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中國孔子研究院院長楊朝明:讓傳統文化滋潤人的心靈


訪中國孔子研究院院長楊朝明:讓傳統文化滋潤人的心靈


楊朝明,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孔子研究院院長,國際儒學聯合會副理事長,中華孔子學會副會長,中國哲學史學會常務理事。著有《魯文化史》《周公事蹟研究》等書,參與主編《孔子家語通解》和《論語詮解》等書。

發揮鄉賢文化在鄉村振興中的積極作用


記者:您的身份之一是全國政協委員,請問作為政協委員,您近年來著重關注哪些話題?

楊朝明:我關心傳統文化如何落地的話題。因為傳統文化不是虛的,它可以指導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國是農業大國,整個國家振興需要鄉村振興,而鄉村振興離不開傳統文化發揚光大。所以,我的提案是關於大力弘揚鄉賢文化,助力鄉村振興。

在古代,鄉賢是指在本鄉本土有德行、有才能、有聲望的人,他們關心鄉里公共事務,雖然不擁有行政權力,卻有在基層社會的道德權威,其共同點在於“賢”。因為以知識、道德為底色,他們可以為鄉村公共空間提供精神支撐與道德導引,具有溝通官民、扶翼政教的雙向功能。同時,他們也是鄉村社會建設、風習教化、鄉里公共事務的推動力量,有益於加強文化教育、改良世道人心、穩定社會秩序。

鄉賢與鄉村社會的家族文化有密切關係,鄉賢的存在有利於培育好的社會風尚。弘揚鄉賢文化,需要提煉家訓文化精髓,這有助於培育良好家風,化解社會風險,淳化社會風俗。鄉賢文化中的忠孝、仁義、愛國、敬業等,其實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一致的。鄉賢文化的弘揚,要注意深耕細作、立足當代,而且要在傳統向現代的轉換中,發揮地方賢達的作用,用嘉言懿行垂範鄉里,涵育文明鄉風,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地生根,促進地方建設,為鄉村振興提供有家國情懷的人才支持。


訪中國孔子研究院院長楊朝明:讓傳統文化滋潤人的心靈

孔子塑像(吳為山 創作)




儒家理想就是大道之行,天下為公


記者:孔子創立的儒學影響了中國兩千多年,直至今日仍是一筆非常寶貴的思想資源。請談談您對儒學的理解。

楊朝明:什麼叫儒?儒這個字,現在看,從人從需,一般認為表示人之所需。其實,在甲骨文中,儒就是現在的“需”,上面是雨,下邊是人,表示一個人在沐浴。儒的本意是禮儀活動中相禮的人,他要沐浴,洗乾淨自己,也就是齋戒沐浴之後去參加祭祀之類的活動。

孔子創立儒學後,“儒”強調的不僅是洗乾淨身體,還要洗乾淨心靈,讓我們成為重德尚禮之人。儒家理想就是大道之行,天下為公。什麼叫道?道其實就是為人之道。公,就是公德意識和公共意識。我們每個人都屬於家庭、屬於單位、屬於社會。既然如此,我們就不能只考慮自己,不能太自私,必須在家庭、單位、社會中盡義務,思考如何立身處世,作為“社會人”該怎麼辦。如果人人都能這樣,家庭美德、職業道德和社會公德就不成問題了。

所以,什麼是儒學?儒學就是教導人與人相處的法則、原則,這就是傳統的道和德。道就是價值體系,就是“信什麼”的問題;德是行為方式,就是“怎麼做”的問題。

孔子創立的儒學影響了中國兩千多年,孔子繼承了他以前數千年的中國文化,又影響了他之後數千年的中國文化,因此儒學是一個博大精深的體系。儒家思考人性和人的價值,讓人活出自己的意義來。

你看儒學的特點,儒學不依賴於任何外在的力量,不像有些宗教需要人們相信超自然的力量,而中國文化則是思考人自身。在儒家看來,我既然作為一個人,我要明白如何區別於禽獸、如何做一個社會的人。那麼,既然是個社會的人,就必須思考人情與人義,思考自己的社會屬性,不能只一味地張揚自己的自然性。這就是儒學的價值和意義的深刻之所在。

讓傳統文化更好地落地

記者:那麼,當今社會應如何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楊朝明:要“講清楚”首先要“弄明白”。對於學者來說,要踏踏實實地搞研究,要有宏觀宏闊的學術視野,要有通古今之變的歷史思維。要正本清源地說清楚,讓傳統文化更好地落地。具體怎麼做呢?我認為,傳統文化的弘揚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關節點,就是學校。

不言而喻,我們要抓好傳統文化的教育。教育有教育的規律,要適時而教,這是孩子成長的根基之所在。在孩子世界觀形成的關鍵時期,要高度重視傳統文化教育。要抓住孩子成長時期這個關鍵,如果價值觀形成後再進行教育,收效顯然不如少年時期。因此,在思想最活躍時期,要打好底色。要把傳統文化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潤物細無聲地走進青少年、走進中小學。

同時,我們今天在市場經濟體制下,企業家是很關鍵的社會角色。我認為,我們也應利用傳統文化激活企業家精神。企業家追求利潤是天經地義,但是利和義之間應有怎樣的關係,這恰恰是最需要考慮清楚的問題。企業家的經營、企業家的社會擔當與社會責任,在很大程度上是他們對於人生、對於道德、對於人文的理解。

黨中央是非常重視企業家的成長的,重視企業家精神的弘揚。甚至包括工匠精神,實際上都是企業家精神的一種帶動。有一流的心性,才可能有一流的技術。具有一流的心性的人越多,國家才能更快更好成為一個強國。

人能明其明德,才能用明德引領風尚

記者:3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會議的文藝界社科界委員時指出,要堅持用明德引領風尚。請分享一下您的感受。在實際工作中,怎樣踐行這一要求?

楊朝明:明德就是大學之道。中國傳統的“大學之道”是什麼?講的就是培養有境界、能起到引領社會作用的“大人”。儒家的經書“四書”是《論語》《孟子》《大學》《中庸》。《大學》講的就是大學之道,就是關於培養“大人”的學說。那什麼是“大人”?“大人”是社會的管理者,是有格局、有德行的人,是德、行相統一的人。今天我們說的領導幹部,在古代就屬於“大人”。領導幹部應該為政以德,他們就應該是一批知榮辱、明是非、能擔當、敢引領的人。當然,文藝工作者在很大程度上也屬於社會的引領者。所以,籠統而言,這個“大人”其實就是引領社會的人。

孔子說:“政者,正也。”在孔子的語境中,為政的“政”就是正確的“正”,為政的人自己都不知道什麼是正,就意味著你是非觀扭曲,價值觀混亂。你如果知道什麼叫正,當然就知道哪些是對的,哪些是錯的;哪些應該做,哪些不應該做。你如果言行一致,內外兼修,那麼孔子說得好,“子帥以正,孰敢不正”,自己正了,才能引導天下的正。

在實際工作中,領導幹部首先要明是非,知道應該具有什麼樣的道德,遵守什麼樣的規範。知道了這些,從而形成一種內在的自覺,事情就好辦了。孔子說:“我欲仁,斯仁至矣。”只有知道自己內心所想,才能達到,才能做好。我們每一個人尤其是領導幹部,都應該遵道而行,循禮而動,沿著該走的路去走,不該走的就不走。

弘揚傳統文化,對傳統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就是要繼承傳統文化的精髓,抽象其精神,讓傳統文化滋潤人的心靈,明事理,懂分寸,明理才能正心。所以,大學之道,首先格物致知,正心誠意,這是修身的功夫,也是明明德的功夫。人能明其明德,才能用明德引領風尚。

這樣我們就不難對傳統文化有一個透徹的瞭解。我國曆代十分講究孝悌之道,其實就是重視愛與敬的培養。培養愛心,從孝敬父母開始;培養敬心,從尊重兄姊開始。不言而喻,一個人如果連最愛自己的人都不愛,他怎麼去將愛心放大,去愛老百姓。一個人如果連最關心自己的人都不關心,怎麼可能尊敬上級和該尊敬的人。

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在中國傳統文化語境裡,愛和敬的培養就從孝悌開始。可見,中國傳統以孝悌明德,從而引領社會風尚,是一種很深刻的智慧。(本報記者 楊海龍)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