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研究”系列成果(十三):《長三角城市群國際競爭力研究》

經濟 長江 長江產經智庫 2019-05-30

熱情 專 理性

長江產經 產經智庫 原創之庫

“長三角研究”系列成果(十三):《長三角城市群國際競爭力研究》

長三角城市群國際競爭力研究

“長三角研究”系列成果(十三):《長三角城市群國際競爭力研究》

吳福象等

“長三角研究”系列成果(十三):《長三角城市群國際競爭力研究》

編者按

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13日召開會議,審議了《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會議指出,長三角是我國經濟發展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在全國經濟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長江產業經濟研究院專家團隊自2000年以來長期致力於長三角區域經濟問題研究,形成數十本系列專著,對深入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強化創新驅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提升產業鏈水平等具有重要指導價值。我們將著作簡要內容一一整理,在公眾號陸續推介,以饗讀者。

本期推送吳福象教授主編的《長三角城市群國際競爭力研究》(北京: 經濟科學出版社,2014年版)。

“長三角研究”系列成果(十三):《長三角城市群國際競爭力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以重塑世界經濟地理和國家經濟地理的國家戰略為邏輯主線,從全球城市空間關聯和經濟發展環境變遷出發,結合長三角的實踐,推演了市場化、國際化、集群化和城市化的多重互動關係。本書還基於稟賦約束、城市空間發展戰略轉型、社會經濟制度和組織結構變遷、城市空間關聯與城市群分工、要素流動與產業空間集聚等多重視角,模擬了長三角城市群空間關聯生態與城市空間結構演化特徵。

目錄

“長三角研究”系列成果(十三):《長三角城市群國際競爭力研究》

第1章 導言

一、研究背景和現實意義

(一)研究背景

(二)現實意義

二、國內外研究現狀綜述

(一)城市群的空間構造及內部結構關係研究

(二)城市群與區域經濟增長的相互關係研究

(三)城市群驅動經濟增長的路徑與機制研究

(四)城市群綜合競爭力提升的微觀機理研究

(五)國外城市群產業空間分佈特徵案例研究

三、主要內容和結構安排

(一)世界級城市群的基本內涵及其評價指標體系

(二)長三角城市群的空間結構形態及其演化特徵

(三)長三角打造成為世界級城市群的條件和機制

(四)長三角城市群體系各等級城市的分工與協作

(五)將長三角打造成為世界級城市群過程中的政府職能轉變

(六)將長三角打造成為世界級城市群的支撐體系

第2章 世界級城市群的基本內涵及其評價指標體系

一、世界級城市群的相關理論及內涵

(一)城市系統的相關理論

(二)城市規模分佈的理論解釋

(三)對城市規模分佈的進一步研究

(四)城市群的基本內涵

(五)城市群的形成與演化

二、國外城市群發展的基本經驗比較

(一)世界城市群基本情況概覽

(二)城市群是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必經階段

(三)國外城市群發展的空間結構及特點

(四)城市群產業空間分佈特徵和產業政策

(五)世界級城市群單核心和多中心模式

(六)國外城市群的一體化機制及成效

(七)國內城市群協調發展研究

三、城市群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一)城市群競爭力的概念和內涵

(二)城市群競爭力全面提升的微觀機理

(三)城市群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第3章 長三角城市群的空間結構形態及其演化特徵

一、長三角城市群的主要經濟指標

二、長三角城市群生產力空間佈局

(一)長三角城市群空間格局演化

(二)長三角城鎮等級體系的演化

三、長三角城市群的產業分工體系

(一)長三角城市群產業發展的現狀

(二)長三角城市群產業發展的瓶頸

四、長三角城市群製造業空間佈局

(一)國際經驗及理論基礎

(二)長三角地區製造業總體佈局

(三)長三角製造業空間分佈的演化

(四)製造業主要行業的空間分佈特徵

五、本章小結

第4章 長三角城市群的等級體系及企業的區位選擇

一、長三角區域規劃及產業空間佈局

(一)國家層面的區域規劃與產業規劃

(二)長三角城市群產業分工協作現狀

二、城市群空間等級體系理論與擴展

(一)城市群的形成、聚集與專業化

(二)單一中心城市空間結構崛起

(三)從單一主中心到多個次中心

(四)中心地理論視野下的城市群等級體系

三、產業佈局的衡量方法及區位選擇

(一)等級體系內產業佈局合理性的標準

(二)韋伯工業區位論下的企業區位選擇

四、長三角城市群的城市等級與功能

(一)等級體系內的城市層級與功能

(二)城市群網絡的產業聯繫與協作

五、本章小結

第5章 將長三角打造成為世界級城市群的條件和機制

一、對新經濟地理學理論的借鑑

(一)新經濟地理學的理論演繹

(二)新經濟地理學的模型框架

(三)核心外圍框架對長三角的借鑑

二、理論基礎及經典的文獻綜述

(一)國外研究現狀

(二)國內研究現狀

三、理論模型與產業佈局的機制

(一)切入視角與分析路徑

(二)線性自由人才模型基本假設

(三)要素流動與城市等級的匹配機制

四、產業集聚的市場與經濟最優

(一)產業空間佈局與政府調控

(二)區際福利補償的擴展討論

五、本章小結

第6章 長三角城市群體系各等級城市的分工與協作

一、產業分工協作的現實背景

(一)現實背景與主要問題

(二)分工協作的理論基礎

二、產業分工國內外文獻述評

(一)國外研究概述

(二)國內研究概述

三、產業分工的經濟增長效應

(一)現狀分析

(二)文獻述評

(三)計量模型與指標說明

(四)實證檢驗

四、產業分工的影響因素分析

(一)現狀分析

(二)實證分析

五、本章小結

第7章 長三角城市群生產性服務業的集聚機制與耦合

一、提出問題

二、文獻回顧與述評

三、生產性服務業集聚的機制分析

(一)製造業與生產性服務業空間佈局的耦合機制

(二)國外需求對生產性服務業集聚的拉動機制

(三)信息技術對生產性服務業集聚的驅動機制

(四)各等級城市與生產性服務業集聚的匹配機制

四、長三角生產性服務業集聚的現狀

(一)指標和數據說明

(二)統計分析

五、模型設定及實證結果分析

(一)模型設定與計量方法

(二)變量說明

(三)實證結果

六、本章小結

第8章 將長三角打造成為世界級城市群過程中的政府職能轉變

一、政府職能轉變的重要性

二、政府職能轉變基本思路

(一)政府職能轉變的經典理論

(二)財政分權下的地方政府行為

(三)地方保護主義與產業結構趨同

三、政府職能轉變戰略重點

(一)城市政策抑或區域政策

(二)地方政府公共品供給機制

四、政府職能轉變制度約束

(一)中央政府的授權型改革

(二)地方政府對授權改革的擅自模仿

(三)地方政府自主發動的制度變革競爭

五、本章小結

第9章 將長三角打造成為世界級城市群的支撐體系

一、打造城市群創新系統,促進區域一體化

二、加強政策制度和環境支持的體系建設

三、加強城市群的協調和區域的聯動機制

四、強化區域統籌協調的蒂伯特選擇功能

五、提高貿易自由度和區際知識溢出效率

長江產業經濟研究院新版官網將於本月底上線,屆時會將“長三角研究”系列專著全文上傳至官網,供大家免費下載,敬請關注。官網地址:www.yangtze-idei.cn/

版權聲明:上海鈞智律師事務所為南京大學長江產業經濟研究院提供法律服務。需要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本研究院所有內容或觀點的,應註明“來源:南京大學長江產業經濟研究院”。對於不遵守本聲明和/或其他侵權違法行為,本院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南京大學長江產業經濟研究院,國家高端智庫建設培育單位,江蘇省首批重點高端智庫,以南京大學經濟學、管理學及其他相關學科平臺為核心,優化組合國內外相關高校、科研院所的學科和專家資源,以中國沿海地區高度開放、發達的實體經濟為背景,深入研究探索中國實體經濟的走勢、趨向與政策,為國家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總結經驗,探索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發展道路。

“長三角研究”系列成果(十三):《長三角城市群國際競爭力研究》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