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好的共享經濟,為什麼變成了變相租賃?

經濟 自行車 滴滴打車 移動互聯網 出行萬象 2017-04-27

2017年,迎來了共享經濟大火的一年,共享單車、共享電動車、共享汽車、共享充電寶等等,紛紛打著共享經濟的旗號進入了人們的眼球。這些新事物的到來,的確方便了人們的生活,讓大家的出行和生活方式更加多樣化。但是,細想起來他們提到的共享經濟,卻發現似乎不是那麼回事兒。

說好的共享經濟,為什麼變成了變相租賃?

小編先來給大家普及下共享經濟的概念。所謂的共享經濟,是指以獲得一定報酬為目的,基於陌生人且存在物品使用權暫時轉移的一種新的經濟模式。其本質是整合線下的閒散資源,物盡其用。對於供給方來說,通過在特定時間內讓渡物品使用權或提供服務,來獲得一定報酬;對需求方而言,不直接擁有物品的所有權,而是通過租、借等方式使用物品。簡言之,就是把自己的閒置資源通過平臺出租出去進行再利用。

說好的共享經濟,為什麼變成了變相租賃?

那麼,我們再來看看眼下大火的共享單車。他們的車輛是由企業直接提供的,並非個人所有物品,也就不存在閒置資源拿出來共享的問題。說白了也就是企業提供大量單車,然後租給個體用戶,通過收取押金和使用費來獲得收益。深究起來,這和出租車公司並無本質區別。包括網約車滴滴也是,除了順風車和拼車,其他業務並未涉及共享經濟。

說好的共享經濟,為什麼變成了變相租賃?

為什麼大家都在追捧共享經濟?順應熱潮博眼球?產品包裝?每個人都有不同看法。不過話說回來,真正的共享經濟還是存在的,而且小編預測,千帆過盡,這將是下一個風口。這個風口就是拼車/順風車,這種經濟模式前有滴滴順風車,後有來回拼車,都是極具發展潛力的平臺。

對於一個剛起步的平臺來說,來回拼車要面臨滴滴這樣強大的競爭對手,還是很有壓力的。但是共享經濟這條路是沒有走偏的,未來前景不可限量。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