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 一個有著紅色基因的地方

臨沂市是全國著名的革命老區,戰爭年代是全國持續時間最長、影響最大的革命根據地之一。是全國雙擁模範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國家國林城市、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市和中國書法名城、中國地熱城、中國市場名城。

沂蒙山區是人民群眾支援革命戰爭的典型表現區域,是聞名全國的"沂蒙精神"的承載地,臨沂的紅色旅遊資源特色鮮明、震撼人心。在長達12年的革命戰爭中,沂蒙人民懷著對黨的無限忠誠和對人民軍隊的無限熱愛,萬眾一心,積極踴躍支持和投身革命。當時的根據地人口共420萬,就有120多萬人擁軍支前,20多萬人參軍參戰,10多萬將士獻出了生命,以至村村有烈士,鄉鄉有紅嫂。在戰火紛飛的歲月裡,湧現出沂蒙六姐妹、沂蒙紅嫂、沂蒙母親、模範擔架隊等成千上萬的巾幗典型,她們或用自己的乳汁搶救傷員、或捨棄自己的子女哺育革命後代。正如1959年陳毅元帥所說:"我進了棺材也忘不了沂蒙山人,他們用小米供養了革命,用小車把革命推過了長江!"

臨沂十大紅色旅遊景點

華東革命烈士陵園(沂蒙革命歷史博物館):位於臨沂城區金雀山腳下,是全國革命烈士陵園重點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孟良崮戰役紀念地:位於蒙陰縣和沂南縣交界處,因孟良崮戰役而舉世聞名。

沂蒙精神展館:2005年8月,沂蒙精神大型展覽在北京國家博物館舉辦,轟動京城,感動中國。2006年7月在紀念建黨85週年之際,臨沂市委、市政府在華東革命烈士陵園舉辦了沂蒙精神大型展覽復展。

新四軍軍部舊址:位於河東區九曲街道辦事處前河灣村,是新四軍歷史上最後一個軍部所在地,是華東軍區、華東野戰軍誕生地。2006年修復建設的新四軍軍部紀念館恢復了陳毅辦公室、軍部辦公室等場景,開設了新四軍歷史沿革、五大戰役、整編合編、軍民魚水四個專題展室。

新四軍軍部舊址:位於河東區九曲街道辦事處前河灣村,是新四軍歷史上最後一個軍部所在地,是華東軍區、華東野戰軍誕生地。2006年修復建設的新四軍軍部紀念館恢復了陳毅辦公室、軍部辦公室等場景,開設了新四軍歷史沿革、五大戰役、整編合編、軍民魚水四個專題展室。

沂蒙母親王換於紀念館:位於沂南縣馬牧池鄉東辛莊村。在艱苦的抗戰時期,王換於是著名的山東抗日堡壘戶。她曾為山東黨政軍領導機關做了大量服務工作,並創辦了戰時託兒所,撫養了四十餘名革命後代,捨生忘死地保存了《聯合大會會刊》,掩護了許多抗日干部和戰士。

八路軍115師司令部舊址暨山東省政府成立紀念地:位於山東省莒南縣大店鎮,是一處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築群。革命戰爭年代,這裡一度成為八路軍115師和山東省黨政軍指揮中心,有山東“小延安”之稱。

“銀廠慘案”紀念地:位於蒼山縣尚巖鎮文峰山麓。1944年5月,為紀念原魯南區委書記趙鎛烈士和“銀廠慘案”中犧牲的烈士,原臨沂行政公署在此建立魯南革命烈士陵園。

大青山戰鬥遺址:位於費縣與沂南縣交界處。1941年11 30日拂曉,八路軍在大青山與5萬日軍遭遇,敵我力量懸殊,為掩護機關轉移,部隊與敵人展開殊死搏鬥,近千名烈士長眠大青山,成為山東抗戰史上最為悲壯的一幕。

“沂蒙山小調”紀念地:位於費縣馬頭崖鄉白石屋村一帶。1940年,抗大一分校文工團團員李林、阮若珊藉助當時流行的民間曲調編曲、填詞形成的《反對黃沙會》從此唱出,迅速流傳。

中共中央山東分局舊址:位於沂水縣夏蔚鎮王莊村。?1938年11月,中共蘇魯豫皖邊區省委遷到這裡,12月省委改為中共中央北方局山東分局,當月八路軍山東縱隊正式成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