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入門的茶友,避免踩坑上當,這三種常見的泡白茶套路,多多警惕

老白茶 白茶 白毫銀針 壽眉 高山茶 小陳茶事 2019-06-16
新入門的茶友,避免踩坑上當,這三種常見的泡白茶套路,多多警惕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頭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泡茶,是讓茶遇上水。

某種程度上,泡茶和月下老人的牽紅線十分相似。

選好合適的茶具,再配上清透的好水,用上正確的泡茶方法,便可以為茶與水提供一場完美邂逅。

泡茶,說難不難,說易不易。

面對五花八門的泡茶方法,孰是孰非,須得好好分辨。

前些天,和位北方的茶友聊煮茶。

茶友問了個奇怪的問題 ,為什麼老白茶只能煮著喝,不能泡著喝呢?

新入門的茶友,避免踩坑上當,這三種常見的泡白茶套路,多多警惕

這怎麼可能!

細聊後,才知道那位茶友在當地的茶葉店買了不少老壽眉餅,店家告訴他,老壽眉餅要煮著喝才有味,單用蓋碗泡味道出不來。

聽到這話,心裡暗想,蓋碗泡不出味道的茶,那它的內質該多寡淡呀?

等看過茶友發來的圖片後,心下釋然。

這餅黑黢黢的茶,做舊痕跡明顯,難怪說要長時間煮茶才能出味道。

原來,這徹頭徹尾,就是為了掩飾劣茶說的鬼話!

真正的老壽眉餅,可以泡也可以煮,不同的沖泡方式能得出不一樣的精彩茶味。

婉言提醒茶友,這餅茶本身質量不佳後,想到了一個問題。

白茶圈內,類似的沖泡套路,不知有不少?

對新入門的茶友來說,為避免踩坑上當,下邊這三種常見的泡白茶套路,可得多多警惕了!

新入門的茶友,避免踩坑上當,這三種常見的泡白茶套路,多多警惕

《2》

套路一:白茶沖泡水溫不能過高,會把茶燙壞

“沖泡白茶,水溫不能太高,用溫水泡,才不會把茶燙壞。”

“泡白茶,最為適合的水溫,是85℃。”

“溫水泡白茶,更能保留茶湯中的養分。”

關於沖泡白茶的水溫,上述的言論,不知茶友是否眼熟?

但,這樣的溫水泡白茶說法,其實是錯的。

品質好的白茶,哪裡會怕開水燙呢?

泡好一杯白茶,正確的水溫選擇,是100℃的沸水。

一款白茶,若是沸水一燙就壞,那它本身的品質,是多麼堪憂啊?

新入門的茶友,避免踩坑上當,這三種常見的泡白茶套路,多多警惕

正常的白茶,在製茶過程中,不揉捻、不殺青,芽葉自身的防護機制,得以很好的留存。

白茶看似嬌弱的嫩芽細葉,芽頭上,葉背中,密密匝匝的分佈著柔順的白毫茸毛。

這層絨絨的白毫,相當於白茶的防護盔甲,能夠為芽葉提供充足的保護。

並且,白茶的芽頭,內在結構是竹筍狀,白毫層一層又一層的分佈著。

芽頭肥壯的白毫銀針,白毫層足足可以達到5-7層之多。

純芽頭製成的白毫銀針,防禦工事如此嚴密,又怎會擔心被沸水燙壞呢?

只有芽頭瘦弱,白毫稀少的劣質銀針,才會如此不堪一擊,害怕沸水燙壞!

白茶的防護機制中,除了白毫,還有著葉片上的蠟質層。

同樣,舒展的白茶葉片,發育成熟,分佈著油亮的蠟質層。

像白茶秋壽眉的葉片,蠟質層較為明顯。

新入門的茶友,避免踩坑上當,這三種常見的泡白茶套路,多多警惕

蠟質層防水,能讓白茶更耐泡。

用蓋碗沖泡秋壽眉,快出水下,常常三四衝過後,葉片表面依舊留著褶皺,葉片還沒徹底吸飽水份,完全舒展。

這樣自身保護機制完善的白茶,又怎會害怕沸水燙呢?

恰恰相反的是,優質的白茶,需要藉助沸水的高溫激發,才能讓內部豐厚的茶香和茶味物質釋放,讓茶湯風味更精彩!

溫水泡茶,對品質好的白茶來說,是種浪費。

那些提倡溫水泡白茶的聲音,歸根到底,還是出在茶葉本身品質上。

品質不佳,一燙就壞的劣質茶,離不開溫水沖泡的掩飾!

事實上,好茶不怕開水燙,檢驗一款白茶的品質好壞,用沸水沖泡,是最直接的判斷方法!

新入門的茶友,避免踩坑上當,這三種常見的泡白茶套路,多多警惕

《3》

套路二:喝白茶,悶一悶更好喝

優質的白茶,在泡茶時,不需要悶泡。

何為悶泡?

指的是在密閉的容器內,讓茶與水長時間的接觸。

在這個過程中,白茶當中的內質物,茶多酚、咖啡鹼提前過多釋放,會造成茶湯滋味苦澀不已。

泡好一杯鮮爽可口的好茶,正確的泡茶做法,是快出水。

何為快出水?

指的是沸水衝入蓋碗後,合上杯蓋立即倒出茶湯的沖泡方式,整個過程,時間以控制在7-8秒為宜。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蓋碗泡茶的道理,也是如此。

新入門的茶友,避免踩坑上當,這三種常見的泡白茶套路,多多警惕

泡茶時,一手持壺注水,另一手快速合蓋出湯。

白茶當中,優質的白茶產區好(太姥高山茶區)、工藝好(及時薄攤,文火烘乾)、儲存到位(三層包裝嚴實密封,存茶房間乾燥清潔),茶葉內部的養分物質積累十分充裕。

在泡茶時,稍稍與水接觸,就能將精彩的風味釋放出來。

沖泡白茶,快出水十分關鍵,尤其是前五六沖泡茶時,若是出湯速度偏慢,會導致內質物提前過多釋放,影響白茶的整體風味呈現。

等過了五六沖後,才適宜根據茶湯顏色變化,稍稍延緩幾秒出湯時間,適量進行坐杯。

新入門的茶友,避免踩坑上當,這三種常見的泡白茶套路,多多警惕

品質好的白茶,不存在悶一悶更好喝的說法。

特別是剛開始泡茶,就直接拿來悶泡,更是大忌。

道理很簡單,響鼓不用重錘。

只有不響的鼓,才需要重重的錘!

這樣的對比下,快出水與悶泡,孰更能檢驗白茶品質,高下立見!

白茶當中,內質物積累寡淡,難以泡出好滋味的劣質茶,才需要拿來悶一悶,增加茶與水的接觸時間,才能得出零星茶味。

可想而知,那些需要悶一悶,靠悶泡才有滋味的白茶,背後的品質是多麼堪憂!

新入門的茶友,避免踩坑上當,這三種常見的泡白茶套路,多多警惕

《4》

套路三:老白茶,煮久一點喝,味道才能出來

煮茶,是不少茶友都喜歡的一種喝茶方式。

白茶當中,除了尚未發生內質沉澱的新白茶外,上了年份的白茶,都可以拿來煮著喝。

並且,在品質有保障的情況,煮著喝能比泡著喝,滋味更綿柔醇美。

但,若是說老白茶只有煮著喝,味道才能出來。

那實在是鬼話。

新入門的茶友,避免踩坑上當,這三種常見的泡白茶套路,多多警惕

好好的茶,味道怎麼會泡不出來呢?

白茶的工藝簡單,不需要經過揉捻和殺青,茶葉細胞內部的天然養分,可以得到很好保留。

茶葉內,包含著不少茶氨酸、多酚類物質、可溶性糖、膠質物等。

在泡茶時,茶葉內質的養分,隨時保持敞開和釋放狀態,稍稍與水接觸,茶香和滋味便能出來。

經過長時間儲存的老白茶,更不存在泡不出味道的說法。

白茶的正常儲存過程中,需要經過包裝的嚴實密封,存茶的房間要避光、乾淨、乾燥、無異味。

這樣一來,白茶中的活性酶物質,不斷促使著自身良好轉化。

茶多酚和咖啡鹼逐漸被新生成的絡合物包裹起來,白茶整體的風味,慢慢向醇厚甘香過渡。

風味醇厚的老白茶,以湯水稠滑,甘香味足著稱,不存在泡不出味道的說法。

除非,這餅老白茶,在儲存過程中發生了不幸,受潮變質,在水汽的發酵作用下,內質物大為損耗,成了一具空殼。

新入門的茶友,避免踩坑上當,這三種常見的泡白茶套路,多多警惕

再不然,就極有可能是做舊速成得來的“老白茶”,通過故意渥堆或是灑水高溫烘乾得來,內質物受損嚴重,自然泡不出好滋味。

諸如此類的劣茶假茶,茶葉內部中的風味物質,少之又少,通過簡單的快出水沖泡,難以讓茶味釋放。

只有劍走極端,通過長時間的沸煮,將熬中藥那般,才能得出滋味。

這樣的茶,實在並非優質白茶該有的做派!

畢竟,真正品質好的茶,煮茶時不需要長時間煮,只需茶壺內的水燒沸後投茶,稍稍沸煮,水面再次沸騰時,倒出茶湯,即可品味。

遇上只有長時間煮茶,才能得出滋味的“老白茶”,可要多擦亮雙眼!

新入門的茶友,避免踩坑上當,這三種常見的泡白茶套路,多多警惕

《5》

謊言說千萬遍,不如一句真理,更擲地有聲。

此地無銀,欲蓋更彌彰。

真正的泡好一杯茶,套路並沒有那麼多。

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好茶的風采,難以被埋沒。

那些劣質的白茶,哪怕在沖泡方法上,都難以修飾遮掩。

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

掩飾劣茶的沖泡套路,放在好茶這根本不適用!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瞭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或者直接手機端點擊下方的“瞭解更多”!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lanxiaoping1988)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