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逆襲”標本:京劇是咋由“四不像”一躍變成“國粹”的?'

"
"
“草根逆襲”標本:京劇是咋由“四不像”一躍變成“國粹”的?

(一)

被外國人稱作“中國歌劇”的京劇,已無疑是舉世公認的“國寶”了。但在中國的“戲曲大家庭”中,其實它有可能是“資歷”最淺、出現最晚的一個。

如果查查“家譜”,你還會驚異地發現,這主兒基本沒爹沒媽,很是有些齊天大聖孫悟空的氣質,憑空就成了個“混世魔王”。

那麼,它又是怎麼出現、產生,一步登天成了“國粹”了呢?

話,那得從頭兒說起 -----

在長江與京杭大運河的交匯處,有一個美麗、富庶的城市,它就是揚州。

這個當年由吳王夫差修建的江南名城有著近2500年的歷史。水陸兼通的地利和身為南北漕運“咽喉之地”的重要,使這個城市一直得天獨厚,盡享繁華。早在唐朝時就是國內的四大港口之一,到了清代,已躋身於世界上位列前十的具有50萬人口的大城市行列。

一句耳熟能詳的“煙花三月下揚州”,更勾起人對這個城市的無限的聯想。

這麼一個又利於發展、又適合人居的地方,自然成為很多人心中的嚮往。

"
“草根逆襲”標本:京劇是咋由“四不像”一躍變成“國粹”的?

(一)

被外國人稱作“中國歌劇”的京劇,已無疑是舉世公認的“國寶”了。但在中國的“戲曲大家庭”中,其實它有可能是“資歷”最淺、出現最晚的一個。

如果查查“家譜”,你還會驚異地發現,這主兒基本沒爹沒媽,很是有些齊天大聖孫悟空的氣質,憑空就成了個“混世魔王”。

那麼,它又是怎麼出現、產生,一步登天成了“國粹”了呢?

話,那得從頭兒說起 -----

在長江與京杭大運河的交匯處,有一個美麗、富庶的城市,它就是揚州。

這個當年由吳王夫差修建的江南名城有著近2500年的歷史。水陸兼通的地利和身為南北漕運“咽喉之地”的重要,使這個城市一直得天獨厚,盡享繁華。早在唐朝時就是國內的四大港口之一,到了清代,已躋身於世界上位列前十的具有50萬人口的大城市行列。

一句耳熟能詳的“煙花三月下揚州”,更勾起人對這個城市的無限的聯想。

這麼一個又利於發展、又適合人居的地方,自然成為很多人心中的嚮往。

“草根逆襲”標本:京劇是咋由“四不像”一躍變成“國粹”的?

清王朝的康乾時期是揚州發展史上的一個鼎盛階段。

那時候,這個城市裡聚集了好多來自徽州的商人,他們以經營鹽業為主,成為這個全國最大的鹽業經銷中心中的一支最重要的力量。

當時,全國的稅賦有一半來自於鹽,而揚州的鹽商又佔了鹽業收入的“半壁江山”。有一個對比可以告訴你這些傢伙們有多有錢,當時清王朝的國庫儲備是白銀7000萬兩,而揚州徽商們的資本超過它的一半,達到4000萬。

啥叫“富可敵國”?他們就是。

這裡曾有一個故事。說乾隆皇帝下江南,到了揚州去瘦西湖。看了一圈兒他突然感嘆道:真像京城的北海呀,就是缺一座白塔。

言者無意,聽者有心。當時皇帝的這種下基層有些類似於國家元首的個人旅遊,基本都是由各地的著名企業家承擔接待任務。此時在一旁陪同的正是揚州最大的徽商、大清國“福布斯”排行榜上的首富江春,老大的感慨被他一字不差地記在了心裡。

第二天,乾隆繼續去遊瘦西湖。當他再到湖上時卻不禁驚詫不已:只見一座白塔已矗然立於湖畔!

當他再聽說這是江春出資依京城白塔連夜建造之後,這個當時中國最能胡造的老傢伙也不由不感慨:揚州鹽商財力偉哉!意思是他大爺的這幫孫子也忒有錢了。

"
“草根逆襲”標本:京劇是咋由“四不像”一躍變成“國粹”的?

(一)

被外國人稱作“中國歌劇”的京劇,已無疑是舉世公認的“國寶”了。但在中國的“戲曲大家庭”中,其實它有可能是“資歷”最淺、出現最晚的一個。

如果查查“家譜”,你還會驚異地發現,這主兒基本沒爹沒媽,很是有些齊天大聖孫悟空的氣質,憑空就成了個“混世魔王”。

那麼,它又是怎麼出現、產生,一步登天成了“國粹”了呢?

話,那得從頭兒說起 -----

在長江與京杭大運河的交匯處,有一個美麗、富庶的城市,它就是揚州。

這個當年由吳王夫差修建的江南名城有著近2500年的歷史。水陸兼通的地利和身為南北漕運“咽喉之地”的重要,使這個城市一直得天獨厚,盡享繁華。早在唐朝時就是國內的四大港口之一,到了清代,已躋身於世界上位列前十的具有50萬人口的大城市行列。

一句耳熟能詳的“煙花三月下揚州”,更勾起人對這個城市的無限的聯想。

這麼一個又利於發展、又適合人居的地方,自然成為很多人心中的嚮往。

“草根逆襲”標本:京劇是咋由“四不像”一躍變成“國粹”的?

清王朝的康乾時期是揚州發展史上的一個鼎盛階段。

那時候,這個城市裡聚集了好多來自徽州的商人,他們以經營鹽業為主,成為這個全國最大的鹽業經銷中心中的一支最重要的力量。

當時,全國的稅賦有一半來自於鹽,而揚州的鹽商又佔了鹽業收入的“半壁江山”。有一個對比可以告訴你這些傢伙們有多有錢,當時清王朝的國庫儲備是白銀7000萬兩,而揚州徽商們的資本超過它的一半,達到4000萬。

啥叫“富可敵國”?他們就是。

這裡曾有一個故事。說乾隆皇帝下江南,到了揚州去瘦西湖。看了一圈兒他突然感嘆道:真像京城的北海呀,就是缺一座白塔。

言者無意,聽者有心。當時皇帝的這種下基層有些類似於國家元首的個人旅遊,基本都是由各地的著名企業家承擔接待任務。此時在一旁陪同的正是揚州最大的徽商、大清國“福布斯”排行榜上的首富江春,老大的感慨被他一字不差地記在了心裡。

第二天,乾隆繼續去遊瘦西湖。當他再到湖上時卻不禁驚詫不已:只見一座白塔已矗然立於湖畔!

當他再聽說這是江春出資依京城白塔連夜建造之後,這個當時中國最能胡造的老傢伙也不由不感慨:揚州鹽商財力偉哉!意思是他大爺的這幫孫子也忒有錢了。

“草根逆襲”標本:京劇是咋由“四不像”一躍變成“國粹”的?

(二)

有錢是好事,不花是傻子。眼兒一閉,沒睜,人死了錢兒沒花完,這是人生最大的遺憾,小瀋陽已經告訴了我們這個並不深奧的道理。

從小就在外面辛苦奔波的徽商們,於是直把揚州做故鄉,豪宅、園林、會館......怎麼舒服奔怎麼來,什麼享受衝什麼去。

“富人區”的“聚攏效應”不僅引導了揚州的消費潮流,也吸引了來自各地的文藝工作者。

戲曲,在當時是上至達官貴人下到草根百姓的唯一的娛樂樣式。據說在當時的揚州,是處處見戲臺,滿耳聞笙歌。什麼京腔、秦腔、徽腔、崑腔、二黃調、羅羅腔......能唱出道道兒的這裡都有,整個兒一個“中國戲曲博覽會”。

既然已漸成風氣,這有社會地位、有經濟實力的同志,自然就不願意、也不屑於跟土老百姓去擠戲園子了。再加上各級領導時不常兒下來視察,陪領導看戲也是重要議程之一,從安全和尊重的角度考慮,於是,由個人出資豢養的、以專有演出任務為主的戲班(也稱“內班”)應運而生。

"
“草根逆襲”標本:京劇是咋由“四不像”一躍變成“國粹”的?

(一)

被外國人稱作“中國歌劇”的京劇,已無疑是舉世公認的“國寶”了。但在中國的“戲曲大家庭”中,其實它有可能是“資歷”最淺、出現最晚的一個。

如果查查“家譜”,你還會驚異地發現,這主兒基本沒爹沒媽,很是有些齊天大聖孫悟空的氣質,憑空就成了個“混世魔王”。

那麼,它又是怎麼出現、產生,一步登天成了“國粹”了呢?

話,那得從頭兒說起 -----

在長江與京杭大運河的交匯處,有一個美麗、富庶的城市,它就是揚州。

這個當年由吳王夫差修建的江南名城有著近2500年的歷史。水陸兼通的地利和身為南北漕運“咽喉之地”的重要,使這個城市一直得天獨厚,盡享繁華。早在唐朝時就是國內的四大港口之一,到了清代,已躋身於世界上位列前十的具有50萬人口的大城市行列。

一句耳熟能詳的“煙花三月下揚州”,更勾起人對這個城市的無限的聯想。

這麼一個又利於發展、又適合人居的地方,自然成為很多人心中的嚮往。

“草根逆襲”標本:京劇是咋由“四不像”一躍變成“國粹”的?

清王朝的康乾時期是揚州發展史上的一個鼎盛階段。

那時候,這個城市裡聚集了好多來自徽州的商人,他們以經營鹽業為主,成為這個全國最大的鹽業經銷中心中的一支最重要的力量。

當時,全國的稅賦有一半來自於鹽,而揚州的鹽商又佔了鹽業收入的“半壁江山”。有一個對比可以告訴你這些傢伙們有多有錢,當時清王朝的國庫儲備是白銀7000萬兩,而揚州徽商們的資本超過它的一半,達到4000萬。

啥叫“富可敵國”?他們就是。

這裡曾有一個故事。說乾隆皇帝下江南,到了揚州去瘦西湖。看了一圈兒他突然感嘆道:真像京城的北海呀,就是缺一座白塔。

言者無意,聽者有心。當時皇帝的這種下基層有些類似於國家元首的個人旅遊,基本都是由各地的著名企業家承擔接待任務。此時在一旁陪同的正是揚州最大的徽商、大清國“福布斯”排行榜上的首富江春,老大的感慨被他一字不差地記在了心裡。

第二天,乾隆繼續去遊瘦西湖。當他再到湖上時卻不禁驚詫不已:只見一座白塔已矗然立於湖畔!

當他再聽說這是江春出資依京城白塔連夜建造之後,這個當時中國最能胡造的老傢伙也不由不感慨:揚州鹽商財力偉哉!意思是他大爺的這幫孫子也忒有錢了。

“草根逆襲”標本:京劇是咋由“四不像”一躍變成“國粹”的?

(二)

有錢是好事,不花是傻子。眼兒一閉,沒睜,人死了錢兒沒花完,這是人生最大的遺憾,小瀋陽已經告訴了我們這個並不深奧的道理。

從小就在外面辛苦奔波的徽商們,於是直把揚州做故鄉,豪宅、園林、會館......怎麼舒服奔怎麼來,什麼享受衝什麼去。

“富人區”的“聚攏效應”不僅引導了揚州的消費潮流,也吸引了來自各地的文藝工作者。

戲曲,在當時是上至達官貴人下到草根百姓的唯一的娛樂樣式。據說在當時的揚州,是處處見戲臺,滿耳聞笙歌。什麼京腔、秦腔、徽腔、崑腔、二黃調、羅羅腔......能唱出道道兒的這裡都有,整個兒一個“中國戲曲博覽會”。

既然已漸成風氣,這有社會地位、有經濟實力的同志,自然就不願意、也不屑於跟土老百姓去擠戲園子了。再加上各級領導時不常兒下來視察,陪領導看戲也是重要議程之一,從安全和尊重的角度考慮,於是,由個人出資豢養的、以專有演出任務為主的戲班(也稱“內班”)應運而生。

“草根逆襲”標本:京劇是咋由“四不像”一躍變成“國粹”的?

最有錢的是徽商,那麼這些個人劇團中,藝術素養最高的也自然是徽商的劇團。這些戲班從他們的家鄉徽州到他們的客居之地,可以說都代表了當地的藝術欣賞的最高水準。他們雄厚的財力,使其能將最好的明星人才攏於旗下。譬如夜建白塔的那位大款中的大款江春,他的戲班就幾乎是可以囊括大清朝“梅花獎”的班底。

據說,這位戲曲鑑賞家的品位相當不低,他的家中常常“曲劇三四部,同日分庭館宴客,客至以數百計”。就是整好幾百人,好幾個演廳,想看啥看啥看了吃吃了看,一副有了錢不知咋得瑟的腐敗樣子。

"
“草根逆襲”標本:京劇是咋由“四不像”一躍變成“國粹”的?

(一)

被外國人稱作“中國歌劇”的京劇,已無疑是舉世公認的“國寶”了。但在中國的“戲曲大家庭”中,其實它有可能是“資歷”最淺、出現最晚的一個。

如果查查“家譜”,你還會驚異地發現,這主兒基本沒爹沒媽,很是有些齊天大聖孫悟空的氣質,憑空就成了個“混世魔王”。

那麼,它又是怎麼出現、產生,一步登天成了“國粹”了呢?

話,那得從頭兒說起 -----

在長江與京杭大運河的交匯處,有一個美麗、富庶的城市,它就是揚州。

這個當年由吳王夫差修建的江南名城有著近2500年的歷史。水陸兼通的地利和身為南北漕運“咽喉之地”的重要,使這個城市一直得天獨厚,盡享繁華。早在唐朝時就是國內的四大港口之一,到了清代,已躋身於世界上位列前十的具有50萬人口的大城市行列。

一句耳熟能詳的“煙花三月下揚州”,更勾起人對這個城市的無限的聯想。

這麼一個又利於發展、又適合人居的地方,自然成為很多人心中的嚮往。

“草根逆襲”標本:京劇是咋由“四不像”一躍變成“國粹”的?

清王朝的康乾時期是揚州發展史上的一個鼎盛階段。

那時候,這個城市裡聚集了好多來自徽州的商人,他們以經營鹽業為主,成為這個全國最大的鹽業經銷中心中的一支最重要的力量。

當時,全國的稅賦有一半來自於鹽,而揚州的鹽商又佔了鹽業收入的“半壁江山”。有一個對比可以告訴你這些傢伙們有多有錢,當時清王朝的國庫儲備是白銀7000萬兩,而揚州徽商們的資本超過它的一半,達到4000萬。

啥叫“富可敵國”?他們就是。

這裡曾有一個故事。說乾隆皇帝下江南,到了揚州去瘦西湖。看了一圈兒他突然感嘆道:真像京城的北海呀,就是缺一座白塔。

言者無意,聽者有心。當時皇帝的這種下基層有些類似於國家元首的個人旅遊,基本都是由各地的著名企業家承擔接待任務。此時在一旁陪同的正是揚州最大的徽商、大清國“福布斯”排行榜上的首富江春,老大的感慨被他一字不差地記在了心裡。

第二天,乾隆繼續去遊瘦西湖。當他再到湖上時卻不禁驚詫不已:只見一座白塔已矗然立於湖畔!

當他再聽說這是江春出資依京城白塔連夜建造之後,這個當時中國最能胡造的老傢伙也不由不感慨:揚州鹽商財力偉哉!意思是他大爺的這幫孫子也忒有錢了。

“草根逆襲”標本:京劇是咋由“四不像”一躍變成“國粹”的?

(二)

有錢是好事,不花是傻子。眼兒一閉,沒睜,人死了錢兒沒花完,這是人生最大的遺憾,小瀋陽已經告訴了我們這個並不深奧的道理。

從小就在外面辛苦奔波的徽商們,於是直把揚州做故鄉,豪宅、園林、會館......怎麼舒服奔怎麼來,什麼享受衝什麼去。

“富人區”的“聚攏效應”不僅引導了揚州的消費潮流,也吸引了來自各地的文藝工作者。

戲曲,在當時是上至達官貴人下到草根百姓的唯一的娛樂樣式。據說在當時的揚州,是處處見戲臺,滿耳聞笙歌。什麼京腔、秦腔、徽腔、崑腔、二黃調、羅羅腔......能唱出道道兒的這裡都有,整個兒一個“中國戲曲博覽會”。

既然已漸成風氣,這有社會地位、有經濟實力的同志,自然就不願意、也不屑於跟土老百姓去擠戲園子了。再加上各級領導時不常兒下來視察,陪領導看戲也是重要議程之一,從安全和尊重的角度考慮,於是,由個人出資豢養的、以專有演出任務為主的戲班(也稱“內班”)應運而生。

“草根逆襲”標本:京劇是咋由“四不像”一躍變成“國粹”的?

最有錢的是徽商,那麼這些個人劇團中,藝術素養最高的也自然是徽商的劇團。這些戲班從他們的家鄉徽州到他們的客居之地,可以說都代表了當地的藝術欣賞的最高水準。他們雄厚的財力,使其能將最好的明星人才攏於旗下。譬如夜建白塔的那位大款中的大款江春,他的戲班就幾乎是可以囊括大清朝“梅花獎”的班底。

據說,這位戲曲鑑賞家的品位相當不低,他的家中常常“曲劇三四部,同日分庭館宴客,客至以數百計”。就是整好幾百人,好幾個演廳,想看啥看啥看了吃吃了看,一副有了錢不知咋得瑟的腐敗樣子。

“草根逆襲”標本:京劇是咋由“四不像”一躍變成“國粹”的?

(三)

江春的私人劇團叫“春臺班”,業務骨幹是著名旦角楊八官和郝天秀。

其中來自安徽安慶的男旦郝天秀,一個大老爺們比女人還女人,其嫵媚膩人入骨,江湖人稱“坑死人”。後來又來了個唱秦腔的魏長生,臺上那狐狸勁兒跟這小郝有一拼。江老闆對小魏同志非常賞識,一齣戲竟支付出場費白銀1000兩。當時這幫拿錢不當錢的企業家們互相比藝術投入,你排一出《桃花扇》用銀16萬兩,我這一出《長生殿》索性40多萬兩,夠一個縣的老百姓吃好幾年。

不過這些財力托起來的文藝團體也確實不辱使命,無論是各路唱腔的融合、表演技藝的提高、服裝道具的美侖美奐,都是與時俱進。要不怎麼後來一進京城,就把那幫粉絲給震得像傻子一樣合不上嘴。

說話間到了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正值這個風流皇帝的80大壽。

"
“草根逆襲”標本:京劇是咋由“四不像”一躍變成“國粹”的?

(一)

被外國人稱作“中國歌劇”的京劇,已無疑是舉世公認的“國寶”了。但在中國的“戲曲大家庭”中,其實它有可能是“資歷”最淺、出現最晚的一個。

如果查查“家譜”,你還會驚異地發現,這主兒基本沒爹沒媽,很是有些齊天大聖孫悟空的氣質,憑空就成了個“混世魔王”。

那麼,它又是怎麼出現、產生,一步登天成了“國粹”了呢?

話,那得從頭兒說起 -----

在長江與京杭大運河的交匯處,有一個美麗、富庶的城市,它就是揚州。

這個當年由吳王夫差修建的江南名城有著近2500年的歷史。水陸兼通的地利和身為南北漕運“咽喉之地”的重要,使這個城市一直得天獨厚,盡享繁華。早在唐朝時就是國內的四大港口之一,到了清代,已躋身於世界上位列前十的具有50萬人口的大城市行列。

一句耳熟能詳的“煙花三月下揚州”,更勾起人對這個城市的無限的聯想。

這麼一個又利於發展、又適合人居的地方,自然成為很多人心中的嚮往。

“草根逆襲”標本:京劇是咋由“四不像”一躍變成“國粹”的?

清王朝的康乾時期是揚州發展史上的一個鼎盛階段。

那時候,這個城市裡聚集了好多來自徽州的商人,他們以經營鹽業為主,成為這個全國最大的鹽業經銷中心中的一支最重要的力量。

當時,全國的稅賦有一半來自於鹽,而揚州的鹽商又佔了鹽業收入的“半壁江山”。有一個對比可以告訴你這些傢伙們有多有錢,當時清王朝的國庫儲備是白銀7000萬兩,而揚州徽商們的資本超過它的一半,達到4000萬。

啥叫“富可敵國”?他們就是。

這裡曾有一個故事。說乾隆皇帝下江南,到了揚州去瘦西湖。看了一圈兒他突然感嘆道:真像京城的北海呀,就是缺一座白塔。

言者無意,聽者有心。當時皇帝的這種下基層有些類似於國家元首的個人旅遊,基本都是由各地的著名企業家承擔接待任務。此時在一旁陪同的正是揚州最大的徽商、大清國“福布斯”排行榜上的首富江春,老大的感慨被他一字不差地記在了心裡。

第二天,乾隆繼續去遊瘦西湖。當他再到湖上時卻不禁驚詫不已:只見一座白塔已矗然立於湖畔!

當他再聽說這是江春出資依京城白塔連夜建造之後,這個當時中國最能胡造的老傢伙也不由不感慨:揚州鹽商財力偉哉!意思是他大爺的這幫孫子也忒有錢了。

“草根逆襲”標本:京劇是咋由“四不像”一躍變成“國粹”的?

(二)

有錢是好事,不花是傻子。眼兒一閉,沒睜,人死了錢兒沒花完,這是人生最大的遺憾,小瀋陽已經告訴了我們這個並不深奧的道理。

從小就在外面辛苦奔波的徽商們,於是直把揚州做故鄉,豪宅、園林、會館......怎麼舒服奔怎麼來,什麼享受衝什麼去。

“富人區”的“聚攏效應”不僅引導了揚州的消費潮流,也吸引了來自各地的文藝工作者。

戲曲,在當時是上至達官貴人下到草根百姓的唯一的娛樂樣式。據說在當時的揚州,是處處見戲臺,滿耳聞笙歌。什麼京腔、秦腔、徽腔、崑腔、二黃調、羅羅腔......能唱出道道兒的這裡都有,整個兒一個“中國戲曲博覽會”。

既然已漸成風氣,這有社會地位、有經濟實力的同志,自然就不願意、也不屑於跟土老百姓去擠戲園子了。再加上各級領導時不常兒下來視察,陪領導看戲也是重要議程之一,從安全和尊重的角度考慮,於是,由個人出資豢養的、以專有演出任務為主的戲班(也稱“內班”)應運而生。

“草根逆襲”標本:京劇是咋由“四不像”一躍變成“國粹”的?

最有錢的是徽商,那麼這些個人劇團中,藝術素養最高的也自然是徽商的劇團。這些戲班從他們的家鄉徽州到他們的客居之地,可以說都代表了當地的藝術欣賞的最高水準。他們雄厚的財力,使其能將最好的明星人才攏於旗下。譬如夜建白塔的那位大款中的大款江春,他的戲班就幾乎是可以囊括大清朝“梅花獎”的班底。

據說,這位戲曲鑑賞家的品位相當不低,他的家中常常“曲劇三四部,同日分庭館宴客,客至以數百計”。就是整好幾百人,好幾個演廳,想看啥看啥看了吃吃了看,一副有了錢不知咋得瑟的腐敗樣子。

“草根逆襲”標本:京劇是咋由“四不像”一躍變成“國粹”的?

(三)

江春的私人劇團叫“春臺班”,業務骨幹是著名旦角楊八官和郝天秀。

其中來自安徽安慶的男旦郝天秀,一個大老爺們比女人還女人,其嫵媚膩人入骨,江湖人稱“坑死人”。後來又來了個唱秦腔的魏長生,臺上那狐狸勁兒跟這小郝有一拼。江老闆對小魏同志非常賞識,一齣戲竟支付出場費白銀1000兩。當時這幫拿錢不當錢的企業家們互相比藝術投入,你排一出《桃花扇》用銀16萬兩,我這一出《長生殿》索性40多萬兩,夠一個縣的老百姓吃好幾年。

不過這些財力托起來的文藝團體也確實不辱使命,無論是各路唱腔的融合、表演技藝的提高、服裝道具的美侖美奐,都是與時俱進。要不怎麼後來一進京城,就把那幫粉絲給震得像傻子一樣合不上嘴。

說話間到了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正值這個風流皇帝的80大壽。

“草根逆襲”標本:京劇是咋由“四不像”一躍變成“國粹”的?

這位玩了一輩子的老同志決定與民同樂,咱們全國上下一起鬧。於是乎,編制內外的、在職的二線的各民族的高級幹部們(王爺、大臣),各級國家機關(六部、軍界)、各界群眾團體(各省會館、各商業協會)都抓住這個普天同慶的契機,以給老大祝壽的名義,搞了一個全國性的文藝匯演-----“進獻賀戲”

據說當時的北京城熱鬧非凡,每天彩旗招展人山人海那是相當地紅火。就跟那農貿市場和書市似地,滿街筒子一路戲臺,各路諸侯分好地段,鑼鼓樂器嗚哩哇啦南腔北嗓,好一派“衢歌巷舞之樂”。

"
“草根逆襲”標本:京劇是咋由“四不像”一躍變成“國粹”的?

(一)

被外國人稱作“中國歌劇”的京劇,已無疑是舉世公認的“國寶”了。但在中國的“戲曲大家庭”中,其實它有可能是“資歷”最淺、出現最晚的一個。

如果查查“家譜”,你還會驚異地發現,這主兒基本沒爹沒媽,很是有些齊天大聖孫悟空的氣質,憑空就成了個“混世魔王”。

那麼,它又是怎麼出現、產生,一步登天成了“國粹”了呢?

話,那得從頭兒說起 -----

在長江與京杭大運河的交匯處,有一個美麗、富庶的城市,它就是揚州。

這個當年由吳王夫差修建的江南名城有著近2500年的歷史。水陸兼通的地利和身為南北漕運“咽喉之地”的重要,使這個城市一直得天獨厚,盡享繁華。早在唐朝時就是國內的四大港口之一,到了清代,已躋身於世界上位列前十的具有50萬人口的大城市行列。

一句耳熟能詳的“煙花三月下揚州”,更勾起人對這個城市的無限的聯想。

這麼一個又利於發展、又適合人居的地方,自然成為很多人心中的嚮往。

“草根逆襲”標本:京劇是咋由“四不像”一躍變成“國粹”的?

清王朝的康乾時期是揚州發展史上的一個鼎盛階段。

那時候,這個城市裡聚集了好多來自徽州的商人,他們以經營鹽業為主,成為這個全國最大的鹽業經銷中心中的一支最重要的力量。

當時,全國的稅賦有一半來自於鹽,而揚州的鹽商又佔了鹽業收入的“半壁江山”。有一個對比可以告訴你這些傢伙們有多有錢,當時清王朝的國庫儲備是白銀7000萬兩,而揚州徽商們的資本超過它的一半,達到4000萬。

啥叫“富可敵國”?他們就是。

這裡曾有一個故事。說乾隆皇帝下江南,到了揚州去瘦西湖。看了一圈兒他突然感嘆道:真像京城的北海呀,就是缺一座白塔。

言者無意,聽者有心。當時皇帝的這種下基層有些類似於國家元首的個人旅遊,基本都是由各地的著名企業家承擔接待任務。此時在一旁陪同的正是揚州最大的徽商、大清國“福布斯”排行榜上的首富江春,老大的感慨被他一字不差地記在了心裡。

第二天,乾隆繼續去遊瘦西湖。當他再到湖上時卻不禁驚詫不已:只見一座白塔已矗然立於湖畔!

當他再聽說這是江春出資依京城白塔連夜建造之後,這個當時中國最能胡造的老傢伙也不由不感慨:揚州鹽商財力偉哉!意思是他大爺的這幫孫子也忒有錢了。

“草根逆襲”標本:京劇是咋由“四不像”一躍變成“國粹”的?

(二)

有錢是好事,不花是傻子。眼兒一閉,沒睜,人死了錢兒沒花完,這是人生最大的遺憾,小瀋陽已經告訴了我們這個並不深奧的道理。

從小就在外面辛苦奔波的徽商們,於是直把揚州做故鄉,豪宅、園林、會館......怎麼舒服奔怎麼來,什麼享受衝什麼去。

“富人區”的“聚攏效應”不僅引導了揚州的消費潮流,也吸引了來自各地的文藝工作者。

戲曲,在當時是上至達官貴人下到草根百姓的唯一的娛樂樣式。據說在當時的揚州,是處處見戲臺,滿耳聞笙歌。什麼京腔、秦腔、徽腔、崑腔、二黃調、羅羅腔......能唱出道道兒的這裡都有,整個兒一個“中國戲曲博覽會”。

既然已漸成風氣,這有社會地位、有經濟實力的同志,自然就不願意、也不屑於跟土老百姓去擠戲園子了。再加上各級領導時不常兒下來視察,陪領導看戲也是重要議程之一,從安全和尊重的角度考慮,於是,由個人出資豢養的、以專有演出任務為主的戲班(也稱“內班”)應運而生。

“草根逆襲”標本:京劇是咋由“四不像”一躍變成“國粹”的?

最有錢的是徽商,那麼這些個人劇團中,藝術素養最高的也自然是徽商的劇團。這些戲班從他們的家鄉徽州到他們的客居之地,可以說都代表了當地的藝術欣賞的最高水準。他們雄厚的財力,使其能將最好的明星人才攏於旗下。譬如夜建白塔的那位大款中的大款江春,他的戲班就幾乎是可以囊括大清朝“梅花獎”的班底。

據說,這位戲曲鑑賞家的品位相當不低,他的家中常常“曲劇三四部,同日分庭館宴客,客至以數百計”。就是整好幾百人,好幾個演廳,想看啥看啥看了吃吃了看,一副有了錢不知咋得瑟的腐敗樣子。

“草根逆襲”標本:京劇是咋由“四不像”一躍變成“國粹”的?

(三)

江春的私人劇團叫“春臺班”,業務骨幹是著名旦角楊八官和郝天秀。

其中來自安徽安慶的男旦郝天秀,一個大老爺們比女人還女人,其嫵媚膩人入骨,江湖人稱“坑死人”。後來又來了個唱秦腔的魏長生,臺上那狐狸勁兒跟這小郝有一拼。江老闆對小魏同志非常賞識,一齣戲竟支付出場費白銀1000兩。當時這幫拿錢不當錢的企業家們互相比藝術投入,你排一出《桃花扇》用銀16萬兩,我這一出《長生殿》索性40多萬兩,夠一個縣的老百姓吃好幾年。

不過這些財力托起來的文藝團體也確實不辱使命,無論是各路唱腔的融合、表演技藝的提高、服裝道具的美侖美奐,都是與時俱進。要不怎麼後來一進京城,就把那幫粉絲給震得像傻子一樣合不上嘴。

說話間到了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正值這個風流皇帝的80大壽。

“草根逆襲”標本:京劇是咋由“四不像”一躍變成“國粹”的?

這位玩了一輩子的老同志決定與民同樂,咱們全國上下一起鬧。於是乎,編制內外的、在職的二線的各民族的高級幹部們(王爺、大臣),各級國家機關(六部、軍界)、各界群眾團體(各省會館、各商業協會)都抓住這個普天同慶的契機,以給老大祝壽的名義,搞了一個全國性的文藝匯演-----“進獻賀戲”

據說當時的北京城熱鬧非凡,每天彩旗招展人山人海那是相當地紅火。就跟那農貿市場和書市似地,滿街筒子一路戲臺,各路諸侯分好地段,鑼鼓樂器嗚哩哇啦南腔北嗓,好一派“衢歌巷舞之樂”。

“草根逆襲”標本:京劇是咋由“四不像”一躍變成“國粹”的?

(四)

揚州進京的戲班叫“三慶班”,由徽州籍鹽商江鶴亭提供贊助。它是徽班中走出江南的第一支,忐忐忑忑地沿運河而上到偉大的首都試圖去闖自己的天下。

一直以來,首都戲曲舞臺的“老大”都是崑曲。它代表著上流社會的趣味,人稱“雅部”,以“陽春白雪”的非常牛掰的姿態無視自它之外的任何“下里巴人”。

“雅部”相對而言的什麼梆子腔、皮黃腔、絃索腔、秦腔等等,都被統稱為“花部”,也叫“亂彈” 。估計意思就是烏七八糟的一堆東西,沒調兒。在“雅部”的眼裡,它是意大利歌劇,那幫傢伙就是二人轉。跟我叫板?姥姥!

可誰料想啊,“三慶班”的進京演出竟一炮打響了。

其實也容易理解。啥東西吃長了都難免會膩,那咿咿呀呀的崑曲總聽也備不住煩。徽班,以它豐富的劇目、獨特的表現形式、別具一格的唱腔和華彩的服裝,如一股清新之風迅速吹遍了京城的戲劇舞臺。

"
“草根逆襲”標本:京劇是咋由“四不像”一躍變成“國粹”的?

(一)

被外國人稱作“中國歌劇”的京劇,已無疑是舉世公認的“國寶”了。但在中國的“戲曲大家庭”中,其實它有可能是“資歷”最淺、出現最晚的一個。

如果查查“家譜”,你還會驚異地發現,這主兒基本沒爹沒媽,很是有些齊天大聖孫悟空的氣質,憑空就成了個“混世魔王”。

那麼,它又是怎麼出現、產生,一步登天成了“國粹”了呢?

話,那得從頭兒說起 -----

在長江與京杭大運河的交匯處,有一個美麗、富庶的城市,它就是揚州。

這個當年由吳王夫差修建的江南名城有著近2500年的歷史。水陸兼通的地利和身為南北漕運“咽喉之地”的重要,使這個城市一直得天獨厚,盡享繁華。早在唐朝時就是國內的四大港口之一,到了清代,已躋身於世界上位列前十的具有50萬人口的大城市行列。

一句耳熟能詳的“煙花三月下揚州”,更勾起人對這個城市的無限的聯想。

這麼一個又利於發展、又適合人居的地方,自然成為很多人心中的嚮往。

“草根逆襲”標本:京劇是咋由“四不像”一躍變成“國粹”的?

清王朝的康乾時期是揚州發展史上的一個鼎盛階段。

那時候,這個城市裡聚集了好多來自徽州的商人,他們以經營鹽業為主,成為這個全國最大的鹽業經銷中心中的一支最重要的力量。

當時,全國的稅賦有一半來自於鹽,而揚州的鹽商又佔了鹽業收入的“半壁江山”。有一個對比可以告訴你這些傢伙們有多有錢,當時清王朝的國庫儲備是白銀7000萬兩,而揚州徽商們的資本超過它的一半,達到4000萬。

啥叫“富可敵國”?他們就是。

這裡曾有一個故事。說乾隆皇帝下江南,到了揚州去瘦西湖。看了一圈兒他突然感嘆道:真像京城的北海呀,就是缺一座白塔。

言者無意,聽者有心。當時皇帝的這種下基層有些類似於國家元首的個人旅遊,基本都是由各地的著名企業家承擔接待任務。此時在一旁陪同的正是揚州最大的徽商、大清國“福布斯”排行榜上的首富江春,老大的感慨被他一字不差地記在了心裡。

第二天,乾隆繼續去遊瘦西湖。當他再到湖上時卻不禁驚詫不已:只見一座白塔已矗然立於湖畔!

當他再聽說這是江春出資依京城白塔連夜建造之後,這個當時中國最能胡造的老傢伙也不由不感慨:揚州鹽商財力偉哉!意思是他大爺的這幫孫子也忒有錢了。

“草根逆襲”標本:京劇是咋由“四不像”一躍變成“國粹”的?

(二)

有錢是好事,不花是傻子。眼兒一閉,沒睜,人死了錢兒沒花完,這是人生最大的遺憾,小瀋陽已經告訴了我們這個並不深奧的道理。

從小就在外面辛苦奔波的徽商們,於是直把揚州做故鄉,豪宅、園林、會館......怎麼舒服奔怎麼來,什麼享受衝什麼去。

“富人區”的“聚攏效應”不僅引導了揚州的消費潮流,也吸引了來自各地的文藝工作者。

戲曲,在當時是上至達官貴人下到草根百姓的唯一的娛樂樣式。據說在當時的揚州,是處處見戲臺,滿耳聞笙歌。什麼京腔、秦腔、徽腔、崑腔、二黃調、羅羅腔......能唱出道道兒的這裡都有,整個兒一個“中國戲曲博覽會”。

既然已漸成風氣,這有社會地位、有經濟實力的同志,自然就不願意、也不屑於跟土老百姓去擠戲園子了。再加上各級領導時不常兒下來視察,陪領導看戲也是重要議程之一,從安全和尊重的角度考慮,於是,由個人出資豢養的、以專有演出任務為主的戲班(也稱“內班”)應運而生。

“草根逆襲”標本:京劇是咋由“四不像”一躍變成“國粹”的?

最有錢的是徽商,那麼這些個人劇團中,藝術素養最高的也自然是徽商的劇團。這些戲班從他們的家鄉徽州到他們的客居之地,可以說都代表了當地的藝術欣賞的最高水準。他們雄厚的財力,使其能將最好的明星人才攏於旗下。譬如夜建白塔的那位大款中的大款江春,他的戲班就幾乎是可以囊括大清朝“梅花獎”的班底。

據說,這位戲曲鑑賞家的品位相當不低,他的家中常常“曲劇三四部,同日分庭館宴客,客至以數百計”。就是整好幾百人,好幾個演廳,想看啥看啥看了吃吃了看,一副有了錢不知咋得瑟的腐敗樣子。

“草根逆襲”標本:京劇是咋由“四不像”一躍變成“國粹”的?

(三)

江春的私人劇團叫“春臺班”,業務骨幹是著名旦角楊八官和郝天秀。

其中來自安徽安慶的男旦郝天秀,一個大老爺們比女人還女人,其嫵媚膩人入骨,江湖人稱“坑死人”。後來又來了個唱秦腔的魏長生,臺上那狐狸勁兒跟這小郝有一拼。江老闆對小魏同志非常賞識,一齣戲竟支付出場費白銀1000兩。當時這幫拿錢不當錢的企業家們互相比藝術投入,你排一出《桃花扇》用銀16萬兩,我這一出《長生殿》索性40多萬兩,夠一個縣的老百姓吃好幾年。

不過這些財力托起來的文藝團體也確實不辱使命,無論是各路唱腔的融合、表演技藝的提高、服裝道具的美侖美奐,都是與時俱進。要不怎麼後來一進京城,就把那幫粉絲給震得像傻子一樣合不上嘴。

說話間到了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正值這個風流皇帝的80大壽。

“草根逆襲”標本:京劇是咋由“四不像”一躍變成“國粹”的?

這位玩了一輩子的老同志決定與民同樂,咱們全國上下一起鬧。於是乎,編制內外的、在職的二線的各民族的高級幹部們(王爺、大臣),各級國家機關(六部、軍界)、各界群眾團體(各省會館、各商業協會)都抓住這個普天同慶的契機,以給老大祝壽的名義,搞了一個全國性的文藝匯演-----“進獻賀戲”

據說當時的北京城熱鬧非凡,每天彩旗招展人山人海那是相當地紅火。就跟那農貿市場和書市似地,滿街筒子一路戲臺,各路諸侯分好地段,鑼鼓樂器嗚哩哇啦南腔北嗓,好一派“衢歌巷舞之樂”。

“草根逆襲”標本:京劇是咋由“四不像”一躍變成“國粹”的?

(四)

揚州進京的戲班叫“三慶班”,由徽州籍鹽商江鶴亭提供贊助。它是徽班中走出江南的第一支,忐忐忑忑地沿運河而上到偉大的首都試圖去闖自己的天下。

一直以來,首都戲曲舞臺的“老大”都是崑曲。它代表著上流社會的趣味,人稱“雅部”,以“陽春白雪”的非常牛掰的姿態無視自它之外的任何“下里巴人”。

“雅部”相對而言的什麼梆子腔、皮黃腔、絃索腔、秦腔等等,都被統稱為“花部”,也叫“亂彈” 。估計意思就是烏七八糟的一堆東西,沒調兒。在“雅部”的眼裡,它是意大利歌劇,那幫傢伙就是二人轉。跟我叫板?姥姥!

可誰料想啊,“三慶班”的進京演出竟一炮打響了。

其實也容易理解。啥東西吃長了都難免會膩,那咿咿呀呀的崑曲總聽也備不住煩。徽班,以它豐富的劇目、獨特的表現形式、別具一格的唱腔和華彩的服裝,如一股清新之風迅速吹遍了京城的戲劇舞臺。

“草根逆襲”標本:京劇是咋由“四不像”一躍變成“國粹”的?

“三慶班”的“登陸”成功給在江南翹望的徽班們樹立了光輝榜樣。隨後,“四喜”、“啟秀”、“霓翠”、“春臺”、“和春”、“三和”等諸多徽班相繼奔往北京,去開闢更加廣闊的新的天地。

後來,“三慶’、‘四喜”、“和春”、“春臺”四家徽班在一眾戲班中脫穎而出,成為京城最著名的演出團體。它們各自的骨幹演員自然成了戲迷口中家喻戶曉的舞臺藝術家,當時那架勢,不讓趙本山潘長江郭德綱等一眾小子。

這就是著名的 “四大徽班進京”,成為中國京劇發展史上的標誌性符號。

"
“草根逆襲”標本:京劇是咋由“四不像”一躍變成“國粹”的?

(一)

被外國人稱作“中國歌劇”的京劇,已無疑是舉世公認的“國寶”了。但在中國的“戲曲大家庭”中,其實它有可能是“資歷”最淺、出現最晚的一個。

如果查查“家譜”,你還會驚異地發現,這主兒基本沒爹沒媽,很是有些齊天大聖孫悟空的氣質,憑空就成了個“混世魔王”。

那麼,它又是怎麼出現、產生,一步登天成了“國粹”了呢?

話,那得從頭兒說起 -----

在長江與京杭大運河的交匯處,有一個美麗、富庶的城市,它就是揚州。

這個當年由吳王夫差修建的江南名城有著近2500年的歷史。水陸兼通的地利和身為南北漕運“咽喉之地”的重要,使這個城市一直得天獨厚,盡享繁華。早在唐朝時就是國內的四大港口之一,到了清代,已躋身於世界上位列前十的具有50萬人口的大城市行列。

一句耳熟能詳的“煙花三月下揚州”,更勾起人對這個城市的無限的聯想。

這麼一個又利於發展、又適合人居的地方,自然成為很多人心中的嚮往。

“草根逆襲”標本:京劇是咋由“四不像”一躍變成“國粹”的?

清王朝的康乾時期是揚州發展史上的一個鼎盛階段。

那時候,這個城市裡聚集了好多來自徽州的商人,他們以經營鹽業為主,成為這個全國最大的鹽業經銷中心中的一支最重要的力量。

當時,全國的稅賦有一半來自於鹽,而揚州的鹽商又佔了鹽業收入的“半壁江山”。有一個對比可以告訴你這些傢伙們有多有錢,當時清王朝的國庫儲備是白銀7000萬兩,而揚州徽商們的資本超過它的一半,達到4000萬。

啥叫“富可敵國”?他們就是。

這裡曾有一個故事。說乾隆皇帝下江南,到了揚州去瘦西湖。看了一圈兒他突然感嘆道:真像京城的北海呀,就是缺一座白塔。

言者無意,聽者有心。當時皇帝的這種下基層有些類似於國家元首的個人旅遊,基本都是由各地的著名企業家承擔接待任務。此時在一旁陪同的正是揚州最大的徽商、大清國“福布斯”排行榜上的首富江春,老大的感慨被他一字不差地記在了心裡。

第二天,乾隆繼續去遊瘦西湖。當他再到湖上時卻不禁驚詫不已:只見一座白塔已矗然立於湖畔!

當他再聽說這是江春出資依京城白塔連夜建造之後,這個當時中國最能胡造的老傢伙也不由不感慨:揚州鹽商財力偉哉!意思是他大爺的這幫孫子也忒有錢了。

“草根逆襲”標本:京劇是咋由“四不像”一躍變成“國粹”的?

(二)

有錢是好事,不花是傻子。眼兒一閉,沒睜,人死了錢兒沒花完,這是人生最大的遺憾,小瀋陽已經告訴了我們這個並不深奧的道理。

從小就在外面辛苦奔波的徽商們,於是直把揚州做故鄉,豪宅、園林、會館......怎麼舒服奔怎麼來,什麼享受衝什麼去。

“富人區”的“聚攏效應”不僅引導了揚州的消費潮流,也吸引了來自各地的文藝工作者。

戲曲,在當時是上至達官貴人下到草根百姓的唯一的娛樂樣式。據說在當時的揚州,是處處見戲臺,滿耳聞笙歌。什麼京腔、秦腔、徽腔、崑腔、二黃調、羅羅腔......能唱出道道兒的這裡都有,整個兒一個“中國戲曲博覽會”。

既然已漸成風氣,這有社會地位、有經濟實力的同志,自然就不願意、也不屑於跟土老百姓去擠戲園子了。再加上各級領導時不常兒下來視察,陪領導看戲也是重要議程之一,從安全和尊重的角度考慮,於是,由個人出資豢養的、以專有演出任務為主的戲班(也稱“內班”)應運而生。

“草根逆襲”標本:京劇是咋由“四不像”一躍變成“國粹”的?

最有錢的是徽商,那麼這些個人劇團中,藝術素養最高的也自然是徽商的劇團。這些戲班從他們的家鄉徽州到他們的客居之地,可以說都代表了當地的藝術欣賞的最高水準。他們雄厚的財力,使其能將最好的明星人才攏於旗下。譬如夜建白塔的那位大款中的大款江春,他的戲班就幾乎是可以囊括大清朝“梅花獎”的班底。

據說,這位戲曲鑑賞家的品位相當不低,他的家中常常“曲劇三四部,同日分庭館宴客,客至以數百計”。就是整好幾百人,好幾個演廳,想看啥看啥看了吃吃了看,一副有了錢不知咋得瑟的腐敗樣子。

“草根逆襲”標本:京劇是咋由“四不像”一躍變成“國粹”的?

(三)

江春的私人劇團叫“春臺班”,業務骨幹是著名旦角楊八官和郝天秀。

其中來自安徽安慶的男旦郝天秀,一個大老爺們比女人還女人,其嫵媚膩人入骨,江湖人稱“坑死人”。後來又來了個唱秦腔的魏長生,臺上那狐狸勁兒跟這小郝有一拼。江老闆對小魏同志非常賞識,一齣戲竟支付出場費白銀1000兩。當時這幫拿錢不當錢的企業家們互相比藝術投入,你排一出《桃花扇》用銀16萬兩,我這一出《長生殿》索性40多萬兩,夠一個縣的老百姓吃好幾年。

不過這些財力托起來的文藝團體也確實不辱使命,無論是各路唱腔的融合、表演技藝的提高、服裝道具的美侖美奐,都是與時俱進。要不怎麼後來一進京城,就把那幫粉絲給震得像傻子一樣合不上嘴。

說話間到了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正值這個風流皇帝的80大壽。

“草根逆襲”標本:京劇是咋由“四不像”一躍變成“國粹”的?

這位玩了一輩子的老同志決定與民同樂,咱們全國上下一起鬧。於是乎,編制內外的、在職的二線的各民族的高級幹部們(王爺、大臣),各級國家機關(六部、軍界)、各界群眾團體(各省會館、各商業協會)都抓住這個普天同慶的契機,以給老大祝壽的名義,搞了一個全國性的文藝匯演-----“進獻賀戲”

據說當時的北京城熱鬧非凡,每天彩旗招展人山人海那是相當地紅火。就跟那農貿市場和書市似地,滿街筒子一路戲臺,各路諸侯分好地段,鑼鼓樂器嗚哩哇啦南腔北嗓,好一派“衢歌巷舞之樂”。

“草根逆襲”標本:京劇是咋由“四不像”一躍變成“國粹”的?

(四)

揚州進京的戲班叫“三慶班”,由徽州籍鹽商江鶴亭提供贊助。它是徽班中走出江南的第一支,忐忐忑忑地沿運河而上到偉大的首都試圖去闖自己的天下。

一直以來,首都戲曲舞臺的“老大”都是崑曲。它代表著上流社會的趣味,人稱“雅部”,以“陽春白雪”的非常牛掰的姿態無視自它之外的任何“下里巴人”。

“雅部”相對而言的什麼梆子腔、皮黃腔、絃索腔、秦腔等等,都被統稱為“花部”,也叫“亂彈” 。估計意思就是烏七八糟的一堆東西,沒調兒。在“雅部”的眼裡,它是意大利歌劇,那幫傢伙就是二人轉。跟我叫板?姥姥!

可誰料想啊,“三慶班”的進京演出竟一炮打響了。

其實也容易理解。啥東西吃長了都難免會膩,那咿咿呀呀的崑曲總聽也備不住煩。徽班,以它豐富的劇目、獨特的表現形式、別具一格的唱腔和華彩的服裝,如一股清新之風迅速吹遍了京城的戲劇舞臺。

“草根逆襲”標本:京劇是咋由“四不像”一躍變成“國粹”的?

“三慶班”的“登陸”成功給在江南翹望的徽班們樹立了光輝榜樣。隨後,“四喜”、“啟秀”、“霓翠”、“春臺”、“和春”、“三和”等諸多徽班相繼奔往北京,去開闢更加廣闊的新的天地。

後來,“三慶’、‘四喜”、“和春”、“春臺”四家徽班在一眾戲班中脫穎而出,成為京城最著名的演出團體。它們各自的骨幹演員自然成了戲迷口中家喻戶曉的舞臺藝術家,當時那架勢,不讓趙本山潘長江郭德綱等一眾小子。

這就是著名的 “四大徽班進京”,成為中國京劇發展史上的標誌性符號。

“草根逆襲”標本:京劇是咋由“四不像”一躍變成“國粹”的?

(五)

徽班,自然原是以徽調為主的,但它最大的特點就是“融合”,什麼崑腔、吹腔、四平調、梆子腔,全以“拿來主義”兼收幷蓄。

它後來與秦腔的融合是它形成的第一個重要階段。此後,湖北的漢劇演員搭入徽班,將漢劇聲腔中的西皮與徽調中的二簧再次融合,豐富了徽戲的唱腔和板式。加上他們已立足京都,道白向北京話靠攏,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風格。

"
“草根逆襲”標本:京劇是咋由“四不像”一躍變成“國粹”的?

(一)

被外國人稱作“中國歌劇”的京劇,已無疑是舉世公認的“國寶”了。但在中國的“戲曲大家庭”中,其實它有可能是“資歷”最淺、出現最晚的一個。

如果查查“家譜”,你還會驚異地發現,這主兒基本沒爹沒媽,很是有些齊天大聖孫悟空的氣質,憑空就成了個“混世魔王”。

那麼,它又是怎麼出現、產生,一步登天成了“國粹”了呢?

話,那得從頭兒說起 -----

在長江與京杭大運河的交匯處,有一個美麗、富庶的城市,它就是揚州。

這個當年由吳王夫差修建的江南名城有著近2500年的歷史。水陸兼通的地利和身為南北漕運“咽喉之地”的重要,使這個城市一直得天獨厚,盡享繁華。早在唐朝時就是國內的四大港口之一,到了清代,已躋身於世界上位列前十的具有50萬人口的大城市行列。

一句耳熟能詳的“煙花三月下揚州”,更勾起人對這個城市的無限的聯想。

這麼一個又利於發展、又適合人居的地方,自然成為很多人心中的嚮往。

“草根逆襲”標本:京劇是咋由“四不像”一躍變成“國粹”的?

清王朝的康乾時期是揚州發展史上的一個鼎盛階段。

那時候,這個城市裡聚集了好多來自徽州的商人,他們以經營鹽業為主,成為這個全國最大的鹽業經銷中心中的一支最重要的力量。

當時,全國的稅賦有一半來自於鹽,而揚州的鹽商又佔了鹽業收入的“半壁江山”。有一個對比可以告訴你這些傢伙們有多有錢,當時清王朝的國庫儲備是白銀7000萬兩,而揚州徽商們的資本超過它的一半,達到4000萬。

啥叫“富可敵國”?他們就是。

這裡曾有一個故事。說乾隆皇帝下江南,到了揚州去瘦西湖。看了一圈兒他突然感嘆道:真像京城的北海呀,就是缺一座白塔。

言者無意,聽者有心。當時皇帝的這種下基層有些類似於國家元首的個人旅遊,基本都是由各地的著名企業家承擔接待任務。此時在一旁陪同的正是揚州最大的徽商、大清國“福布斯”排行榜上的首富江春,老大的感慨被他一字不差地記在了心裡。

第二天,乾隆繼續去遊瘦西湖。當他再到湖上時卻不禁驚詫不已:只見一座白塔已矗然立於湖畔!

當他再聽說這是江春出資依京城白塔連夜建造之後,這個當時中國最能胡造的老傢伙也不由不感慨:揚州鹽商財力偉哉!意思是他大爺的這幫孫子也忒有錢了。

“草根逆襲”標本:京劇是咋由“四不像”一躍變成“國粹”的?

(二)

有錢是好事,不花是傻子。眼兒一閉,沒睜,人死了錢兒沒花完,這是人生最大的遺憾,小瀋陽已經告訴了我們這個並不深奧的道理。

從小就在外面辛苦奔波的徽商們,於是直把揚州做故鄉,豪宅、園林、會館......怎麼舒服奔怎麼來,什麼享受衝什麼去。

“富人區”的“聚攏效應”不僅引導了揚州的消費潮流,也吸引了來自各地的文藝工作者。

戲曲,在當時是上至達官貴人下到草根百姓的唯一的娛樂樣式。據說在當時的揚州,是處處見戲臺,滿耳聞笙歌。什麼京腔、秦腔、徽腔、崑腔、二黃調、羅羅腔......能唱出道道兒的這裡都有,整個兒一個“中國戲曲博覽會”。

既然已漸成風氣,這有社會地位、有經濟實力的同志,自然就不願意、也不屑於跟土老百姓去擠戲園子了。再加上各級領導時不常兒下來視察,陪領導看戲也是重要議程之一,從安全和尊重的角度考慮,於是,由個人出資豢養的、以專有演出任務為主的戲班(也稱“內班”)應運而生。

“草根逆襲”標本:京劇是咋由“四不像”一躍變成“國粹”的?

最有錢的是徽商,那麼這些個人劇團中,藝術素養最高的也自然是徽商的劇團。這些戲班從他們的家鄉徽州到他們的客居之地,可以說都代表了當地的藝術欣賞的最高水準。他們雄厚的財力,使其能將最好的明星人才攏於旗下。譬如夜建白塔的那位大款中的大款江春,他的戲班就幾乎是可以囊括大清朝“梅花獎”的班底。

據說,這位戲曲鑑賞家的品位相當不低,他的家中常常“曲劇三四部,同日分庭館宴客,客至以數百計”。就是整好幾百人,好幾個演廳,想看啥看啥看了吃吃了看,一副有了錢不知咋得瑟的腐敗樣子。

“草根逆襲”標本:京劇是咋由“四不像”一躍變成“國粹”的?

(三)

江春的私人劇團叫“春臺班”,業務骨幹是著名旦角楊八官和郝天秀。

其中來自安徽安慶的男旦郝天秀,一個大老爺們比女人還女人,其嫵媚膩人入骨,江湖人稱“坑死人”。後來又來了個唱秦腔的魏長生,臺上那狐狸勁兒跟這小郝有一拼。江老闆對小魏同志非常賞識,一齣戲竟支付出場費白銀1000兩。當時這幫拿錢不當錢的企業家們互相比藝術投入,你排一出《桃花扇》用銀16萬兩,我這一出《長生殿》索性40多萬兩,夠一個縣的老百姓吃好幾年。

不過這些財力托起來的文藝團體也確實不辱使命,無論是各路唱腔的融合、表演技藝的提高、服裝道具的美侖美奐,都是與時俱進。要不怎麼後來一進京城,就把那幫粉絲給震得像傻子一樣合不上嘴。

說話間到了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正值這個風流皇帝的80大壽。

“草根逆襲”標本:京劇是咋由“四不像”一躍變成“國粹”的?

這位玩了一輩子的老同志決定與民同樂,咱們全國上下一起鬧。於是乎,編制內外的、在職的二線的各民族的高級幹部們(王爺、大臣),各級國家機關(六部、軍界)、各界群眾團體(各省會館、各商業協會)都抓住這個普天同慶的契機,以給老大祝壽的名義,搞了一個全國性的文藝匯演-----“進獻賀戲”

據說當時的北京城熱鬧非凡,每天彩旗招展人山人海那是相當地紅火。就跟那農貿市場和書市似地,滿街筒子一路戲臺,各路諸侯分好地段,鑼鼓樂器嗚哩哇啦南腔北嗓,好一派“衢歌巷舞之樂”。

“草根逆襲”標本:京劇是咋由“四不像”一躍變成“國粹”的?

(四)

揚州進京的戲班叫“三慶班”,由徽州籍鹽商江鶴亭提供贊助。它是徽班中走出江南的第一支,忐忐忑忑地沿運河而上到偉大的首都試圖去闖自己的天下。

一直以來,首都戲曲舞臺的“老大”都是崑曲。它代表著上流社會的趣味,人稱“雅部”,以“陽春白雪”的非常牛掰的姿態無視自它之外的任何“下里巴人”。

“雅部”相對而言的什麼梆子腔、皮黃腔、絃索腔、秦腔等等,都被統稱為“花部”,也叫“亂彈” 。估計意思就是烏七八糟的一堆東西,沒調兒。在“雅部”的眼裡,它是意大利歌劇,那幫傢伙就是二人轉。跟我叫板?姥姥!

可誰料想啊,“三慶班”的進京演出竟一炮打響了。

其實也容易理解。啥東西吃長了都難免會膩,那咿咿呀呀的崑曲總聽也備不住煩。徽班,以它豐富的劇目、獨特的表現形式、別具一格的唱腔和華彩的服裝,如一股清新之風迅速吹遍了京城的戲劇舞臺。

“草根逆襲”標本:京劇是咋由“四不像”一躍變成“國粹”的?

“三慶班”的“登陸”成功給在江南翹望的徽班們樹立了光輝榜樣。隨後,“四喜”、“啟秀”、“霓翠”、“春臺”、“和春”、“三和”等諸多徽班相繼奔往北京,去開闢更加廣闊的新的天地。

後來,“三慶’、‘四喜”、“和春”、“春臺”四家徽班在一眾戲班中脫穎而出,成為京城最著名的演出團體。它們各自的骨幹演員自然成了戲迷口中家喻戶曉的舞臺藝術家,當時那架勢,不讓趙本山潘長江郭德綱等一眾小子。

這就是著名的 “四大徽班進京”,成為中國京劇發展史上的標誌性符號。

“草根逆襲”標本:京劇是咋由“四不像”一躍變成“國粹”的?

(五)

徽班,自然原是以徽調為主的,但它最大的特點就是“融合”,什麼崑腔、吹腔、四平調、梆子腔,全以“拿來主義”兼收幷蓄。

它後來與秦腔的融合是它形成的第一個重要階段。此後,湖北的漢劇演員搭入徽班,將漢劇聲腔中的西皮與徽調中的二簧再次融合,豐富了徽戲的唱腔和板式。加上他們已立足京都,道白向北京話靠攏,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風格。

“草根逆襲”標本:京劇是咋由“四不像”一躍變成“國粹”的?

到了道光年間(1840年左右),一直不斷加入的各種“元素”終於結成了一個新的整體。其曲調板式之完備,已經超過了任何一個劇種。生、旦、淨、末、醜各個行當的明星演員的出現,又使得粉絲大增,群眾基礎愈加雄厚。

再後來,這個被稱為“皮黃戲”的“四不像”竟悄然摸進了宮廷。在類似於慈禧太后這樣的狂熱的文藝愛好者們的追捧下,它迅速完成了從“草根”到“精英”的蛻變,堂而皇之地走入了原本不可一世的高雅的殿堂。

1876年,來自京城的皮黃戲劇團到了新興的工業城市上海。時髦的上海人對這個來自北方的藝術竟趨之若鶩,甚至視為己出,以至於上海後來成了它在中國的另一個堅固的“根據地”。

就是那時,在上海的《申報》上首次出現了一個新的名詞。

這個詞後來便成為了這個劇種的名字,叫----“京劇”。

"
“草根逆襲”標本:京劇是咋由“四不像”一躍變成“國粹”的?

(一)

被外國人稱作“中國歌劇”的京劇,已無疑是舉世公認的“國寶”了。但在中國的“戲曲大家庭”中,其實它有可能是“資歷”最淺、出現最晚的一個。

如果查查“家譜”,你還會驚異地發現,這主兒基本沒爹沒媽,很是有些齊天大聖孫悟空的氣質,憑空就成了個“混世魔王”。

那麼,它又是怎麼出現、產生,一步登天成了“國粹”了呢?

話,那得從頭兒說起 -----

在長江與京杭大運河的交匯處,有一個美麗、富庶的城市,它就是揚州。

這個當年由吳王夫差修建的江南名城有著近2500年的歷史。水陸兼通的地利和身為南北漕運“咽喉之地”的重要,使這個城市一直得天獨厚,盡享繁華。早在唐朝時就是國內的四大港口之一,到了清代,已躋身於世界上位列前十的具有50萬人口的大城市行列。

一句耳熟能詳的“煙花三月下揚州”,更勾起人對這個城市的無限的聯想。

這麼一個又利於發展、又適合人居的地方,自然成為很多人心中的嚮往。

“草根逆襲”標本:京劇是咋由“四不像”一躍變成“國粹”的?

清王朝的康乾時期是揚州發展史上的一個鼎盛階段。

那時候,這個城市裡聚集了好多來自徽州的商人,他們以經營鹽業為主,成為這個全國最大的鹽業經銷中心中的一支最重要的力量。

當時,全國的稅賦有一半來自於鹽,而揚州的鹽商又佔了鹽業收入的“半壁江山”。有一個對比可以告訴你這些傢伙們有多有錢,當時清王朝的國庫儲備是白銀7000萬兩,而揚州徽商們的資本超過它的一半,達到4000萬。

啥叫“富可敵國”?他們就是。

這裡曾有一個故事。說乾隆皇帝下江南,到了揚州去瘦西湖。看了一圈兒他突然感嘆道:真像京城的北海呀,就是缺一座白塔。

言者無意,聽者有心。當時皇帝的這種下基層有些類似於國家元首的個人旅遊,基本都是由各地的著名企業家承擔接待任務。此時在一旁陪同的正是揚州最大的徽商、大清國“福布斯”排行榜上的首富江春,老大的感慨被他一字不差地記在了心裡。

第二天,乾隆繼續去遊瘦西湖。當他再到湖上時卻不禁驚詫不已:只見一座白塔已矗然立於湖畔!

當他再聽說這是江春出資依京城白塔連夜建造之後,這個當時中國最能胡造的老傢伙也不由不感慨:揚州鹽商財力偉哉!意思是他大爺的這幫孫子也忒有錢了。

“草根逆襲”標本:京劇是咋由“四不像”一躍變成“國粹”的?

(二)

有錢是好事,不花是傻子。眼兒一閉,沒睜,人死了錢兒沒花完,這是人生最大的遺憾,小瀋陽已經告訴了我們這個並不深奧的道理。

從小就在外面辛苦奔波的徽商們,於是直把揚州做故鄉,豪宅、園林、會館......怎麼舒服奔怎麼來,什麼享受衝什麼去。

“富人區”的“聚攏效應”不僅引導了揚州的消費潮流,也吸引了來自各地的文藝工作者。

戲曲,在當時是上至達官貴人下到草根百姓的唯一的娛樂樣式。據說在當時的揚州,是處處見戲臺,滿耳聞笙歌。什麼京腔、秦腔、徽腔、崑腔、二黃調、羅羅腔......能唱出道道兒的這裡都有,整個兒一個“中國戲曲博覽會”。

既然已漸成風氣,這有社會地位、有經濟實力的同志,自然就不願意、也不屑於跟土老百姓去擠戲園子了。再加上各級領導時不常兒下來視察,陪領導看戲也是重要議程之一,從安全和尊重的角度考慮,於是,由個人出資豢養的、以專有演出任務為主的戲班(也稱“內班”)應運而生。

“草根逆襲”標本:京劇是咋由“四不像”一躍變成“國粹”的?

最有錢的是徽商,那麼這些個人劇團中,藝術素養最高的也自然是徽商的劇團。這些戲班從他們的家鄉徽州到他們的客居之地,可以說都代表了當地的藝術欣賞的最高水準。他們雄厚的財力,使其能將最好的明星人才攏於旗下。譬如夜建白塔的那位大款中的大款江春,他的戲班就幾乎是可以囊括大清朝“梅花獎”的班底。

據說,這位戲曲鑑賞家的品位相當不低,他的家中常常“曲劇三四部,同日分庭館宴客,客至以數百計”。就是整好幾百人,好幾個演廳,想看啥看啥看了吃吃了看,一副有了錢不知咋得瑟的腐敗樣子。

“草根逆襲”標本:京劇是咋由“四不像”一躍變成“國粹”的?

(三)

江春的私人劇團叫“春臺班”,業務骨幹是著名旦角楊八官和郝天秀。

其中來自安徽安慶的男旦郝天秀,一個大老爺們比女人還女人,其嫵媚膩人入骨,江湖人稱“坑死人”。後來又來了個唱秦腔的魏長生,臺上那狐狸勁兒跟這小郝有一拼。江老闆對小魏同志非常賞識,一齣戲竟支付出場費白銀1000兩。當時這幫拿錢不當錢的企業家們互相比藝術投入,你排一出《桃花扇》用銀16萬兩,我這一出《長生殿》索性40多萬兩,夠一個縣的老百姓吃好幾年。

不過這些財力托起來的文藝團體也確實不辱使命,無論是各路唱腔的融合、表演技藝的提高、服裝道具的美侖美奐,都是與時俱進。要不怎麼後來一進京城,就把那幫粉絲給震得像傻子一樣合不上嘴。

說話間到了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正值這個風流皇帝的80大壽。

“草根逆襲”標本:京劇是咋由“四不像”一躍變成“國粹”的?

這位玩了一輩子的老同志決定與民同樂,咱們全國上下一起鬧。於是乎,編制內外的、在職的二線的各民族的高級幹部們(王爺、大臣),各級國家機關(六部、軍界)、各界群眾團體(各省會館、各商業協會)都抓住這個普天同慶的契機,以給老大祝壽的名義,搞了一個全國性的文藝匯演-----“進獻賀戲”

據說當時的北京城熱鬧非凡,每天彩旗招展人山人海那是相當地紅火。就跟那農貿市場和書市似地,滿街筒子一路戲臺,各路諸侯分好地段,鑼鼓樂器嗚哩哇啦南腔北嗓,好一派“衢歌巷舞之樂”。

“草根逆襲”標本:京劇是咋由“四不像”一躍變成“國粹”的?

(四)

揚州進京的戲班叫“三慶班”,由徽州籍鹽商江鶴亭提供贊助。它是徽班中走出江南的第一支,忐忐忑忑地沿運河而上到偉大的首都試圖去闖自己的天下。

一直以來,首都戲曲舞臺的“老大”都是崑曲。它代表著上流社會的趣味,人稱“雅部”,以“陽春白雪”的非常牛掰的姿態無視自它之外的任何“下里巴人”。

“雅部”相對而言的什麼梆子腔、皮黃腔、絃索腔、秦腔等等,都被統稱為“花部”,也叫“亂彈” 。估計意思就是烏七八糟的一堆東西,沒調兒。在“雅部”的眼裡,它是意大利歌劇,那幫傢伙就是二人轉。跟我叫板?姥姥!

可誰料想啊,“三慶班”的進京演出竟一炮打響了。

其實也容易理解。啥東西吃長了都難免會膩,那咿咿呀呀的崑曲總聽也備不住煩。徽班,以它豐富的劇目、獨特的表現形式、別具一格的唱腔和華彩的服裝,如一股清新之風迅速吹遍了京城的戲劇舞臺。

“草根逆襲”標本:京劇是咋由“四不像”一躍變成“國粹”的?

“三慶班”的“登陸”成功給在江南翹望的徽班們樹立了光輝榜樣。隨後,“四喜”、“啟秀”、“霓翠”、“春臺”、“和春”、“三和”等諸多徽班相繼奔往北京,去開闢更加廣闊的新的天地。

後來,“三慶’、‘四喜”、“和春”、“春臺”四家徽班在一眾戲班中脫穎而出,成為京城最著名的演出團體。它們各自的骨幹演員自然成了戲迷口中家喻戶曉的舞臺藝術家,當時那架勢,不讓趙本山潘長江郭德綱等一眾小子。

這就是著名的 “四大徽班進京”,成為中國京劇發展史上的標誌性符號。

“草根逆襲”標本:京劇是咋由“四不像”一躍變成“國粹”的?

(五)

徽班,自然原是以徽調為主的,但它最大的特點就是“融合”,什麼崑腔、吹腔、四平調、梆子腔,全以“拿來主義”兼收幷蓄。

它後來與秦腔的融合是它形成的第一個重要階段。此後,湖北的漢劇演員搭入徽班,將漢劇聲腔中的西皮與徽調中的二簧再次融合,豐富了徽戲的唱腔和板式。加上他們已立足京都,道白向北京話靠攏,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風格。

“草根逆襲”標本:京劇是咋由“四不像”一躍變成“國粹”的?

到了道光年間(1840年左右),一直不斷加入的各種“元素”終於結成了一個新的整體。其曲調板式之完備,已經超過了任何一個劇種。生、旦、淨、末、醜各個行當的明星演員的出現,又使得粉絲大增,群眾基礎愈加雄厚。

再後來,這個被稱為“皮黃戲”的“四不像”竟悄然摸進了宮廷。在類似於慈禧太后這樣的狂熱的文藝愛好者們的追捧下,它迅速完成了從“草根”到“精英”的蛻變,堂而皇之地走入了原本不可一世的高雅的殿堂。

1876年,來自京城的皮黃戲劇團到了新興的工業城市上海。時髦的上海人對這個來自北方的藝術竟趨之若鶩,甚至視為己出,以至於上海後來成了它在中國的另一個堅固的“根據地”。

就是那時,在上海的《申報》上首次出現了一個新的名詞。

這個詞後來便成為了這個劇種的名字,叫----“京劇”。

“草根逆襲”標本:京劇是咋由“四不像”一躍變成“國粹”的?

在中國所有的戲曲劇種中,它可能是最後一個來到世上;但在向世界展示時,它卻是唯一站出來的代表。

它不是幸運兒,它的不可動搖的位置是因為它足夠權威和足夠豐富;這也不是歷史的誤會,在盪滌掉外表的一應浮塵後,發現原來它才是最美。

脫胎於鄉土的“百姓出身”,不到200年的形成歷史,盤根錯節、絲絲縷縷的“前世”淵源,形神俱備、博大精深的藝術境界......在一代又一代大師們的發展與傳承下,京劇藝術以其不朽的魅力豐富著中華傳統文化,向世界展示著來自東方大地的獨特的文明。

什麼是“國粹”?------“我國固有文化中的精華(《現代漢語詞典》)”。

我們可以不太懂,但我們,卻不能對其不敬畏。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