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花緣》:鏡中看花,離奇的男女平等觀念

從作者的經歷談起

作者李汝珍生於乾隆年間(約1763-1830),經歷了乾隆、嘉慶、道光三朝。仕途比較坎坷,多次應試榜上不見其名,學術成果在考據學界也沒有很強烈的迴應,心灰意冷之下,李汝珍歸隱到海州板浦鹽場(今江蘇省連雲港灌雲縣板浦),開始著手創作奇書《鏡花緣》。

和曹雪芹創作《紅樓夢》的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一樣,李汝珍的《鏡花緣》也是“消磨十數年層層心血所著成”。那麼作者起名為“鏡花緣”的寓意是什麼?

根據李汝珍好友許祥林在小說的最後說道:“‘鏡花緣’ 者, 色相皆空, 因緣有定。”孫吉昌在《繪圖鏡花緣題詞》中記:“鏡花本空相, 悟徹心無疑。”

所謂“鏡花緣”, 便取鏡花水月之空幻無常義。《鏡花緣》主要講述的是百花仙子唐閨臣及群芳因過失被貶紅塵, 以及她們在凡間所經歷的事情, 並於女科應試中高中才女, 最後塵緣期滿而返本歸源的故事。

《鏡花緣》:鏡中看花,離奇的男女平等觀念

《鏡花緣》是中國第一部長篇博物體小說、遊記小說,同時它也是討論有關婦女問題的一部小說,語言詼諧幽默。它在為婦女求解放反方面具有開先聲的作用,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

胡適曾說:“李汝珍所見的是幾千年來忽略了的婦女問題,它是中國最早提出這個婦女問題的人,他的《鏡花緣》是一部討論婦女問題的小說。他對這個問題的答案是,男女應該接受平等的待遇,平等的教育,平等的選舉制度。”同時還提到:“幾千年來,中國的婦女問題,沒有一個人能寫的這樣深刻,這樣忠厚,這這樣怨而不怒,《鏡花緣》裡的女兒國一段是永遠不朽的文學。”

《鏡花緣》:鏡中看花,離奇的男女平等觀念

《鏡花緣》成書於鴉片戰爭前夕。清朝統治者鞏固自己統治地位的舉措之一就是不斷推崇程朱理學,道學在社會中佔有較多比例。“三綱五常”、“三從四德”、“得天理,滅人慾”等等這些觀點在宋明理學千年的流傳中已經深入人心。但同時,隨著明代中後期對外貿易的日漸增多,中西文化交流也逐漸增強,歐洲的傳教士帶來了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知識,也帶來了意識形態方面的影響。所以,在商品經濟發展較快的東南地區,開始出現資本主義萌芽,工商階層不斷擴大,婦女也開始參與到社會活動中來。所以它們要求尊重、要求平等的意識就會暗暗滋生。因此,《鏡花緣》的出現體現了李汝珍的民主思想,又有歐洲社會政治文化的滲透。

在《鏡花緣》全書中,最具文采的便是第三十三回的“女兒國”《粉面郎纏足受困 長須女玩股垂情》。從漢代開始,婦女的地位處於附屬地位, 視女人為物, 一切以男人為中心, 女人只是男人附屬品。但在“女兒國”中,女性們才情敏捷、俠腸義膽、深通醫理、長於數學……極大程度上歌頌了女子的才華。同時還讓林之洋體驗了中國女性的穿耳之痛、纏足之痛,體現了女兒國的奇異,用其奇異反映了對程朱理學的諷刺與揭示。書中對其穿耳、裹腳的情形描述極為精彩:

《鏡花緣》:鏡中看花,離奇的男女平等觀念

又有幾個中年宮娥走來,都是身高體壯,滿嘴鬍鬚。一個白鬚宮娥,手拿針線,走到床前跪下道:“回稟娘娘,奉命穿耳。”早有四個宮娥上來,緊緊扶住。那白鬚宮娥上前,先把右耳用指將那穿針之處處碾了幾碾,登時一針穿過了。林洋之大叫一聲:“痛殺了俺了!”往後一仰,幸虧宮娥扶住……接著有個黑鬚宮人,手拿一匹白綾,也向床前跪下道:“稟娘娘,奉命纏足。”又上來兩個宮娥,都跪在地上,扶住金蓮,把綾襪脫去。那黑鬚宮娥取了一個矮凳,坐在下面,將白綾從中撕開,先把林之洋右腳放在自己膝上,用些白汎酒灑在腳縫內,將五個腳趾緊緊靠在一處,又將腳面用力曲作彎弓一般,即用白綾纏裹。纏了兩層,就有宮娥拿著針線上來密密縫口,一面狠纏,一面密縫。

李汝珍對古代婦女的同情,以及對封建倫理的批判都在這“男女倒置”的女兒國體現出來了。在與千百年的封建禮教唱對臺戲的過程中,他試圖構建一個理想的王國,那裡女權至上,而男子則為女子的附屬品。這就像美國珍尼特· 海登在《性學報告》中所說:“在最古老的神話裡, 女性是本, 男性則是衍生物。 ……在母權制社會中, 女性具有規範性。”

《鏡花緣》:鏡中看花,離奇的男女平等觀念

但是,“男人反穿衣裙,作為婦人,以治內事;女人反穿靴帽,作為男人,以治外事。”這種“想象”的社會現象,並不能夠完全體現李汝珍對女性的尊重和對婦女問題的重視,而且還從側面反映出對女性的歧視以及對男權的嚮往,這具有一定的時代侷限性。同時,李汝珍一方面對武則天開設女科表示讚揚,肯定女子對政治參與的追求,另一方面卻又不能允許武則天處於至尊的統治地位,必須讓她下臺。這個矛盾,實質上反映了李汝珍在女性觀問題上的矛盾。他要求提高女子的社會地位,但他有沒有深刻的女性觀念,在他的潛意識中,男性仍是社會的主宰者,他不能允許女性成為政治上的最高統治者。在他所構建的理想國中,女性擁有參與考試的權利,但卻不能真正地參與政事。

《鏡花緣》中的優秀的女性科舉及第,之後卻是回到家中,過著著傳統女子們出嫁成婚、相夫教子的生活,尤其是陽墨香、戴瓊英幾位女英雄隨夫出征,夫死後只會“旋即自刨”,這分明是封建社會中以夫為天的“貞烈”女子,她們沒有獨立的人格!李汝珍在女性觀上的侷限,使得他所有的女子理想都是站在所謂男權社會的角度。基於這種侷限性的女性觀,隨著小說末尾武則天的退位,也就只能是“水月村”和“鏡花冢”。

“鏡花緣”只不過是鏡中的一場夢而已。

撰稿/素白【讀史品生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