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深受大人喜愛,年輕人卻累覺不愛,河南臺播了25年還在繼續

中國的戲曲藝術淵源流傳,京劇更是享有國粹的美譽,但似乎在年輕人的世界中,流行歌曲才更符合她們的審美,戲曲被默認為中老年人才喜愛的、難以欣賞的藝術形式。相信不少小夥伴都有這樣的經歷,電視臺有戲曲播放的時候就立刻換臺,生怕長輩看到,尤其是像《梨園春》這種每週固定的戲曲節目,大人們會堅持觀看,不看到選出擂主決不罷休,這對孩子們來說簡直是噩夢啊。

它深受大人喜愛,年輕人卻累覺不愛,河南臺播了25年還在繼續

其實大人們愛看戲和小孩子愛聽音樂是一個道理的。在那個年代,戲曲就是他們的流行音樂,而且還是演員們扮上行頭,在戲臺上表演給大家看,比起電影電視劇,這種呈現在眼前、能參與互動的表演形式更有感染力,更能點燃觀眾的熱情。因為先入為主的緣故,人們總是很難改變自己的審美,這就是為什麼流行音樂鋪天蓋地的今天,上了年紀的人還是愛聽戲的原因。

它深受大人喜愛,年輕人卻累覺不愛,河南臺播了25年還在繼續

在中國,戲曲種類十分豐富,比如京劇、豫劇、昆區,他們都是耳熟能詳的劇種,從名字就能看出所代表的地區。京劇有唱、念、做、打四項基本功,分生、旦、淨、醜四類行當。京劇是中國傳統文化最重要的代表形式之一,爐火純青的表演技藝,虛實結合的表現手法,高超全面的審美規範,使得京劇藝術臻於完美的同時,也削弱了自身的鄉土氣息。

它深受大人喜愛,年輕人卻累覺不愛,河南臺播了25年還在繼續

相比京劇的華貴典雅,韻味悠長,豫劇更適合河南人的口味。豫劇節奏明快,行腔酣暢,極具口語化特色。劇情簡單而富有戲劇性,起承轉合之間更加符合百姓的審美趣味,因此更容易被接受。豫劇是一種老少皆宜的表演形式,不僅幽默詼諧,不艱不澀,而且總是表現出樂觀向上的積極態度。河南人對豫劇的熱愛根植於血脈中,累了哼上幾句解解乏,沒事唱上幾句還能解悶,有事請上一出整個村子的老百姓都能看個熱鬧。

它深受大人喜愛,年輕人卻累覺不愛,河南臺播了25年還在繼續

與京劇的行雲流水、豫劇的通俗質樸相比,昆區絕對稱得上是陽春白雪,典雅富麗。崑曲之所以儒雅細膩,跟它的創作群體有直接的關係。京劇中有很多是根據歷史題材改編的,豫劇的劇本更是貼近生活,本色自然,而唯有崑曲是文人雅士的創作園地。他們的審美旨趣決定了崑曲的藝術格調。崑曲雖是地方劇種,但文人身份卻不侷限於南方地區,因此仍能得到廣泛的傳播,並且在傳播的過程中能夠保持內在美學的一致性。

它深受大人喜愛,年輕人卻累覺不愛,河南臺播了25年還在繼續

聽村子裡的爺爺說,他們聽戲有一個習慣,越是唱得好臺下越安靜,因為觀眾們都聽得入迷了,全都屏氣凝神,地上掉根針都能聽到。現在村子裡還保留著以前的戲臺,只是很久沒有人在上面唱戲了。不愛看戲的90後都已經長大成人了,早已過了和長輩搶奪遙控器的年齡了,聽說《梨園春》還在播出,到今年已經是第25個年頭了,看來深受老百姓喜愛。

現在想想,全家老小能一起看臺戲,也是一件幸事。你們那裡有什麼聽戲的習慣嗎?如果有喜歡的戲曲也可以跟大家分享哦。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