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半年經濟形勢分析'

"

中國發展50人智庫官方頭條號

作者:國家信息中心 祝寶良



一、經濟運行處於合理區間,內需偏弱

2019年以來,按照中央提出的“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工作要求,實施宏觀調控政策逆週期調節,推出一系列改革開放政策,鼓勵發展民營企業,開啟中美經貿談判,我國經濟總體保持了平穩發展態勢,居民消費價格、就業、收入等指標處於合理區間,高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較快,產業結構有所優化。但從經濟核算的角度看,內需相對疲軟。2019年上半年,我國GDP增長6.3%,消費拉動3.8個百分點,投資拉動1.2個百分點,淨出口拉動1.3個百分點。也就是說包括投資和消費的內需拉動經濟增長5個百分點,內需對經濟的作用相對於前幾年明顯減小,表現為製造業投資低迷不振,汽車、家電、珠寶、文化用品等消費增長減慢。受世界經濟增速減慢和中美貿易摩擦的影響,出口增長從2018年底開始回落,但由於內需不足,進口增速下降更快,出現了衰退性貿易順差,支撐了經濟增長。由於需求相對不足,工業企業產能利用率不高,離82%左右的合意水平相差較大,工業品供過於求的問題再次顯現,工業品價格漲幅回落。1-6月,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上漲0.3%,同比下降3.3個百分點。2018年11月以來的工業品價格下跌與2012年3月-2016年9月不同,那一輪工業品價格下跌主要是產能過剩造成的,社會需求包括居民消費需求基本正常。經過了2016-2018年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去產能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2018年11月以來的工業品價格下跌主要表現為需求不足。居民消費價格回升主要受豬肉、水果、蔬菜價格上漲的影響,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後的核心CPI上漲1.8%,漲幅不高。

內需疲軟,究其原因,有以下幾個。一是,2018年上半年,我國先後出現了民營企業退場論、中美貿易摩擦等問題,經濟政策包括貨幣政策、財政政策、金融監管政策、地方政府性債務處置政策、環保政策等主動收緊。同時,企業槓桿率較高,債務負擔較重。這些問題疊加影響,企業經營比較困難,一些企業甚至出現信用違約和股票穿倉,部分企業仍處於艱難度日和觀望狀態之中。二是近年來居民持續借貸購房,家庭槓桿率處於較高水平,還貸壓力和預期收入減慢擠出了部分居民特別是三四線居民的消費需求。三是宏觀調控的微觀基礎行為發生變化,調控政策的邊際效應減弱。國家規範地方政府融資政策完全正確,但地方政府官員不作為、難作為,財政擴張對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的傳導時滯明由過去3個月左右拉長到6個月以上。貨幣政策效應減小,表現為寬貨幣、緊信用、融資難、融資貴。同時,貨幣政策調整對經濟增長的滯後效應期一般在6-9個月,2018年7月底以來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調整對實體經濟如投資和消費的作用還沒有完全顯現出來。

二、內需回升,外需減慢,經濟面臨較大下行壓力

今年以來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會在下半年開始發揮效果,對製造業投資、基建投資和消費的作用會更加明顯一些,內需對經濟的拉動作用會緩慢上升。製造業投資會低位回升,今年製造業增值稅減稅約4500億元,按照企業利潤50%用於投資,製造業投資提高1個百分點,預計全年製造業投資在4%左右。地方政府專項建設債發行節奏較快,專項建設債在部分基建項目中可以做資本金,基建投資會逐月增加,預計全年基建投資會增長6%左右。房地產價格過高已經開始擠出消費,並影響我國產業轉型和升級,房地產調控政策不能動搖,房地產投資總體上出現減緩趨勢,但由於貨幣政策相對寬鬆,2017-2018年,開發商土地購置面積增長較大,房地產投資會有所回落但仍處於高位,全年房地產投資增長9%左右。個人所得稅起徵點提高的滯後效應和六項支出扣除可減稅4000億左右,按照居民邊際消費傾向0.8計算,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可提高1個百分點。綜合計算,2019年以來逆週期宏觀調控政策將從三季度起逐步顯效,我國內需二季度見底後會有所回升。

受世界經濟減慢和中美貿易戰影響,我國出口會回落,全年可能出現零甚至負增長,而內需回升會拉動進口增速有所加快,淨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逐季走低。2019年,世界經濟減速下行壓力較大,國際貨幣基金預計經濟增長3.3%,比2018年低0.4個百分點,我國出口需求會相應減慢。中美經貿摩擦升級。從雙邊貿易看,加徵關稅對中國經濟的直接影響並不大。我們的數量經濟模型估計,美國加徵關稅對中國出口的影響要持續大約2到3年時間,對中國2500億美元出口商品徵收25%的關稅,影響我國對美出口減少約950億美元。如果考慮出口的乘數效應,我國GDP約減少1個百分點。其中,影響2019年經濟下降0.3個百分點、2020年下降0.5個百分點、2021年下降0.2個百分點。從長期看,貿易摩擦、知識產權保護、市場準入、補貼等問題,會影響雙邊貿易、投資、技術轉移、人員交流,進而影響我國的科技創新能力和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對我國經濟產生較大的影響。我們估計,改革開放40年,對外貿易、利用外資、科技交流等的技術外溢效應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每年在0.9個百分點左右,中美經貿摩擦對經濟的影響不可低估。

綜合考慮投資、消費、進出口,下半年我國內需會緩慢上升,淨出口會有所減慢,三、四季度我國經濟增長6.2%左右,全年在6.2%左右,經濟運行基本在調控範圍之內,但經濟下行壓力仍在加大。

價格沒有上漲壓力。工業品價格的翹尾影響峰值在2019年4月份,從5月份開始,我國工業品價格將穩中趨落。豬肉價格會繼續上漲,加上消費品價格翹尾的高點集中在今年3至7月份,6-7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會繼續維持高位,但核心通脹率會較低。預計全年CPI在2.2%左右,PPI在0.3%左右,物價不會成為穩健貨幣政策的掣肘。

三、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穩定內需

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政府工作報告的各項部署,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把更多精力聚焦到國企、土地、戶籍、服務業准入和事業單位等重點領域改革上,提高企業家、創新人才、廣大幹部幹事創業的積極性,改善營商環境,提振市場信心,激發微觀主體活力。在改變宏觀調控的微觀主體行為的基礎上,繼續實施宏觀調控逆週期調節,保持經濟平穩增長。

1、貨幣政策要與名義經濟增速匹配。社融規模、信貸規模、M2要適度寬鬆。做好預期管理,以免貨幣政策、匯率政策、監管政策被市場過分解讀。要高度珍惜今年一季度“股市修復”的成果,通過金融市場的表現來“穩預期”。在“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和房地產調控政策不動搖的大方針下,股市價格的波動對宏觀經濟的影響極其重大。股市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市場預期和信心。股市穩健發展有助於通過權益價值的上升來降槓桿、通過財富效應來促消費、通過託賓Q效應來促進投資、可以通過“賺錢效應”來吸引外資並有助於匯率的穩定。

2、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強化財政的民生功能。優先建設有利於帶動消費包括文化、教育(職工培訓)、醫療、養老、旅遊等方面的基建投資,加大老舊住房加裝電梯、保暖等改造,加快城市停車場的建設。研究發行特別國債,由中央政府直接投資高鐵、水利、電信等屬於中央事權的基礎設施項目,減少地方財政壓力,發揮好地方政府專項債的作用。

3、通過出口多元化對衝中美貿易下滑。中國與“一帶一路”國家區域的貿易量已經佔到中國對外貿易量的1/4強,提升“一帶一路”的市場可以有效對衝中美之間貿易量的下降。

4、繼續加快推進開放政策落地,吸引國外資本。“穩外資”帶來的國外資本進入中國市場,一方面對激發民間資本具有很好的示範效應,另一方面對維護人民幣匯率穩定有重要作用。

5、加快國企改革,推動土地和事業單位等領域的改革。放開文化、教育、醫療等行業的市場準入,結合事業單位改革,激活這些行業的供給,滿足市場需求,同時減輕政府財政壓力。加快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允許城市資本進入農村建設用地市場,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