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都金融研究所發佈的《2019金融消費安全報告》直指當前金融消費安全形勢複雜,不僅騙術升級,受害者也呈現低齡化趨勢,未來社會各界守護金融安全,打擊金融詐騙的壓力不小。作為金融消費者,應該補充哪些知識,建立起自我防護牆呢?南都金融研究所梳理了以下金融防騙實招。

A 如何識別非法集資?

為提高廣大消費者識別非法集資的能力,處置非法集資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總結了典型非法集資活動的“四部曲”:

第一步:畫餅。

編織一個或多個“高大上”的項目。以“新技術”“新革命”“新政策”“區域鏈”“虛擬貨幣”等為幌子,描繪一幅預期報酬豐厚的藍圖,“吊”起集資參與人的胃口,讓其產生“不容錯過”“機不可失”的錯覺。

第二步:造勢。

利用一切資源把聲勢做大。舉辦各種造勢活動,比如新聞發佈會、產品推介會、現場觀摩會、體驗日活動、知識講座等;組織集體旅遊、考察等,贈送米麵油、話費等小禮品;大量展示各種或真或假的“技術認證”“獲獎證書”“政府批文”;公佈一些領導視察影視資料,公司領導與政府官員、明星合影;故意把活動選在政府會議中心、禮堂進行,其場面之大、規格之高極具欺騙性。

第三步:吸金。

想方設法套取你口袋裡的錢。非法集資人通過返點、分紅,使參與人初嘗“甜頭”,構建把錢放在他那兒不僅安全且有可觀的收入的假象。誘使參與人不僅將自己的錢傾囊而出,還動員親友加入,集資金額越滾越大。

第四步:跑路。

非法集資人往往會在“吸金”一段時間後跑路,或因為原本就是“龐氏騙局”而人去樓空,或者因為經營不善致使資金鍊斷裂。而集資參與人遭受慘重經濟損失,甚至血本無歸。

B 如何識別傳銷犯罪?

近年來,一些傳銷組織打著各種網絡新概念和新型營銷方式的旗號,採取虛假、誇大宣傳的方式以及潛在的高額回報誘惑群眾參加,通過發展人員,繳納費用維持運作,矇蔽性、欺騙性極強。對此,公安機關提醒,廣大市民在求職就業、投資理財時,要擦亮雙眼、高度警惕以下套路:

套路1 以介紹職業、招聘兼職、從事新型項目經營、低成本創業等為名,欺騙他人在本地或異地非法聚集,以面對面集中授課“洗腦”的形式,用“財富、夢想、榮耀、成功”等詞語誘導他人蔘與。

套路2 以所謂合法公司為掩護,假借高科技、新產品的幌子,以產品直銷為名,宣傳增設專賣店、實現連鎖銷售、創建概念店、申辦體驗館、出資購買區域發展加盟商的權利等,通過發展加盟商按層級收取加盟費吸引他人蔘與。

套路3 以互聯網、報刊等媒介發佈“外匯交易”“股票投資”“新能源開發”“經營模式創新”“境外債券”“網絡資本運作”“網絡點擊廣告”等所謂致富信息,或推銷“教育培訓”“個人理財”“遠程教育”等虛擬產品,引誘他人蔘與。

套路4 以親屬、朋友、同鄉身份介紹“新型營銷”“全新致富理論”“網絡營銷”“合法直銷”“消費聯盟”“網絡倍增”“加盟連鎖”等信息,組織所謂“成功”人士現身說法或招商會、推介會、免費旅遊並送紀念品等活動誘騙他人蔘與。

套路5 以互聯網站和電子商務網站為載體,極力美化公司形象,鼓吹預期收益,並通過一定方式展示已經參與人員的姓名、業績、獎勵、分紅等情況,刺激他人加入。

C 如何識別“套路貸”?

關於“套路貸”的負面新聞層出不窮,借貸人一旦掉入“套路貸”的圈套,就開始麻煩不斷,背上沉重債務。實踐中,“套路貸”的常見犯罪手法和步驟包括但不限於以下情形:

第一步:製造民間借貸假象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往往以“小額貸款公司”“投資公司”“諮詢公司”“擔保公司”“網絡借貸平臺”等名義對外宣傳,以低息、無抵押、無擔保、快速放款等為誘餌吸引被害人借款,繼而以“保證金”“行規”等虛假理由誘使被害人基於錯誤認識,簽訂金額虛高的“借貸”協議或相關協議。

第二步:製造虛假給付事實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按照虛高的“借貸”協議金額將資金轉入被害人賬戶,製造已將全部借款交付被害人的銀行流水痕跡,隨後便採取各種手段將其中全部或者部分資金收回,被害人實際上並未取得或者完全取得“借貸”協議、銀行流水上顯示的錢款。

第三步:故意製造違約或者肆意認定違約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往往會以設置違約陷阱、製造還款障礙等方式,故意造成被害人違約,或者通過肆意認定違約,強行要求被害人償還虛假債務。

第四步:惡意壘高借款金額

當被害人無力償還時,有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會安排其所屬公司或者指定的關聯公司、關聯人員為被害人償還“借款”,繼而與被害人簽訂金額更大的虛高“借貸”協議或相關協議,通過這種“轉單平賬”“以貸還貸”的方式不斷壘高“債務”。

第五步:軟硬兼施“索債”

在被害人未償還虛高“借款”的情況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藉助訴訟、仲裁、公證或者採用暴力、威脅以及其他手段向被害人或者被害人的特定關係人索取“債務”。

D 如何識別“代理退保”騙局?

除了上述比較常見的金融詐騙外,在日常生活中,與保險相關的詐騙也不在少數。其常見操作手法主要有五種,對此,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廣東監管局向廣大消費者發出風險提示:

1

冒充監管部門或保險公司工作人員,或以“保監會退保服務中心”“與銀保監局合作”的名義,通過電話、微信、網絡等進行虛假宣傳。

提醒:請勿輕易洩露個人信息。不要隨意告知陌生人身份證信息、銀行卡信息以及保單信息;保險合同是重要金融單據,包含大量個人信息,不要輕易轉交給他人,避免被非法利用遭受損失。

2

謊稱消費者所購買的保險產品已有多名消費者投訴,保險公司存在欺詐行為;或欺騙消費者若繼續持有將會蒙受巨大經濟損失,慫恿客戶退保。

提醒:謹慎辦理退保。不管是收取退保手續費,還是鼓動退保後購買所謂“升級產品”,都可能導致消費者權益受損,例如,由於年齡增長以及健康狀況的變化,可能導致再次投保時保費上升或不再符合投保條件。建議消費者謹慎辦理退保。

3

謊稱可以協助消費者“全額退保”,誘導投保人簽署代理服務協議或欠款協議,並誘導投資者提供身份證、銀行卡、保單、電話號碼等個人敏感信息,有的甚至扣留消費者銀行卡、手機,從而達到控制客戶的目的。

提醒:明辨真偽,謹防上當。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及其派駐機構均未設立退保中心,也未與相關組織合作為消費者辦理退保。

4

有的代理退保組織與黑惡勢力勾結,如消費者想終止協議,則對其實施威脅、恐嚇等不法侵害。

提醒:受到不法侵害應立即報警。如遭遇黑惡勢力的威脅、恐嚇等不法侵害,消費者應第一時間向公安機關報案,確保人身安全。

5

阻止消費者與監管部門、保險公司溝通,試圖切斷消費者正常維權通道,從中騙取客戶支付高額費用。

提醒:通過正規渠道維權。消費者如對保單有相關疑問或服務、退保需求,可直接通過保險公司官網、撥打客服熱線、親訪客服中心等方式尋求解決;也可諮詢各市保險行業協會保險糾紛調解處置專業委員會並免費申請調解;保險公司涉嫌違反保險監督管理法律法規的,可通過來信、來訪、來電(銀行保險消費者投訴維權熱線12378)等方式,向廣東銀保監局及設立在各市的銀保監分局反映。

以上金融防騙小知識是否已經牢記於心?請掃描下面二維碼參與遊戲互動,測一測你的防騙警惕性有多高。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