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大賣46億,第二部國產科幻片靠一個字贏它

2019年,史稱「國產科幻片元年」。

不過繼《流浪地球》大賣46億多之後,反倒遲遲不見有什麼科幻新作趁勢接上。

今天,電影《上海堡壘》宣佈定檔8月9日。

看上去極有可能成為暑期檔大殺四方的「票房收割機」。

《上海堡壘》,改編自江南的同名科幻小說。

儘管出身「九州」的江南,更擅長寫奇幻類,代表作為《龍族》《九州·縹緲錄》《此間的少年》之類。

《上海堡壘》,卻被稱為他“迄今為止最好的作品”,豆瓣上超1.5萬人給出了8.5分。

《流浪地球》大賣46億,第二部國產科幻片靠一個字贏它

故事的開頭,和《流浪地球》一樣,上演一派末日景象。

人類未知的黑暗外星文明——「德爾塔」,突然從天而降。

對方明顯來者不善。

那是一艘龐大的滯空母艦,體型約似月球直徑的四分之一,足以遮住太陽,人類也能夠純用肉眼觀測到它。

《流浪地球》大賣46億,第二部國產科幻片靠一個字贏它

在它之上,更載送著多種類型的「捕食者」。

最常見的,隨時會對人類發起瘋狂的進攻。

紐約、倫敦、東京、莫斯科,世界各地城市相繼陷落,而它的最後一個目標,是上海。

上海成為人類最後的堡壘,終極一戰,關乎生死,關乎命運……

如果說《流浪地球》打開了國產科幻片的市場大門。

那麼《上海堡壘》即將掀開新的篇章。

《流浪地球》大賣46億,第二部國產科幻片靠一個字贏它

類型新。

與《流浪地球》相比,兩者有所不同。

《流浪地球》想著怎麼“逃”

推動地球脫離太陽系的設定,以及大量逃亡、救援的戲份,使得不少影評人將其定義為科幻災難片。

《流浪地球》大賣46億,第二部國產科幻片靠一個字贏它

《上海堡壘》將重點放於“守”

面對前所未有的強敵,人類為了家園絕不坐以待斃,它被試圖打造成一部科幻戰爭片

雖然剛上來被打得一臉懵,世界各國也迅速聯合,進行反擊。

人類並非全無勝算。

另一高度發展的外星文明——「阿爾法」,站在人類一方。

為地球罩上了能夠抵禦德爾塔攻擊的強大壁壘,小說中稱之為泡防禦系統

而藏於黃浦江底的「上海大炮」,是人類能夠讓德爾塔母艦受到重創的唯一武器。

《流浪地球》大賣46億,第二部國產科幻片靠一個字贏它

人類與外星侵略者之間的這場終極戰役,如何在國產科幻片中進行呈現,成為本片的最大看點。

導演滕華濤在採訪時表示,劇本前前後後磨了3年,大量時間花在了概念設計,以及戰爭細節上。

“德爾塔母艦該是什麼樣”,“捕食者以什麼模式進攻”,一定要將書裡的文字,完好地落實於畫面,並且付諸更多想象力打造出世界觀。

從官方已釋放的概念預告和定檔海報來看,壓迫的戰爭感,沒讓人失望。

《流浪地球》大賣46億,第二部國產科幻片靠一個字贏它

背景新。

這是科幻電影,首次將主戰場設置在上海。

此前好萊塢電影裡,上海和它的地標東方明珠在一閃而過的幾個鏡頭裡,從來都只有被轟炸的命。

現在終於得到逆轉。

《流浪地球》大賣46億,第二部國產科幻片靠一個字贏它

《流浪地球》大賣46億,第二部國產科幻片靠一個字贏它

《流浪地球》大賣46億,第二部國產科幻片靠一個字贏它

即便到了《流浪地球》,主角團也僅僅是做任務時,路過被冰封的魔都。

即便到了《流浪地球》,主角團也僅僅是做任務時,路過被冰封的魔都。

《流浪地球》大賣46億,第二部國產科幻片靠一個字贏它

國產科幻抬頭,南北分別崛起。

這回「外星炮火」,終於對準了上海。(好像不算什麼好事)

原小說中,不乏大量對上海這座城市的細節描寫。

主角江洋初到此地,和好友幾人,最愛買罐可樂坐在南京中路,看滿街的美女如景。

又比如,上海泡防禦指揮部總共有三個分部。

第一指揮部在中信泰富,第二指揮部在恆隆廣場,以及第三指揮部陸家嘴的金茂廣場。

先行預告中,就還原地出現上海知名網紅打卡點——武康大樓,慘遭被炸。

《流浪地球》大賣46億,第二部國產科幻片靠一個字贏它

把背景放在上海,而且還是決定全體人類生死存亡的終極戰場,無疑會增加國內觀眾對故事的情感認同。

看著眾多熟悉的地標建築,逐一摧毀。

近於眼前,才真實萬分。

拯救世界的,再不全是好萊塢的無敵主角和超級英雄們。

從《戰狼》起步,國人越來越追求自己做英雄的觀影爽感。

中國人可以自救,也因為國產科幻片的崛起,具備「能力和條件」去拯救世界。

《流浪地球》大賣46億,第二部國產科幻片靠一個字贏它

科幻片,曾經之所以一直是國產電影的軟肋。

困於兩個字,特效。

再說直白點,沒錢。

如今國產電影的工業體系漸成,有足夠的資金投入到更多的大製作,《上海堡壘》據說成本3個億,而90%的錢都砸在製作上。

這麼努力地搞,不信出來的特效,會丟人。

《流浪地球》大賣46億,第二部國產科幻片靠一個字贏它

△和《流浪地球》的成本不相上下

演員新。

這裡的「新」,不是指主演都是新人小透明。

最早《上海堡壘》定的是王寶強張辛苑

挺奇怪的選角,兩個人的氣質都不符合。

幾年過去,迎來拍科幻片最好的時候,導演沒變,主角陣容換成鹿晗舒淇,整個電影也跟著逐漸升級。

《流浪地球》大賣46億,第二部國產科幻片靠一個字贏它

很多人不看好鹿晗。

因為他是流量小鮮肉。

演技只能講不出戲,但出演科幻片,似乎形象未免有些孱弱單薄。

如果讓原著粉說,鹿晗絕對比寶寶強,更適合平常吊兒郎當,關鍵時刻嚴肅正經的江洋。

滕華濤採訪時表示,原本想過邀請另外一位演員,結果開價太高,上面提到,劇組的經費主要用於製作和後期特效,請不起片酬高的演員。

等到鹿晗看完劇本和班底,直接決定過來。

《流浪地球》大賣46億,第二部國產科幻片靠一個字贏它

△挑歸國三週年官宣出演,可見他有多重視(附圖是《上海堡壘》劇本)

為拍這戲,他閉關了很長一段時間,以至於到現在都沒有其他作品出來,保持流量該有的曝光。

小鮮肉鹿晗,也在等一個讓自己轉型的機會。

或許全新的鹿晗,將在此誕生。

另一方面選擇鹿晗,是因為他不變的少年感。

導演特地為他改劇本,目前看來,主要是將主角的身份變成大學生。

地球遭到侵略後,大學生江洋,在女指揮官林瀾的邀請下,成為一名新人指揮員,加入「灰鷹分隊」作戰。

後期更是決定整個戰爭勝利的關鍵人物。

《流浪地球》大賣46億,第二部國產科幻片靠一個字贏它

有成長主線的少年型角色,等同為鹿晗量身打造。

就看電影上映,他的表現究竟有沒有辜負角色,辜負自己。

鹿晗和舒淇的搭配,也的確新鮮。

舒淇演的林瀾,是幹練凌厲型御姐,也是江洋始終愛而不得的人。

林瀾在危機關頭,給江洋發的一條短信,虐倒過很多人——

“江洋,我不打給你了……機票在我儲物箱裡,密碼是我的生日。”

《流浪地球》大賣46億,第二部國產科幻片靠一個字贏它

期待電影裡,有這一段。

也期待兩位主角之間擦出不一樣的火花。

《上海堡壘》耗時5年,它作為今年第二部上映的國產科幻片,足夠重要。

拍好了,科幻題材繼續綠燈,往後創作者們才好投入更多精力和資源。

拍砸了,難免打擊磕磕絆絆樹立起來的自信。

科幻之於國產電影,仍是星辰大海的征途,每一步都走穩點,未來才能走遠點。

我選擇相信《上海堡壘》,對於國產電影來說,拍好它,不算難。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