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嶗山道士的傳說

The Laoshan Taoist

"

嶗山道士的傳說

The Laoshan Taoist

精彩青島 發現青島:嶗山道士的傳說

“嶗山道士”聞名全國,許多人由“嶗山道士”而知嶗山,而知青島。“嶗山道士”之名大揚與蒲松齡的小說《嶗山道士》廣為流傳分不開。

小說中有嶗山道士一壺酒七八人久飲仍喝不幹,“剪紙如鏡,粘壁間”,成為月亮,一支筷子成為美女等等故事,但小說並非宣揚這些,而是批評想不勞而獲的人。小說文采斐然,情節生動,讀者眾多,來嶗山者多慕名要見嶗山道士。

其實,共有三篇小說,皆名《嶗山道士》,除蒲松齡在《聊齋志異》中的一篇以外,他的好友王士禎在《池北偶談》中也有一篇小說《嶗山道士》,另外王鹹在小說集《秋燈叢話》中也有一篇《嶗山道士》。

"

嶗山道士的傳說

The Laoshan Taoist

精彩青島 發現青島:嶗山道士的傳說

“嶗山道士”聞名全國,許多人由“嶗山道士”而知嶗山,而知青島。“嶗山道士”之名大揚與蒲松齡的小說《嶗山道士》廣為流傳分不開。

小說中有嶗山道士一壺酒七八人久飲仍喝不幹,“剪紙如鏡,粘壁間”,成為月亮,一支筷子成為美女等等故事,但小說並非宣揚這些,而是批評想不勞而獲的人。小說文采斐然,情節生動,讀者眾多,來嶗山者多慕名要見嶗山道士。

其實,共有三篇小說,皆名《嶗山道士》,除蒲松齡在《聊齋志異》中的一篇以外,他的好友王士禎在《池北偶談》中也有一篇小說《嶗山道士》,另外王鹹在小說集《秋燈叢話》中也有一篇《嶗山道士》。

精彩青島 發現青島:嶗山道士的傳說

嶗山太清宮

兩千年來,嶗山先後有道觀一百幾十處,道士何止幾千,其中名道也不少。而最具盛名的有二人,為丘處機和張三丰。

丘處機是一代道教大師,七真之一,全真教龍門派宗師。

丘亦寫作邱,丘處機(1148—1227),自號長春子,後封長春真人,後人多稱他為丘長春,拜王重陽為師。

《太清宮志》載:金明昌六年(1195年)“七真降臨太清宮,講道傳玄,宏闡教義,道眾大悟,各受戒律”。丘處機首次來嶗山即寫詩幾十首,盛讚嶗山。不久,丘處機再來嶗山,在遍遊嶗山之後,選擇了大嶗村之南,峭壁危崖之下的一處洞窟,潛心修道。這個山洞,後人稱其為“長春洞”,今仍存。他在洞旁建了一處道觀,名為神清宮,現宮已不存。道教奉三清,即上清、太清、神清,今嶗山上清宮、太清宮尚存,唯神清宮已不存,留有丘長春題“訪道山”刻石。

金大安元年(1209年),丘處機去膠西(今膠州)作醮事,然後帶眾道返嶗山,在上清宮修道。這一年,他認為嶗山地處海濱,如一巨鰲伏於海上,當時嶗山名牢山,名不佳,因而將山改稱鰲山。明代,在山旁修“衛城”,即名為鰲山衛。

"

嶗山道士的傳說

The Laoshan Taoist

精彩青島 發現青島:嶗山道士的傳說

“嶗山道士”聞名全國,許多人由“嶗山道士”而知嶗山,而知青島。“嶗山道士”之名大揚與蒲松齡的小說《嶗山道士》廣為流傳分不開。

小說中有嶗山道士一壺酒七八人久飲仍喝不幹,“剪紙如鏡,粘壁間”,成為月亮,一支筷子成為美女等等故事,但小說並非宣揚這些,而是批評想不勞而獲的人。小說文采斐然,情節生動,讀者眾多,來嶗山者多慕名要見嶗山道士。

其實,共有三篇小說,皆名《嶗山道士》,除蒲松齡在《聊齋志異》中的一篇以外,他的好友王士禎在《池北偶談》中也有一篇小說《嶗山道士》,另外王鹹在小說集《秋燈叢話》中也有一篇《嶗山道士》。

精彩青島 發現青島:嶗山道士的傳說

嶗山太清宮

兩千年來,嶗山先後有道觀一百幾十處,道士何止幾千,其中名道也不少。而最具盛名的有二人,為丘處機和張三丰。

丘處機是一代道教大師,七真之一,全真教龍門派宗師。

丘亦寫作邱,丘處機(1148—1227),自號長春子,後封長春真人,後人多稱他為丘長春,拜王重陽為師。

《太清宮志》載:金明昌六年(1195年)“七真降臨太清宮,講道傳玄,宏闡教義,道眾大悟,各受戒律”。丘處機首次來嶗山即寫詩幾十首,盛讚嶗山。不久,丘處機再來嶗山,在遍遊嶗山之後,選擇了大嶗村之南,峭壁危崖之下的一處洞窟,潛心修道。這個山洞,後人稱其為“長春洞”,今仍存。他在洞旁建了一處道觀,名為神清宮,現宮已不存。道教奉三清,即上清、太清、神清,今嶗山上清宮、太清宮尚存,唯神清宮已不存,留有丘長春題“訪道山”刻石。

金大安元年(1209年),丘處機去膠西(今膠州)作醮事,然後帶眾道返嶗山,在上清宮修道。這一年,他認為嶗山地處海濱,如一巨鰲伏於海上,當時嶗山名牢山,名不佳,因而將山改稱鰲山。明代,在山旁修“衛城”,即名為鰲山衛。

精彩青島 發現青島:嶗山道士的傳說

德租時期的太清宮嶗山道士(明信片)

"

嶗山道士的傳說

The Laoshan Taoist

精彩青島 發現青島:嶗山道士的傳說

“嶗山道士”聞名全國,許多人由“嶗山道士”而知嶗山,而知青島。“嶗山道士”之名大揚與蒲松齡的小說《嶗山道士》廣為流傳分不開。

小說中有嶗山道士一壺酒七八人久飲仍喝不幹,“剪紙如鏡,粘壁間”,成為月亮,一支筷子成為美女等等故事,但小說並非宣揚這些,而是批評想不勞而獲的人。小說文采斐然,情節生動,讀者眾多,來嶗山者多慕名要見嶗山道士。

其實,共有三篇小說,皆名《嶗山道士》,除蒲松齡在《聊齋志異》中的一篇以外,他的好友王士禎在《池北偶談》中也有一篇小說《嶗山道士》,另外王鹹在小說集《秋燈叢話》中也有一篇《嶗山道士》。

精彩青島 發現青島:嶗山道士的傳說

嶗山太清宮

兩千年來,嶗山先後有道觀一百幾十處,道士何止幾千,其中名道也不少。而最具盛名的有二人,為丘處機和張三丰。

丘處機是一代道教大師,七真之一,全真教龍門派宗師。

丘亦寫作邱,丘處機(1148—1227),自號長春子,後封長春真人,後人多稱他為丘長春,拜王重陽為師。

《太清宮志》載:金明昌六年(1195年)“七真降臨太清宮,講道傳玄,宏闡教義,道眾大悟,各受戒律”。丘處機首次來嶗山即寫詩幾十首,盛讚嶗山。不久,丘處機再來嶗山,在遍遊嶗山之後,選擇了大嶗村之南,峭壁危崖之下的一處洞窟,潛心修道。這個山洞,後人稱其為“長春洞”,今仍存。他在洞旁建了一處道觀,名為神清宮,現宮已不存。道教奉三清,即上清、太清、神清,今嶗山上清宮、太清宮尚存,唯神清宮已不存,留有丘長春題“訪道山”刻石。

金大安元年(1209年),丘處機去膠西(今膠州)作醮事,然後帶眾道返嶗山,在上清宮修道。這一年,他認為嶗山地處海濱,如一巨鰲伏於海上,當時嶗山名牢山,名不佳,因而將山改稱鰲山。明代,在山旁修“衛城”,即名為鰲山衛。

精彩青島 發現青島:嶗山道士的傳說

德租時期的太清宮嶗山道士(明信片)

精彩青島 發現青島:嶗山道士的傳說

嶗山道士明信片

丘處機創全真教龍門派,名聲遠揚,南宋、金、元三朝皇帝均派人召見丘處機。丘處機審時度勢,認為統一全國者當是蒙古族之元朝,所以他應召去見成吉思汗。這時,成吉思汗遠在雪山,丘處機攜弟子千里跋涉去見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向他諮詢長生不老之道,他如實回答,沒有長生不老之藥,也無其道,只有長生養生健身之法,重在養心性。成吉思汗又詢問治國之道,他說:欲一天下者,必不嗜殺人,少殺戮,減嗜慾,敬天愛民。成吉思汗深感他真言可信,封他為“國師神仙”,賜虎符,付璽書,敕領全國道教。自此,以丘處機為代表的全真道教成為主流道教,元明時期道教大興,丘處機功不可沒。

成吉思汗對丘處機的兩次聖諭,現在內蒙古成吉思汗陵及嶗山太清宮均有刻石,還有傳世文本,三者之間略有不同,學者們在進行研究。

丘處機由嶗山經甘隴、西域,過沙漠,翻雪山見成吉思汗的路途,即陸上絲綢之路。其往返沿途見聞,他的弟子寫成《西遊記》一書,二卷,曾在《四遊記》一書中出版。吳承恩小說《西遊記》問世後,常有人相混淆,再刻印時改稱《長春真人西遊記》。魯迅《中國小說史略》中談道,至民國初年,仍有人將兩部《西遊記》相混淆。而從內容上看,二者毫不相干。

丘處機羽化後,龍門派又衍生出金山派,嶗山白雲洞為金山派主要道場。嶗山幾座宮觀在山下有“下廟”,臺東楊家村之玉皇廟為白雲洞之下廟。正月初九日為玉皇誕辰,每年有廟會,即蘿蔔會。玉皇廟後改稱清溪庵,今已不存。

"

嶗山道士的傳說

The Laoshan Taoist

精彩青島 發現青島:嶗山道士的傳說

“嶗山道士”聞名全國,許多人由“嶗山道士”而知嶗山,而知青島。“嶗山道士”之名大揚與蒲松齡的小說《嶗山道士》廣為流傳分不開。

小說中有嶗山道士一壺酒七八人久飲仍喝不幹,“剪紙如鏡,粘壁間”,成為月亮,一支筷子成為美女等等故事,但小說並非宣揚這些,而是批評想不勞而獲的人。小說文采斐然,情節生動,讀者眾多,來嶗山者多慕名要見嶗山道士。

其實,共有三篇小說,皆名《嶗山道士》,除蒲松齡在《聊齋志異》中的一篇以外,他的好友王士禎在《池北偶談》中也有一篇小說《嶗山道士》,另外王鹹在小說集《秋燈叢話》中也有一篇《嶗山道士》。

精彩青島 發現青島:嶗山道士的傳說

嶗山太清宮

兩千年來,嶗山先後有道觀一百幾十處,道士何止幾千,其中名道也不少。而最具盛名的有二人,為丘處機和張三丰。

丘處機是一代道教大師,七真之一,全真教龍門派宗師。

丘亦寫作邱,丘處機(1148—1227),自號長春子,後封長春真人,後人多稱他為丘長春,拜王重陽為師。

《太清宮志》載:金明昌六年(1195年)“七真降臨太清宮,講道傳玄,宏闡教義,道眾大悟,各受戒律”。丘處機首次來嶗山即寫詩幾十首,盛讚嶗山。不久,丘處機再來嶗山,在遍遊嶗山之後,選擇了大嶗村之南,峭壁危崖之下的一處洞窟,潛心修道。這個山洞,後人稱其為“長春洞”,今仍存。他在洞旁建了一處道觀,名為神清宮,現宮已不存。道教奉三清,即上清、太清、神清,今嶗山上清宮、太清宮尚存,唯神清宮已不存,留有丘長春題“訪道山”刻石。

金大安元年(1209年),丘處機去膠西(今膠州)作醮事,然後帶眾道返嶗山,在上清宮修道。這一年,他認為嶗山地處海濱,如一巨鰲伏於海上,當時嶗山名牢山,名不佳,因而將山改稱鰲山。明代,在山旁修“衛城”,即名為鰲山衛。

精彩青島 發現青島:嶗山道士的傳說

德租時期的太清宮嶗山道士(明信片)

精彩青島 發現青島:嶗山道士的傳說

嶗山道士明信片

丘處機創全真教龍門派,名聲遠揚,南宋、金、元三朝皇帝均派人召見丘處機。丘處機審時度勢,認為統一全國者當是蒙古族之元朝,所以他應召去見成吉思汗。這時,成吉思汗遠在雪山,丘處機攜弟子千里跋涉去見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向他諮詢長生不老之道,他如實回答,沒有長生不老之藥,也無其道,只有長生養生健身之法,重在養心性。成吉思汗又詢問治國之道,他說:欲一天下者,必不嗜殺人,少殺戮,減嗜慾,敬天愛民。成吉思汗深感他真言可信,封他為“國師神仙”,賜虎符,付璽書,敕領全國道教。自此,以丘處機為代表的全真道教成為主流道教,元明時期道教大興,丘處機功不可沒。

成吉思汗對丘處機的兩次聖諭,現在內蒙古成吉思汗陵及嶗山太清宮均有刻石,還有傳世文本,三者之間略有不同,學者們在進行研究。

丘處機由嶗山經甘隴、西域,過沙漠,翻雪山見成吉思汗的路途,即陸上絲綢之路。其往返沿途見聞,他的弟子寫成《西遊記》一書,二卷,曾在《四遊記》一書中出版。吳承恩小說《西遊記》問世後,常有人相混淆,再刻印時改稱《長春真人西遊記》。魯迅《中國小說史略》中談道,至民國初年,仍有人將兩部《西遊記》相混淆。而從內容上看,二者毫不相干。

丘處機羽化後,龍門派又衍生出金山派,嶗山白雲洞為金山派主要道場。嶗山幾座宮觀在山下有“下廟”,臺東楊家村之玉皇廟為白雲洞之下廟。正月初九日為玉皇誕辰,每年有廟會,即蘿蔔會。玉皇廟後改稱清溪庵,今已不存。

精彩青島 發現青島:嶗山道士的傳說

習武

"

嶗山道士的傳說

The Laoshan Taoist

精彩青島 發現青島:嶗山道士的傳說

“嶗山道士”聞名全國,許多人由“嶗山道士”而知嶗山,而知青島。“嶗山道士”之名大揚與蒲松齡的小說《嶗山道士》廣為流傳分不開。

小說中有嶗山道士一壺酒七八人久飲仍喝不幹,“剪紙如鏡,粘壁間”,成為月亮,一支筷子成為美女等等故事,但小說並非宣揚這些,而是批評想不勞而獲的人。小說文采斐然,情節生動,讀者眾多,來嶗山者多慕名要見嶗山道士。

其實,共有三篇小說,皆名《嶗山道士》,除蒲松齡在《聊齋志異》中的一篇以外,他的好友王士禎在《池北偶談》中也有一篇小說《嶗山道士》,另外王鹹在小說集《秋燈叢話》中也有一篇《嶗山道士》。

精彩青島 發現青島:嶗山道士的傳說

嶗山太清宮

兩千年來,嶗山先後有道觀一百幾十處,道士何止幾千,其中名道也不少。而最具盛名的有二人,為丘處機和張三丰。

丘處機是一代道教大師,七真之一,全真教龍門派宗師。

丘亦寫作邱,丘處機(1148—1227),自號長春子,後封長春真人,後人多稱他為丘長春,拜王重陽為師。

《太清宮志》載:金明昌六年(1195年)“七真降臨太清宮,講道傳玄,宏闡教義,道眾大悟,各受戒律”。丘處機首次來嶗山即寫詩幾十首,盛讚嶗山。不久,丘處機再來嶗山,在遍遊嶗山之後,選擇了大嶗村之南,峭壁危崖之下的一處洞窟,潛心修道。這個山洞,後人稱其為“長春洞”,今仍存。他在洞旁建了一處道觀,名為神清宮,現宮已不存。道教奉三清,即上清、太清、神清,今嶗山上清宮、太清宮尚存,唯神清宮已不存,留有丘長春題“訪道山”刻石。

金大安元年(1209年),丘處機去膠西(今膠州)作醮事,然後帶眾道返嶗山,在上清宮修道。這一年,他認為嶗山地處海濱,如一巨鰲伏於海上,當時嶗山名牢山,名不佳,因而將山改稱鰲山。明代,在山旁修“衛城”,即名為鰲山衛。

精彩青島 發現青島:嶗山道士的傳說

德租時期的太清宮嶗山道士(明信片)

精彩青島 發現青島:嶗山道士的傳說

嶗山道士明信片

丘處機創全真教龍門派,名聲遠揚,南宋、金、元三朝皇帝均派人召見丘處機。丘處機審時度勢,認為統一全國者當是蒙古族之元朝,所以他應召去見成吉思汗。這時,成吉思汗遠在雪山,丘處機攜弟子千里跋涉去見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向他諮詢長生不老之道,他如實回答,沒有長生不老之藥,也無其道,只有長生養生健身之法,重在養心性。成吉思汗又詢問治國之道,他說:欲一天下者,必不嗜殺人,少殺戮,減嗜慾,敬天愛民。成吉思汗深感他真言可信,封他為“國師神仙”,賜虎符,付璽書,敕領全國道教。自此,以丘處機為代表的全真道教成為主流道教,元明時期道教大興,丘處機功不可沒。

成吉思汗對丘處機的兩次聖諭,現在內蒙古成吉思汗陵及嶗山太清宮均有刻石,還有傳世文本,三者之間略有不同,學者們在進行研究。

丘處機由嶗山經甘隴、西域,過沙漠,翻雪山見成吉思汗的路途,即陸上絲綢之路。其往返沿途見聞,他的弟子寫成《西遊記》一書,二卷,曾在《四遊記》一書中出版。吳承恩小說《西遊記》問世後,常有人相混淆,再刻印時改稱《長春真人西遊記》。魯迅《中國小說史略》中談道,至民國初年,仍有人將兩部《西遊記》相混淆。而從內容上看,二者毫不相干。

丘處機羽化後,龍門派又衍生出金山派,嶗山白雲洞為金山派主要道場。嶗山幾座宮觀在山下有“下廟”,臺東楊家村之玉皇廟為白雲洞之下廟。正月初九日為玉皇誕辰,每年有廟會,即蘿蔔會。玉皇廟後改稱清溪庵,今已不存。

精彩青島 發現青島:嶗山道士的傳說

習武

精彩青島 發現青島:嶗山道士的傳說

誦經

"

嶗山道士的傳說

The Laoshan Taoist

精彩青島 發現青島:嶗山道士的傳說

“嶗山道士”聞名全國,許多人由“嶗山道士”而知嶗山,而知青島。“嶗山道士”之名大揚與蒲松齡的小說《嶗山道士》廣為流傳分不開。

小說中有嶗山道士一壺酒七八人久飲仍喝不幹,“剪紙如鏡,粘壁間”,成為月亮,一支筷子成為美女等等故事,但小說並非宣揚這些,而是批評想不勞而獲的人。小說文采斐然,情節生動,讀者眾多,來嶗山者多慕名要見嶗山道士。

其實,共有三篇小說,皆名《嶗山道士》,除蒲松齡在《聊齋志異》中的一篇以外,他的好友王士禎在《池北偶談》中也有一篇小說《嶗山道士》,另外王鹹在小說集《秋燈叢話》中也有一篇《嶗山道士》。

精彩青島 發現青島:嶗山道士的傳說

嶗山太清宮

兩千年來,嶗山先後有道觀一百幾十處,道士何止幾千,其中名道也不少。而最具盛名的有二人,為丘處機和張三丰。

丘處機是一代道教大師,七真之一,全真教龍門派宗師。

丘亦寫作邱,丘處機(1148—1227),自號長春子,後封長春真人,後人多稱他為丘長春,拜王重陽為師。

《太清宮志》載:金明昌六年(1195年)“七真降臨太清宮,講道傳玄,宏闡教義,道眾大悟,各受戒律”。丘處機首次來嶗山即寫詩幾十首,盛讚嶗山。不久,丘處機再來嶗山,在遍遊嶗山之後,選擇了大嶗村之南,峭壁危崖之下的一處洞窟,潛心修道。這個山洞,後人稱其為“長春洞”,今仍存。他在洞旁建了一處道觀,名為神清宮,現宮已不存。道教奉三清,即上清、太清、神清,今嶗山上清宮、太清宮尚存,唯神清宮已不存,留有丘長春題“訪道山”刻石。

金大安元年(1209年),丘處機去膠西(今膠州)作醮事,然後帶眾道返嶗山,在上清宮修道。這一年,他認為嶗山地處海濱,如一巨鰲伏於海上,當時嶗山名牢山,名不佳,因而將山改稱鰲山。明代,在山旁修“衛城”,即名為鰲山衛。

精彩青島 發現青島:嶗山道士的傳說

德租時期的太清宮嶗山道士(明信片)

精彩青島 發現青島:嶗山道士的傳說

嶗山道士明信片

丘處機創全真教龍門派,名聲遠揚,南宋、金、元三朝皇帝均派人召見丘處機。丘處機審時度勢,認為統一全國者當是蒙古族之元朝,所以他應召去見成吉思汗。這時,成吉思汗遠在雪山,丘處機攜弟子千里跋涉去見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向他諮詢長生不老之道,他如實回答,沒有長生不老之藥,也無其道,只有長生養生健身之法,重在養心性。成吉思汗又詢問治國之道,他說:欲一天下者,必不嗜殺人,少殺戮,減嗜慾,敬天愛民。成吉思汗深感他真言可信,封他為“國師神仙”,賜虎符,付璽書,敕領全國道教。自此,以丘處機為代表的全真道教成為主流道教,元明時期道教大興,丘處機功不可沒。

成吉思汗對丘處機的兩次聖諭,現在內蒙古成吉思汗陵及嶗山太清宮均有刻石,還有傳世文本,三者之間略有不同,學者們在進行研究。

丘處機由嶗山經甘隴、西域,過沙漠,翻雪山見成吉思汗的路途,即陸上絲綢之路。其往返沿途見聞,他的弟子寫成《西遊記》一書,二卷,曾在《四遊記》一書中出版。吳承恩小說《西遊記》問世後,常有人相混淆,再刻印時改稱《長春真人西遊記》。魯迅《中國小說史略》中談道,至民國初年,仍有人將兩部《西遊記》相混淆。而從內容上看,二者毫不相干。

丘處機羽化後,龍門派又衍生出金山派,嶗山白雲洞為金山派主要道場。嶗山幾座宮觀在山下有“下廟”,臺東楊家村之玉皇廟為白雲洞之下廟。正月初九日為玉皇誕辰,每年有廟會,即蘿蔔會。玉皇廟後改稱清溪庵,今已不存。

精彩青島 發現青島:嶗山道士的傳說

習武

精彩青島 發現青島:嶗山道士的傳說

誦經

精彩青島 發現青島:嶗山道士的傳說

吹簫

"

嶗山道士的傳說

The Laoshan Taoist

精彩青島 發現青島:嶗山道士的傳說

“嶗山道士”聞名全國,許多人由“嶗山道士”而知嶗山,而知青島。“嶗山道士”之名大揚與蒲松齡的小說《嶗山道士》廣為流傳分不開。

小說中有嶗山道士一壺酒七八人久飲仍喝不幹,“剪紙如鏡,粘壁間”,成為月亮,一支筷子成為美女等等故事,但小說並非宣揚這些,而是批評想不勞而獲的人。小說文采斐然,情節生動,讀者眾多,來嶗山者多慕名要見嶗山道士。

其實,共有三篇小說,皆名《嶗山道士》,除蒲松齡在《聊齋志異》中的一篇以外,他的好友王士禎在《池北偶談》中也有一篇小說《嶗山道士》,另外王鹹在小說集《秋燈叢話》中也有一篇《嶗山道士》。

精彩青島 發現青島:嶗山道士的傳說

嶗山太清宮

兩千年來,嶗山先後有道觀一百幾十處,道士何止幾千,其中名道也不少。而最具盛名的有二人,為丘處機和張三丰。

丘處機是一代道教大師,七真之一,全真教龍門派宗師。

丘亦寫作邱,丘處機(1148—1227),自號長春子,後封長春真人,後人多稱他為丘長春,拜王重陽為師。

《太清宮志》載:金明昌六年(1195年)“七真降臨太清宮,講道傳玄,宏闡教義,道眾大悟,各受戒律”。丘處機首次來嶗山即寫詩幾十首,盛讚嶗山。不久,丘處機再來嶗山,在遍遊嶗山之後,選擇了大嶗村之南,峭壁危崖之下的一處洞窟,潛心修道。這個山洞,後人稱其為“長春洞”,今仍存。他在洞旁建了一處道觀,名為神清宮,現宮已不存。道教奉三清,即上清、太清、神清,今嶗山上清宮、太清宮尚存,唯神清宮已不存,留有丘長春題“訪道山”刻石。

金大安元年(1209年),丘處機去膠西(今膠州)作醮事,然後帶眾道返嶗山,在上清宮修道。這一年,他認為嶗山地處海濱,如一巨鰲伏於海上,當時嶗山名牢山,名不佳,因而將山改稱鰲山。明代,在山旁修“衛城”,即名為鰲山衛。

精彩青島 發現青島:嶗山道士的傳說

德租時期的太清宮嶗山道士(明信片)

精彩青島 發現青島:嶗山道士的傳說

嶗山道士明信片

丘處機創全真教龍門派,名聲遠揚,南宋、金、元三朝皇帝均派人召見丘處機。丘處機審時度勢,認為統一全國者當是蒙古族之元朝,所以他應召去見成吉思汗。這時,成吉思汗遠在雪山,丘處機攜弟子千里跋涉去見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向他諮詢長生不老之道,他如實回答,沒有長生不老之藥,也無其道,只有長生養生健身之法,重在養心性。成吉思汗又詢問治國之道,他說:欲一天下者,必不嗜殺人,少殺戮,減嗜慾,敬天愛民。成吉思汗深感他真言可信,封他為“國師神仙”,賜虎符,付璽書,敕領全國道教。自此,以丘處機為代表的全真道教成為主流道教,元明時期道教大興,丘處機功不可沒。

成吉思汗對丘處機的兩次聖諭,現在內蒙古成吉思汗陵及嶗山太清宮均有刻石,還有傳世文本,三者之間略有不同,學者們在進行研究。

丘處機由嶗山經甘隴、西域,過沙漠,翻雪山見成吉思汗的路途,即陸上絲綢之路。其往返沿途見聞,他的弟子寫成《西遊記》一書,二卷,曾在《四遊記》一書中出版。吳承恩小說《西遊記》問世後,常有人相混淆,再刻印時改稱《長春真人西遊記》。魯迅《中國小說史略》中談道,至民國初年,仍有人將兩部《西遊記》相混淆。而從內容上看,二者毫不相干。

丘處機羽化後,龍門派又衍生出金山派,嶗山白雲洞為金山派主要道場。嶗山幾座宮觀在山下有“下廟”,臺東楊家村之玉皇廟為白雲洞之下廟。正月初九日為玉皇誕辰,每年有廟會,即蘿蔔會。玉皇廟後改稱清溪庵,今已不存。

精彩青島 發現青島:嶗山道士的傳說

習武

精彩青島 發現青島:嶗山道士的傳說

誦經

精彩青島 發現青島:嶗山道士的傳說

吹簫

精彩青島 發現青島:嶗山道士的傳說

撫琴

張三丰是著名道士,是中國武術武當派開山祖師,武林高手,有幾部影視作品寫張三丰,使他幾乎家喻戶曉。佛教武術以少林派為代表,道教武術以武當派為代表。

但是,張三丰的生平事蹟至今仍是個謎,有人說是宋代人,有人說是明代人,有人說生於宋代,羽化於明代,在世三百幾十歲,“名”與“字”也眾說紛紜,籍貫也說法不一。

據舊版《辭源》“張三丰”詞條中記載,歷史上有兩個張三丰。

一是宋代人,為“技擊家”,即今天之武術大師,又名三峰,煉丹習武,宋徽宗召見他,他未去。當時在金兵進攻下,宋朝已風雨飄搖,他在抗金斗爭中一個人殺敵百餘人,名聲大震。

另一個張三丰是明代人,在《明史》的《列傳》中有張三丰傳,他是遼東人,名全一,又名君寶,明皇帝封為“真人”。

《明史》載,張三丰龜背鶴形,大耳圓睛,身長七尺,鬚眉如戟,丰神奇異,儀表不俗。

他初寓寶雞縣,後入武當山,為武當派武功開山祖師,俗稱外家拳。太極拳是由此衍生,目前流行世界的太極拳、太極劍最初是道士健身之術。

相傳,明永樂二年(1404年),張三丰由青州至嶗山,並浮海至各海島,他發現北國海島有南國山茶,不僅生長,且隆冬開花,冬日下雪,皚皚白雪中,花開豔麗,命名為“耐冬”。於是移植於嶗山,後世嶗山多耐冬,今已為青島市花。

張三丰居無定所,多選山洞面壁修行,如佛教中的達摩老祖。他一身舊布衲,人稱張邋遢,今嶗山有邋遢石,傳為張三丰修行之地。還曾在驅虎庵旁山洞修行。

明霞洞北有玄真洞,洞口鐫“重建玄妙真吸將烏兔口中吞”殘存十二字,傳為張三丰手書上石。嶗山還有為紀念張三丰而建的張仙塔。《太清宮志》將張三丰列為道教祖師之一。

明成祖永樂間、英宗正德間都派使召見,他不赴,先後被封為“通微顯化真人”“韜光尚志真仙”“清虛元妙真君”。他著有《玄機直講》《道言淺近說》《玄要篇》《無根樹》及《張三丰先生全集》。影視作品之張三丰除據《明史》外,多據傳說並演義。

"

嶗山道士的傳說

The Laoshan Taoist

精彩青島 發現青島:嶗山道士的傳說

“嶗山道士”聞名全國,許多人由“嶗山道士”而知嶗山,而知青島。“嶗山道士”之名大揚與蒲松齡的小說《嶗山道士》廣為流傳分不開。

小說中有嶗山道士一壺酒七八人久飲仍喝不幹,“剪紙如鏡,粘壁間”,成為月亮,一支筷子成為美女等等故事,但小說並非宣揚這些,而是批評想不勞而獲的人。小說文采斐然,情節生動,讀者眾多,來嶗山者多慕名要見嶗山道士。

其實,共有三篇小說,皆名《嶗山道士》,除蒲松齡在《聊齋志異》中的一篇以外,他的好友王士禎在《池北偶談》中也有一篇小說《嶗山道士》,另外王鹹在小說集《秋燈叢話》中也有一篇《嶗山道士》。

精彩青島 發現青島:嶗山道士的傳說

嶗山太清宮

兩千年來,嶗山先後有道觀一百幾十處,道士何止幾千,其中名道也不少。而最具盛名的有二人,為丘處機和張三丰。

丘處機是一代道教大師,七真之一,全真教龍門派宗師。

丘亦寫作邱,丘處機(1148—1227),自號長春子,後封長春真人,後人多稱他為丘長春,拜王重陽為師。

《太清宮志》載:金明昌六年(1195年)“七真降臨太清宮,講道傳玄,宏闡教義,道眾大悟,各受戒律”。丘處機首次來嶗山即寫詩幾十首,盛讚嶗山。不久,丘處機再來嶗山,在遍遊嶗山之後,選擇了大嶗村之南,峭壁危崖之下的一處洞窟,潛心修道。這個山洞,後人稱其為“長春洞”,今仍存。他在洞旁建了一處道觀,名為神清宮,現宮已不存。道教奉三清,即上清、太清、神清,今嶗山上清宮、太清宮尚存,唯神清宮已不存,留有丘長春題“訪道山”刻石。

金大安元年(1209年),丘處機去膠西(今膠州)作醮事,然後帶眾道返嶗山,在上清宮修道。這一年,他認為嶗山地處海濱,如一巨鰲伏於海上,當時嶗山名牢山,名不佳,因而將山改稱鰲山。明代,在山旁修“衛城”,即名為鰲山衛。

精彩青島 發現青島:嶗山道士的傳說

德租時期的太清宮嶗山道士(明信片)

精彩青島 發現青島:嶗山道士的傳說

嶗山道士明信片

丘處機創全真教龍門派,名聲遠揚,南宋、金、元三朝皇帝均派人召見丘處機。丘處機審時度勢,認為統一全國者當是蒙古族之元朝,所以他應召去見成吉思汗。這時,成吉思汗遠在雪山,丘處機攜弟子千里跋涉去見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向他諮詢長生不老之道,他如實回答,沒有長生不老之藥,也無其道,只有長生養生健身之法,重在養心性。成吉思汗又詢問治國之道,他說:欲一天下者,必不嗜殺人,少殺戮,減嗜慾,敬天愛民。成吉思汗深感他真言可信,封他為“國師神仙”,賜虎符,付璽書,敕領全國道教。自此,以丘處機為代表的全真道教成為主流道教,元明時期道教大興,丘處機功不可沒。

成吉思汗對丘處機的兩次聖諭,現在內蒙古成吉思汗陵及嶗山太清宮均有刻石,還有傳世文本,三者之間略有不同,學者們在進行研究。

丘處機由嶗山經甘隴、西域,過沙漠,翻雪山見成吉思汗的路途,即陸上絲綢之路。其往返沿途見聞,他的弟子寫成《西遊記》一書,二卷,曾在《四遊記》一書中出版。吳承恩小說《西遊記》問世後,常有人相混淆,再刻印時改稱《長春真人西遊記》。魯迅《中國小說史略》中談道,至民國初年,仍有人將兩部《西遊記》相混淆。而從內容上看,二者毫不相干。

丘處機羽化後,龍門派又衍生出金山派,嶗山白雲洞為金山派主要道場。嶗山幾座宮觀在山下有“下廟”,臺東楊家村之玉皇廟為白雲洞之下廟。正月初九日為玉皇誕辰,每年有廟會,即蘿蔔會。玉皇廟後改稱清溪庵,今已不存。

精彩青島 發現青島:嶗山道士的傳說

習武

精彩青島 發現青島:嶗山道士的傳說

誦經

精彩青島 發現青島:嶗山道士的傳說

吹簫

精彩青島 發現青島:嶗山道士的傳說

撫琴

張三丰是著名道士,是中國武術武當派開山祖師,武林高手,有幾部影視作品寫張三丰,使他幾乎家喻戶曉。佛教武術以少林派為代表,道教武術以武當派為代表。

但是,張三丰的生平事蹟至今仍是個謎,有人說是宋代人,有人說是明代人,有人說生於宋代,羽化於明代,在世三百幾十歲,“名”與“字”也眾說紛紜,籍貫也說法不一。

據舊版《辭源》“張三丰”詞條中記載,歷史上有兩個張三丰。

一是宋代人,為“技擊家”,即今天之武術大師,又名三峰,煉丹習武,宋徽宗召見他,他未去。當時在金兵進攻下,宋朝已風雨飄搖,他在抗金斗爭中一個人殺敵百餘人,名聲大震。

另一個張三丰是明代人,在《明史》的《列傳》中有張三丰傳,他是遼東人,名全一,又名君寶,明皇帝封為“真人”。

《明史》載,張三丰龜背鶴形,大耳圓睛,身長七尺,鬚眉如戟,丰神奇異,儀表不俗。

他初寓寶雞縣,後入武當山,為武當派武功開山祖師,俗稱外家拳。太極拳是由此衍生,目前流行世界的太極拳、太極劍最初是道士健身之術。

相傳,明永樂二年(1404年),張三丰由青州至嶗山,並浮海至各海島,他發現北國海島有南國山茶,不僅生長,且隆冬開花,冬日下雪,皚皚白雪中,花開豔麗,命名為“耐冬”。於是移植於嶗山,後世嶗山多耐冬,今已為青島市花。

張三丰居無定所,多選山洞面壁修行,如佛教中的達摩老祖。他一身舊布衲,人稱張邋遢,今嶗山有邋遢石,傳為張三丰修行之地。還曾在驅虎庵旁山洞修行。

明霞洞北有玄真洞,洞口鐫“重建玄妙真吸將烏兔口中吞”殘存十二字,傳為張三丰手書上石。嶗山還有為紀念張三丰而建的張仙塔。《太清宮志》將張三丰列為道教祖師之一。

明成祖永樂間、英宗正德間都派使召見,他不赴,先後被封為“通微顯化真人”“韜光尚志真仙”“清虛元妙真君”。他著有《玄機直講》《道言淺近說》《玄要篇》《無根樹》及《張三丰先生全集》。影視作品之張三丰除據《明史》外,多據傳說並演義。

精彩青島 發現青島:嶗山道士的傳說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