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金融競賽升級:從場景時代走向生態時代

既然科技公司可以藉助於新技術不斷擴張生態,金融機構為什麼不可以?同理,科技公司可以將生態向金融領域延伸,金融機構也可以將生態向非金融領域延伸。正是在這個意義上,金融科技正在超越金融,成為新科技。

場景為王,這是近年來新金融領域最流行的一句話了。

在此邏輯下,金融機構將產品嫁接到外部場景當中,或者千方百計打造自己的場景。

不管是去別人的場景裡,還是在自己的場景裡,金融機構的訴求無非是銷售,賣貸款、賣理財、賣保險……

訴求的單一,使得金融機構對場景的介入是淺層次的,對用戶的理解和掌握也是有限的。

隨著新金融競賽的升級,從場景走向生態,從以銷售為中心走向以用戶為中心,成為必然。

以生態的名義,金融機構必須走出去,跳出金融業務的範疇,通過新技術打造生態,深入各類場景,全面提升服務能力。

只有那些具備生態化能力的金融機構,才能抵禦阿里和騰訊等科技巨頭的衝擊,在這場新金融競賽中走得更遠。

可以看到的是,從工商銀行、建設銀行等國有大行,到中國平安、招商銀行等行業明星,再到以馬上消費金融為代表的消費金融機構,都是生態戰略的積極踐行者。

它們的佈局與打法,早就超出了我們對金融機構的固有認知。

1

曾幾何時,場景為王成了一條鐵律,尤其在傳統金融機構不佔優勢的線上。

金融機構對那些手握流量、掌控場景的互聯網公司趨之若鶩,於是金融機構資金+互聯網公司場景的合作方式大行其道,也就是助貸模式。

在助貸模式下,金融機構依附於場景而存在,更多扮演了資金通道的角色,缺乏與用戶的直接觸達。

這還帶來了一個隱憂——金融機構被後臺化了,一方面是核心風控責任容易被架空,另一方面是金融機構與用戶的距離並沒有被拉近。

場景的確為王,但王冠不屬於金融機構,而是科技巨頭。在自建場景這條路上,金融機構也走了太多彎路。

面向未來,金融機構需要超越流量思維和場景思維,真正以用戶為中心,與用戶建立更有效、更深入的連接。

這對金融機構的服務能力與技術能力提出了空前的挑戰。在以往,金融機構只需要做好存、貸、匯等服務,但現在,僅有存、貸、匯是不夠的。

因為用戶變了。新技術打破了人類活動的界限,許多以往被嚴格區隔開的功能和服務,現在都融為一體了。

換句話說,金融服務只是金融機構為用戶提供的一攬子服務的一部分。在向用戶提供金融服務之前,必須先做好非金融服務。

對用戶而言,只有需要與不需要,沒有金融與非金融之分。可以最大限度滿足用戶的,並非場景,而是一整套生態系統。

以生態為基礎,方能做到精準的用戶畫像與精細化定價,千人千面的個性化服務才能成為現實。

用平安集團董事長馬明哲的話說,過去傳統的金融模式是先賣產品再做服務,現在是先提供服務再提供產品,也就是先建立起生態,再用生態賦能金融。

在去年發表的研究報告《時不我待、只爭朝夕:中國銀行業佈局生態圈正當時》中,麥肯錫曾指出,生態圈的精髓是通過金融+場景的方式服務客戶端到端的金融相關需求,也就是從客戶潛在痛點出發,挖掘一系列解決客戶痛點的場景和機會點,從而將金融產品全方位、無縫插入客戶旅程端到端的相關場景中,滿足客戶全方位的需求。

麥肯錫認為,只有銀行深入地理解並參與解決生態圈各方的痛點,才能得到認可,此後的金融服務銷售,包括各類交叉銷售則是順水推舟的過程。

2

在行業裡,從工商銀行、建設銀行等國有大行,到中國平安、招商銀行等以創新而聞名的金融機構,再到以馬上消費金融為代表的消費金融機構,都在以各種方式打造金融生態。

為推動金融科技“增量”發展,今年5月,工行成立了工銀科技公司,以深耕B端和G端客戶、廣惠C端客戶,打造商業價值與產業價值、社會價值、公眾價值並舉的生態體系。在場景佈局方面,工行已涵蓋了政務、出行、教育、醫療、商業及服務業等領域。

與工行類似,建行上下正在全力開啟“第二發展曲線”,即通過B端賦能,C端突圍和G端連接,提高數字化、精細化資源配置水平。目前建行構建了公有云服務、智慧政務服務等 17 個平臺, 為客戶、同業和政府部門提供定製化技術支持服務。

在6月24日舉行的“新金融人才產教融合聯盟論壇”上,建行副行長張立林稱,建行致力於“打造無處不在的信用連接”,一方面幫助政府、企業和百姓建設軟件服務系統、便民生活平臺等新型基礎設施,另一方面充分運用新技術,讓銀行轉化為超級合作者,建立更加廣泛的連接,提供全流程的服務支持。

相比國有大行,平安集團的生態佈局相對聚焦,招行則以App為核心抓手完善自身生態。

在“金融+科技”、“金融+生態”的戰略規劃指引下,平安創新科技聚焦於大金融資產、大醫療健康兩大產業,深度應用於傳統金融與“金融服務、醫療健康、汽車服務、房產服務、智慧城市”五大生態圈。

尤其在智慧城市領域,平安與騰訊和阿里展開了直接競爭。目前平安構建的“1+N”智慧城市平臺體系,已在包括北京、上海、深圳等超過100個國內城市以及多個“一帶 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推廣和實施, 涵蓋財政、政務、交通、生活、衛健等領域。

還有定位為“金融科技銀行”的招行,其旗下的“招商銀行”、“掌上生活”兩大App分別已有27%和44%的流量來自非金融服務,並初步搭建了包括地鐵、公交、停車場等便民出行類場景的用戶生態體系。

“銀行卡只是 一個產品,App卻是一個平臺,承載了整個生態。”招商銀行行長田惠宇如是說。

與招行類似,馬上消費金融亦是一家以科技而聞名的持牌金融機構。在馬上消費金融創始人兼CEO趙國慶看來,馬上消費金融更像是一個持有金融機構牌照的科技公司

自成立以來,馬上消費金融一直堅持自主研發,打造核心科技能力。在馬上消費金融的1600名員工中,研發團隊超過900人。根據國家知識產權局的數據,目前持牌消費金融公司註冊專利總數為88項,其中馬上消費金融一家就註冊了53項。

舉例來說,馬上消費金融自主研發的Face X活體人臉識別技術,通過積累超過5000萬用戶及2000萬活躍用戶的數據,其識別率和穩定性已達到行業領先水平。

在馬上消費金融成立四週年之際,這家公司宣佈,將走向開放平臺,聚焦金融科技與零售科技兩大領域,並持續佈局雲平臺、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與生物識別等五大技術。

除了面向金融領域,馬上消費金融計劃將自身的科技能力輸出到零售行業和政府機構,包括酒店、商場、停車場、物業和醫院。近期該公司自主研發的酒店刷臉入住自助機系統已經投入使用,並計劃年內拓展到300家酒店。

在談及未來發展時,趙國慶表示,馬上消費金融將與合作伙伴攜手打造一個智能化、普惠化、無界化的“合作共贏”新金融生態。

3

生態(Eco)一詞源於古希臘“οικοs”,原意指“住所”或“棲息地”。

如今,生態一詞被賦予了豐富的含義,意味著開放、連接、共享,並且與新技術、新模式緊密聯繫在一起。

無疑,阿里生態和騰訊生態,是當下最引人矚目的生態。阿里以電商和支付為核心,騰訊以社交和內容為核心,它們的生態影響著大多數中國人的生活方式。

在“數字中國”的名義下,阿里、騰訊等科技巨頭的觸角還在持續延伸,諸如政務、民生、醫療等領域。

但生態不是科技公司的專屬,正如大數據、人工智能與雲計算等新技術並非科技公司專屬。

從上世紀中後期開始,金融機構積極擁抱科技革命,率先實現信息化,也積累了雄厚的技術基礎;經歷了近年來金融科技浪潮的洗禮,一些金融機構的科技實力更是迅速提升。

既然科技公司可以藉助於新技術不斷擴張生態,金融機構為什麼不可以?

同理,科技公司可以將生態向金融領域延伸,金融機構也可以將生態向非金融領域延伸。

正是在這個意義上,金融科技正在超越金融,成為新科技。通過這些新科技,金融機構得以更深入地嵌入實體經濟和社會生活,而創造出一種全新的金融服務形態。

根據美國銀行創新教父布萊特·金(Brett King)的理論,全球銀行業正在從3.0時代邁向4.0時代。他認為,銀行1.0至銀行3.0,是基於物理網點的服務渠道擴寬;銀行4.0則是迴歸到對銀行本質的重新審視,升級為嵌入生活的智能銀行服務。

布萊特·金在《銀行4.0》一書中指出,在銀行4.0世界中惟一的獲勝方式是:反思整個產品範式,把銀行平臺的功能融入人們的生活中。

不管是銀行4.0還是開放銀行,歸根到底是迴歸到金融的本質——金融是一種服務,一種無所不在的服務。

概言之,用戶在哪裡,服務就在哪裡;實體經濟的痛點在哪裡,金融創新就在哪裡。

這是對金融生態時代的最佳註解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