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行業:全面放開發用電計劃 短期電價或受衝擊

發改委通知全面放開經營性發用電計劃,預計市場化比例將提升至50-60%,短期綜合電價或略有下滑,長期有望還原電力的商品屬性,有利於行業盈利穩定。

一、市場交易電比例提升

發改委發佈《關於全面放開經營性電力用戶發用電計劃的通知》,通知中稱,全面放開經營性電力用戶發用電計劃,支持中小用戶參與市場化交易。市場交易電比例將由30%提升至50-60%,交易電折價大概率持平或收窄。1、交易電比例提升:本次通知明確全面放開經營性電力用戶發用電計劃,根據定義,除居民、農業、重要公用事業和公益性服務等行業電力用戶以及電力生產供應所必需的廠用電和線損之外,其他電力用戶均屬於經營性電力用戶。這次繼2018年放開煤炭、鋼鐵、有色、建材等4行業發用電計劃後的又一次重磅舉措。本次通知為放開所有經營性行業用電,根據2018年數據,2018年經營性行業用電量約佔全社會用電量54%左右,這意味著未來市場交易電比例將由2018年的30%提升至50-60%。2、交易電折價持平或收窄:近兩年來隨著電力市場的成熟,電力企業競價越發趨於理性,從歷史數據來看,煤電市場化交易電折價逐步收窄,我們預計隨著市場化比例的進一步提高,電力企業競價時會考慮所能承受的總體讓利額度,預計交易電折價將維持逐步收窄的趨勢。

二、綜合電價短期下降

短期來看,受市場化比例擴大影響,預計綜合電價將略微下滑,影響偏負面。當前電力仍舊供大於求,交易電量依然存在折價,在市場交易比例不斷擴大的背景下,預計綜合電價將呈現下降趨勢。中長期來看,電力有望還原商品屬性,市場化定價機制有利於行業穩定盈利,影響偏正面。長期以來,受市場煤和計劃電影響,電力行業的成本壓力難以疏導,我們預計在未來全面放開發用電後,“基準電價+浮動機制”或成為主要的定價機制,在新的電價機制下,火電行業可以較為順暢地將成本端的波動傳導至電價端,有助於火電行業實現去週期化,增強其盈利的穩定性,電力行業有望成為盈利穩定的真正的“公用事業”。

三、投資建議

發改委通知全面放開經營性行業發用電計劃,預計市場化比例將由30%提升至50-60%,短期綜合電價或略有下滑,但長期來看,有望還原電力的商品屬性,使電價由發電成本和電力供需情況決定,電力行業有望成為真正盈利穩定的公用事業。綜合來看,短期負面影響較為可控,影響火電盈利的關鍵因素仍舊是煤價,繼續看好煤價下跌背景下火電盈利的改善。兩條主線選擇火電標的:主線一:全國性優質火電:推薦華能國際、華電國際;主線二:地方優質火電:推薦京能電力、皖能電力、福能股份、內蒙華電、受益標的長源電力。

風險因素。電力需求疲軟、電價超預期下降、煤價超預期上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