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臺企業將實施差異化監管'

"

——多部門解讀《關於促進平臺經濟規範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


"

——多部門解讀《關於促進平臺經濟規範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


平臺企業將實施差異化監管

8月8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國家發改委、工業和信息化部、交通運輸部、商務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等有關負責人出席,介紹《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平臺經濟規範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有關情況。

圖片來源:工信微報

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關於促進平臺經濟規範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8月8日,國新辦舉行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相關情況。國家發改委、工信部、交通運輸部、商務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促進平臺經濟規範健康發展,要落實和完善包容審慎監管要求,推動建立健全適應平臺經濟發展特點的新型監管機制,著力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信用監管至關重要

近年來,我國平臺經濟蓬勃發展。2018年,互聯網平臺應用生態帶動就業機會累計超過6000萬個;2019年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互聯網企業收入同比增長17.9%,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38,165億元,同比增長21.6%,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接近20%。

平臺經濟在發展中也暴露出不少問題,其中,信用監管頗為關鍵。對此,國家發改委創新和高技術發展司副司長孫偉表示,一方面,著力做好對平臺的信用監管;另一方面,支持和引導平臺加強內部信用建設。

“平臺自身的信用對整個平臺的信用生態至關重要。”孫偉表示,“我們將會同有關部門對平臺企業建立信用檔案,以公共信用綜合評價結果為依據,對平臺企業實施差異化監管,對風險較低、信用較好的適當減少檢查頻次,對風險較高、信用較差的加大檢查力度和頻次,引導平臺誠信依法經營。”

同時,支持和引導平臺加強內部信用建設,提升自身治理能力。孫偉表示,將進一步加大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的開放力度,依法將可公開信用信息與相關平臺共享,為平臺內部信用建設提供支撐保障。“支持網約車、共享單車、汽車分時租賃等新生態平臺在內部建立健全身份認證、雙向評價、信用管理等機制,引導平臺經營者規範自身行為,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如何規範網約車、共享單車等電子平臺發展,受到社會廣泛關注。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負責人蔡團結也表示,要加強多部門協同監管,探索實現數字監管、信用監管、協同監管、行業自律和社會監督相結合的綜合監管體系;要完善網約車、共享單車、汽車分時租賃等領域信用體系。“最終要保障老百姓出行的安全、便捷。”

秉承包容審慎原則

《意見》指出,要創新監管理念和方式,實行包容審慎監管。

“互聯網平臺經濟是以互聯網技術帶動的商業模式,新出現的這種模式前所未有,而且歷史上沒有出現過這麼大規模的平臺企業,很多互聯網經濟出現的問題,不但中國沒有定論,全世界也沒有定論。”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網絡交易監督管理司負責人韋犁說,“比如,數據的歸屬問題、個人信息的保護問題,這些並沒有在法律和理論的層面上探索清楚。所以,對這些新的業態,一定要持審慎包容的態度。”

“但是包容審慎不等於不監管,對於出現假冒偽劣、侵犯知識產權、嚴重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要依法從嚴打擊。”韋犁強調,包容審慎和依法監管要結合起來,讓互聯網平臺經濟健康有序發展。

作為平臺經濟的重要表現形式,電子商務在品牌培育方面有突出優勢。“很多初創品牌、區域品牌從‘藏在深山人未知’到‘一舉成名天下知’僅需要一兩年的時間,這就是平臺經濟的魅力。”商務部電子商務和信息化司司長騫芳莉說。

騫芳莉表示,在品牌建設方面,商務部將重點培育線上線下融合的數字商務企業,打造一批“小而美”的網絡品牌;進一步發揮進口博覽會作用,拓展電商進口渠道,引進優質品牌,便利居民消費,促進國內產業在競爭中轉型升級;繼續資助貧困地區農產品“三品一標”認證,著力打造農產品品牌,探索長效化扶貧機制。

大力發展工業互聯網

平臺經濟已經從消費側延伸至生產側。《意見》明確,要大力發展“互聯網+生產”。“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駛入了快車道。”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長韓夏說,具備行業、區域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超過50家,重點平臺平均工業設備連接數近60萬臺、工業APP達1500個。

韓夏說,工業互聯網在製造業各領域的融合應用向縱深推進。目前,工業互聯網已經在航空、石化、鋼鐵、家電、服裝、機械等多個行業得到了應用,網絡協同製造、管理決策優化、大規模個性化定製、遠程運維服務等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湧現,行業價值空間也在不斷拓展,提質增效降本效果非常顯著。

同時,多方協同聯動的工業互聯網產業生態加快構建。目前由工業企業、信息通信企業、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其他行業企業共同組成的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成員已超過1200家,相關技術、標準、研發、應用等方面產業合作不斷增強,各類主體跨界融通日益深入。

韓夏表示,目前,工業互聯網的網絡、平臺、安全三大體系正全方位同步推進。下一步,工信部將進一步深入推進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戰略,推進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工程;進一步夯實網絡基礎,加快推進“5G+工業互聯網”發展,打造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加快應用推廣,推進工業互聯網試點示範;加強政產學研用協同,打造互促共進、合作共贏的良好生態。

(中國改革報、改革網記者 付朝歡)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