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昭:新經濟形勢下物流業持續轉型升級'

"

伴隨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我國物流業近年來快速發展,模式、技術、管理創新不斷,行業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在資源的優化與整合上不斷精益求精。尤其在新的經濟形勢下,物流企業在轉型升級的道路上不斷探索創新,由追求規模擴張轉向注重高質量、高效率。

“物流業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而興起,現在已經進入新的發展階段,不再是追求量的增加,而是在整合優化,提升質量。”中國物資儲運協會會長、中儲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儲股份”)副總裁李勇昭作為一名老物流人,多年來投身其中頗有感觸,“實體經濟的持續發展為我國物流業的轉型升級提供了動力,而物流企業的不斷創新也給物流業進一步發展帶來了新機遇。”近日,他在接受《中國物流與採購》雜誌專訪時表示。

"

伴隨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我國物流業近年來快速發展,模式、技術、管理創新不斷,行業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在資源的優化與整合上不斷精益求精。尤其在新的經濟形勢下,物流企業在轉型升級的道路上不斷探索創新,由追求規模擴張轉向注重高質量、高效率。

“物流業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而興起,現在已經進入新的發展階段,不再是追求量的增加,而是在整合優化,提升質量。”中國物資儲運協會會長、中儲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儲股份”)副總裁李勇昭作為一名老物流人,多年來投身其中頗有感觸,“實體經濟的持續發展為我國物流業的轉型升級提供了動力,而物流企業的不斷創新也給物流業進一步發展帶來了新機遇。”近日,他在接受《中國物流與採購》雜誌專訪時表示。

李勇昭:新經濟形勢下物流業持續轉型升級

物流業發展新要求

“在行業發展歷程中,我國物流業經歷了兩次大的機遇,一次是2000年前後,傳統物流向現代物流的轉變;另一次是最近幾年,技術創新與電子商務的崛起推動了物流變革。”李勇昭告訴《中國物流與採購》雜誌記者,2000年左右,我國進一步開放,經濟迅速發展,包括連鎖超市在內的外資企業開始進入中國市場,也將相關現代物流、國際物流引入中國,包括聯邦快遞、DHL等。

“物流業是服務行業,都是針對具體服務對象的,聯邦快遞、DHL等當時主要是為進入中國市場的外資企業服務,這也將現代物流集採、分撥、倉配等引入中國市場。”在李勇昭看來,我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產品極大豐富,全國乃至全球化的流通興起,相關的物流需求不斷快速增長,現代物流業逐步發展。

隨著市場需求不斷髮生變化,我國對於物流業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計劃經濟時代的物流需求,來源於人為計劃驅動的產品生產和交易;在市場經濟時代,則是由市場需求拉動生產、交易與物流。當前在新的經濟形勢下,包括電子商務的興起等,物流需求越來越大,不同細分領域對物流的要求也不一樣。比如,以前的倉儲物流設施已不符合當前的市場需求,新建的物流倉儲設施和物流園區和以往大不相同,現代物流園區對功能、選址、交通條件,政策環境以及商業氛圍都有了明確的要求。”李勇昭回顧並簡述起物流業的發展機遇和巨大變遷。

他還以現代物流園區的建設為例指出,不同定位的物流園區從功能設計、規劃建設到相關配送都不一樣。一方面,物流園區對城市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支持,也增強了其活力與潛力;另一方面,城市發展需求對物流園區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作為城市經濟生活的日常保障配送中心,物流園區既要滿足相應服務需求,也要高效運作。“經濟發展對物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推動了物流行業、企業的不斷探索創新,包括服務範圍的拓展、技術含量的提升等。”李勇昭介紹。

創新帶來新機遇

“近年來物流業之所以得以快速發展,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技術的不斷創新,新的技術帶來了新的機遇。”李勇昭表示,當今世界方方面面正在發生重大改變,正在利用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等一系列新技術,對社會各行各業、方方面面進行升級、改造、創新、變革,而物流業也不例外。

“除了設施設備的技術性升級創新,還有感知技術以及數據分析等技術的創新。”李勇昭舉例說,一線大城市人口眾多,造成交通大面積擁堵,因此要求城市配送中兼顧物流效率和城市管理,也就涉及到技術的創新應用,包括運用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對城市物流配送的時間段、線路規劃做更高效、更合理的安排。

他同時表示,在技術創新的支持下,精準訂單集成產生的物流需求不僅準確,而且也成為生產消費市場分析預測的重要依據。“這也就是馬雲所說的‘計劃經濟可實現’,因為大數據讓市場可以分析預測,讓計劃和預判成為了可能,這在給物流業發展帶來新機遇的同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李勇昭進一步指出,我國物流業的創新不僅是指技術層面的創新,還包括方式方法的創新,也就是模式創新、管理創新,甚至是思想、理念的更新,“所有的創新最終都要體現為創造價值,包括資本、資產方面的價值,以及服務價值,最後都要體現為經濟的價值。”他總結說。

升級轉型持續進行

作為中國物資儲運協會會長、中儲股份副總裁,李勇昭既關注物流行業整體發展等共性問題,也非常關注大宗商品領域、快消品等細分領域以及企業發展過程中的個性化問題。

“物流行業不斷推陳出新,而在不同領域的進展也不盡一致。”李勇昭以快消品和大宗商品為例加以說明。一方面,快消品電子商務近十餘年來的快速發展,使快消品物流在C端客戶需求的拉動下發生了突飛猛進的變化,新的商業模式不斷出現,並在變革中實現創新迭代。概括而言,C端消費品交易模式啟動晚、定局早;另一方面,與電商快消品物流的活躍度相比,面向B端的大宗商品交易模式啟動早、定局晚,原因在於大宗商品的物流特點與消費品物流特點不同,其物流時效性要求不強,操作相對簡單。

“最近幾年,大宗商品供應鏈的基礎物流環節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李勇昭指出,大宗商品行業與企業都在變化求新,優化業務模式,激活大宗商品在動產狀態的價值,降低大宗商品的社會交易成本,是這個行業與企業的關注點。

“以中儲發展為例,這幾年我們一直在不斷創新,依託儲運優勢完善服務功能,提升管控水平。接下來我們還將集中做一件事,就是推進大宗商品供應鏈協同服務,包括鋼鐵、金屬、塑料和橡膠等產品。”李勇昭介紹說,這項工作公司主要從四個方面著手:首先是提升物流服務;其次是圍繞交易方推進交易服務,因為物流的來源是貿易,交易方也需要技術升級後的新型服務;第三是提升金融服務,要把貿易商與銀行等金融機構對接起來;第四是依靠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增強信息化服務。

在李勇昭看來,上述四方面中的物流服務是基礎,交易服務是引領,金融服務是助力,以信息化為代表的技術服務是支撐。“最終要通過四流合一,打造自己的信息化產品、數據化產品,衍生出一系列的數據信息服務,或者說物流服務的數據化,進而形成供應鏈服務體系,形成生態化的綜合服務體系,通過完善服務功能,提升服務品質提供與客戶粘性,為客戶創造更多的價值,降低成本。”他介紹說,中儲發展目前正在自身所在的大宗物資物流領域裡發掘新的機遇,研發新的商業模式,應用新的技術,推出新的服務產品,逐步實現企業的升級轉型。

“整個物流行業都處於轉型升級的過程之中,經濟發展也對物流業提出了更高要求。”李勇昭在談及當前物流業的整體發展時指出,當前物流業發展已到了一定階段,需要從不同細分領域著手,針對不同問題,圍繞讓物流運行效率更高的目的著手解決。“在這一思路下,物流行業發展中的一些問題也會清晰起來,行業的轉型升級也將加速進行。”李勇昭信心滿滿的表示。(本文刊載於《中國物流與採購》雜誌2019年第17期)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