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不提供一次性洗浴用品,對保護環境的作用可能並沒有那麼大'

"

最近酒店連鎖品牌萬豪宣佈,在 2020 年全面使用更大的帶泵蓋的瓶子,取代客房淋浴間裡的一次性小瓶洗髮水、護髮素和沐浴露。

萬豪表示,這將從源頭上減少約 5 億個小塑料瓶進入垃圾填埋場。這相當於 170 萬磅的塑料,萬豪酒店每年 30% 的塑料使用量,對環境保護有積極的意義。

"

最近酒店連鎖品牌萬豪宣佈,在 2020 年全面使用更大的帶泵蓋的瓶子,取代客房淋浴間裡的一次性小瓶洗髮水、護髮素和沐浴露。

萬豪表示,這將從源頭上減少約 5 億個小塑料瓶進入垃圾填埋場。這相當於 170 萬磅的塑料,萬豪酒店每年 30% 的塑料使用量,對環境保護有積極的意義。

酒店不提供一次性洗浴用品,對保護環境的作用可能並沒有那麼大


不提供一次性的日用品,已經成為酒店行業的趨勢。除了萬豪,洲際、希爾頓等連鎖酒店都相繼作出了類似的決定,今年上海和廣州也開始要求酒店不主動向顧客提供「六小件」一次性用品。

如果大部分酒店都落實這一措施,每年能減少大量的塑料垃圾,然而這些舉措對環境保護的作用真的有這麼大嗎?一些環保主義者提出了質疑。

麻省理工學院運輸與物流中心主任 Yossi Sheffi 指出,酒店行業這類不提供一次性用品的行為,更像是一種公關活動,我們本可以採取合法且更有效的措施,但這些企業分散了我們的注意力。

洲際酒店集團 CEO Keith Barr 曾表示不提供一次性洗浴用品能顯著減少對環境的影響。不過 Yossi Sheff 認為酒店作出這一決定的另一個出發點或許是降低成本,洲際預計每年能減少使用 2 億塑料瓶,每年能節省 1100 萬美元。

"

最近酒店連鎖品牌萬豪宣佈,在 2020 年全面使用更大的帶泵蓋的瓶子,取代客房淋浴間裡的一次性小瓶洗髮水、護髮素和沐浴露。

萬豪表示,這將從源頭上減少約 5 億個小塑料瓶進入垃圾填埋場。這相當於 170 萬磅的塑料,萬豪酒店每年 30% 的塑料使用量,對環境保護有積極的意義。

酒店不提供一次性洗浴用品,對保護環境的作用可能並沒有那麼大


不提供一次性的日用品,已經成為酒店行業的趨勢。除了萬豪,洲際、希爾頓等連鎖酒店都相繼作出了類似的決定,今年上海和廣州也開始要求酒店不主動向顧客提供「六小件」一次性用品。

如果大部分酒店都落實這一措施,每年能減少大量的塑料垃圾,然而這些舉措對環境保護的作用真的有這麼大嗎?一些環保主義者提出了質疑。

麻省理工學院運輸與物流中心主任 Yossi Sheffi 指出,酒店行業這類不提供一次性用品的行為,更像是一種公關活動,我們本可以採取合法且更有效的措施,但這些企業分散了我們的注意力。

洲際酒店集團 CEO Keith Barr 曾表示不提供一次性洗浴用品能顯著減少對環境的影響。不過 Yossi Sheff 認為酒店作出這一決定的另一個出發點或許是降低成本,洲際預計每年能減少使用 2 億塑料瓶,每年能節省 1100 萬美元。

酒店不提供一次性洗浴用品,對保護環境的作用可能並沒有那麼大


想法雖美,但如果其他酒店不採取相同的措施,這反而降低了自己在行業裡的競爭力。不過現在各大酒店集團似乎已經達成了共識,既能塑造綠色環保的企業形象,又能節省成本,似乎是一個一舉兩得的事。

但問題在於,酒店不提供一次性用品對於環保的作用,可能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大。

麻省理工一項研究表明,如果不從整個供應鏈來考慮,可能會導致錯誤評估某類產品對於環境的影響,比如蘋果和微軟等公司的大部分碳足跡其實更多是來自於上游的供應鏈。

"

最近酒店連鎖品牌萬豪宣佈,在 2020 年全面使用更大的帶泵蓋的瓶子,取代客房淋浴間裡的一次性小瓶洗髮水、護髮素和沐浴露。

萬豪表示,這將從源頭上減少約 5 億個小塑料瓶進入垃圾填埋場。這相當於 170 萬磅的塑料,萬豪酒店每年 30% 的塑料使用量,對環境保護有積極的意義。

酒店不提供一次性洗浴用品,對保護環境的作用可能並沒有那麼大


不提供一次性的日用品,已經成為酒店行業的趨勢。除了萬豪,洲際、希爾頓等連鎖酒店都相繼作出了類似的決定,今年上海和廣州也開始要求酒店不主動向顧客提供「六小件」一次性用品。

如果大部分酒店都落實這一措施,每年能減少大量的塑料垃圾,然而這些舉措對環境保護的作用真的有這麼大嗎?一些環保主義者提出了質疑。

麻省理工學院運輸與物流中心主任 Yossi Sheffi 指出,酒店行業這類不提供一次性用品的行為,更像是一種公關活動,我們本可以採取合法且更有效的措施,但這些企業分散了我們的注意力。

洲際酒店集團 CEO Keith Barr 曾表示不提供一次性洗浴用品能顯著減少對環境的影響。不過 Yossi Sheff 認為酒店作出這一決定的另一個出發點或許是降低成本,洲際預計每年能減少使用 2 億塑料瓶,每年能節省 1100 萬美元。

酒店不提供一次性洗浴用品,對保護環境的作用可能並沒有那麼大


想法雖美,但如果其他酒店不採取相同的措施,這反而降低了自己在行業裡的競爭力。不過現在各大酒店集團似乎已經達成了共識,既能塑造綠色環保的企業形象,又能節省成本,似乎是一個一舉兩得的事。

但問題在於,酒店不提供一次性用品對於環保的作用,可能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大。

麻省理工一項研究表明,如果不從整個供應鏈來考慮,可能會導致錯誤評估某類產品對於環境的影響,比如蘋果和微軟等公司的大部分碳足跡其實更多是來自於上游的供應鏈。

酒店不提供一次性洗浴用品,對保護環境的作用可能並沒有那麼大


▲富士康車間

酒店不提供一次性小瓶裝洗浴用品確實可以減少廢棄塑料的數量,但用於替代的大瓶是否可回收,在製造、運輸、安裝和維護等方面對環境的影響,卻沒有多少人關注。

這並非可以忽略的因素,目前餐飲行業也在淘汰塑料吸管,但根據《太陽報》獲取的一份麥當勞內部備忘錄,麥當勞用於取代塑料吸管的紙吸管仍不可回收,目前只能被當作一般垃圾處理。

"

最近酒店連鎖品牌萬豪宣佈,在 2020 年全面使用更大的帶泵蓋的瓶子,取代客房淋浴間裡的一次性小瓶洗髮水、護髮素和沐浴露。

萬豪表示,這將從源頭上減少約 5 億個小塑料瓶進入垃圾填埋場。這相當於 170 萬磅的塑料,萬豪酒店每年 30% 的塑料使用量,對環境保護有積極的意義。

酒店不提供一次性洗浴用品,對保護環境的作用可能並沒有那麼大


不提供一次性的日用品,已經成為酒店行業的趨勢。除了萬豪,洲際、希爾頓等連鎖酒店都相繼作出了類似的決定,今年上海和廣州也開始要求酒店不主動向顧客提供「六小件」一次性用品。

如果大部分酒店都落實這一措施,每年能減少大量的塑料垃圾,然而這些舉措對環境保護的作用真的有這麼大嗎?一些環保主義者提出了質疑。

麻省理工學院運輸與物流中心主任 Yossi Sheffi 指出,酒店行業這類不提供一次性用品的行為,更像是一種公關活動,我們本可以採取合法且更有效的措施,但這些企業分散了我們的注意力。

洲際酒店集團 CEO Keith Barr 曾表示不提供一次性洗浴用品能顯著減少對環境的影響。不過 Yossi Sheff 認為酒店作出這一決定的另一個出發點或許是降低成本,洲際預計每年能減少使用 2 億塑料瓶,每年能節省 1100 萬美元。

酒店不提供一次性洗浴用品,對保護環境的作用可能並沒有那麼大


想法雖美,但如果其他酒店不採取相同的措施,這反而降低了自己在行業裡的競爭力。不過現在各大酒店集團似乎已經達成了共識,既能塑造綠色環保的企業形象,又能節省成本,似乎是一個一舉兩得的事。

但問題在於,酒店不提供一次性用品對於環保的作用,可能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大。

麻省理工一項研究表明,如果不從整個供應鏈來考慮,可能會導致錯誤評估某類產品對於環境的影響,比如蘋果和微軟等公司的大部分碳足跡其實更多是來自於上游的供應鏈。

酒店不提供一次性洗浴用品,對保護環境的作用可能並沒有那麼大


▲富士康車間

酒店不提供一次性小瓶裝洗浴用品確實可以減少廢棄塑料的數量,但用於替代的大瓶是否可回收,在製造、運輸、安裝和維護等方面對環境的影響,卻沒有多少人關注。

這並非可以忽略的因素,目前餐飲行業也在淘汰塑料吸管,但根據《太陽報》獲取的一份麥當勞內部備忘錄,麥當勞用於取代塑料吸管的紙吸管仍不可回收,目前只能被當作一般垃圾處理。

酒店不提供一次性洗浴用品,對保護環境的作用可能並沒有那麼大


正如荷蘭哥白尼可持續發展研究所的教授 Ernst Worrell 所說,如果推出之前不充分考慮後續的回收和處理問題,反而可能給公共垃圾管理系統帶來潛在的問題,從而導致更高的社區處理成本。

事實上在餐飲行業禁用塑料吸管的風潮,雖然是一件好事,但對於保護環境其實杯水車薪。曾有澳大利亞科學家進行測算,即便將地球海岸線上 83 億根塑料吸管全部倒入海里,也只佔到 800 噸海洋塑料垃圾的 0.03%。,如果放到全球每年 3.35 億噸的塑料製品中更是九牛一毛。

"

最近酒店連鎖品牌萬豪宣佈,在 2020 年全面使用更大的帶泵蓋的瓶子,取代客房淋浴間裡的一次性小瓶洗髮水、護髮素和沐浴露。

萬豪表示,這將從源頭上減少約 5 億個小塑料瓶進入垃圾填埋場。這相當於 170 萬磅的塑料,萬豪酒店每年 30% 的塑料使用量,對環境保護有積極的意義。

酒店不提供一次性洗浴用品,對保護環境的作用可能並沒有那麼大


不提供一次性的日用品,已經成為酒店行業的趨勢。除了萬豪,洲際、希爾頓等連鎖酒店都相繼作出了類似的決定,今年上海和廣州也開始要求酒店不主動向顧客提供「六小件」一次性用品。

如果大部分酒店都落實這一措施,每年能減少大量的塑料垃圾,然而這些舉措對環境保護的作用真的有這麼大嗎?一些環保主義者提出了質疑。

麻省理工學院運輸與物流中心主任 Yossi Sheffi 指出,酒店行業這類不提供一次性用品的行為,更像是一種公關活動,我們本可以採取合法且更有效的措施,但這些企業分散了我們的注意力。

洲際酒店集團 CEO Keith Barr 曾表示不提供一次性洗浴用品能顯著減少對環境的影響。不過 Yossi Sheff 認為酒店作出這一決定的另一個出發點或許是降低成本,洲際預計每年能減少使用 2 億塑料瓶,每年能節省 1100 萬美元。

酒店不提供一次性洗浴用品,對保護環境的作用可能並沒有那麼大


想法雖美,但如果其他酒店不採取相同的措施,這反而降低了自己在行業裡的競爭力。不過現在各大酒店集團似乎已經達成了共識,既能塑造綠色環保的企業形象,又能節省成本,似乎是一個一舉兩得的事。

但問題在於,酒店不提供一次性用品對於環保的作用,可能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大。

麻省理工一項研究表明,如果不從整個供應鏈來考慮,可能會導致錯誤評估某類產品對於環境的影響,比如蘋果和微軟等公司的大部分碳足跡其實更多是來自於上游的供應鏈。

酒店不提供一次性洗浴用品,對保護環境的作用可能並沒有那麼大


▲富士康車間

酒店不提供一次性小瓶裝洗浴用品確實可以減少廢棄塑料的數量,但用於替代的大瓶是否可回收,在製造、運輸、安裝和維護等方面對環境的影響,卻沒有多少人關注。

這並非可以忽略的因素,目前餐飲行業也在淘汰塑料吸管,但根據《太陽報》獲取的一份麥當勞內部備忘錄,麥當勞用於取代塑料吸管的紙吸管仍不可回收,目前只能被當作一般垃圾處理。

酒店不提供一次性洗浴用品,對保護環境的作用可能並沒有那麼大


正如荷蘭哥白尼可持續發展研究所的教授 Ernst Worrell 所說,如果推出之前不充分考慮後續的回收和處理問題,反而可能給公共垃圾管理系統帶來潛在的問題,從而導致更高的社區處理成本。

事實上在餐飲行業禁用塑料吸管的風潮,雖然是一件好事,但對於保護環境其實杯水車薪。曾有澳大利亞科學家進行測算,即便將地球海岸線上 83 億根塑料吸管全部倒入海里,也只佔到 800 噸海洋塑料垃圾的 0.03%。,如果放到全球每年 3.35 億噸的塑料製品中更是九牛一毛。

酒店不提供一次性洗浴用品,對保護環境的作用可能並沒有那麼大


▲ 圖片來自::The Mystery Vault

愛範兒此前也在一篇文章中提到,一些號稱可生物降解的塑料袋,在在埋在地下三年後,不僅沒有降解,除了讓消費者誤以為自己的消費行能減少汙染外,對環境保護沒多少實際意義。

"

最近酒店連鎖品牌萬豪宣佈,在 2020 年全面使用更大的帶泵蓋的瓶子,取代客房淋浴間裡的一次性小瓶洗髮水、護髮素和沐浴露。

萬豪表示,這將從源頭上減少約 5 億個小塑料瓶進入垃圾填埋場。這相當於 170 萬磅的塑料,萬豪酒店每年 30% 的塑料使用量,對環境保護有積極的意義。

酒店不提供一次性洗浴用品,對保護環境的作用可能並沒有那麼大


不提供一次性的日用品,已經成為酒店行業的趨勢。除了萬豪,洲際、希爾頓等連鎖酒店都相繼作出了類似的決定,今年上海和廣州也開始要求酒店不主動向顧客提供「六小件」一次性用品。

如果大部分酒店都落實這一措施,每年能減少大量的塑料垃圾,然而這些舉措對環境保護的作用真的有這麼大嗎?一些環保主義者提出了質疑。

麻省理工學院運輸與物流中心主任 Yossi Sheffi 指出,酒店行業這類不提供一次性用品的行為,更像是一種公關活動,我們本可以採取合法且更有效的措施,但這些企業分散了我們的注意力。

洲際酒店集團 CEO Keith Barr 曾表示不提供一次性洗浴用品能顯著減少對環境的影響。不過 Yossi Sheff 認為酒店作出這一決定的另一個出發點或許是降低成本,洲際預計每年能減少使用 2 億塑料瓶,每年能節省 1100 萬美元。

酒店不提供一次性洗浴用品,對保護環境的作用可能並沒有那麼大


想法雖美,但如果其他酒店不採取相同的措施,這反而降低了自己在行業裡的競爭力。不過現在各大酒店集團似乎已經達成了共識,既能塑造綠色環保的企業形象,又能節省成本,似乎是一個一舉兩得的事。

但問題在於,酒店不提供一次性用品對於環保的作用,可能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大。

麻省理工一項研究表明,如果不從整個供應鏈來考慮,可能會導致錯誤評估某類產品對於環境的影響,比如蘋果和微軟等公司的大部分碳足跡其實更多是來自於上游的供應鏈。

酒店不提供一次性洗浴用品,對保護環境的作用可能並沒有那麼大


▲富士康車間

酒店不提供一次性小瓶裝洗浴用品確實可以減少廢棄塑料的數量,但用於替代的大瓶是否可回收,在製造、運輸、安裝和維護等方面對環境的影響,卻沒有多少人關注。

這並非可以忽略的因素,目前餐飲行業也在淘汰塑料吸管,但根據《太陽報》獲取的一份麥當勞內部備忘錄,麥當勞用於取代塑料吸管的紙吸管仍不可回收,目前只能被當作一般垃圾處理。

酒店不提供一次性洗浴用品,對保護環境的作用可能並沒有那麼大


正如荷蘭哥白尼可持續發展研究所的教授 Ernst Worrell 所說,如果推出之前不充分考慮後續的回收和處理問題,反而可能給公共垃圾管理系統帶來潛在的問題,從而導致更高的社區處理成本。

事實上在餐飲行業禁用塑料吸管的風潮,雖然是一件好事,但對於保護環境其實杯水車薪。曾有澳大利亞科學家進行測算,即便將地球海岸線上 83 億根塑料吸管全部倒入海里,也只佔到 800 噸海洋塑料垃圾的 0.03%。,如果放到全球每年 3.35 億噸的塑料製品中更是九牛一毛。

酒店不提供一次性洗浴用品,對保護環境的作用可能並沒有那麼大


▲ 圖片來自::The Mystery Vault

愛範兒此前也在一篇文章中提到,一些號稱可生物降解的塑料袋,在在埋在地下三年後,不僅沒有降解,除了讓消費者誤以為自己的消費行能減少汙染外,對環境保護沒多少實際意義。

酒店不提供一次性洗浴用品,對保護環境的作用可能並沒有那麼大


近年來不少大公司掀起的環保行動,不完全是環保意識的覺醒,一定程度上是為了討好消費者。有研究指出千禧一代消費者「更重視性價比、注重環保和道德生產」。

這並不是說不用塑料吸管、不提供一次性用品等舉措是毫無意義的,只是如果真的希望更好地保護環境,除了減少用量和重複使用,還要考慮到回收利用,從源頭上解決問題,而非只是讓消費者「感覺良好」。

不過,這往往是和商家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商業邏輯是相悖的。

題圖來自:afar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