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表象審視目標:美元貶值和利率霸權'

""透過表象審視目標:美元貶值和利率霸權

(圖片來源:壹圖網)

湯靜 譚雅玲/美國焦點是今年乃多年以來的熱點聚焦,近期更突出經濟衰退和美聯儲降息預期,目的與實質在於刺激美元貶值,甚至不惜使用股市暴跌手法,抑制美元升值最終目標是促進美元貶值。美元貨幣關聯的主導已經無法發揮自己訴求的願望,不得已只好利用自己充分的空間與條件,全力發揮力推美元貶值能量,這是當前與未來美國經濟安逸的關鍵,也是美元貨幣霸權必要的國家基本策略。

“以假亂真”手法老道以經濟空間推進美元貶值

美國渲染經濟衰退運用傳統教科書和歷史經歷說事,長短期國債收益率下降和倒掛是最醒目的理由與喧囂,美國經濟衰退成為美元貶值非常好的理由與支持。然而,美元對外關聯的阻力發生在歐系貨幣,歐元區經濟低迷、英國脫歐錯綜複雜、瑞郎堅持弱勢策略,這都是阻擊美元貶值重要的因素,進而美元走勢今年至今不盡人意,目前依然是升值態勢,這正是美國經濟真正的禍水。

因此美國輿論和官方言論極力渲染美國經濟衰退,雖然並未實現和難以阻止美元升值,但美元升值節制力凸顯。然而,真實的美國經濟依然穩健,如今依然是經濟實力最強的國家,自19世紀末開始,GDP總量超過英國,美國就一直都是世界第一經濟體系,並已經持續125年,經濟總量佔據全球經濟總量五分之一左右。美國經濟週期拉長,並且成為歷史上最長的經濟增長時代,截至今年6月已經達到120月的增長月,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的經濟增長都長,且經濟質量是關鍵所在。尤其美國經濟本質是新經濟特徵的獨特與獨到優勢,科技是美國經濟殺手鐗,也是美國製造業與眾不同全球的個性與優勢。

因此,美元貶值的主要經濟底氣就是農業、科技、金融和軍事,製造業定義以被科技領先和發揮所取代,這正是美國新經濟含義的集中體現。新經濟實質是信息化與全球化,新經濟核心是高科技創新帶動其它領域的創新,而促成新經濟的現實環境是經濟全球化。

信息技術創新主導和引領是美國新經濟的基礎與核心,收益與全球化載體是美國新經濟前所未有的科技型、創新型經濟的重要特徵。美國正是通過全球化實現技術創新,以信息技術的發揮使得美國經濟層級與質量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及高級化水平,經濟總規模創出20萬億美元就是最好的例證,即使經濟增長只有2%,但規模效應不斷增量。

目前儘管美國經濟衰退輿論中的全球比較優勢凸顯,新經濟優勢無擬倫比。相比較歐元區、歐盟、英國、日本、加拿大等主要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增長都不及美國經濟增長水平,並多以傳統經濟模式為主。去年全年美國經濟增長2.9%,雖然低於預期的3%以上的水平,但比較上述發達國家指標則是最佳;尤其是今年上半年以來的經濟水平比較更突顯美國經濟優勢與優越,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美國經濟增長為3.1%和2.1%,但歐元區經濟只有1.2%和1.1%,比較中的差中優顯著。然而,美國在評論自我經濟則突出負面下降態勢,這不僅是美國解讀經濟的習慣,更是美國高端手法能夠穩定陣勢的嫻熟市場經驗,前瞻性的預警和風險意識極其明朗,則是美國經濟制勝的法寶,進而即使有過2008年前後所謂金融危機的概念,美國經濟獨一無二的階段與特性就是新經濟週期的難以捉摸和沒有參照物。這些都是美元升值不得已的有效節制力,美元貶值基本國策依然發揮作用與影響是現實。

“亂中取勝”攪局手法以經貿恐慌主旨擾人保己

經濟全球化是美國倡導、主導與引領,這與上述經濟基本面的高端和高級有關,進而形成產業模式的創新,即產業根基外向為主,這是美國新經濟的重要特徵。擾亂世界保全自己正是當前中美貿易、美歐貿易、美日貿易的關鍵所在,亂中取勝是美國新經濟結構特色的必然對策與戰術。

美元是美國國家利益核心,美元地位和影響是美國經濟重要的基礎與保障,進而特朗普當政以來一直叫囂美元貶值,譴責它國貨幣低估。尤其是在美國經濟新經濟時代,美元經濟比較的貶值氛圍不盡人意,貶值效果難以實現。因此,市場預期美國經濟衰退與美元貶值的訴求及策略緊密關聯,這不僅是貨幣問題,而是美國經濟利益所在。美元是美國金融的集中體現,金融業是服務業的重中之重,美國金融GDP佔比超過了20%,美元金融覆蓋佔比超過80%。截至2017年,根據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SWIFT提供的數據來看,全球範圍內約有40%的交易和支付行為是通過美元結算的。

美元作為最重要的的世界貨幣,不僅佔領著世界各國的外匯儲備和貿易結算等等,同時發達的資本市場也吸引著全球優秀的公司赴美上市,而這些優秀公司更讓美國投資者享受成長紅利,並促進美國經濟的強勁發展。當前國際經貿關係異常緊張,中美、美歐、美日貿易問題攪擾不斷,複雜性和不確定性為焦點所在,世界氛圍和市場情緒不安逸乃恐慌性極端上升。

眾所周知,一國貿易增長貢獻度對經濟而言的促進與支持不言而喻,當前世界經濟備受衝擊主要就是貿易局面緊張和景氣度下降。全球貿易交往的結算、交易乃衍生品工具中絕對以美元為主局面確認無疑,這種不安逸最終的結果是加強美元依存度的關聯,美元份額上升已經十分顯著,主導局面難以撼動是現實。相比較,歐元作為美元主要對手,因為歐元在美元指數中佔比達到57.6%,美元貶值的核心就是歐元升值。

正是上述經貿問題交錯複雜,歐元佔比下降已經是事實,外貿企業減少歐元結算、增加美元結算已經是現實,進而美元貶值在歐元無力侍從的背景下,以數量規模刺激歐元上升意圖是美元貶值的策略之重。歐元區經濟中的重頭德國經濟因貿易尤其是汽車生事難以持續增長局面,美國亂中取勝佔住主導匯率操縱性已經清晰可見,美元升值被節制力就是美元貶值的未來路徑與高超技術,美元貶值穩住98點對當今國際經貿關係而言的匯率水平是一種技術嫻熟與策略基礎的體現,美元貶值有可能急劇待發。

“以長對短”深謀遠慮以調動實現美元利率霸權

美聯儲降息對策外溢性凸顯威力,接二連三新興市場乃全球降息潮輿論刺激加大。無論發達國家的新西蘭和澳大利亞均已大幅度降息接應美聯儲降息的效應;其中新西蘭降息幅度居然一次達到50點超乎預料,這使原本包括澳大利亞自2000年來的這些國家利率優勢消失,美元利率已經佔據發達國家的高位十分清晰,這對未來美元利率規劃的願景更為有利主動掌控。

相比較新興市場或發展中國家利率偏高是過去歷史造成的結果,發達國家流動性過剩的貨幣政策作為使得這些國家金融市場有限乃不健全局面只得以利率相守,進而利率高企唯一的手段刺激這些國家和地區利率水平明顯高於美國和主要發達國家。

然而,這些國家缺少完整的金融工具,基準利率較為分化,以不同方式的利率水平也是被利用和炒作的主要風險與依據,畢竟利率收益率也是利潤。如菲律賓今年5月降息25個基點至4.25%,為近6年首次降息;印度降息35個基點至5.40%,為本年度第4次降息;韓國央行降低基準利率25個基點至1.5%,為近3年來的首次降息;印尼央行將7天期回購利率降低25個基點至5.75%,是近2年來的首次降息。這些央行降息對資本有望重新流入新興市場刺激加大,全球降息輿論導向背景與操縱在於美元利率霸權長遠規劃謀略之舉,美元利率的戰略高度是評估短期利率的基礎與權衡之點。

目前國際市場大量熱錢開始尋找出口,新興市場成為撈金目的地;從數據看一個月以來,全球最佳即期回報貨幣前10名中,新興市場國家貨幣佔了六席,巴西雷亞爾、南非蘭特排在第二、第三名,其匯率漲幅分別達到3.17%、3.13%。一國貨幣匯率上漲的基本內涵就是資金流入,其中利率水平的吸引力是利差追逐的主要原因之一,並也能從側面反映熱錢的走向。

牽一髮動全身,美聯儲立場轉鴿的表象本質目標是當前以及未來市場重點,新興市場貨幣貶值壓力和資本外流壓力驟然減輕,美聯儲假寬鬆真緊縮的最終意圖耐人尋味、發人深省,各國央行實行寬鬆貨幣政策在幫助美國掃除未來分化障礙是真實結果。全球投資者歷來樂見美聯儲降息信號,這將提升市場風險偏好,而新興市場資產具備高收益率的特點。美聯儲釋放降息信號最大的利好或說風險釋放將體現在新興市場,資本重新流入新興市場作亂將明顯加大。國際金融協會(IIF)最新報告顯示,6月流入新興市場的外資達到408億美元,為5個月以來的最高水平;其中流入新興市場股票的資金達到126億美元,流入新興市場的債務在5個月內達到最高值282億美元。

回想80-90年代,美元利率站在世界利率最高點,最高水平有過24%的歷史,因此美元霸權的結果是美元利率上調、全世界隨從,美元利率下調、全世界跟隨;如今這種局面已經不復存在,美元為霸權的長遠設計和根基穩固在力圖迴歸利率霸權是美元高瞻遠矚的目標與目的。尤其是流動性氾濫新時代,這種控制力和統治性對美元更加重要,不能忘記美元依然是有問題的貨幣,全盤控制是風險需求,預警性很強的設計深謀遠慮,既有霸權威力,又有風險可控。各國央行是為刺激經濟增長而為,美國是為美元霸權所為。各國利差之間的落差是美元貶值的充分依據和調動參數,美元貶值對外壓力與對內收益凸顯,美元高手的戰略戰術值得審慎論證,追隨將有風險。

綜上所述,上面所有原因與背景最終是推進和促進美元貶值宗旨不變,這是美國經濟保全和美聯儲政策威望的基礎。

(湯靜系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運營總監,譚雅玲系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

本文經「原本」原創認證,作者經濟觀察報,訪問yuanben.io查詢【6DHQ3C8U】獲取授權信息。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