鯽魚優質高效養殖關鍵技術

鯽魚 畜牧業 飼料 鱅魚 鰱魚 技術 吉山花瑤 2019-07-07

鯽魚優質高效養殖關鍵技術

一、池塘條件

池塘面積適中,以 5-10 畝為好。池水一般在 1.5-2.5 米左右。有良好的水源和水質,池塘注排水方便,池形整齊,堤壩較高、較寬,沙底且池底平整,不滲水,洪水不淹,便於捕撈操作。如果魚池達不到上述要求可以適當改造。同時,池塘在放養魚種前應進行藥物清池,殺滅池塘中的病原體和有害物。水源充足的池塘可放乾池塘的水進行幹塘清理,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化漿或全池波灑。不變排水的池塘可以帶水清塘,清塘一週後即可放魚。

二、魚種放養

按照池塘 80:20 高產高效養殖規模式,應以放養鯽魚為主同時搭配放養一些花鰱,其中鯽魚產量佔 80%,花鰱佔 20%。規格為體重 40-60 克的鯽魚,放養密度為1500-1800 尾每畝。規格為體長 3-4 釐米的鯽魚,放養密度為 1000-1200 尾每畝。規格為體重 20-60 克的鰱魚,放養密度為150-170 尾每畝。魚苗或魚種放養前均需要用濃度為 1%-3%的食鹽水浸浴魚體5-20 分鐘,濃度為 10-20ppm 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浴魚體 15-30 分鐘進行嚴格消毒魚體。

三、魚種馴化

鯽魚是生活在水體中下層的魚類,主養鯽魚的池塘,魚種經馴化後才能降低養殖中的飼料成本,增加經濟效益。培育魚種階段,鯽魚馴化相對容易,馴化後的魚種在成魚養殖時上浮搶食時間段,便於養殖管理。訓話時,在飼料中添加適量誘食劑,可以縮短馴化時間。鯽魚放養密度大,群體數量大,易於馴化。反之則馴化時間長且上浮搶食的百分率低。在鯽魚放養密度已確定而不能改變的情況下,可以通過降低池塘水位的方法,相對增加池塘放養密度,則既有利於馴化,又能提高池塘水溫,促進魚體生長。搭配放養鰱魚,應在主養鯽魚上浮搶食習慣形成之後投放。鯽魚魚種馴化期的水質,宜保持為清、瘦而不宜濁、肥。

四、投喂方法

飼料配方的好壞最終要體現在養殖經濟效益上,即魚體生長速度、飼料轉換率、飼料係數和魚產量上。但是,一個科學的飼料配方並不一定能獲得預期的養殖效果,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能否正確掌握好飼料的投喂技術。池塘內水環境的生態因子及其複雜,魚類又是變溫動物,其攝食強度隨水溫而變動,投餵過少則魚體處於一種只維持代謝的狀態甚至體重減輕。投餵過多造成魚體攝食過飽而誘發魚病甚至死亡,且過剩的飼料腐敗後易使水質惡化而反過來又影響魚體正常攝食和生長。因此,必須掌握正確的飼料投喂技術。

1、日投喂量的確定 計算日投喂量的方法很多,但一般由魚體生長率和飼料係數確定,也可由魚類營養及代謝水平確定。下面為大家提供個參考數:一是日投喂量應控制在魚類攝食量的 70%-80%。二是不同發育階段的日投喂量標準,幼魚階段日投喂量佔與體重的 10%左右,成魚階段日投喂量佔魚體體重的 2%-3%,如水溫 25℃左右時魚體體重 2g.5g.10g.25g.50g 和 100g-250g 時日投喂量分別佔魚體總重的 9%-10%、8%-9%、6%-8%、4%-6%、2%-4%、2%-3%。三是不同水溫條件下日投喂量佔魚體總重的數值約為(水溫數值 x0.13)/100. 四是根據水質不同溶解氧含量條件確定日投喂量,當溶解氧含量為 3mg/L-4mg/L 時,日投喂量應比溶解氧含量為 5mg/L 以上時減少 15%,當溶解氧含量為 2mg/L-3mg/L 時,日投喂量應比溶解氧含量為 5mg/L 以上時減少 40%,當溶解氧含量低於 2mg/L 時,應停止投喂。

2、顆粒飼料的規格 顆粒飼料的規格應根據魚體的大小而適口性為度,製作不同顆粒的飼料,其粒徑的選擇標準應“就小不就大”,一般鯽魚規格在體重 10g/尾以下時飼料粒徑選擇 0.5mm,鯽魚規格在體重 10g/尾-30g/尾時飼料顆粒粒徑選擇1mm,鯽魚規格在體重 30-75g/尾時飼料粒徑選擇 1.5mm,鯽魚規格在體重 75-100g/尾時飼料粒徑選擇 2mm,鯽魚規格在體重 150-300g/尾時飼料粒徑選擇2.4mm,鯽魚規格在體重 300g/尾以上時飼料粒徑選擇 3.2mm。

3、投喂次數 幼魚階段每天投喂 3-5次,成魚階段每天投喂 2-3 次。

4、餵養方式 包括人工投喂、自動投餌機投喂和自動定時投喂等形式。鯽魚搶食性差,需細心投喂,一次投喂至少持續15-30 分鐘,並將飼料投喂在固定的飼料臺上,或選擇土質較硬池底作固定投喂點,防止飼料沉入泥中而造成浪費。飼料投喂也應堅持“四定”定質、定量、定時、定點原則。

五、日常管理

1、勤巡塘,防浮頭。堅持每天巡塘兩到三次,觀察魚體攝食情況和水質變化情況,用以確定投喂數量。同時,注意觀察魚體有無浮頭現象防止泛塘發生。

2、勤注水,促生長。有條件的池塘,需要經常注入新水,用以保持水環境的清潔,每次換水量應為池塘總水量的 1/4-1/

3. 池塘水位要隨著魚體生長和季節變化而不斷進行調整,高溫期和魚類攝食旺盛季節水要深,以增大魚體活動空間。另外,池塘加水也可已增加池水中溶解氧含量,改善水質,帶進的營養物質也有助於浮游生物繁殖,進而促進魚體生長。

3、勤管水,重監測。使用水質測定儀器或水質快速檢測盒測定池水相關理化指標,以便採用相應的管理對策。池塘配增氧機治黎明,可以預防魚類浮頭現象發生,並有利於防治魚病,提高飼料利用率,降低飼料係數,達到穩產高產的效果。

鯽魚優質高效養殖關鍵技術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