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上調全球增長預測

經濟 美國 日本 國外宏觀 攜景財富網 2017-04-20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18日發表最新《世界經濟展望》報告稱,預計2017年全球經濟增長率為3.5%,高於其最近預測的3.4%,高於去年3.1%的經濟增長率。而明年世界經濟增長率將上升到3.6%。報告預計,2017年和2018年的經濟增長改善有廣泛基礎,儘管許多發達經濟體增長依然乏力且大宗商品出口國處境依然艱難。

報告稱中國等主要大宗商品出口國將加速增長警告全球貿易保護威脅

報告將2017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測從1月份的6.5%上調至6.6%,美國2017年和2018年經濟增長預測維持在2.3%和2.5%不變,將英國2017年增長預測從1.5%上調至2%,並將日本2017年經濟增長預測從0.8%上調至1.2%。

2017年,發達經濟體整體增長率預計為2.0%,高於2016年10月時預計的1.6%,2018年預測增長率也為2.0%。報告認為,發達經濟體的增長仍主要由美國推動。美國財政政策趨於寬鬆,美元走強,財政利率上升,消費者信心普遍增強,因此美國經濟的週期性增長有望保持。然而長期來看,美國的經濟增長前景趨於緩和,由於人口老化和進出口總體增長疲軟,潛在增長率僅為1.8%。

報告預計,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今年的增長率為4.5%,略低於去年預計的4.6%,2018年的增長率預計則將上調至4.8%。由於大宗商品價格的飆升,大宗商品出口國的宏觀經濟壓力將有所減少,以中國為主的主要大宗商品出口國將加速增長。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經濟學家奧布斯特費爾德在發佈會上表示,自2016年下半年來,全球經濟前景日漸好轉,經濟增長動能正在形成,全球經濟可能正處於一個轉折點。他表示,對經濟的樂觀預期來自於歐亞經濟的好轉。而在亞洲內部,主要來自於中國和日本經濟的改善。然而他表示,這種動能能否持續仍有待觀察。他認為,美、日、歐貨幣政策不同步,美國擴張的財政政策有可能造成通脹,使加息步伐加快,對新興市場和一些發展中經濟體而言,會造成不利影響。此外,中國經濟仍處於再平衡過程中。

報告認為,全球經濟仍然面臨"逆風"。與過去十年相比,全球範圍(尤其是發達經濟體)的長期潛在增長率仍然低迷。此外,雖然近期增長有可能超過預期,但中期來看,重大下行風險繼續存在。

報告認為,一個突出的威脅是保護主義趨勢,這會引發貿易戰。報告警告說,廣泛的貿易保護將會導致各國經濟惡化,保護主義對全球經濟構成威脅,內向型政策危及全球經濟秩序。

報告肯定了全球經濟的應對機制已經具備了應變能力。一些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快速增長,其中部分經濟體已躋身高收入國家行列。與此同時,富裕國家也在繼續發展,但其過去十年中的收入增幅並不那麼引人矚目。在對待國際貿易的態度方面,貧窮國家往往更加積極。報告指出,富裕國家近幾十年的增長收益並未大量惠及在收入分配中佔比較低的群體。

報告認為,全球不平等趨勢與貿易有關。各國政府應當採用符合生產率最大化的貿易政策,並輔以其他政策,以更好地將對外貿易的收益進行國內分配,提高勞動力隊伍的技能和適應性,並確保那些受經濟再分配不利影響的群體平穩進行調整。但令人遺憾的是,各國政府通常認為改善這些國內狀況不如限制貿易來得容易。

報告稱,全球經濟發展面臨的許多挑戰需要各國協同解決。貨幣、財政、結構性政策配套將能鞏固和確保經濟的逐步復甦。政策必須消除不平等,以確保開放、協作並能惠及所有人的貿易體系穩定運行。

請下載東方財富產品,查看實時行情和更多數據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