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往事:杆石橋畔的舊影'

"

文/楊衡善

高架橋拔地而起,護城河舊蹤難覓。杆石橋畔的母校故園,也早已貌改人非,成了另一座學府聖地。從1958年到1998年,整整40年過去,回想起40年前在濟南三中度過的中學生活,有許多事情值得記憶,現在說起來,也仍然不是毫無意義。我是蘇州人,在上海上的小學,1953年初,父親調來濟南,我於1953年寒假轉入濟南三中初十三級十一班,後考入高十一級四班,在三中上了近6年學。

校 園

三中校園之大,學生之多,當時在濟南首屈一指。校門有大門、二門和後門,操場有大操場、小操場,還有東院、西院,分別排名為東一院、東二院……,西一院、西二院……,每個院都是一長排帶走廊的平房,房前有樹,“庭院深深深幾許”,很有古老的書齋味道。這些院落做辦公室、學生宿舍、教師單身宿舍、倉庫、實驗室、音樂教室等用,教室另外建在操場與院落之間,星羅棋佈,還有大禮堂、大食堂,學生就在這些地方學習、活動、生活。全校大會往往在大操場上舉行,兩千多學生往大操場上一擺就顯不出多來了,雖然跑道一圈只有300米,後來知道這不合標準,可在當時的我們眼中,除了山東體育場,這就是最大的了。大操場北面是一排籃球場,再往北就是後門。出後門不遠有人民商場,縱橫的道路將商場切割成許多方形的店群,百貨飲食,各業發達。商場西側有座土山,拾級而上,各種遊藝場令人目不暇接,有快書、琴書,有摔跤、耍叉,和幽深的校園一比,這裡是另一個世界,喧鬧嘈雜,新鮮有趣,中國傳統的曲藝和武術,在這裡給懞懂的學生上著啟蒙課。

"

文/楊衡善

高架橋拔地而起,護城河舊蹤難覓。杆石橋畔的母校故園,也早已貌改人非,成了另一座學府聖地。從1958年到1998年,整整40年過去,回想起40年前在濟南三中度過的中學生活,有許多事情值得記憶,現在說起來,也仍然不是毫無意義。我是蘇州人,在上海上的小學,1953年初,父親調來濟南,我於1953年寒假轉入濟南三中初十三級十一班,後考入高十一級四班,在三中上了近6年學。

校 園

三中校園之大,學生之多,當時在濟南首屈一指。校門有大門、二門和後門,操場有大操場、小操場,還有東院、西院,分別排名為東一院、東二院……,西一院、西二院……,每個院都是一長排帶走廊的平房,房前有樹,“庭院深深深幾許”,很有古老的書齋味道。這些院落做辦公室、學生宿舍、教師單身宿舍、倉庫、實驗室、音樂教室等用,教室另外建在操場與院落之間,星羅棋佈,還有大禮堂、大食堂,學生就在這些地方學習、活動、生活。全校大會往往在大操場上舉行,兩千多學生往大操場上一擺就顯不出多來了,雖然跑道一圈只有300米,後來知道這不合標準,可在當時的我們眼中,除了山東體育場,這就是最大的了。大操場北面是一排籃球場,再往北就是後門。出後門不遠有人民商場,縱橫的道路將商場切割成許多方形的店群,百貨飲食,各業發達。商場西側有座土山,拾級而上,各種遊藝場令人目不暇接,有快書、琴書,有摔跤、耍叉,和幽深的校園一比,這裡是另一個世界,喧鬧嘈雜,新鮮有趣,中國傳統的曲藝和武術,在這裡給懞懂的學生上著啟蒙課。

學校往事:杆石橋畔的舊影

生 源

建國初期,在濟南三中上學的學生中家在濟南的走讀生僅佔二分之一左右。我和父親從南方來,父親住在單位單身宿舍裡,我則住校。因為初到山東,不知山東地名,只記得有齊河、章邱、聊城、滕縣、濰坊等許多地方的。從年齡上說,差別很大,上初一我才12歲,是小字輩,大的有多大也記不清了,只記得大同學鬍子拉茬,最多的有兩三個孩子了。從政治上講,我們班有一個少先隊中隊,30多個少先隊員,有一個團支部,十七、八個團員,還有全校僅有的兩名學生黨員中的1個,姓張,我還有印象,對我挺關切的。住校的同學多是從農村來的,我也因此學習了許多農村生活習慣。現在還記得的有三種。一是光屁股睡覺。我從小就是穿內衣睡覺的,沒見過光溜溜的鑽被窩兒,覺得很好玩,就也試著來 。但一上來不習慣,後來光慣了,回家光著睡覺父母不願意,穿衣睡覺還不舒服呢。再一是用雙手捧水洗臉。我歷來是用手巾弄溼了擦洗面孔,肥皂塗在毛巾上使用。同學則不然,毛巾是不溼的,兩手蘸水在臉上、頭上(從前往後捋),脖子上(從後往前捋或用手指反覆搓)抹拭,打肥皂也依此次序,然後用水洗淨,最後以乾毛巾擦之,臉是洗淨了,那水及毛巾卻是黑膩黑膩的。我曾被這種洗臉時稀里胡嚕的熱鬧勁兒所吸引,也想過把癮,然而終於沒有適應,常常弄得領口、袖口都溼透了。還有一個是買白紙裁釘本子。釘本子時用紙搓成捻子,用錐子扎眼穿過去再繫上,還要用錐子把砸平系的扣。買紙要買4分錢一張的油光紙,不買5分錢一張的新聞紙,這樣“砌”10個本子可省1角錢。比起買成品本子那省的錢就要更多了,成品本至少要7分錢一本。我也因此知道一張紙可以32開,也可以16開,這種概念在實踐中是很容易建立的。

夥 食

那時學生就餐叫入飯糰,食堂在禮堂北偏西。每月伙食費7元,每天吃三頓飯,星期日吃兩頓。一般主食是玉米麵窩頭,當中雜有零星大米粒。早上吃稀飯鹹菜,稀飯有時是小米綠豆,有時是棒子麵粥,鹹菜一般都是水醃疙瘩片,偶有醬黃瓜,便是佐餐隹餚了。中午晚上的菜是用白菜、蘿蔔之類煮成帶湯的菜,上面飄有油花,間或吃到菠菜豆腐,粉條豆芽,那就算是半改善。真正的改善是每星期吃一頓白麵饅頭,還有一頓肉,是帶肉片的菜,這兩頓改善餐不同時吃,所以每週可以打兩次牙祭。飯糰20人一桌,按交費先後組成組合,不同班不同級甚至高中初中可能在一組吃飯。組裡輪流值日,值日生要早去伙房排隊領飯菜,飯菜容器均編號,羅列地上。值日生取到飯桌上,大家環立桌周,碗排在桌上,值日生以勺從桶中舀菜分入碗中,稠稀均勻。大家目送勺子來回運動,碗不及滿,而桶已噹噹作響,於是各自取窩頭開始大嚼,霎時間風捲殘雲,剩菜湯是捨不得倒的,到開水管那裡一衝,一碗熱湯就可入肚,然後去水池長流水處洗碗,值日生則將飯菜容器送回伙房。那時的物質生活確是很簡樸的,但能吃飽,且吃得特香,尤其家境貧寒的農村同學,對這種生活已感置身霄漢了。

"

文/楊衡善

高架橋拔地而起,護城河舊蹤難覓。杆石橋畔的母校故園,也早已貌改人非,成了另一座學府聖地。從1958年到1998年,整整40年過去,回想起40年前在濟南三中度過的中學生活,有許多事情值得記憶,現在說起來,也仍然不是毫無意義。我是蘇州人,在上海上的小學,1953年初,父親調來濟南,我於1953年寒假轉入濟南三中初十三級十一班,後考入高十一級四班,在三中上了近6年學。

校 園

三中校園之大,學生之多,當時在濟南首屈一指。校門有大門、二門和後門,操場有大操場、小操場,還有東院、西院,分別排名為東一院、東二院……,西一院、西二院……,每個院都是一長排帶走廊的平房,房前有樹,“庭院深深深幾許”,很有古老的書齋味道。這些院落做辦公室、學生宿舍、教師單身宿舍、倉庫、實驗室、音樂教室等用,教室另外建在操場與院落之間,星羅棋佈,還有大禮堂、大食堂,學生就在這些地方學習、活動、生活。全校大會往往在大操場上舉行,兩千多學生往大操場上一擺就顯不出多來了,雖然跑道一圈只有300米,後來知道這不合標準,可在當時的我們眼中,除了山東體育場,這就是最大的了。大操場北面是一排籃球場,再往北就是後門。出後門不遠有人民商場,縱橫的道路將商場切割成許多方形的店群,百貨飲食,各業發達。商場西側有座土山,拾級而上,各種遊藝場令人目不暇接,有快書、琴書,有摔跤、耍叉,和幽深的校園一比,這裡是另一個世界,喧鬧嘈雜,新鮮有趣,中國傳統的曲藝和武術,在這裡給懞懂的學生上著啟蒙課。

學校往事:杆石橋畔的舊影

生 源

建國初期,在濟南三中上學的學生中家在濟南的走讀生僅佔二分之一左右。我和父親從南方來,父親住在單位單身宿舍裡,我則住校。因為初到山東,不知山東地名,只記得有齊河、章邱、聊城、滕縣、濰坊等許多地方的。從年齡上說,差別很大,上初一我才12歲,是小字輩,大的有多大也記不清了,只記得大同學鬍子拉茬,最多的有兩三個孩子了。從政治上講,我們班有一個少先隊中隊,30多個少先隊員,有一個團支部,十七、八個團員,還有全校僅有的兩名學生黨員中的1個,姓張,我還有印象,對我挺關切的。住校的同學多是從農村來的,我也因此學習了許多農村生活習慣。現在還記得的有三種。一是光屁股睡覺。我從小就是穿內衣睡覺的,沒見過光溜溜的鑽被窩兒,覺得很好玩,就也試著來 。但一上來不習慣,後來光慣了,回家光著睡覺父母不願意,穿衣睡覺還不舒服呢。再一是用雙手捧水洗臉。我歷來是用手巾弄溼了擦洗面孔,肥皂塗在毛巾上使用。同學則不然,毛巾是不溼的,兩手蘸水在臉上、頭上(從前往後捋),脖子上(從後往前捋或用手指反覆搓)抹拭,打肥皂也依此次序,然後用水洗淨,最後以乾毛巾擦之,臉是洗淨了,那水及毛巾卻是黑膩黑膩的。我曾被這種洗臉時稀里胡嚕的熱鬧勁兒所吸引,也想過把癮,然而終於沒有適應,常常弄得領口、袖口都溼透了。還有一個是買白紙裁釘本子。釘本子時用紙搓成捻子,用錐子扎眼穿過去再繫上,還要用錐子把砸平系的扣。買紙要買4分錢一張的油光紙,不買5分錢一張的新聞紙,這樣“砌”10個本子可省1角錢。比起買成品本子那省的錢就要更多了,成品本至少要7分錢一本。我也因此知道一張紙可以32開,也可以16開,這種概念在實踐中是很容易建立的。

夥 食

那時學生就餐叫入飯糰,食堂在禮堂北偏西。每月伙食費7元,每天吃三頓飯,星期日吃兩頓。一般主食是玉米麵窩頭,當中雜有零星大米粒。早上吃稀飯鹹菜,稀飯有時是小米綠豆,有時是棒子麵粥,鹹菜一般都是水醃疙瘩片,偶有醬黃瓜,便是佐餐隹餚了。中午晚上的菜是用白菜、蘿蔔之類煮成帶湯的菜,上面飄有油花,間或吃到菠菜豆腐,粉條豆芽,那就算是半改善。真正的改善是每星期吃一頓白麵饅頭,還有一頓肉,是帶肉片的菜,這兩頓改善餐不同時吃,所以每週可以打兩次牙祭。飯糰20人一桌,按交費先後組成組合,不同班不同級甚至高中初中可能在一組吃飯。組裡輪流值日,值日生要早去伙房排隊領飯菜,飯菜容器均編號,羅列地上。值日生取到飯桌上,大家環立桌周,碗排在桌上,值日生以勺從桶中舀菜分入碗中,稠稀均勻。大家目送勺子來回運動,碗不及滿,而桶已噹噹作響,於是各自取窩頭開始大嚼,霎時間風捲殘雲,剩菜湯是捨不得倒的,到開水管那裡一衝,一碗熱湯就可入肚,然後去水池長流水處洗碗,值日生則將飯菜容器送回伙房。那時的物質生活確是很簡樸的,但能吃飽,且吃得特香,尤其家境貧寒的農村同學,對這種生活已感置身霄漢了。

學校往事:杆石橋畔的舊影

尊 長

學校領導和普通學生之間差著好幾級,所以接觸機會不多,但也有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校長綦際霖是個白鬍子老頭,看樣子是不大問事的,走來走去挺閒在,偶然在週會上講幾句話,也沒有什麼警人之處。但他的形象似乎是一個象徵,象徵著三中學校的品級,有了他,三中憑添若干分量。據說他在山東教育界是位有影響的人物,我們當學生的也很為有這麼個人來當校長而自豪。學校裡當家管事的是劉承宏副校長,南方口音,那時正是風華正茂,全校大會上他常常滔滔不絕講半天。他對學生情況瞭解很具體,講起來非常細。什麼級什麼班什麼事,一一道來。他是個情感型的人,做起報告來是不用稿子的,並且特好激動,常把大家引得躁動不已,好象操場震顫起來似的。教導主任孫俊揚,嚴正平實,一派長者風範。綦劉孫這三個人,鼎足而立,各擅所長,構築了三中穩定的教育框架。孫主任高瘦的個子,說話共鳴很好,聽起來像鐘聲。他有點彎腰,臉上肉不多,留有兩道深溝,平時載眼鏡,但看東西要摘下來拿在手裡。他能叫出許多學生的名字。兩千多像螞蟻群樣,怎麼認啊?可能是我在這學校裡呆得時間長,也可能我長得或表現得引人注目,反正孫主任也能直呼我的名,這讓我感到非常榮耀,甚至受寵若驚。還有位教導處的老師,可能是教務員,姓名已記不清了,也是個高瘦的個子,有點駝背。他那時負有檢查晚自習的責任。我們住校的上晚自習,是把課桌圍著燈光成一圈幾,燈光不亮,大家儘量往當中擠。天氣很熱,有的同學就光著膀子。這時他從教室門口閃進來,誰也沒覺察,都在那兒專注地做功課。“把衣服穿上,這個賊風,懂吧,賊風,最厲害了,吹著可不得了啊。”一口標準的濟南腔,說完轉身就走了。大家嚇了一跳,接著就說笑起來。對濟南口音的“賊風”很覺有趣,你捅我一下,“賊風”,我捅你一下“賊風”,登時教室裡一片“賊風”聲,不過光膀子的倒都老老實實地披上了褂子,這提醒聲裡充滿了關切,大家都感受到了。

老 師(一)

老師和學生關係最密切,可說之處說也說不盡,只能挑選著說。先說初中的班主任李良鶴,他教語文,我記得他讓我們做作文,打完草稿謄在作文本上時,必須用毛筆寫小楷,可真把我們難為得不輕。我接觸毛筆小字,就自那時起。還有就是他愛在作文講評課上讀課外小說給我們聽,我對文學天地的知識就從聽他讀《人民文學》什麼的開始的。第二要說戴元愷老師,他剛從浙江師院畢業就分配到濟南三中來教我們代數。他高高的個子總提前在教室門口等上課,等的時候從不安生,不是晃膀子,就是踢腿腳。上起課來,耐心而清晰,南方味的普通話很快就被同學接受了,很受同學歡迎。到高中教我們化學,我才知道他是化學系畢業的,教代數是“業餘”。40多年過去了,戴老師垂垂老矣,可仍在濟南三中的化學實驗室擺弄著他熟悉的儀器、教具。我去拜見他,他居然還能記得我。第三個要說的是永遠忘不了的瞿亞先老師。他一直教我們音樂,並且輔導校文工團的活動,他堅持教授樂理和音程,而不是隻教幾隻歌子,使我們受益終身。我現在在業餘文藝活動中有時被一些歌手稱為“專家”,一方面心中暗叫慚愧,一方面也對有的歌手除了能唱外什麼都不懂而深感教育的缺憾。我常懷念在三中受到的教育,我覺得那似乎更接近於現在大力提倡的素質教育。瞿老師後來受到不公正待遇,處境十分淒涼,我那時年齡小,不懂事,只見他摘掉眼鏡,垂頭喪氣地踽踽獨行,不知發生了什麼事情,真後悔沒有去向他表示自己應有的尊敬。三中也外請臨時任課的老師,高二時有門課是製圖,來了位留著飄飄美髯的老師,自稱叫陳維新。這位老師極富藝術家風度,卻教我們精細而枯燥的機械製圖,並且教得頭頭是道,好像這就是他的本工,藝術家倒只是打扮。後來才從報刊上得知,陳老師是鼎鼎大名的畫家。這麼一位大家,何以到三中來教幾節製圖課,其背景始終在我腦子裡是個疑團。

老 師(二)

老師教課中也有些趣事。現在什麼都講究規範化,標準化,我自己就做教研員,常用統一的要求去衡量老師,這裡說的一些做法,肯定是不合時宜的,可當時在我們學生卻是傳為美談,至今不忘。有位老師上課從不拿任何本子,包括課本和備課本,只拿兩隻粉筆。到了課桌前就問第一排的那個同學:“上節課講到哪裡了?”那同學打開課本一指,於是他就開講。大家興致盎然地聽著,完全沉浸在他的講授中,他自己也忘情地述說著,直到鈴聲一響,說聲“下課”就走。還有位地理老師,課本是帶的,但從不打開。他喜歡一歪屁股坐在講桌上講課,動輒就說“那個地方我去過”,於是說起當地的山川、礦產、城市、名勝,讓人如同身臨其境,也不知他是不是真的去過。據說這位老師是西南聯大畢業的,後來到山師當教授去了。有位歷史老師講課很平常,他的傳奇色彩在藏書極豐,並以逼其兒子學歷史而著稱,理由是“你不學歷史,我這些書傳給誰?”他寫過一本書叫《民族英雄曾國藩》。認為學術觀點可以百家爭鳴而坦然自承,當時也未見政治上遭到什麼,後來就不知怎麼樣了,估計難逃厄運。有位數學老師已經教過我們多年,到高三還教代數。由於年事已高,難免有時犯胡塗,解一道複雜的題,解了一黑板,解著解著解不下去了,摸摸自己毛髮稀疏的頭,不知毛病在哪裡,“原俊安,怎麼回事?” 原俊安就站起來指出哪兒寫錯了,於是他猛悟道:“對對對。”大家笑起來,課堂上充滿和諧的氣氛。原俊安是我們班的高材生,1958年考上清華,現在北京航天部,是班上成就最大的一位。

"

文/楊衡善

高架橋拔地而起,護城河舊蹤難覓。杆石橋畔的母校故園,也早已貌改人非,成了另一座學府聖地。從1958年到1998年,整整40年過去,回想起40年前在濟南三中度過的中學生活,有許多事情值得記憶,現在說起來,也仍然不是毫無意義。我是蘇州人,在上海上的小學,1953年初,父親調來濟南,我於1953年寒假轉入濟南三中初十三級十一班,後考入高十一級四班,在三中上了近6年學。

校 園

三中校園之大,學生之多,當時在濟南首屈一指。校門有大門、二門和後門,操場有大操場、小操場,還有東院、西院,分別排名為東一院、東二院……,西一院、西二院……,每個院都是一長排帶走廊的平房,房前有樹,“庭院深深深幾許”,很有古老的書齋味道。這些院落做辦公室、學生宿舍、教師單身宿舍、倉庫、實驗室、音樂教室等用,教室另外建在操場與院落之間,星羅棋佈,還有大禮堂、大食堂,學生就在這些地方學習、活動、生活。全校大會往往在大操場上舉行,兩千多學生往大操場上一擺就顯不出多來了,雖然跑道一圈只有300米,後來知道這不合標準,可在當時的我們眼中,除了山東體育場,這就是最大的了。大操場北面是一排籃球場,再往北就是後門。出後門不遠有人民商場,縱橫的道路將商場切割成許多方形的店群,百貨飲食,各業發達。商場西側有座土山,拾級而上,各種遊藝場令人目不暇接,有快書、琴書,有摔跤、耍叉,和幽深的校園一比,這裡是另一個世界,喧鬧嘈雜,新鮮有趣,中國傳統的曲藝和武術,在這裡給懞懂的學生上著啟蒙課。

學校往事:杆石橋畔的舊影

生 源

建國初期,在濟南三中上學的學生中家在濟南的走讀生僅佔二分之一左右。我和父親從南方來,父親住在單位單身宿舍裡,我則住校。因為初到山東,不知山東地名,只記得有齊河、章邱、聊城、滕縣、濰坊等許多地方的。從年齡上說,差別很大,上初一我才12歲,是小字輩,大的有多大也記不清了,只記得大同學鬍子拉茬,最多的有兩三個孩子了。從政治上講,我們班有一個少先隊中隊,30多個少先隊員,有一個團支部,十七、八個團員,還有全校僅有的兩名學生黨員中的1個,姓張,我還有印象,對我挺關切的。住校的同學多是從農村來的,我也因此學習了許多農村生活習慣。現在還記得的有三種。一是光屁股睡覺。我從小就是穿內衣睡覺的,沒見過光溜溜的鑽被窩兒,覺得很好玩,就也試著來 。但一上來不習慣,後來光慣了,回家光著睡覺父母不願意,穿衣睡覺還不舒服呢。再一是用雙手捧水洗臉。我歷來是用手巾弄溼了擦洗面孔,肥皂塗在毛巾上使用。同學則不然,毛巾是不溼的,兩手蘸水在臉上、頭上(從前往後捋),脖子上(從後往前捋或用手指反覆搓)抹拭,打肥皂也依此次序,然後用水洗淨,最後以乾毛巾擦之,臉是洗淨了,那水及毛巾卻是黑膩黑膩的。我曾被這種洗臉時稀里胡嚕的熱鬧勁兒所吸引,也想過把癮,然而終於沒有適應,常常弄得領口、袖口都溼透了。還有一個是買白紙裁釘本子。釘本子時用紙搓成捻子,用錐子扎眼穿過去再繫上,還要用錐子把砸平系的扣。買紙要買4分錢一張的油光紙,不買5分錢一張的新聞紙,這樣“砌”10個本子可省1角錢。比起買成品本子那省的錢就要更多了,成品本至少要7分錢一本。我也因此知道一張紙可以32開,也可以16開,這種概念在實踐中是很容易建立的。

夥 食

那時學生就餐叫入飯糰,食堂在禮堂北偏西。每月伙食費7元,每天吃三頓飯,星期日吃兩頓。一般主食是玉米麵窩頭,當中雜有零星大米粒。早上吃稀飯鹹菜,稀飯有時是小米綠豆,有時是棒子麵粥,鹹菜一般都是水醃疙瘩片,偶有醬黃瓜,便是佐餐隹餚了。中午晚上的菜是用白菜、蘿蔔之類煮成帶湯的菜,上面飄有油花,間或吃到菠菜豆腐,粉條豆芽,那就算是半改善。真正的改善是每星期吃一頓白麵饅頭,還有一頓肉,是帶肉片的菜,這兩頓改善餐不同時吃,所以每週可以打兩次牙祭。飯糰20人一桌,按交費先後組成組合,不同班不同級甚至高中初中可能在一組吃飯。組裡輪流值日,值日生要早去伙房排隊領飯菜,飯菜容器均編號,羅列地上。值日生取到飯桌上,大家環立桌周,碗排在桌上,值日生以勺從桶中舀菜分入碗中,稠稀均勻。大家目送勺子來回運動,碗不及滿,而桶已噹噹作響,於是各自取窩頭開始大嚼,霎時間風捲殘雲,剩菜湯是捨不得倒的,到開水管那裡一衝,一碗熱湯就可入肚,然後去水池長流水處洗碗,值日生則將飯菜容器送回伙房。那時的物質生活確是很簡樸的,但能吃飽,且吃得特香,尤其家境貧寒的農村同學,對這種生活已感置身霄漢了。

學校往事:杆石橋畔的舊影

尊 長

學校領導和普通學生之間差著好幾級,所以接觸機會不多,但也有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校長綦際霖是個白鬍子老頭,看樣子是不大問事的,走來走去挺閒在,偶然在週會上講幾句話,也沒有什麼警人之處。但他的形象似乎是一個象徵,象徵著三中學校的品級,有了他,三中憑添若干分量。據說他在山東教育界是位有影響的人物,我們當學生的也很為有這麼個人來當校長而自豪。學校裡當家管事的是劉承宏副校長,南方口音,那時正是風華正茂,全校大會上他常常滔滔不絕講半天。他對學生情況瞭解很具體,講起來非常細。什麼級什麼班什麼事,一一道來。他是個情感型的人,做起報告來是不用稿子的,並且特好激動,常把大家引得躁動不已,好象操場震顫起來似的。教導主任孫俊揚,嚴正平實,一派長者風範。綦劉孫這三個人,鼎足而立,各擅所長,構築了三中穩定的教育框架。孫主任高瘦的個子,說話共鳴很好,聽起來像鐘聲。他有點彎腰,臉上肉不多,留有兩道深溝,平時載眼鏡,但看東西要摘下來拿在手裡。他能叫出許多學生的名字。兩千多像螞蟻群樣,怎麼認啊?可能是我在這學校裡呆得時間長,也可能我長得或表現得引人注目,反正孫主任也能直呼我的名,這讓我感到非常榮耀,甚至受寵若驚。還有位教導處的老師,可能是教務員,姓名已記不清了,也是個高瘦的個子,有點駝背。他那時負有檢查晚自習的責任。我們住校的上晚自習,是把課桌圍著燈光成一圈幾,燈光不亮,大家儘量往當中擠。天氣很熱,有的同學就光著膀子。這時他從教室門口閃進來,誰也沒覺察,都在那兒專注地做功課。“把衣服穿上,這個賊風,懂吧,賊風,最厲害了,吹著可不得了啊。”一口標準的濟南腔,說完轉身就走了。大家嚇了一跳,接著就說笑起來。對濟南口音的“賊風”很覺有趣,你捅我一下,“賊風”,我捅你一下“賊風”,登時教室裡一片“賊風”聲,不過光膀子的倒都老老實實地披上了褂子,這提醒聲裡充滿了關切,大家都感受到了。

老 師(一)

老師和學生關係最密切,可說之處說也說不盡,只能挑選著說。先說初中的班主任李良鶴,他教語文,我記得他讓我們做作文,打完草稿謄在作文本上時,必須用毛筆寫小楷,可真把我們難為得不輕。我接觸毛筆小字,就自那時起。還有就是他愛在作文講評課上讀課外小說給我們聽,我對文學天地的知識就從聽他讀《人民文學》什麼的開始的。第二要說戴元愷老師,他剛從浙江師院畢業就分配到濟南三中來教我們代數。他高高的個子總提前在教室門口等上課,等的時候從不安生,不是晃膀子,就是踢腿腳。上起課來,耐心而清晰,南方味的普通話很快就被同學接受了,很受同學歡迎。到高中教我們化學,我才知道他是化學系畢業的,教代數是“業餘”。40多年過去了,戴老師垂垂老矣,可仍在濟南三中的化學實驗室擺弄著他熟悉的儀器、教具。我去拜見他,他居然還能記得我。第三個要說的是永遠忘不了的瞿亞先老師。他一直教我們音樂,並且輔導校文工團的活動,他堅持教授樂理和音程,而不是隻教幾隻歌子,使我們受益終身。我現在在業餘文藝活動中有時被一些歌手稱為“專家”,一方面心中暗叫慚愧,一方面也對有的歌手除了能唱外什麼都不懂而深感教育的缺憾。我常懷念在三中受到的教育,我覺得那似乎更接近於現在大力提倡的素質教育。瞿老師後來受到不公正待遇,處境十分淒涼,我那時年齡小,不懂事,只見他摘掉眼鏡,垂頭喪氣地踽踽獨行,不知發生了什麼事情,真後悔沒有去向他表示自己應有的尊敬。三中也外請臨時任課的老師,高二時有門課是製圖,來了位留著飄飄美髯的老師,自稱叫陳維新。這位老師極富藝術家風度,卻教我們精細而枯燥的機械製圖,並且教得頭頭是道,好像這就是他的本工,藝術家倒只是打扮。後來才從報刊上得知,陳老師是鼎鼎大名的畫家。這麼一位大家,何以到三中來教幾節製圖課,其背景始終在我腦子裡是個疑團。

老 師(二)

老師教課中也有些趣事。現在什麼都講究規範化,標準化,我自己就做教研員,常用統一的要求去衡量老師,這裡說的一些做法,肯定是不合時宜的,可當時在我們學生卻是傳為美談,至今不忘。有位老師上課從不拿任何本子,包括課本和備課本,只拿兩隻粉筆。到了課桌前就問第一排的那個同學:“上節課講到哪裡了?”那同學打開課本一指,於是他就開講。大家興致盎然地聽著,完全沉浸在他的講授中,他自己也忘情地述說著,直到鈴聲一響,說聲“下課”就走。還有位地理老師,課本是帶的,但從不打開。他喜歡一歪屁股坐在講桌上講課,動輒就說“那個地方我去過”,於是說起當地的山川、礦產、城市、名勝,讓人如同身臨其境,也不知他是不是真的去過。據說這位老師是西南聯大畢業的,後來到山師當教授去了。有位歷史老師講課很平常,他的傳奇色彩在藏書極豐,並以逼其兒子學歷史而著稱,理由是“你不學歷史,我這些書傳給誰?”他寫過一本書叫《民族英雄曾國藩》。認為學術觀點可以百家爭鳴而坦然自承,當時也未見政治上遭到什麼,後來就不知怎麼樣了,估計難逃厄運。有位數學老師已經教過我們多年,到高三還教代數。由於年事已高,難免有時犯胡塗,解一道複雜的題,解了一黑板,解著解著解不下去了,摸摸自己毛髮稀疏的頭,不知毛病在哪裡,“原俊安,怎麼回事?” 原俊安就站起來指出哪兒寫錯了,於是他猛悟道:“對對對。”大家笑起來,課堂上充滿和諧的氣氛。原俊安是我們班的高材生,1958年考上清華,現在北京航天部,是班上成就最大的一位。

學校往事:杆石橋畔的舊影

課 外

三中課外活動還是比較豐富多彩的。現在的孩子真是可憐,一天到晚,一年到頭,紮在功課裡,升學壓力大,考試競爭激烈,誰也不敢稍有放鬆,常識課不被重視,音體美如同烏有,全力以赴抓主課,為的是升學一搏,結果往往是高分低能。我上中學時學習算中等偏上,沒覺得怎麼吃力,課外活動有充分的時空。我比較喜歡去的地方首推圖書館。現在回想,那地方真是簡陋。可那麼多報紙、雜誌和圖書,就一點兒也不覺得差了。圖書館位於二門西側,是個獨立的小院,門朝北,進去院西有間很大的閱覽室,內有擺放報刊的長桌和坐人的連椅,擁擠雜亂,且光線昏暗,借書處窗外貼有的書目介紹得仔細辯認方能看清,有卡片箱,按卡查尋想借的書也不容易。儘管如此,我常常在裡邊流連忘返,計劃去半小時,往往一個半小時也出不來。並且不僅我如此,裡面永遠是熙來攘往,人頭攢動。低年級時特別羨慕在裡面服務的高年級學生,等到自己高年級了,又不想當那個服務員了。課外活動另一個大項目是體育活動。那時推廣“勞衛制”,這種體育鍛煉制度規定每人必須在身體素質各方面過關,如力量、速度、耐力、靈敏度等,各有相應的測試項目,如引體向上、百米、1500米、墊上運動等。除了體育課要圍繞這些項目安排教學內容外,課外活動時也在全校統一安排下進行有計劃的訓練,當時也有校代隊,但更受重視的是全體學生的體育,不像現在文體只是特長生的專利了。學校還組織了許多課外興趣小組,美術、音樂、自不必說,生物有種植和飼養兩個組,語文有專門的校刊和文學刊物兩個陣地,文工團則設有戲劇、器樂、舞蹈,歌詠等隊。我參加過一個化學課外小組,是製作粉筆,那銅製的模具,那生石膏加水變熟石膏的快速反應過程,那手忙腳亂的狼狽樣,那做出來長短不一的粉筆,至今還記憶猶新。

軼 事

40年,對人生來說是漫長的,對社會發展來說又好像挺短暫,但仔細想想,其間變化也是不容小覷的。先說個“鏡哥”的故事。我在上海上學時就發現眼有些近視,聽醫生的話,配了一副眼鏡戴上轉學到濟南。1953年的濟南,對一個12歲的學生戴眼鏡這事反應的強烈程度是現在無論如何也無法想象的,只有我親身體驗才能證實它。在三中,老師不斷問我為什麼要戴眼鏡,不是一個這麼問;並且肯定地說越戴越厲害,也不是一個這麼說。同學更甚,把我當成稀有動物來觀賞,很長時間才習慣了不來圍觀。我父親的單位在經二路緯三路,我從學校後門穿過人民商場走魏家莊直到華東煤炭管理局,一路不知要遇到多少驚異的目光和直接詢問。到了父親單位,他的同事也要問:“這孩子眼長了什麼病?怎麼戴了個眼鏡子?”我榮幸地得了個外號“鏡哥”。現在別說中學生“眼鏡率”已高到令人發愁的程度,就是小學生戴眼鏡也毫不稀罕了。誰會相信我小時戴眼鏡竟會讓人那麼驚訝?誰會相信40年前濟南人那麼少見多怪?

再說一件人世變遷的事兒。我高中有個同學叫凌培恩,想來年齡比我大,因為他那時就能在作文“暑假見聞”中寫出農村中的一些實況。我們的語文老師有病請假,臨時代課的許慕賢老師許為佳作,給了5分。誰知後來這篇文章成了該同學的罪證,凌培恩受到大規模的批判。這時學校食堂出現了“反動標語”,吃食堂的學生都曾排隊去辯認字跡,但實在說不清楚誰的字。這罪就加到了凌的頭上,凌不承認,這也無濟於事,他仍被送去勞動教養。據說他在勞動教養中還有一些傳奇經歷。他因患普通的皮膚病而被關入麻風病院,那是終身監禁的地方。他從中逃出來,冒險找到省立醫院一位戴著“帽子”看病的皮膚科權威,說明情況。權威說:“你是什麼政治問題,我不問,但你這病不是麻風病,我可以肯定。”給他開了書面證明,他竟認為這一紙文書可以給他找回肉體的清白,又回到麻風病院。院方根本不理會,繼續禁錮他。他二次逃跑,再也不敢指望誰來為他洗清,直奔新疆石河子,在那裡安頓下來,結婚生子。直到全國大規模平反冤假錯案,他才又來申訴,當年冤案製造者劉鐵(綦際霖的繼任者)雖然離休在泰安,仍醉死不認那壺灑錢。幸虧現任三中領導調查清了案情,給他平反。原來那“反標”早已破獲,書寫者是個初中生,那初中生都大學畢業工作了,凌培恩還頂著“反革命”罪呢。當然凌培恩後來的生活道路仍不平坦,但苦難的日子畢竟過去了。給他作文5分的許老師當時也在劫難逃,犯了“錯誤”。歷史的一頁已經過去了,許老師活到九旬高壽,同學去看望他時,當年的一幕仍能娓娓道來。沒有經過那段時光的人是很難體會到回顧的況味的。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