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 忠言逆耳利於行

雞湯 鄧州信訪 2017-08-01

論 忠言逆耳利於行

人在一生中說過多少話,聽到過多少別人的話,誰也無法精確統計,其本身也並不重要,但你在一生中給別人進過多少忠言,聽到過多少別人的忠言,卻是難以忘懷的。這不是因為忠言有多麼動聽和奇妙,只是由於它無論對自己還是對別人,都太重要了。正如一位哲學家所說,即使是上帝,也認為忠告和建議是不可缺少的。

忠言之所以不可缺少,是因為它能使身居高位者不因位高而偏聽,使功勳卓著者不因功高而自傲,使身處逆境者不因困苦而氣餒。一個拒絕認錯的人,可能因聽到忠言而翻然悔悟;一個不求上進的人,可能因聽到忠言而發奮進取;一個痛不欲生的人,可能因聽到忠言而堅強起來。所以,人人都需要聽到忠言,猶如人人都需要看到光明一樣。

把耳裡的忠言與眼裡的光明相提並論不過分。因為光明固然能使人眼亮,但忠言則更能使人心明。在戰場上,可以有獨臂將軍,也可以有獨眼將軍,但卻不能有糊塗將軍。

論 忠言逆耳利於行

大凡聰明人都願意聽到忠言,但富有諷刺意義的是,即使聰明人有時也很難分清哪是忠言,哪是謊言,哪是諍言,哪是讒言。正因如此,把謊言誤以為忠言者有之,把讒言誤以為諍言者有之,把諂言誤以為美言者有之,把忠言誤以為惡言者也有之。這是一些人、特別是某些掌權者,常常把事情弄糟的重要原因之一。它提醒我們,你要做到耳聰目明,就很有必要弄清究竟何為忠言以及應當怎樣善待忠言。

經驗表明,幾乎所有的忠言都有以下兩個鮮明特點:

論 忠言逆耳利於行

(一)忠言是實事求是的。有一說一,有二說二;是白的就說白的,是黑的就說黑的。既不添枝加葉,也不“缺斤少兩”;既不看聽話者的眼色行事,也不從說話者的私心出發。而謊言、諂言、讒言則不同。謊言的特點是說謊,諂言的特點是討好,讒言的特點是挑撥,三者的實質都是欺騙。

(二)忠言往往是逆耳的。逆耳,主要是指進言者照實說來,不為聽話者的好惡所左右。有的人在勝利的時候,只想聽讚美的話;在平靜的時候,只想聽恭維的話;在困難的時候,只想聽吉利的話。而對進忠言者來說,恰好相反:在勝利的時候,願意講謙虛的話;在居安的時候,願意講思危的話;在失誤的時候,願意講教訓的話。加之進忠言者又多是直言,這樣,就使聽話者常有刺耳之感。

論 忠言逆耳利於行

經驗告訴我們,善待忠言,不僅要有高尚品德,而且應十分講究藝術。

忠言猶如良藥,雖然苦口,但卻利於治病。所以,在生活中、工作中,應當鼓勵人們講真話,進忠言。然而,要做到這一點並不那麼容易。這裡的關鍵是,聽話者要心胸開闊,既不要怕忠言刺耳,也不要擔心聽了忠言會有傷面子。不管什麼人,包括職位比你低的人,年齡比你小的人,曾經反對過你的人,只要人家說得對,就應該虛心接受。

論 忠言逆耳利於行

須知,能博採眾議,集中大家的智慧,是高明的表現。怕別人說自己並不高明而拒絕他人的忠告,猶如打腫臉充胖子一樣愚蠢。

此外,對聽話者來說,還要切忌對講話者過分苛求。不能要求人家講話的方式應當如何如何,更不能要求人家講得話句句正確,只要有正確的部分,就應該持歡迎的態度,決不可因有某些片面或失當之處而全部加以拒絕。否則,就無異於堵塞言路,忠言也只能藏在別人的肚裡。

論 忠言逆耳利於行

討論忠言,我們應當記住以下四點:

★一個人敢於進忠言是可敬的。

★一個人能夠聽到忠言是幸運的。

★一個人能夠接受忠言是明智的。

★一個人能夠不為讒言所迷惑是值得欽佩的。

這四點,大概也是許多老年朋友的共同感受。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