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得利:學習先進經驗 鼓舞發展幹勁 加快轉型升級創新發展步伐

經濟 創業 市場營銷 投資 中共如皋市委新聞網 2017-05-13

學習先進經驗 鼓舞發展幹勁 加快轉型升級創新發展步伐

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 孫得利

這次赴餘杭和崑山兩地參觀學習,看到了兩地發展的先進典型,最大的收穫和體會就是我們與先進地區的發展還是有差距的,這樣的差距增強了我們推進項目建設的緊迫感,堅定了加快高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信心和決心,更加強化了抓項目建設、抓人才集聚、抓創新發展是推動高新區更好發展源動力的理念。

學崑山,要學習崑山看準方向,前瞻佈局,對選準的產業持之以恆地創新發展。崑山的小核酸及生物醫藥產業園於2008年啟動建設,在發展過程中,崑山圍繞市場化、專業化方向,深化機制創新、政策爭取、項目引進、要素支持、國際合作,全力推進生物醫藥產業園發展,壯大國家創新型產業集群,目標至2020年實現匯聚百家企業、達到百億產值的“雙百目標”。崑山光電產業園於2004年開始規劃建設,目前區內企業總投資達125億美元,企業銷售達152億元。園區已形成“原材料-面板-模組-整機”的完整產業鏈,在國內產業規模最大、產業鏈最全、技術水平最高。學崑山,還要學習崑山不斷加強平臺建設和資本供給,集聚高端人才,引領產業發展。“人才是第一生產力”,崑山小核酸及生物醫藥產業園引進了大量高端人才,包括國家千人計劃專家和優秀團隊,為園區持續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智力支撐;光電產業園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多所高校進行項目合作,不斷提升科技研發能力。

學餘杭,要學習餘杭創新發展,不斷優化創業創新生態,堅持“生態、生活、生產”融合發展。杭州夢想小鎮是典型的“大藍圖”中的“小詩篇”。常讀鉅著宏篇的人會有這樣的體會,大篇章多被淡忘,而其中的小詩篇反而會感人至切。夢想小鎮位於杭州未來科技城(海創園),規劃面積3平方公里。在規劃建設之初,就圍繞“高”字做文章,定位高起點、應用高效率、建設高標準。順應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浪潮,夢想小鎮確立了“資智融合、有核無邊、輻射帶動”的發展理念,鎖定互聯網創業和天使基金兩大產業門類,經過兩年多的發展,夢想小鎮累計引進孵化平臺35家、互聯網創業項目910多個、創業人才近8700名,打造了眾創空間的新樣板、信息經濟的新增長點、特色小鎮的新範式、田園城市的升級版,成為世界級的互聯網創業高地。

回顧高新區發展,近年來經濟社會保持了良好的發展態勢,城市發展框架已經拉開,道路管網配套基本到位,但與先進地區相比,我們在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項目源、項目數、項目質量以及人才梯隊培養和人才層次上還有差距。下一階段,高新區將不斷提振“遇到矛盾就興奮,碰到問題就迎上”的精氣神,全力做好項目服務“店小二”,進一步加大項目招引、建設力度,培育特色產業,全面掀起項目建設新高潮,目標打造“經營城市的典範區、科技創新的先行區、城市活力的展示區”。

一是做優特色,堅持不懈做強軟件外包產業。利用CSIP全面託管運營契機,發揮CSIP在軟件產業上的話語權,進一步拓寬招商信息收集渠道,建立健全招商項目研判會商機制,招引一批特色明顯、帶動力強、知名度高的軟件和信息服務類企業落戶。做好與順豐速運、凌志軟件、攜程信息、SAP、青軟實訓等已落戶項目的對接服務,引導企業制定三年發展規劃、五年發展願景,在培育集團型、基地型軟件研發、信息服務、人才培養方面做好文章。不斷加快軟件園二期項目審批進程,力推項目快開工;加大與武漢大學、蘇州大學等高校對接,加快軟件學院籌建進程,持續打響國家火炬計劃軟件特色產業基地品牌。

二是做大總量,堅持不懈推動項目建設服務。高度重視項目質量和效益,嚴格按照考核標準,重點抓好項目開工與竣工投產;健全完善部門梯度服務體系,優化審批服務,實行項目手續幫辦服務。全力推進金月亮新材料、德祿智能傢俱、世睿電力生產基地、鄰里中心等二季度重大項目開工建設,對目前在手在談項目進行全面梳理排隊,分層次抓好推進,做到工作早部署、方案快安排、責任全落實。同時,高度重視存量改造,引導企業加大技改投入。引導企業由設備更新為主,向生產全過程和產品結構調整的整體改造轉變,由單純的生產製造環節改造向研發、設計、營銷、服務等全流程改造轉變,推動規模以上企業加快“兩化融合”,使信息技術應用滲透到研發設計、加工製造、市場營銷等各環節,加快提升企業自動化、智能化水平。

三是做優環境,堅持不懈提升城市功能配套。以打造有利於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和優質人才集聚的生產、生活、生態環境為目標,不斷加快功能性城市配套項目建設,提升城市發展品位和承載能級。加快推進龍遊湖外國語學校建設,確保2017年秋季幼兒園開學招生,2018年秋季全面對外招生;不斷加快鄰里中心、實驗初中、三甲醫院等規劃建設,完善區內生活配套。加快時尚文化街區建設和龍遊湖風景區深度開發;服務好碧桂園、龍遊湖壹號、御錦馨河城、中南世紀城等房產開發項目,加速形成集旅遊、休閒、購物、居住於一體的商業圈。不斷加大區內道路、綠化、景觀等改造提升,加大“263”專項行動推進力度,打造天藍、地綠、水清的宜居宜業新城區。

四是做好平臺,堅持不懈探索創新發展路徑。充分發揮新設立的產業發展引導基金導向作用,撬動社會資本支持全區主導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跨越式發展,有針對性地招引、培植項目。政府做好項目甄別和政策引導,對符合園區產業發展規劃的成長性好的項目,強化政策導向,做好橋樑紐帶,引導產業基金向好項目傾斜,參與項目的孵化、產業化。重點圍繞軍民融合產業園建設和光電科技、智能裝備等產業發展,引導產業基金參與園區建設和項目建設,為企業發展壯大提供資金扶持。探索推進第三代半導體產業研究院、大數據產業創新中心等平臺落地,以專業的平臺集聚專業人才、培育特色產業。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