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節市2014年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情況通報

經濟 農村 金融 時政 畢節試驗區網 畢節試驗區網 2017-08-05

中共畢節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

關於2014年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情況的通報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的開局之年。我市堅決貫徹中央、省委關於全面深化改革戰略決策部署,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畢節試驗區建設的重要批示和省委、省政府召開的畢節試驗區全面深化改革推進大會精神,緊緊圍繞“為什麼改、改什麼、怎麼改、誰來改”,精心謀劃、大膽創新,著力踐行試驗區先行先試使命,蹄疾步穩、積極有序推進各領域改革,取得了階段性成效。現將有關情況通報如下。

一、主要做法及推進情況

(一)堅持凝聚共識,聚焦“為什麼改”。深入學習、深刻領會全面深化改革的精神實質,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和省委的決策部署上來,統一到畢節試驗區改革發展大局上來,充分認識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緊迫性,形成廣泛共識,凝聚各方力量。一是抓學習宣傳跟進。召開5次領導小組會議,專題研究深化改革工作;組織300多個宣講團深入基層,宣講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舉辦2期培訓班輪訓所有縣級幹部,提高各級幹部的思想認識;實施宣傳改革工作“九大工程”,在《人民日報》等主流媒體發表文稿20餘篇、編印《畢節試驗區改革發展》9期、《畢節市改革發展簡報》39期。二是抓決策部署落實。按照省委對改革工作的安排部署,制定出臺了深化改革的實施意見,明確了8大領域、38條改革舉措、261項改革任務;成立了領導小組,組建了8個專項小組和32個專題組,落實了辦事機構、人員編制和辦公室,明確了專職副主任;建立了相關工作規則、細則,創造性地制定了專題改革流程管理規定,對推進專題改革作出了規範性、制度性和程序性安排。

(二)堅持問題導向,明確“改什麼”。堅持以正在做的事為中心,以把事情做得更好為目的,把握節奏開展工作。一是貫徹落實好上級的改革部署。以落實中央和省委已經明確的改革任務、中央給畢節的政策和改革任務、國家有關部委支持我市差別化政策中明確提出的改革任務為重點,結合實際制定推進措施,特別是在戶籍制度、工商先照後證、機構改革、旅遊產業發展、生態文明建設、財稅改革、傳媒集團改革、金融改革等方面,制定出臺了具體的實施意見,力爭在規定時限內全面完成改革任務。二是完善提升正在推進的改革事項。在總結提煉、宣傳推廣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快民營經濟跨越發展、實現民生保障全覆蓋、推進多黨合作共促科學發展等“九條新路子”基礎上,繼續深化民生項目監督特派組、農民講師、農村連戶路和庭院“兩硬化”、“六零六好”社會管理集成創新等改革成果,打造“畢節品牌”。三是精心謀劃啟動新的改革專題。圍繞深化“三大主題”改革試驗、推進市場經濟體制改革、加快政府職能轉變三個核心,重點推進市場作用充分發揮、新型工業化、城鄉統籌發展、開發扶貧、生態建設、基礎設施建設、民生改善、社會治理、人口控量提質、多黨合作運行機制創新10大版塊的改革試驗。在市級層面具體明確了51項改革專題。縣(區)級層面按照“應改盡改”的原則,已行文實施專題改革200餘項。

(三)堅持先行先試,把握“怎麼改”。充分調動廣大幹部群眾改革的積極性,學習運用改革規律破解改革難題。一是把堅決走好群眾路線作為破題之招。堅持以人民利益為導向,用群眾思維來思考改革,以人民群眾不滿意、不高興的地方作為改革的切入點,把群眾不滿意、不高興、不答應的事項作為設計改革專題的根本依據。通村水泥路建設、精準扶貧“四法”、綠化畢節等順應群眾期盼的改革事項得到了廣大群眾的擁護和讚譽。二是把準確把握關鍵環節作為制勝之舉。準確把握人財物、責權利、放讓減的改革關鍵環節,在“人、財、物”的改革上突出“人怎麼管、錢怎麼用、物怎麼配”的政策創新。在“責、權、利”的改革上突出“誰審批、誰負責”和“誰管理、誰負責”的有機統一,防止權力上劃、責任下交,利益上收、責任下擔。在“放、讓、減”的改革上突出放權、讓利、減負的有機結合,推動行政權力下放,推動工作重心下移,推動服務陣地前移,激活基層創造活力。縣級以下醫療保健服務體系建設、農村“兩權”抵押融資、生豬產業發展等改革,主要是謀求在關鍵環節的改革上取得突破。三是把高效運用借勢發力作為推進之策。堅持“向上借智、向內借力、向外借鑑、綜合借勢”推進改革試驗。通過開展“進京問計”,徵集“改革金點子”,請專家顧問組把脈專題改革等活動“向上借腦”,找準改革的方向、目標,把握好改革的具體環節、具體著力點、具體措施。通過組織深入調查研究,開展“面對面”交談,召開經常性的“諸葛亮”會議等形式“向內借力”,找準改革的重點、難點和改革辦法。通過廣泛瞭解和消化吸收先進地區改革的新經驗和新成果“向外借鑑”,讓專題改革少走彎路、節約成本、提高效率。通過充分發揮政策優勢、資源優勢和生態優勢開展“綜合借勢”,拓展改革空間,提供改革動力。“進京問計”、專題方案出臺前的專家評審、“六零六好”新經驗的形成、“6.21會議”後出臺的“1+8”貫徹落實文件,都充分體現了“四借方法”的成功運用。

(四)堅持踐行使命,落實“誰來改”。堅持敢為人先、敢於領先和拼搏爭先,只要符合實際、有利於社會進步、對群眾有利的,就大膽地闖、勇敢地試。一是領導帶頭改。各級領導幹部以上率下,為改革出主意、想辦法,帶頭制定、細化本地本部門改革工作方案,落實好改革任務、推動改革工作。農村庭院和連戶路“兩硬化”、通村水泥路建設、精準扶貧“四法”等改革,就是市委領導親自謀劃、推進的結果。二是部門主動改。各專項小組、專題組牽頭單位和參與單位服從和服務於改革發展的大局,主動作為,推動改革工作緊之又緊、細之又細、實之又實。在今年啟動的專題改革中,各承擔部門協調配合,深入調研,積極組織評審,推動改革方案編制出質量、上水平。三是群眾參與改。充分尊重群眾的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及時總結群眾創造的新鮮經驗,全面調動群眾推進改革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真正把最廣大群眾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上來。

目前,市級各專項小組、各縣(區)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正蹄疾步穩、紮實有序推進。

市級層面推進情況 經濟體制改革專項小組:推進公共資源交易市場化改革,促進了公共資源依法依規依程序交易;開展以農村產權抵押融資為核心的農村金融體制改革試點工作,拓寬了農業園區、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融資渠道;工商先照後證工作在全省率先開展,有效激發市場活力,加快了民營經濟發展;加強國有資產管理,全面規範市級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出租,確保了國有資產有序管理和保值增值;撤銷大方縣設立大方區和金海湖區,織金縣撤縣設市,黔西縣撤縣設市等行政區劃改革穩步推進。扶貧開發改革專項小組:以海雀村為樣本,深入剖析,創造性地總結提煉了畢節精準扶貧“十子”工作機制,形成了畢節試驗區精準扶貧“四法”,促進全面小康社會建成不斷邁上新臺階。民主法治改革專項小組:依法創新管理體制,大力建設“陽光工程”集中安置基地,安置戒毒康復人員;出臺了《畢節市關於全面放開戶籍制度改革工作實施方案》,全面推進居住證辦理、戶籍制度改革等相關工作。文化體制改革專項小組:推進圖書館、博物館、群藝館等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建立法人治理結構試點工作;推進文化產業園區建設,深化入駐企業法人構建;支持非公文化企業及小微文化企業發展。社會體制改革專項小組:推進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出臺文件鼓勵義務教育集團化辦學,倡導優質結對幫扶或建立共同體,壯大城區優質教育資源;大力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鼓勵支持民辦職業教育發展,大力實施校企聯合辦學;在全省率先實現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政策統一、待遇一致;紮實推進涉法涉訴信訪工作改革,加大司法救助力度,提高處理問題的效率,緩解社會矛盾。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專項小組:初步劃定了全市林業生態紅線,創新“綠化畢節”體制機制,探索“先建後補”等做法,切實提升造林質量和成活率。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專項小組:以第九屆村“兩委”換屆為契機,採取“擔任、兼任、掛任、聘任”四種方式向全市3380個行政村選派了4796名公職支書,實現了全市農村黨組織公職支書全覆蓋,優化了村級黨組織書記隊伍結構;強化鄉鎮黨委書記、村黨組織書記、農村致富帶頭人、大學生村官、村民組長“五支隊伍”建設,為同步小康奠定了堅實基礎;配合省委統戰部等有關方面起草出臺了《中共貴州省委統戰部中共畢節市委關於深入推進畢節多黨合作建設意見》《關於探索多黨合作服務改革發展實踐新經驗的實施意見》,成立了民建畢節市工委和市光彩事業促進會,初步形成了“聯繫廣、領域寬、聯動強、隊伍壯、素質高”的統戰工作新格局。紀律檢查體制改革專項小組:著力推進民生特派組運行機制改革,在全市3709個村(社區)設立民生監督委員會,織牢了民生監督網,夯實了反腐倡廉建設的群眾基礎。

縣區層面推進情況 七星關區:支農資金管理體制機制改革不斷深入,通過改革創新,累計整合支農資金約2.6億元,有效實現了項目資金的捆綁使用。文化體制改革不斷深入,完成區文化產業規劃編制工作,建立區道德講堂1個、鄉鎮道德講堂42個、街道(社區)道德講堂22個、村(居、社區)道德講堂174個、文明單位道德講堂9個。醫藥衛生事業不斷髮展,免費為城鄉居民建立電子健康檔案100萬餘份。人民調解制度初具成效,成功舉辦了4次公道評說活動,有效化解了一批上訪積案。加強基層黨的建設,轉化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32個,非公企業中,單獨建立黨組織的38個,掛靠方式建立黨組織的2016個。

大方縣:探索了“兩代表一委員”常任制、“兩代表一委員”提案議案督辦督查制度,架起了與群眾溝通的橋樑。建立議案、建議、批評、意見和提案督辦督查聯席會議制度,把“官方”的聯席會議開成群眾工作會,讓“代表委員”真正成為群眾的民意代言人。探索了“七有”保障體系(貧困有獎補、失地有保障、就業有渠道、生病有醫保、上學有獎勵、養老有保險、創業有門道),確保被徵地農民“近期生活水平不降低,長遠生計有保障”。探索構建關愛留守兒童、空巢老人、鰥寡孤獨、殘疾人、農民工的“五關愛”救助體系,大方縣成為貴州省唯一被民政部列為“關愛睏境兒童”工作的試點縣。探索了幹部群眾雙向互動機制,用“板凳會議”拉近幹群距離,召開44600餘次“板凳會議”,有效化解各類矛盾糾紛2799件。

黔西縣:積極爭取省級地勘基金投入加快礦產資源整裝勘查工作,深化礦產資源配置體制改革。設立民營企業產業發展局,落實專項發展基金,積極扶持民營經濟發展。創新支農資金管理機制體制,13個試點村整合資金4.44億元。組建“農村文藝宣傳隊”,開闢“百姓說”講堂和劇場實現公民自我教育。創新以股份制、醫療聯合體、融資引資、公辦民營等形式推進鄉鎮衛生院改革。健全重大項目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推進“天網工程”向農村延伸。成立了生態建設保護委員會,構建了縣鄉村組戶管護責任體系,設立了生態保護審判庭。對縣紀委監察局參與的議事協調機構進行兩輪清理,由原來75個精簡至16個。開展廉政質詢“面對面”解決問題,在5家非公企業以“公推直選”方式建立紀檢組織,築牢基層預防腐敗防線。

織金縣:推行訴訟與信訪分離,把涉及民商事、行政、刑事等訴訟權利救濟的信訪事項從普通信訪體制中分離出來,導入司法機關依法處理程序。推進“陽光工程”,提供就業平臺,吸納吸毒人員、社區戒毒康復人員、刑釋解戒人員等社會群體進入公司上班,減少和避免類似群體對社會危害。推行農村廣播影視“四位一體”服務機制,有效解決了縣電影公司遺留問題。城市公交車開通營運,城市公共自行車投入使用,啟動了城市同城化管理改革,建立了城市管理部門和街道辦事處聯合開展城鄉同城化管理機制,破解了城市管理體制機制瓶頸。推進大部制改革,成立了市場監管局、衛生計生局。

金沙縣:以“三集中”統籌城鄉改革發展,推進產業向園區集中,實現了產業集聚集群集約發展;推進人口向城鎮和新型社區集中,全縣城鎮化率達42.5%,提高了4.7個百分點;推進土地向適度規模經營集中,大力實施菜籃子、肉架子、果盤子、茶杯子、藥匣子“五子工程”,農業產業化、現代化不斷加快。建立組級“群眾說事點”、村級“群眾說事室”、鄉級“群眾說事站”,化解了矛盾糾紛,維護農村和諧穩定。探索農業發展新模式,積極培育“優質、高效、生態”現代家庭農場。調整行政區劃,推進區域均衡發展。創新行政執法監督機制,有效破解了“公益訴訟原告困境”。創新城市管理機制,實行環衛市場化改革,引進現代企業專業從事城市的環衛保潔工作,使“管幹不分”向“管幹分離”轉變,提升環境衛生管理和服務水平。

納雍縣:率先開展農民講師巡講行動,促進農民講師帶頭和帶領群眾致富,2014年共組織農民講師巡講870餘場,培訓群眾7.8萬餘人次。探索建立礦山自然生態環境治理“一基金兩制度”,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出臺了調整不勝任現職領導幹部的規定,對存在突出問題的領導幹部進行調整,已調整不勝任領導幹部94名,有效解決幹部“能上能下”的問題。

威寧縣:全面承接省市下放的1370項事權,確定迤那、東風、二塘等6個鄉鎮為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試點鄉鎮,賦予其192項縣級經濟社會管理權限。推進水務管理體制改革,設立水務局,將分散在水利局、環境保護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城市綜合執法大隊等多個部門的城鄉防洪、水源、供水、用水、節水、排水、汙水處理與回收利用等管理職能整合,實行集中管理,變“多龍治水”為“一龍管水”。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機制改革,啟動開展迤那、二塘、東風省級示範小城鎮農村集體土地精細化確權試點及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摸底調查工作,建立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機制,開展示範小城鎮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節餘指標使用制度試點,推動農村土地要素流轉。創新農村金融服務向基層延伸機制,把存取款終端延伸到村。

赫章縣:以“小核桃、大產業”為著力點,用核桃產業推動生態文明體制機制改革,實現生態與經濟雙贏,全縣累計種植核桃122萬畝,森林覆蓋率達51.4%。將已建設投入使用的鄉鎮中心幼兒園以“公辦民助”的混合制形式實行集團化辦園,快速推進學前教育健康發展。在全省、全市率先實施教育信息化“班班通”建設,覆蓋率達62%,有效促進教育均衡發展。健全縣、鄉、村三級衛生服務網絡,深化縣鄉醫療衛生機構改革,推進公立醫院改革,支持民營醫療機構發展,形成了多元化的辦醫格局。深入實施精準扶貧“四法”,精準扶貧臺賬資料不斷完善。

百里杜鵑:推進旅遊綜合改革,擬組建百里杜鵑旅遊集團公司,實現景區所有權、管理權和經營權剝離,使旅遊資源得到合理配置,促進百里杜鵑旅遊產業健康快速發展,相關資料已上報市政府。成立了人大工委和政協工委,主要領導已通過市任命,編制已調劑,工作人員已到位並開展工作。積極爭取設立生態檢察院和生態法院,申報材料已上報最高人民法院。成立了百里杜鵑索瑪公司,通過招商引資聯合攝製電影《靈魂的溫度》,打造了彝族精品劇目《索瑪花開》,獲畢節市第二屆烏蒙文化節文化藝術系列大賽金獎。積極開展彝語師資培訓,推進“雙語”教育。

雙山新區:創新房屋徵收改革,推進“陽光簽約”促進和諧徵收,採取邊宣傳、邊丈量、邊簽約公示、邊催遷拆除工作法,最大限度爭取群眾支持。創新土地徵收改革,採取強化隊伍建設、強化徵收方式、強化作風轉變等措施,著力破解土地徵收難題。創新土地拍賣改革,推進土地預期收益權拍賣,實現土地出讓價值最大化。將土地化整為零拍賣,最大限度提高土地出讓收益。

畢節經濟開發區:實行“管委會+公司”的運營模式,將原開發區高新技術建設投資公司整合重組建立開發區運營公司,並分別組建了相關進出口貿易、房地產開發、能源礦產及廣告傳媒等公司,實現了行政職能和經營職能分離,增強市場主體地位。推行選派幹部到民營企業掛職鍛鍊工作,選派科級幹部到企業掛任副總經理,選派一般幹部到企業掛任總經理助理,實現了政企得協調、企業得服務、幹部得錘鍊的目的。在公雞山村、鶯歌巖村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工作,在中屯村、黃泥村開展林權抵押貸款試點工作。

二、取得成效及經驗

(一)探索了具有“畢節特色”的改革路徑和工作方法。緊緊圍繞“十破十立”解放思想,奮力衝破思想觀念和利益固化屏障,強化頂層設計,發揮牽引作用,突出民生優先,全面深化改革。堅持問題導向推進改革,進一步提高發展水平、完善市場機制、培育市場主體、健全公共服務體系、擴大對外開放,靠改革破解發展難題。堅持發展導向推進改革,繼續鞏固提升傳統產業,加快壯大特色產業,迅速集聚新興產業,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建設,大力改善民生,靠改革補足發展短板。堅持環境導向推進改革,圍繞建設生態文明先行區戰略定位,創新生態文明建設路徑、方式和機制,加快形成有利於生態文明建設的現代產業體系,靠改革守住發展底線。堅持創新導向推進改革,結合已積累一定經驗、打下一定基礎、產生一定效用的改革試驗,進一步豐富改革試驗內涵、進一步提高改革試驗成效,靠改革推動發展升級。積極向上借腦、向內借力、向外借鑑,大膽探索試驗,努力走出畢節試驗區全面深化改革的創新之路。

(二)突破了制約“發展大局”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堅持從群眾最期盼的領域改起、從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環節改起,讓全社會感受到改革帶來的實實在在成果。圍繞“八大領域”和“十大板塊”的改革總綱,制定下發關於工商登記實行先照後證改革的意見,全面實施註冊資本由實繳制改為認繳制,先照後證改革取得重大突破。金沙縣檢察院創新行政執法監督機制,依法對縣環保局的具體行政行為提起行政公益訴訟,有效破解了“公益訴訟原告困境”。推進大部門制改革,整合資源,組建了市衛生和計生委員會、計劃生育婦幼保健院、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水務局,進一步明確了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局、農委等部門的職能職責,理順了政府各部門之間的關係,行政效能得到較大提高。完成第六輪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市直部門取消行政審批服務事項5項、下放10項,保留159項。

(三)推廣了彰顯“畢節創造”的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堅持把改革融入推動經濟發展和改善民生的實踐中,體現在每一件具體實事上。整合不同渠道資金、撬動社會資本發展民生事業的創新做法在全國農村改革試驗區工作會上進行交流,得到了汪洋副總理的肯定。創造性開展了“三為主三結合”建設“四位一體”農村醫療服務體系改革試驗,選擇了35個鄉鎮作為改革試點,有效保障了人民群眾身體健康,中央第四巡迴督導組給予充分肯定。探索出“一事一議”實施“兩硬化”助推美麗鄉村建設機制,闖出了一條決策體現群眾訴求、發展體現群眾主體、工作體現群眾路線的美麗鄉村建設之路。創新“把防腐線劃定在陽光下、把決策權下放到群眾中、把監督哨修建在關口處”通村水泥路建設機制,激發群眾建設小康路熱情。推進紀檢監察管理體制改革,深化民生項目監督特派組機制,村級民生監督鏈條實現“全覆蓋”。探索了“五統一”教育工程集中突破機制,切實解決農村學校師生住宿難題。全面推行“六零六好六法”社會治理集成創新經驗,不斷夯實維護社會穩定的根基,構建了以群眾自我管理為主的基層社會治理體系。組織農村創業致富“能人”組成“農民講師團”走村串寨傳送“致富經”,農民講師吳儒文被中宣部評為全國“基層理論宣講先進個人”。這一系列體制機制創新,彰顯著畢節創造,體現著畢節精神,展示著畢節形象,得到中央和省領導的肯定,有的在全省、全國推廣。

三、存在的問題

(一)領導重視不夠。一些縣(區)領導對改革工作不懂、不管、不問,對為什麼要改革不清楚,對改什麼不掌握,對怎麼改不知道,說“門外話”、做“常規事”,不批機構、不給編制、不配班子、不調人員、不拿經費,對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不安排、不部署,甚至不聽彙報。目前,赫章縣還沒有人員編制;七星關區、黔西縣、金沙縣、納雍縣、赫章縣、百里杜鵑管理區、畢節經濟開發區等縣區沒有配備專職副主任;畢節經濟開發區、雙山新區沒有獨立辦公地點和機構。

(二)自我發力不足。個別縣(區)和部門不敢改、不願改、不會改現象依然存在。要麼怕擔責、怕失權、怕失利、怕麻煩,等一等,看一看,讓其他地方先行,自己“照葫蘆畫瓢”;要麼認為改革是中央、省的事,只要執行好上面的方針政策就行了;要麼對新情況新問題了解不夠,應對不及時,處理不到位,影響了改革的進度和成效。

(三)改革思路不清。個別縣(區)和部門改革的方向和指向不明,不圍繞問題導向、市場導向、小康導向明確改革專題、推進方法和責任主體,要麼選擇一些大而空,且在自身層面無法推進的事項作為專題進行改革,要麼以常規工作代替改革工作,或者把改革與常規工作分離開來,為改革而改革,致使改革“剪不斷,理還亂”。

(四)自主權力不大。在推進改革的過程中,一些事關助推畢節後發趕超、跨越發展的改革事項因為沒有自主權而無法推進。如擴權強鎮改革,省裡只要求在示範鎮開展;對副中心城鎮改革中涉及機構重組,編制部門卻不允許“越雷池半步”;由於審批權在省級層面,礦產資源配置等改革工作推進乏力;由於財政資金未切塊下達等體制影響,整合資金推進的通村路建設、扶貧等方面的改革難度加大。

(五)協調配合不力。各專項小組、專題組、各縣(區)之間,同一個專題改革的牽頭部門和配合部門之間尚未建立有效的溝通協調機制,調度、協調、指導乏力,關門搞改革,各唱各的調、各吹各的號。市委改革辦建立的總檯賬和各縣(區)、各實施專題改革的牽頭單位建立的分類臺賬不同步,未能做到無縫對接。督查部門、考核部門、協調管理部門之間聯動力度不夠,未能形成推進改革的強大合力。

對以上存在的這些問題,各級各部門務必高度重視,一把手要親自抓,負總責,研究切實可行措施,確保各項改革任務落到實處。

中共畢節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

2015年1月9日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