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夏季臭氧汙染嚴重 專家:機動車應限行也限購

西部網訊(記者 鄢山宇)今年6月,西安市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為15天,此外出現的15個汙染天,均由臭氧引起,臭氧已成為西安夏季空氣汙染的首要“元凶”。臭氧應該怎麼防治、常態化限行對於減少臭氧汙染是否有作用,日前,記者採訪了長安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鄧順熙。

臭氧汙染危及健康 “在天是佛 在地是魔”

“臭氧是氧的同素異形體,我們常常用‘在天是佛,在地就是魔’來描述它。”長安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說,90%以上的臭氧存在於大氣層平流層,它吸收對人體有害的短波紫外線,是保護人類和需要人類保護的大氣臭氧層。臭氧汙染是指近地面的對流層臭氧,它的來源包括天然源和人為源。臭氧具有強氧化性,導致光化學汙染,對眼睛和呼吸道有很強的刺激性,嚴重損害人體功能。”

除了對人體造成傷害外,臭氧能造成染料褪色、照片脫色、輪胎老化等危害;此外,臭氧還能對植物的生化、微觀結構以及生長髮育產生不利影響。

近地面臭氧的生成受光照、氣溫等影響。汽車尾氣、石油化工等排放的氮氧化物(NOx)和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在高溫、強光輻射下,經過一系列複雜的光化學反應,形成臭氧二次汙染,夏季最為突出。

西安人均機動車量超北京 限行也要限購

鄧順熙認為,西安的機動車增長較快,但城市規劃起步較慢,路窄、停車位緊張、早晚高峰擁堵。不管從改善空氣質量,還是改善城市交通,控制汽車增長速度都是當前我們應該做的工作。

“只抓限行而不控制機動車的增量發展,這並不能完全的改善目前已經出現的困難。我們可以像北上廣深學習,通過搖號、拍賣等方式限制家庭購車數量,從源頭上控制機動車數量的增長。”鄧順熙認為,單一的限號並不能有效控制機動車增長速度,限購與限行應該同時進行。

對於限行,鄧順熙認為相關部門一定要做到公平,不能讓購車人有經濟損失。“譬如買車時,我們買的保險是全年的,但限行後,這些問題該怎麼解決,需要政府部門做好這些工作。”

與此同時,鄧順熙也建議政府職能部門要加快發展公共交通,尤其是加快地鐵線路建設,只有建成了地鐵網,做好了公交、地鐵、停車場的銜接工作,才能讓市民的出行順暢。“在歐洲,人們都居住在離市中心很遠的地方,他們一般會把車開到地鐵口附近的停車場,然後坐地鐵去上班,在地鐵口,設置有超市、公交站,特別方便。”

臭氧汙染治理應聯防聯治 建立關中排放清單

鄧順熙告訴記者,去年8月,他全程參與了長安大學和西鹹新區灃西新城管委會在灃西地區進行的為期四天的強化測試。據鄧順熙講述,當時他們在灃西地區設置了9個監測點,結果顯示,臭氧濃度日變化趨勢基本相同。從10點開始逐漸上升,在13時-17時保持較高濃度水平,隨後逐漸下降。

不過,有一個現象引起了鄧順熙的注意——灃西新城現階段正處於建設階段,轄區內的許多企業都是處於前期的基礎建設階段,還未進入生產階段,加上機動車保有量較少,垃圾焚燒發電廠又處於下風向,相當於臭氧前體物排放源(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物)外基本無其他工業排放源。那麼臭氧汙染是從哪來的?

“大氣汙染物具有流動性和擴散性特徵,單一區域降低臭氧濃度難度較大,應加強與周邊區域的聯防聯治。”鄧順熙認為,應該加強臭氧前體物的來源進行統計分析,建立關中的高分辨率臭氧前體物排放清單。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