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儒風 書香文廟

巍峨壯觀的大成殿

千年儒風 書香文廟

大成殿內供奉著孔子的神位

千年儒風 書香文廟

祭孔樂器

千年儒風 書香文廟

千年儒風 書香文廟

千年儒風 書香文廟

漳州文廟

漳州文廟位於漳州市區修文西路2號,迄今已有975年的歷史,是興學興教、尊禮尊孔、弘揚中華傳統儒家文化的重要載體,也是漳州最早的官辦學府和漳州城內最大的古建築群,現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漳州最早的官辦學府

文廟是奉祀至聖孔子的地方,又稱孔廟、府學。據清光緒《漳州府志·卷七·學校》記載:“(文廟)在府治東南,宋為州學,慶曆四年(1044年)建,於州治巽隅,水自丁入。大觀中,增廣生員,以迎恩驛為四齋。政和二年(1112年)移學於州左。紹興九年(1139年),諸生以科第不利,及請李守彌遜復故址。前建櫺星門,次建儀門,中列戟門、東西兩廡。廡上為閣。東曰御書,西曰經史,中建大成殿,奉先聖像。以究、鄒二國公配,旁列十哲位,於兩廡設諸子及先賢位。殿後鑿泮池,中建亭,曰瑞荷……”

各地孔廟面積不同,但構造基本上是一樣的。按宋代制度,文廟為“左廟右學”,孔廟與官學並建一處,這個制度一直延續至清代。文廟前道路的左右建有“德配天地”“道冠古今”兩座木質牌坊,門左立有下馬碑,一同守護著文廟的神聖與莊嚴。進內就是櫺星門、戟門、東西兩廡、大成殿。右邊府學部分建有訓導署、啟聖祠、明倫堂、教諭署、名宦祠、鄉賢祠、土地祠、閔公祠、泮池、遊聖之門以及學舍。府學大門內經閣上懸掛“海濱鄒魯”匾額。

明朝改州為府制,州學亦改稱為府學。當時的漳州府學設置教授1人,訓導3人,作為府學的學官。他們既管府學事務,又掌訓迪生員。漳州府歷代知府中,朱熹最負盛譽。清光緒《漳州府志·卷二十四·宦績》載:南宋紹熙元年(1190年)朱熹知漳州事,曾“每旬之二日必領官屬下州學,視諸生,講小學,為正其義”。

有史料記載,鄭成功、黃道周曾到此廟祭祀孔子;南宋建炎年間孔子裔孫孔任,率家人避兵入漳,居於此,其子孫世代相傳住此廟內至明正德年間。

漳州城內最大的古建築群

據文獻記載,文廟古建築群為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重建。主體建築大成殿,坐北朝南,面闊五間,進深六間,重簷歇山頂。前簷六根蟠龍石柱,其他皆為花崗石圓柱。下簷樑架皆為插入金柱的三步樑架,硬挑單挑出簷。上簷在額枋之上施彎拱疊枋偷心式斗拱一圈,除柱頭及轉角外,補間斗拱施一至二朵,斗拱外簷出簷部分為單抄三疊下昂制式。這一根根龍嘴造型的昂,長達三四米,從外面一直延伸到裡面,和樑架、斗拱一起,合力把大成殿將近百噸的屋面撐托起來,使之更加展現出閣簷高飛的壯觀。如今,這種承襲宋式特徵的做法,在我國的南方建築中已很少見,幾乎只剩下漳州文廟還原汁原味地保留著宋代營造法式的規制,故文物價值特別高,很寶貴,是研究宋代文廟建築的珍貴實例,也是研究東南沿海古代建築的重要實物資料。

漳州文廟幾度廢興,又幾經修葺。現存佔地面積15000平方米,建築面積2600平方米,由儀門、戟門、丹墀、月臺、大成殿組成,兩旁為東、西兩廡及敬一亭等。這龐大的古代建築群,歷經900年滄桑,依然古樸、典雅、莊嚴、雄偉,也給這座大殿平添了不少的神祕感。最近的一次大修於2000年進行。工程歷時一年,在中國文物研究所專家的指導下,嚴格按照古建築修繕原則進行,力求達到“修舊如舊”和“不改變文物原狀”的要求,最大限度地恢復文廟歷史上的建築風格,重現文廟歷史建築的本來面貌,被國家文物局評為“中國古建築維修樣板工程”。

珍貴文物見證漳州文教大興

大成殿是孔廟的核心建築,設計精湛美觀,佈局嚴謹,結構宏偉,它承載了宋、元、明、清四朝眾多的人文信息、建築學信息,對研究古代建築學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

殿內橫樑上高懸著清朝康熙、雍正、乾隆等8位皇帝的御書匾額,正中有孔子塑像,兩旁有四配十二哲畫像。石柱是文廟的特色,尤以石柱上精美的聯文,均為名流手筆,遠近馳名。還有祭孔樂器、舞器、禮器等。在古代文廟每年都要祭孔,儀式隆重典雅,文武百官、官紳賢學,包括私塾子弟都齊集於府文廟舉行莊嚴隆重的祭祀,表達尊師重道的永恆追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也將孔子的生日9月28日定為“世界教師節”。

2016年,國家文物局同意福建省文物局上報的《關於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漳州府文廟展示利用工程立項的請示》,原則上在遵循不改變文物原狀、最小干預等文物保護原則,保護了文物的真實性和完整性,科學闡釋與展示文物的價值和內涵。同年7月,省文物局專家應漳州市文廣新局及漳州市文物保護管理所的邀請,對漳州文廟新近出土的一組12件的青石板浮雕進行鑑定,發現其形制雖大小不一,但所雕內容主要是士人騎馬出遊的情景。福建師大社會歷史學院教授、博導謝重光先生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漳州文廟出土石雕考察記》中這樣記述:參照明清各種版本漳州府志關於文廟和府學的記載,有專家提出,這批出土石雕應分為兩組,一組所騎馬為北方大頭馬,人物穿圓領右衽衫,應屬於明代後期;另一組所騎馬為個頭較小的琉球馬,人物穿左衽衫,應屬於清代嘉慶之後。石雕所反映的內容,應是讀書人考中狀元后騎馬遊街,以此激勵士人努力向舉人、進士、狀元的崇高目標奮鬥。

專家學者認為,這組出土的古石雕“既體現了這群士人志在高山、志在流水的風雅情趣,又藉以向民庶宣揚儒家倡導的禮樂教化。反映出明代後期,漳州文教大興,禮樂教化比較普及,加以地處海絲路上的重要節點,月港對外貿易興隆,給漳州帶來前所未有的繁榮富庶。”

廟內保存有明正統十年(1445年)重修文廟即諸神祠碑;清康熙八年(1669年)宗人府府丞、今東山縣人唐朝彝撰文、西寧道戴璣書丹的《修建漳郡文廟碑》;民國十四年(1925年)康有為撰並書的《重修漳州學宮記碑》;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重修漳州文廟記碑》等多方古代石刻。這些珍貴的碑刻,記述著文廟教化功能及歷次重修的緣由,對研究漳州文廟的維修歷史及建築佈局提供了資料。

古樸文廟依舊儒風書香

孔子創立的儒家學說,經歷了兩千多年的風雨沖刷,至今仍有現實意義。昭昭如天上的日月,教育啟迪後代的學子。2006年以來,漳州文廟設立了國學堂。國學班採取開放式的教學模式,常年有文化界的老前輩、閩南師大的老師、專家學者等在這裡從事公益教學。讓文廟多了琅琅讀書聲,讓人在這書香中感受到國學的魅力。

府學是漳州最重要的教育機構,為漳州打下了深厚的文化教育基礎。受文廟和府學的培養和薰陶,漳州曾孕育過南宋理學名家陳淳;明代前期漳州最具影響力的理學名家陳真晟、周瑛等,文科狀元林震,著名學者張燮,儒學大師、民族英雄黃道周;清代兩朝帝師、文華殿大學士蔡新;近代著名文學家林語堂、楊騷、許地山等一批先賢、文化精英。“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史記·管晏列傳》)可以說,這樣的文化現象與“海濱鄒魯”之譽的漳州,在歷史上所形成的崇文尚禮、尊師重教的文化氛圍是分不開的。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但先賢的哲理依然對現實有巨大的不可抗拒的指導作用,對激勵年輕一代見賢思齊,培養君子品格,崇文尚禮,尊師重教,必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本文源自《閩南日報》 黃輝全 文/供圖)

版權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公眾號聯繫(0596-2595655),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