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水氫發動機得證明成本可行,才有出路

從車外到車內 記者帶你瞭解“水氫車”的“祕密” 新京報我們視頻出品

“南陽神車”加水即可行駛的新聞引起輿論質疑後,有媒體調查發現,該車所謂的“水氫發動機”的關鍵制氫技術來自於湖北工業大學。而在5月25日上午,青年汽車掌門人龐青年也在南陽現身迴應質疑。

“水氫汽車”需要專業化研判

前湖北工業大學董仕節教授稱,青年汽車只是使用了團隊授權的制氫材料和相關技術,而發動機、電池等其他動力技術來自於其他途徑。董教授還指出,“車輛只需加水即可行駛純屬誤解”,稱他們的技術並不是在一個裝置里加水就可以產生氫氣,而是新型制氫材料、制氫裝置共同起作用的結果。

專業問題得迴歸專業視角,拿“水氫汽車”來說,這在科學層面能否站得住腳,顯然也需要專業化研判。

根據介紹,所謂水氫汽車的原理似乎是,將高效低成本的鋁合金水解制氫材料用在自主研發的制氫裝置裡,再通過新型催化劑,讓水和制氫材料發生化學反應後產生氫氣,可實現低成本即時制氫。製得的氫氣再通過氫燃料反應堆,產生電能,驅動車載電機和引擎,驅動汽車行駛。

由此看,該系統似乎應該叫做“車載水解即時制氫氫能源汽車”。

無論這個系統叫什麼,本質問題在於,能否實時製取大量氫氣,並讓氫氣經過氫燃料反應堆產生足夠的電能,驅動汽車前行。

理論上分析,在特定的裝置中通過水和特殊材料反應,獲得大量的氫氣以驅動汽車,有其可行性。

問題是,根據能量守衡定理,添加的催化劑只能加速反應,而不能起到實質的能量轉化的作用,因此需要特殊的材料來完成。目前看,所謂的新型材料就是鋁合金水解制氫材料。

即便鋁合金水解制氫材料能實時和足量製造氫氣,是否實用和能量產是個問題,其性價比是個更重要的問題。擺在眼前最好的比較是,以鋁合金水解制氫材料製取氫氣並轉換為電能驅動汽車行駛的氫能源車,能否超過化石燃料車和剛嶄露頭角的電動車。

青年公司研發的“水氫車”。新京報記者 雷燕超 攝

發展氫能源車成本是關鍵

首先,成本是否合算和更便宜。根據計算,9千克鋁可製取1千克氫氣。按照市場鋁的價格每千克10元,製取1千克氫氣的材料成本約90元(算上材料的額外損耗還不止),如果再加上氫氣通過氫燃料反應堆產生電能以驅動汽車來看,成本就更高。

現在的化石燃料汽車僅以汽油車計算,每升汽油可以驅動汽車行駛約10千米,以市場上常見的92號汽油為例,北京、上海每升約為7元。簡單計算,7元錢的汽油可讓汽車跑10千米,那麼,1千克氫氣產生的電能,或直接燃燒的能量能驅動汽車路多少千米,現在還不知道結果。

如果製作的氫氣產生的電能比汽油驅動汽車行駛的里程上優於汽油,且價格還便宜,那麼這一研究成果就值得推廣,反之就難以取代化石燃料車,甚至還不如現在的電動汽車。

也正是在氫能源汽車的成本上,龐青年現場迴應質疑稱:“用戶你就付車費,你管我成本高低?成本這事情不能告訴你,我們是機密,人家成本很高做不了,我的成本很低做得了,這是我們公司的技術。”

這段話可以概括為幾層意思:一是用戶和他人別管氫能源汽車的成本,二是南陽洛特斯氫能源汽車成本很低,也是他們的機密,即知識產權。

用戶和公眾顯然需要知道氫能源車的成本,也就是性價比,如果成本畸高,跑的里程更短,也就是不實用,自然也就沒有市場,其價值也會十分有限。再看現實情況,龐青年在8個地方為這些地方政府畫出的投資大餅高達三百多億元,但所有項目幾乎全部爛尾。

實拍“水氫車”上路情況 龐青年坦稱自己是第一次坐 新京報我們視頻出品

事實上,這種不計成本和不管成本是有人來付出成本並接盤,最終將落到納稅人身上,也因此監管部門和所有納稅人,都有理由質疑氫能源汽車。

另一方面,就知識產權和商業機密的問題,當然需要保密,但是,在一項技術轉化為成果之前,即便有專利,這樣的專利價值也等於零。消費者或公眾需要知道的是,南陽洛特斯的氫能源車的原理,直接採用製作的氫氣來供能或讓氫氣產生電能來驅動汽車是否優於化石燃油車和電動車,而且,不只是從理論和機理上向公眾普及和傳播,更需要通過研究和試驗結果來顯示和比較,並非是能讓氫能源汽車開動就是成功,就可以讓市場接受。

只有在信息傳播上讓公眾知曉,在實踐上顯示出氫能源車的性價比至少等同於現在的化石燃料車以及電動車,才有利於產品的推廣並佔領市場。即便氫能源車已經有雛形,在迴應市場和向公眾進行產品的科學傳播以及推廣上,還有大量的工作要做,而不是對公眾的質疑回懟。

此外,在技術上通過水和鋁等特殊材料反應來獲得大量的氫氣還需要解決鋁鈍化、產物和鋁粉分離等技術問題,以及化學反應制取氫氣之後的其他副產物的處理,因此,在一些專業人員看來,這樣的制氫路徑並不符合節能和環保的要求。

但是,董教授認為,他們的鋁合金水解制氫技術可以達到低成本即時制氫,而且,已實現了廉價可控的生產方式,隨時製備氫氣,隨時使用,不需要存儲和運輸的環節,只需要在新能源汽車上安裝一個制氫裝置,循環更換裝置裡的反應材料即可。

同時,董教授團隊也承認,他們的技術在氫氣製備殘留物的抽取及後續制氫的穩定性還有待研究,如果這些技術難題解決了,加上臨門一腳和相關技術完全成熟,氫能源汽車的大規模應用就指日可待。

科研和生產需要這樣的雄心和信心,但是,在氫能源車的研發上,必須要超越化石燃料車和電動車,至少要等同,才有出路和未來。這需要更多的時間和實踐來檢驗。所以,最好的做法是,繼續研究和試驗吧,讓結果來說話,也讓結果來回應所有的觀望者、批評者和贊同者。不過,所有的觀望者都真切希望,這一次不是水變油的另一個翻版--水變氫或鋁變氫。

□張田勘(專欄作者)

編輯 胡博陽 楊林鑫 校對 李世輝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