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3年再漲3倍!汽車碳纖維將支撐康得新創出3000億市值?

康得新 材料科學 B2B 新能源 艾米米 2017-06-28

自從被MSCI納入新興市場指數222只成分股之後,康得新(002450)這幾天終於脫離了長達1年多的平臺整理,股價輕鬆突破向上。

“未來3年,康得新市值要到3000億!”在2015年股災後,董事長鍾玉在股東大會上雄心萬丈。他有底氣說這番話的,從預塗膜起家16年來,康得新已經發展成為預塗膜行業的全球老大,光學膜行業的領軍企業。而公司登陸A股以來,7年間市值從20多億增長到786億元,增長了38倍!未來3年再漲3倍!汽車碳纖維將支撐康得新創出3000億市值?

這已經創造了A股的神話!

可是,鍾玉還要在有生之年再造神話——康得新市值要達到3000億元!也就是說還要再翻300%。如果此願景能夠如期實現,那麼鍾玉將和任正非一樣,成為中國企業史上的又一豐碑。

但是,擺在董事長鍾玉面前還有兩道坎兒:其一是產品從上游向下遊消費端擴展的坎兒;其二是碳纖維這個重起爐灶的坎兒。

從康得新2016年報可知,康得新當前安身立命的兩項業務依然是預塗膜和光學膜,其中預塗膜收入佔營業收入的16.5%,而光學膜佔比則越來越高,2016年高達81.4%。這兩項業務均居於產業鏈上游,屬於典型的B2B生意。未來3年再漲3倍!汽車碳纖維將支撐康得新創出3000億市值?

預塗膜主要應用於雜誌、書籍封面以及酒類和食品包裝盒的印刷,光學膜則應用於液晶顯示屏、汽車玻璃、光學儀器、光伏等行業領域。這兩項業務雖然對下游產品很關鍵,但是卻不涉及這些產品的核心賣點。比如,雜誌、書籍賣的是內容,跟封面的塑封沒有太大關係,酒類和食品也不會把包裝盒作為賣點,預塗膜質量的好壞只有下游客戶的品控人員會去關注。光學膜也是如此,除了汽車玻璃貼膜會引起消費者關注,液晶、光學儀器、光伏等行業,它們的賣點也都不在膜上。

康得新靠預塗膜IPO上市,上市後又向光學膜擴展取得成功,這項擴展看似難度很大,但是是有堅實的基礎。預塗膜和光學膜都是塑料基薄膜,基礎的技術和工藝是相通,業務模式同樣都是典型的B2B。從預塗膜擴展到光學膜,其成功有堅實的基礎。未來3年再漲3倍!汽車碳纖維將支撐康得新創出3000億市值?

可是,康得新從膜拓展到裸眼3D和汽車碳纖維部件領域,一是要接觸到終端消費,二則完全脫離了現有的技術和業務基礎,這也導致這兩項業務可能失敗的巨大風險。

裸眼3D技術直接關乎消費類電子的消費體驗。3D顯示的上一波是3D眼鏡電視,經過了一陣喧囂後歸於沉寂,康得新董事長鍾玉認為是舒適度不足導致3D眼鏡電視被消費者拋棄,他認為裸眼3D不需要外掛輔助,符合人的生理本能,所以一定會被消費者接受。這有一定道理,但是把3D眼鏡電視的失敗僅僅歸結為戴眼鏡不舒服,結論就有點簡單了。

3D眼鏡電視之所以不被消費者接受,主要還是3D電視達不到電影院那種的震撼效果。去電影院看3D電影的人依然趨之若鶩,也沒見誰抱怨戴上眼鏡不舒服。3D顯示應用到遊戲上也一樣,消費者玩遊戲的核心關注點還是在遊戲的內容,如果3D不能很好的提升消費者玩遊戲的體驗,消費者一樣會把它當成雞肋,遊戲開發商也不會多此一舉去再開發一款遊戲的3D版。

碳纖維應用在汽車上好處顯而易見,主要是可以使車身減重10%,從而降低6-8%的油耗。另外,還有設計性好、能提高碰撞吸能能力等。但是,碳纖維在汽車上應用也有很多問題:

一是太貴。其競爭材料高性能鋼板幾千塊一噸,鋁板材兩萬多,碳纖維要十幾萬甚至幾十萬;二是不可維修。鋼板車身可以鈑金噴漆維修,但是碳纖維撞壞了就只能換件,使用成本非常高;三是不可回收。汽車報廢后鋼材、鋁材都可回收再利用,碳纖維則不可以回收再利用。

這些都是消費者在汽車消費上關注的焦點。碳纖維的這些缺點極大地影響了在汽車上的應用。經過多年發展到目前為止,也只是在很少的高端車和個別零部件上使用,這也是目前為止碳纖維在汽車上應用的最優方案,是德、日、美等老牌汽車強國多年探索的成果。未來3年再漲3倍!汽車碳纖維將支撐康得新創出3000億市值?

其實,最有條件做碳纖維應用的是日本人。日本有最好的碳纖維製造商和最頂級的汽車製造商,而且日本人在碳纖維應用和汽車製造上探索的時間以及積累的經驗都很很多,但是日本人為什麼還沒有把碳纖維應用到汽車上?其難度就可想而知了。鍾玉和康得新從預塗膜、光學膜切入到碳纖維領域,極力推動T800、T900、T1000的國產化和在汽車領域的大規模應用,我衷心地佩服,但同時也明白這是不小的風險。

現在,康得新能不能3年內實現3000億的市值,就看光學膜二期產品,以及裸眼3D和碳纖維產品的發力了。我非常希望看到鍾玉董事長帶領康得新邁過這兩道坎兒,就像他以前那樣打敗洋人,讓中國製造揚眉吐氣。

不過,作為股市投資者,我們也必須更謹慎的對待風險。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