該寺。

華嚴寺屬佛教“臨濟宗”。第一代住持慈沾就是臨濟宗傳人。華嚴寺共經20代,在其鼎盛時期,僧房有100多間,僧眾達80多人。全寺佔地面積約4000平方米,建築面積2500平方米,房屋120多間。四進院落依山而築,每進院落依次增高。第一進僧舍12間,第二進為藏經閣,建於4米多高的拱形山門之上,呈方形,高8.2米,寬13.8米,深8米,閣中央立著四稜形石柱,抬樑式屋頂,是重簷歇山式結構。閣四周遊廊貫通,以雕欄環繞,外簷由20根木柱撐頂,簷角飾“嘲風”,兩端飾“螭吻”。閣前為幕式牆,門窗結合在一起,穿堂門,沒有後窗,頂部用黃綠琉璃瓦覆蓋,雕甍高約40公分,鏤空雲龍,建築古樸典雅,集中體現了明代建築的藝術風格。閣內藏有清順治九年(1652年)刊的《大藏經》一部;明人手抄《冊府元龜》一部,共計142冊,1000多卷,經郭沫若鑑定為國內珍品。另有明、清版經書、法典及佛家書畫等,現多存青島市博物館。第三進為正殿,是斗拱單簷雕甍歇山式建築,建於順治九年(1652年),內供釋迦牟尼及那羅延佛,東西兩廓為禪堂。第四進為後殿,即大悲殿,供奉觀音像。側為祖師堂,供本寺第一代住持慈沾大師。東北角有西式小樓5間,院內種植桂花、牡丹等,十分幽雅。整個寺庵為“階梯式”院落,佈局嚴謹,宏偉典雅,為嶗山古代建築藝術之最。清代高鳳翰有詩曰:“為訪華嚴海上行,仙山樓閣眼初明。盤空磴折鬆為檻,掛月峰寒玉削屏。仙塔遙連潮色動,危石倒塔澗雲生。不知下界通何處,一路煙霞接上清。”這是對華嚴寺勝境的真實寫照。

華嚴寺門前有一條直通海濱的公路,名“華嚴路”,是1930年寺僧鳩工築成。沿路蒼松夾道,翠竹成林;沿路觀望,煙靄橫空,白雲嫋嫋,如九天幻境。路旁有石刻“煙嵐高曠”“東瀛晚色”“天風海濤”“蓮池會海”等,堪稱曲徑通幽。

盤山道的盡頭,有一圓形石圍砥柱石,石上鐫刻山海奇觀4個大字,每個字2米多高,筆劃中可容人,為嶗山石刻之冠,是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山東巡撫惠嶺所題。此人在清代乾隆、嘉靖年間曾3度出任山東巡撫。砥柱石南側也有他的題記。

華嚴寺山門外左側,有一放生池,架有石橋,可通塔院。 據傳塔院殿堂原有清康熙十年(1671年)立的大師碑——“那羅延窟第一代弘教大師公慈沾之碑”。院內有一座七級青磚塔,埋葬著第一代住持慈沾大師。舊有兩棵蒼松緊繞塔身相伴,虯曲多姿,名鬆抱塔,為寺內勝蹟,於上世紀60年代枯朽而死。與磚塔相對的石塔,稱“於七塔”。相傳膠東農民抗清起義領袖於七兵敗出家,隱於華嚴庵,法名善和,後繼慈沾主持華嚴庵,圓寂後藏此墓之中。

寺前澗底西側有一巨石,石上有一圓洞,深不可測,用手拍之如魚鼓聲之,故名“魚鼓礦”,旁有清人所鐫“雲穴”兩個篆字。寺後半坡“寂光洞”,洞大如屋。山頂一平石,名“望海樓”,立於石上,東望大海,明曠無阻。

1982年,青島市人民政府公佈其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經政府有關部門批准,華嚴寺現已開放為宗教活動場所。近幾年,嶗山有關部門先後投資對華嚴寺周邊環境優化整理。至此,古老華嚴寺又復煥發青春,大開其華藏世界之門,迎接天下佛門弟子及八方遊客,再度成為嶗山一大景觀名勝。(高愛穎 劉守亮)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