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塊廣告牌》不妥協,是成年人留給自己最後的倔強'

"

《三塊廣告牌》在2018年拿到了金球獎最佳劇情獎,女主弗蘭西斯·麥克多蒙德拿到了金球獎和奧斯卡的雙料影后,影片本身獲得各項提名無數,在2018年也是當是風光無限的佳片。

"

《三塊廣告牌》在2018年拿到了金球獎最佳劇情獎,女主弗蘭西斯·麥克多蒙德拿到了金球獎和奧斯卡的雙料影后,影片本身獲得各項提名無數,在2018年也是當是風光無限的佳片。

《三塊廣告牌》不妥協,是成年人留給自己最後的倔強

導演以前的喜劇片功底,和出色的編劇能力,讓整部片子,美式幽默點綴其中,化解了有點壓抑的主題。

故事發生在美國一個相對閉塞的小鎮,大家都是抬頭不見低頭見的熟人,故事的起因是女主Mildred的女兒被人姦殺,並燒焦了棄屍路邊,一起惡性事件發生了,但警局竭盡全力卻一直找不到凶手,隨著時間的流逝,大有不了了之的意思。但是Mildred身為媽媽卻不能認可這樣一個結局。雖說人死不能復生,但需要一個說法,一個結果,才能撫慰一個失去女兒的媽媽的心情。

Mildred離異帶著一雙兒女,因前夫家暴出軌而選擇離異,脾氣變得暴躁。看到這裡,我們也許都會站出來同情這個母親,她的生活是這麼的不如意,她的堅強和凶悍也許只是一種無奈偽裝。

Mildred的扮演者弗蘭西斯·麥克多蒙德精湛的演技,演出了一個失去女兒的可憐母親,面對外人時的歇斯底里,一個人獨處時的後悔哀痛,讓人跟著她的演繹沉浸其中,時而暴躁,時而傷心。

Mildred來到女兒被害的地方,從看到了豎在那裡的三塊廣告牌開始,整個故事就一步一步的通過眾人的口中,向觀眾娓娓道來,也展示了與故事相關的人背後的故事,像被推倒的多米諾骨牌,一環連一環,措不及防。

作為原創劇本,這個編劇講述故事的能力無疑是出色的,把這個並不激烈甚至有點老套的故事,變得懸念迭生,可能開始你會當成一部破案片、懸疑片,但慢慢你就會走進這個閉塞的美國小鎮,走近在這裡面生活的每一個人的身邊。

故事發生的這個美國小鎮,有點像中國的熟人社會,大家互相之間都認識,相熟且在一起生活了好久,每一家人發生了不管是好事還是壞事,都會被傳到每一個人都知道。

看似寫事的故事,其實是在寫人,立場不同,所以每個人看到的事情也許就不盡相同。

一、一個好人,不一定就是一個能力出眾的人。

"

《三塊廣告牌》在2018年拿到了金球獎最佳劇情獎,女主弗蘭西斯·麥克多蒙德拿到了金球獎和奧斯卡的雙料影后,影片本身獲得各項提名無數,在2018年也是當是風光無限的佳片。

《三塊廣告牌》不妥協,是成年人留給自己最後的倔強

導演以前的喜劇片功底,和出色的編劇能力,讓整部片子,美式幽默點綴其中,化解了有點壓抑的主題。

故事發生在美國一個相對閉塞的小鎮,大家都是抬頭不見低頭見的熟人,故事的起因是女主Mildred的女兒被人姦殺,並燒焦了棄屍路邊,一起惡性事件發生了,但警局竭盡全力卻一直找不到凶手,隨著時間的流逝,大有不了了之的意思。但是Mildred身為媽媽卻不能認可這樣一個結局。雖說人死不能復生,但需要一個說法,一個結果,才能撫慰一個失去女兒的媽媽的心情。

Mildred離異帶著一雙兒女,因前夫家暴出軌而選擇離異,脾氣變得暴躁。看到這裡,我們也許都會站出來同情這個母親,她的生活是這麼的不如意,她的堅強和凶悍也許只是一種無奈偽裝。

Mildred的扮演者弗蘭西斯·麥克多蒙德精湛的演技,演出了一個失去女兒的可憐母親,面對外人時的歇斯底里,一個人獨處時的後悔哀痛,讓人跟著她的演繹沉浸其中,時而暴躁,時而傷心。

Mildred來到女兒被害的地方,從看到了豎在那裡的三塊廣告牌開始,整個故事就一步一步的通過眾人的口中,向觀眾娓娓道來,也展示了與故事相關的人背後的故事,像被推倒的多米諾骨牌,一環連一環,措不及防。

作為原創劇本,這個編劇講述故事的能力無疑是出色的,把這個並不激烈甚至有點老套的故事,變得懸念迭生,可能開始你會當成一部破案片、懸疑片,但慢慢你就會走進這個閉塞的美國小鎮,走近在這裡面生活的每一個人的身邊。

故事發生的這個美國小鎮,有點像中國的熟人社會,大家互相之間都認識,相熟且在一起生活了好久,每一家人發生了不管是好事還是壞事,都會被傳到每一個人都知道。

看似寫事的故事,其實是在寫人,立場不同,所以每個人看到的事情也許就不盡相同。

一、一個好人,不一定就是一個能力出眾的人。

《三塊廣告牌》不妥協,是成年人留給自己最後的倔強

影片中的警察局局長Willoughby,從一開始就出現在了三塊廣告牌中,觀眾的第一印象深刻,並代入到女主的視角中,認為這也許這是個無能的局長,並且也許會有許多不美好的品德,對這麼嚴重的刑事案件都這麼的不重視……本以為小鎮的其他人會和我們一樣,設身處地的為女主考慮,一起譴責無能的局長和懶政的警局。

可結果第一個小反轉出現,小鎮人們的反映和我們預想的恰恰相反,他們沒有譴責局長,而是一起責備著女主,認為她太咄咄逼人,局長當時已經是一個身患癌症的病人,但依然不顧家人和朋友的勸阻,積極工作奮鬥在警局事業的第一線的好人。

局長Willoughby真人現身,種種的實際行為,也看起來確實是個好人,當眾人都在責備女主時,他能夠設身處地的為女主著想,並且盡力地解釋去、化解女主內心的憤怒。

可一個好人,並不是他破不了案的開脫,一個好人,並不代表他就是一個有能力的好警察,沒有破案他心中也是一個心結,他能夠理解女主,但他卻是真的無能為力。

因此,他臨死前,為女主續上了一年的廣告費用,並留下了三封上帝之眼的信,給深愛的妻子,給愧對的女主,給忠誠的下屬。

二、仇恨,永遠解決不了問題。

劇中的小警員Dixon,有暴力傾向,仇視有色人種,還多少有那麼點媽寶男的意思。在警局渾渾噩噩地過日子,一切一切看在眼裡,他都不是一個好警察,甚至有時看上去都不是一個好人。但他崇拜著局長。局長臨終前為他準備的那封信,像打開了潘多拉盒子的鑰匙,讓他重燃了年輕時考取警校時的理想,做個好警察。

"

《三塊廣告牌》在2018年拿到了金球獎最佳劇情獎,女主弗蘭西斯·麥克多蒙德拿到了金球獎和奧斯卡的雙料影后,影片本身獲得各項提名無數,在2018年也是當是風光無限的佳片。

《三塊廣告牌》不妥協,是成年人留給自己最後的倔強

導演以前的喜劇片功底,和出色的編劇能力,讓整部片子,美式幽默點綴其中,化解了有點壓抑的主題。

故事發生在美國一個相對閉塞的小鎮,大家都是抬頭不見低頭見的熟人,故事的起因是女主Mildred的女兒被人姦殺,並燒焦了棄屍路邊,一起惡性事件發生了,但警局竭盡全力卻一直找不到凶手,隨著時間的流逝,大有不了了之的意思。但是Mildred身為媽媽卻不能認可這樣一個結局。雖說人死不能復生,但需要一個說法,一個結果,才能撫慰一個失去女兒的媽媽的心情。

Mildred離異帶著一雙兒女,因前夫家暴出軌而選擇離異,脾氣變得暴躁。看到這裡,我們也許都會站出來同情這個母親,她的生活是這麼的不如意,她的堅強和凶悍也許只是一種無奈偽裝。

Mildred的扮演者弗蘭西斯·麥克多蒙德精湛的演技,演出了一個失去女兒的可憐母親,面對外人時的歇斯底里,一個人獨處時的後悔哀痛,讓人跟著她的演繹沉浸其中,時而暴躁,時而傷心。

Mildred來到女兒被害的地方,從看到了豎在那裡的三塊廣告牌開始,整個故事就一步一步的通過眾人的口中,向觀眾娓娓道來,也展示了與故事相關的人背後的故事,像被推倒的多米諾骨牌,一環連一環,措不及防。

作為原創劇本,這個編劇講述故事的能力無疑是出色的,把這個並不激烈甚至有點老套的故事,變得懸念迭生,可能開始你會當成一部破案片、懸疑片,但慢慢你就會走進這個閉塞的美國小鎮,走近在這裡面生活的每一個人的身邊。

故事發生的這個美國小鎮,有點像中國的熟人社會,大家互相之間都認識,相熟且在一起生活了好久,每一家人發生了不管是好事還是壞事,都會被傳到每一個人都知道。

看似寫事的故事,其實是在寫人,立場不同,所以每個人看到的事情也許就不盡相同。

一、一個好人,不一定就是一個能力出眾的人。

《三塊廣告牌》不妥協,是成年人留給自己最後的倔強

影片中的警察局局長Willoughby,從一開始就出現在了三塊廣告牌中,觀眾的第一印象深刻,並代入到女主的視角中,認為這也許這是個無能的局長,並且也許會有許多不美好的品德,對這麼嚴重的刑事案件都這麼的不重視……本以為小鎮的其他人會和我們一樣,設身處地的為女主考慮,一起譴責無能的局長和懶政的警局。

可結果第一個小反轉出現,小鎮人們的反映和我們預想的恰恰相反,他們沒有譴責局長,而是一起責備著女主,認為她太咄咄逼人,局長當時已經是一個身患癌症的病人,但依然不顧家人和朋友的勸阻,積極工作奮鬥在警局事業的第一線的好人。

局長Willoughby真人現身,種種的實際行為,也看起來確實是個好人,當眾人都在責備女主時,他能夠設身處地的為女主著想,並且盡力地解釋去、化解女主內心的憤怒。

可一個好人,並不是他破不了案的開脫,一個好人,並不代表他就是一個有能力的好警察,沒有破案他心中也是一個心結,他能夠理解女主,但他卻是真的無能為力。

因此,他臨死前,為女主續上了一年的廣告費用,並留下了三封上帝之眼的信,給深愛的妻子,給愧對的女主,給忠誠的下屬。

二、仇恨,永遠解決不了問題。

劇中的小警員Dixon,有暴力傾向,仇視有色人種,還多少有那麼點媽寶男的意思。在警局渾渾噩噩地過日子,一切一切看在眼裡,他都不是一個好警察,甚至有時看上去都不是一個好人。但他崇拜著局長。局長臨終前為他準備的那封信,像打開了潘多拉盒子的鑰匙,讓他重燃了年輕時考取警校時的理想,做個好警察。

《三塊廣告牌》不妥協,是成年人留給自己最後的倔強

他的桌上一直放有Mildred女兒的案卷,說明他的內心裡一直沒有放棄這個案子,但因為生活中的不如意,Dixon一直處在憤怒中,所以無法思考。Dixon是正直的,所以局長希望他能放棄心中的仇恨,冷靜的去看待一切,才會真正的變成一名警探,實現自己的理想。

"

《三塊廣告牌》在2018年拿到了金球獎最佳劇情獎,女主弗蘭西斯·麥克多蒙德拿到了金球獎和奧斯卡的雙料影后,影片本身獲得各項提名無數,在2018年也是當是風光無限的佳片。

《三塊廣告牌》不妥協,是成年人留給自己最後的倔強

導演以前的喜劇片功底,和出色的編劇能力,讓整部片子,美式幽默點綴其中,化解了有點壓抑的主題。

故事發生在美國一個相對閉塞的小鎮,大家都是抬頭不見低頭見的熟人,故事的起因是女主Mildred的女兒被人姦殺,並燒焦了棄屍路邊,一起惡性事件發生了,但警局竭盡全力卻一直找不到凶手,隨著時間的流逝,大有不了了之的意思。但是Mildred身為媽媽卻不能認可這樣一個結局。雖說人死不能復生,但需要一個說法,一個結果,才能撫慰一個失去女兒的媽媽的心情。

Mildred離異帶著一雙兒女,因前夫家暴出軌而選擇離異,脾氣變得暴躁。看到這裡,我們也許都會站出來同情這個母親,她的生活是這麼的不如意,她的堅強和凶悍也許只是一種無奈偽裝。

Mildred的扮演者弗蘭西斯·麥克多蒙德精湛的演技,演出了一個失去女兒的可憐母親,面對外人時的歇斯底里,一個人獨處時的後悔哀痛,讓人跟著她的演繹沉浸其中,時而暴躁,時而傷心。

Mildred來到女兒被害的地方,從看到了豎在那裡的三塊廣告牌開始,整個故事就一步一步的通過眾人的口中,向觀眾娓娓道來,也展示了與故事相關的人背後的故事,像被推倒的多米諾骨牌,一環連一環,措不及防。

作為原創劇本,這個編劇講述故事的能力無疑是出色的,把這個並不激烈甚至有點老套的故事,變得懸念迭生,可能開始你會當成一部破案片、懸疑片,但慢慢你就會走進這個閉塞的美國小鎮,走近在這裡面生活的每一個人的身邊。

故事發生的這個美國小鎮,有點像中國的熟人社會,大家互相之間都認識,相熟且在一起生活了好久,每一家人發生了不管是好事還是壞事,都會被傳到每一個人都知道。

看似寫事的故事,其實是在寫人,立場不同,所以每個人看到的事情也許就不盡相同。

一、一個好人,不一定就是一個能力出眾的人。

《三塊廣告牌》不妥協,是成年人留給自己最後的倔強

影片中的警察局局長Willoughby,從一開始就出現在了三塊廣告牌中,觀眾的第一印象深刻,並代入到女主的視角中,認為這也許這是個無能的局長,並且也許會有許多不美好的品德,對這麼嚴重的刑事案件都這麼的不重視……本以為小鎮的其他人會和我們一樣,設身處地的為女主考慮,一起譴責無能的局長和懶政的警局。

可結果第一個小反轉出現,小鎮人們的反映和我們預想的恰恰相反,他們沒有譴責局長,而是一起責備著女主,認為她太咄咄逼人,局長當時已經是一個身患癌症的病人,但依然不顧家人和朋友的勸阻,積極工作奮鬥在警局事業的第一線的好人。

局長Willoughby真人現身,種種的實際行為,也看起來確實是個好人,當眾人都在責備女主時,他能夠設身處地的為女主著想,並且盡力地解釋去、化解女主內心的憤怒。

可一個好人,並不是他破不了案的開脫,一個好人,並不代表他就是一個有能力的好警察,沒有破案他心中也是一個心結,他能夠理解女主,但他卻是真的無能為力。

因此,他臨死前,為女主續上了一年的廣告費用,並留下了三封上帝之眼的信,給深愛的妻子,給愧對的女主,給忠誠的下屬。

二、仇恨,永遠解決不了問題。

劇中的小警員Dixon,有暴力傾向,仇視有色人種,還多少有那麼點媽寶男的意思。在警局渾渾噩噩地過日子,一切一切看在眼裡,他都不是一個好警察,甚至有時看上去都不是一個好人。但他崇拜著局長。局長臨終前為他準備的那封信,像打開了潘多拉盒子的鑰匙,讓他重燃了年輕時考取警校時的理想,做個好警察。

《三塊廣告牌》不妥協,是成年人留給自己最後的倔強

他的桌上一直放有Mildred女兒的案卷,說明他的內心裡一直沒有放棄這個案子,但因為生活中的不如意,Dixon一直處在憤怒中,所以無法思考。Dixon是正直的,所以局長希望他能放棄心中的仇恨,冷靜的去看待一切,才會真正的變成一名警探,實現自己的理想。

《三塊廣告牌》不妥協,是成年人留給自己最後的倔強
"

《三塊廣告牌》在2018年拿到了金球獎最佳劇情獎,女主弗蘭西斯·麥克多蒙德拿到了金球獎和奧斯卡的雙料影后,影片本身獲得各項提名無數,在2018年也是當是風光無限的佳片。

《三塊廣告牌》不妥協,是成年人留給自己最後的倔強

導演以前的喜劇片功底,和出色的編劇能力,讓整部片子,美式幽默點綴其中,化解了有點壓抑的主題。

故事發生在美國一個相對閉塞的小鎮,大家都是抬頭不見低頭見的熟人,故事的起因是女主Mildred的女兒被人姦殺,並燒焦了棄屍路邊,一起惡性事件發生了,但警局竭盡全力卻一直找不到凶手,隨著時間的流逝,大有不了了之的意思。但是Mildred身為媽媽卻不能認可這樣一個結局。雖說人死不能復生,但需要一個說法,一個結果,才能撫慰一個失去女兒的媽媽的心情。

Mildred離異帶著一雙兒女,因前夫家暴出軌而選擇離異,脾氣變得暴躁。看到這裡,我們也許都會站出來同情這個母親,她的生活是這麼的不如意,她的堅強和凶悍也許只是一種無奈偽裝。

Mildred的扮演者弗蘭西斯·麥克多蒙德精湛的演技,演出了一個失去女兒的可憐母親,面對外人時的歇斯底里,一個人獨處時的後悔哀痛,讓人跟著她的演繹沉浸其中,時而暴躁,時而傷心。

Mildred來到女兒被害的地方,從看到了豎在那裡的三塊廣告牌開始,整個故事就一步一步的通過眾人的口中,向觀眾娓娓道來,也展示了與故事相關的人背後的故事,像被推倒的多米諾骨牌,一環連一環,措不及防。

作為原創劇本,這個編劇講述故事的能力無疑是出色的,把這個並不激烈甚至有點老套的故事,變得懸念迭生,可能開始你會當成一部破案片、懸疑片,但慢慢你就會走進這個閉塞的美國小鎮,走近在這裡面生活的每一個人的身邊。

故事發生的這個美國小鎮,有點像中國的熟人社會,大家互相之間都認識,相熟且在一起生活了好久,每一家人發生了不管是好事還是壞事,都會被傳到每一個人都知道。

看似寫事的故事,其實是在寫人,立場不同,所以每個人看到的事情也許就不盡相同。

一、一個好人,不一定就是一個能力出眾的人。

《三塊廣告牌》不妥協,是成年人留給自己最後的倔強

影片中的警察局局長Willoughby,從一開始就出現在了三塊廣告牌中,觀眾的第一印象深刻,並代入到女主的視角中,認為這也許這是個無能的局長,並且也許會有許多不美好的品德,對這麼嚴重的刑事案件都這麼的不重視……本以為小鎮的其他人會和我們一樣,設身處地的為女主考慮,一起譴責無能的局長和懶政的警局。

可結果第一個小反轉出現,小鎮人們的反映和我們預想的恰恰相反,他們沒有譴責局長,而是一起責備著女主,認為她太咄咄逼人,局長當時已經是一個身患癌症的病人,但依然不顧家人和朋友的勸阻,積極工作奮鬥在警局事業的第一線的好人。

局長Willoughby真人現身,種種的實際行為,也看起來確實是個好人,當眾人都在責備女主時,他能夠設身處地的為女主著想,並且盡力地解釋去、化解女主內心的憤怒。

可一個好人,並不是他破不了案的開脫,一個好人,並不代表他就是一個有能力的好警察,沒有破案他心中也是一個心結,他能夠理解女主,但他卻是真的無能為力。

因此,他臨死前,為女主續上了一年的廣告費用,並留下了三封上帝之眼的信,給深愛的妻子,給愧對的女主,給忠誠的下屬。

二、仇恨,永遠解決不了問題。

劇中的小警員Dixon,有暴力傾向,仇視有色人種,還多少有那麼點媽寶男的意思。在警局渾渾噩噩地過日子,一切一切看在眼裡,他都不是一個好警察,甚至有時看上去都不是一個好人。但他崇拜著局長。局長臨終前為他準備的那封信,像打開了潘多拉盒子的鑰匙,讓他重燃了年輕時考取警校時的理想,做個好警察。

《三塊廣告牌》不妥協,是成年人留給自己最後的倔強

他的桌上一直放有Mildred女兒的案卷,說明他的內心裡一直沒有放棄這個案子,但因為生活中的不如意,Dixon一直處在憤怒中,所以無法思考。Dixon是正直的,所以局長希望他能放棄心中的仇恨,冷靜的去看待一切,才會真正的變成一名警探,實現自己的理想。

《三塊廣告牌》不妥協,是成年人留給自己最後的倔強
《三塊廣告牌》不妥協,是成年人留給自己最後的倔強

其實有時候,人生的路途也是一個轉彎,轉個彎,之前的所有不快就看不到了,會看到不一樣的風光,但其實對我們來說目的地一直是一樣的。

三、互換立場,相互理解,才會更好的理解這個世界。

做為受害者的媽媽Mildred,女主一直站在道德的至高點上,去指責整個警察局的懶政無為,認為警察並沒有全力以赴的去辦案子,而是把精力放在了一些無關緊要的小問題上。

做為小鎮上的鄰居,同樣無法女主身為一個失去女兒的母親,身心是多麼的痛苦,並不是我們一句話說要“放下“,就能放下的。

直到被開除的警察Dixon冒著生命危險,從大火中救出了案卷,和女主進行了平靜而堅定的對話。他們之間互換了立場,真的站在了對方的位置去想問題,所以一切不再是指責與被指責,而是齊心協力的去完成一件事情。

開放式的結尾,曾經仇視的雙方,攜手踏上未知的旅程,也許未來他們依然憤怒不妥協的尋找凶手,或是懲惡揚善,也許未來的某一天,突然就放棄了,但那只是另一個故事了。

最近的電影都開始在探討人內心的世界,堅持和妥協,並沒有天生的好與不好。成年人的世界,從來都是艱辛的,你選擇頑強的和世界對抗,還是平和的隨波逐流,這都是我們個人的選擇,而我們對別人的選擇沒有指責的權利。

但不妥協,才有可能等來遲來的正義,也許寬容,會讓我們得到內心的平和,而時間會讓我們忘記那些使我們刻骨銘心的往事,但那意味著遺忘,也永遠解決不了問題。

現實的世界,開心是一種活法,放下也是一種活法,但不妥協,是我們對這個世界最後的倔強,它意味著我們將要比別人承擔更多的痛苦與責備,但也比別人更渴望著公平與正義。

每個人都在逃避,但有人卻是在等待著救贖。我們長大了,學會了妥協,可在真正的大是大非面前,我們應該做到不妥協,只有我們自己堅持了,才能保有最終得到真相的可能性,如果我們放棄了,那所有因為邪惡所做出的犧牲,又應該找誰呢?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