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等著日本反省,日本在等什麼?

我們在等著日本反省,日本在等什麼?

華哥說

對於70多年前那場侵華戰爭,日本並非沒有道歉過,事實上多任首相曾發表過道歉講話,但問題在於,這種道歉往往是短暫的,一旦政治氛圍發生變化,就立刻翻臉不認。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這種道歉是出於某種目的性,並非真正反省。

作者:山頂凍人

1945年8月15日,當時的日本天皇裕仁宣佈日本無條件投降。這一天在日本被稱為“追悼戰歿者祈禱和平之日”,追悼的並非戰爭受難者而是日軍“戰死者”,日本政府和媒體也稱這一天為“終戰日”,而非“戰敗日”。至於日本的種種行為,比如篡改歷史教科書,參拜“靖國神社”,也說明在日本,不甘心失敗,不承認侵略,不反省戰爭的,絕非少數人。少數日本政客的“反覆”,恰恰是日本民眾心理的表現。

戰爭,無論出於何種目的,都是充滿死亡和破壞的,對戰爭的反省,並不是為了彰顯戰勝的榮耀,而是為了避免重蹈覆轍,減少生靈塗炭。

長篇紀錄電影《二十二》記錄了中國倖存“慰安婦”,有篇評論寫道:她們在等著日本道歉,日本在等待她們的死亡。但是,如果我們仔細看,會發現日本對於二戰的暴行並不是採取沉默、淡化等待歷史遺忘的態度,而是狡辯、抵制、隱忍的等待報復的心態。

我們在等著日本反省,日本在等什麼?

《菊與刀》裡說:“日本歷史故事中永恆的主題是報復:一種是向你犯錯誤而他卻沒有犯錯的人進行報復;另一種是向侮辱自己的人進行報復,即使對方是自己的君主……人們只有兩種抉擇:一種是把這種侮辱當作鞭策,激勵自己去幹‘不可能’的事;另一種就是繼續對這種侮辱懷恨在心,從而使自己一事無成。”

不難發現日本一直處於一種“把這種侮辱當作鞭策”的狀態,對於戰敗這件事情,不是進行反省和懺悔,反而諸般抵賴、扭曲和祭奠,只能說明日本人的內心依舊在蠢蠢欲動。

沒錯,日本人在等待報復。

我們在等著日本反省,日本在等什麼?

日本人的矛盾與畏懼

曾經跟中國社科院日本研究所的一個朋友聊天,偶然提起:“中日矛盾隨著國際化進程是否可以日漸緩和?”那個朋友微微一笑:“中國和日本最終只能留下一個。”

對於他這個說法我當時是十分驚訝的,他說:“因為日本人對中國的恐懼,你無法想象身邊沉睡著一個龐然大物給自己帶來的恐懼。”

我想了想,隨即恍然,尤其是當他突然發現身邊的“龐然大物”其實自己可以順利戰勝時……

我們一直認為日本人傲慢、看不起中國人,卻少有人意識到,日本在恐懼中國。

20世紀80年代以來,歐美古典學界對古羅馬戰爭的原因展開了一場激烈的討論,最後,恐懼心理、經濟利益和政治榮譽三方共同起作用,為大部分人所接受。

對中國這個“龐然大物”的恐懼,對於中國豐富資源的利益貪婪,對於70多年前那場戰爭的恥辱與榮耀,都決定了戰爭的幽靈一直隱藏在歷史的縫隙裡,隨時會圖窮匕見。

我們在等著日本反省,日本在等什麼?

埋葬勞工的“萬人坑”白骨累累

我們在等著日本反省,日本在等什麼?

為什麼中國人最仇視日本人?

歷史上,與中國發生過矛盾和戰爭的國家很多,但從未有任何一個國家像日本這樣能夠引動中國人的情緒,為什麼?

或許答案有些不盡如人意:一則,二戰時我們並沒有真正直接徹底地征服或擊敗日本。二則因為在二戰結束後很長一段時間內,日本很強,中國拿他沒有辦法。

看慣它,又幹不掉它。

憤怒和仇恨的來源之一,在於無可奈何。不然,憤怒可以以發洩的形式表現出來,然後來一句“我從不記仇,有什麼仇當場就報了”,仇恨也就會逐漸淡化。

在中國徹底征服日本之前,中國人對日本的敵視和仇視不會減弱,只是隨著社會發展,或許不理智情緒和舉動會越來越少——沒有實力的憤怒毫無意義;有了實力之後什麼仇什麼怨,當場報了就好。

我們在等著日本反省,日本在等什麼?

《幹掉太陽旗》美國如何征服日本?

如果讓艾森豪威爾現在來評價美國的對日戰爭,我想他大概會這麼開始:當時他們對我說要向日本投放原子彈,其實一開始我是拒絕的…

麥克阿瑟也反對。

在眾多將軍的反對聲中,杜魯門依舊簽署了使用原子彈的命令。他的理由是:日本人只聽得懂炸彈的聲音。

只有拳頭大到能夠碾壓,日本人才會覺得:你強,你說什麼都對。

在《幹掉太陽旗》這本書中,記錄了當時美國在軍事上不足以碾壓日本,比如貝里琉島戰役,原計劃4天頂多5天的戰鬥,卻打了兩個多月,成為二戰中美日傷亡率最高的一場戰爭,這種情況下,就給予了當時的裕仁天皇一種錯覺:只要堅持的時間足夠長,或許日本還能贏。

這時候杜魯門面臨的問題就是:以常規方式進攻日本本土,美國要付出多大的代價?以這種方式戰勝日本,日本會不會真正被征服?

還是用原子彈吧。

然後美國人駐軍日本,按照西方價值觀修改了日本的憲法,日本人看到了另一種文化的強大之處,接受了這種價值觀和文化,心悅誠服。

我們在等著日本反省,日本在等什麼?

我們在等著日本反省,日本在等什麼?

除了譴責、抗議、抵制,我們還能做什麼?

沒有實力的憤怒毫無意義。

或許在譴責、抗議、抵制之後,所隱藏的是一種無奈,但我們也不要在這個過程中忘卻了最初的目的——並不是要其道歉,而是要其反省,並不是要打一頓出氣,而是要徹底征服。

唯有實力代表一切。

有句話叫:讀書是為了心平氣和地跟傻逼說話,而健身是為了讓傻逼心平氣和地和你說話。

對於一人來說,是讀書與健身,應用於一國,就是文化和軍事。

文化自強是一種軟實力,看到美國張揚、自由的個性標準,我們覺得自己太過古板,看到日本那種嚴苛、守禮的行事標準,我們又覺得自己不夠禮貌,那麼為什麼我們一定要按照日本的文化標準來約束我們的行為?

這並不是要故步自封,拒絕進步,但國際化和喪失自我文化是要區分開來,總是按照別人的標準來約束自己,不是好學,是精神分裂。

我們可以安靜打開一本好書,仔細閱讀,真正瞭解屬於我們的文化,才不會產生文化自卑。

我們可以利用互聯網或旅行,來看看這個世界,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哪些值得我們改進。

我們可以控制我們的情緒,不再對不同意見惡語相向,而是耐心傾聽,然後決定是贊同、勸服還是糾正。

我們可以約束我們的言行,不再自卑,不再放任,而是能以自信的姿態行走於世界。

對於自我文化的認可與發展,國際化的同時又不喪失本土符號,當有一天,其他國家以我們的文化為標準,才能獲得他們的認同與尊重。

世界才會坐下來安靜地聽你的聲音。

來源:世界華人週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