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濟南中歐裝備製造小鎮:堅持產城融合,完善小鎮功能'

"

本文首發於2019年8月1日期

《中國戰略新興產業》

中國戰略新興產業融媒體記者 | 卜文娟

編輯整理

山東省濟南市中歐裝備製造小鎮是先進製造類小鎮,是國家級中德企業合作區內的“園中鎮”。小鎮現有企業1000餘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7家、世界500強企業8家,2018年實現稅收6.3億元。小鎮規劃面積5.7平方公里,總投資499.7億元,分三期開發建設。

1

堅持“築巢引鳳”“引鳳築巢”相結合

據瞭解,中歐裝備製造小鎮的主要運行模式主要包括三方面。

一是,政府引導、全局統籌。濟南市成立以市常、高新區主要負責人為組長的領導小組,實行聯席會議制度,強化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推進多規合一,確保小鎮的開發建設融入片區規劃。託世界五大行之一的戴德樑行、德國法布勞格物流諮詢公司、SBA設計諮詢公司,進行產業規劃和空間設計。

二是,企業主體、市場化運作。緊抓中德企業合作區發展機遇,由濟南高新區中歐製造業發展中心聯合濟南高新控股集團公司,主導小鎮的建設運營。投資主體濟南高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是高新區的國有獨資公司,承擔片區開發運營、公共事業保障、資產運營管理、產業投資等任務。

三是,綜合運用多種開發模式。堅持“築巢引鳳”“引鳳築巢”相結合,打造集約化、生態化的子產業園區。堅持龍頭項目帶動,注重引進上下游產業鏈企業。堅持產城融合,完善小鎮功能。

目前,特色產業發展主要包括主導產業清晰、龍頭企業集聚、產業融合發展三方面。

第一,主導產業清晰。小鎮產業基礎深厚,按照“核心區+輻射區”的空間架構,構建“3+2”產業體系,聚焦航空產業、電子信息、智能製造主導產業,打造研發中心和製造中心“雙中心模式”。形成了半導體及電子信息、機器人及智能設備、汽車製造、軌道交通、航空、精密機械、激光數控、電子商務及供應鏈管理等產業集群。

第二,龍頭企業集聚。集聚了博世轉向系統、大陸汽車電子、福士汽車零部件、博世馬勒渦輪增壓系統、漢格斯特濾清系統等德國高端製造企業的建設項目,富士康芯片製造、航加國際航空產業園等高端龍頭企業的建設項目。依靠龍頭項目強鏈、延鏈、補鏈,引進上下游產業鏈企業。

第三,產業融合發展。聚焦“先進製造業+現代物流業”融合發展模式,引進世界500強京東、蘇寧、順豐等電商和供應鏈企業,美國安博、新加坡普洛斯等現代物流企業。以製造業促進物流業,以物流業帶動製造業,促進產業升級和跨界融合。

2

打造世界一流的臨空型

高端製造產業集聚區

小鎮堅持以城促產、以產興城的建設思路,實現了生產生活生態深度融合、宜業宜居宜遊產城共融。

區位優勢顯著。小鎮位於濟南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內,地處濟南市北部,黃河、小清河兩河懷抱,緊鄰濟南遙牆國際機場。作為濟南市打造的區域性高端製造產業樣板區和核心區,小鎮具有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中德企業合作區、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城市次中心、國際內陸港核心區、臨空經濟區“六區疊加”的區位優勢。

交通條件便利。小鎮地處濟南國際內陸港核心區,具有國際空港、國家鐵路一類口岸、中歐班列集結中心、國家高速主幹線、城市輕軌、小清河航道等眾多交通優勢。

功能體系健全。德國萊茵之華高端設計的零度綠色社區,構建了融合德國綠色建築技術、體現德國活力文化元素的生活社區,滿足不同人群的居住、生活和消費需求。中德智匯中心,主要建設企業總部基地、辦公、星級酒店、商務酒店及配套設施,構建集城市辦公、商務、出行、住宿、購物、文娛、社交、遊憩等各類功能的綜合體,打造科技引領、集聚創新、多元複合、智慧生態的城市新中心。

此外,小鎮堅持以城促產、以產興城的同時,還注重打造特色文化內涵。

一是,中德文化湖。位於稼軒湖景觀區,打造水島湖、德國村莊、四季花島等濱水休閒活動區,提供商業商務、文化休閒等服務。二是,傳統特色街區。打造“臨水而居”街道空間,將濟南泉水文化、齊魯文化及稼軒名人文化(辛棄疾)相融合,將傳統元素與現代建築相結合,提煉歷史文化名人的精神內核。三是,清河古韻。以小清河復航工程為契機,聯手空港荷塘,將中華傳統的徽派建築、江南水鄉特色有機結合,打造獨具特色的人居環境。

據瞭解,未來的中歐裝備製造小鎮將集產業、城市、科技、文化、旅遊於一身,以“一心兩翼、創新融合”為主題,按照“三生合一、產城融合、生態賦能”的原則,突出科技、智慧、人文等特色,打造融匯歐洲(德國)品質與齊魯特色的國際合作示範區、新舊動能轉換智能製造先行區、高質量發展的外資集聚區、對外開放新高地先導區、世界一流的臨空型高端製造產業集聚區。

"

本文首發於2019年8月1日期

《中國戰略新興產業》

中國戰略新興產業融媒體記者 | 卜文娟

編輯整理

山東省濟南市中歐裝備製造小鎮是先進製造類小鎮,是國家級中德企業合作區內的“園中鎮”。小鎮現有企業1000餘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7家、世界500強企業8家,2018年實現稅收6.3億元。小鎮規劃面積5.7平方公里,總投資499.7億元,分三期開發建設。

1

堅持“築巢引鳳”“引鳳築巢”相結合

據瞭解,中歐裝備製造小鎮的主要運行模式主要包括三方面。

一是,政府引導、全局統籌。濟南市成立以市常、高新區主要負責人為組長的領導小組,實行聯席會議制度,強化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推進多規合一,確保小鎮的開發建設融入片區規劃。託世界五大行之一的戴德樑行、德國法布勞格物流諮詢公司、SBA設計諮詢公司,進行產業規劃和空間設計。

二是,企業主體、市場化運作。緊抓中德企業合作區發展機遇,由濟南高新區中歐製造業發展中心聯合濟南高新控股集團公司,主導小鎮的建設運營。投資主體濟南高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是高新區的國有獨資公司,承擔片區開發運營、公共事業保障、資產運營管理、產業投資等任務。

三是,綜合運用多種開發模式。堅持“築巢引鳳”“引鳳築巢”相結合,打造集約化、生態化的子產業園區。堅持龍頭項目帶動,注重引進上下游產業鏈企業。堅持產城融合,完善小鎮功能。

目前,特色產業發展主要包括主導產業清晰、龍頭企業集聚、產業融合發展三方面。

第一,主導產業清晰。小鎮產業基礎深厚,按照“核心區+輻射區”的空間架構,構建“3+2”產業體系,聚焦航空產業、電子信息、智能製造主導產業,打造研發中心和製造中心“雙中心模式”。形成了半導體及電子信息、機器人及智能設備、汽車製造、軌道交通、航空、精密機械、激光數控、電子商務及供應鏈管理等產業集群。

第二,龍頭企業集聚。集聚了博世轉向系統、大陸汽車電子、福士汽車零部件、博世馬勒渦輪增壓系統、漢格斯特濾清系統等德國高端製造企業的建設項目,富士康芯片製造、航加國際航空產業園等高端龍頭企業的建設項目。依靠龍頭項目強鏈、延鏈、補鏈,引進上下游產業鏈企業。

第三,產業融合發展。聚焦“先進製造業+現代物流業”融合發展模式,引進世界500強京東、蘇寧、順豐等電商和供應鏈企業,美國安博、新加坡普洛斯等現代物流企業。以製造業促進物流業,以物流業帶動製造業,促進產業升級和跨界融合。

2

打造世界一流的臨空型

高端製造產業集聚區

小鎮堅持以城促產、以產興城的建設思路,實現了生產生活生態深度融合、宜業宜居宜遊產城共融。

區位優勢顯著。小鎮位於濟南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內,地處濟南市北部,黃河、小清河兩河懷抱,緊鄰濟南遙牆國際機場。作為濟南市打造的區域性高端製造產業樣板區和核心區,小鎮具有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中德企業合作區、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城市次中心、國際內陸港核心區、臨空經濟區“六區疊加”的區位優勢。

交通條件便利。小鎮地處濟南國際內陸港核心區,具有國際空港、國家鐵路一類口岸、中歐班列集結中心、國家高速主幹線、城市輕軌、小清河航道等眾多交通優勢。

功能體系健全。德國萊茵之華高端設計的零度綠色社區,構建了融合德國綠色建築技術、體現德國活力文化元素的生活社區,滿足不同人群的居住、生活和消費需求。中德智匯中心,主要建設企業總部基地、辦公、星級酒店、商務酒店及配套設施,構建集城市辦公、商務、出行、住宿、購物、文娛、社交、遊憩等各類功能的綜合體,打造科技引領、集聚創新、多元複合、智慧生態的城市新中心。

此外,小鎮堅持以城促產、以產興城的同時,還注重打造特色文化內涵。

一是,中德文化湖。位於稼軒湖景觀區,打造水島湖、德國村莊、四季花島等濱水休閒活動區,提供商業商務、文化休閒等服務。二是,傳統特色街區。打造“臨水而居”街道空間,將濟南泉水文化、齊魯文化及稼軒名人文化(辛棄疾)相融合,將傳統元素與現代建築相結合,提煉歷史文化名人的精神內核。三是,清河古韻。以小清河復航工程為契機,聯手空港荷塘,將中華傳統的徽派建築、江南水鄉特色有機結合,打造獨具特色的人居環境。

據瞭解,未來的中歐裝備製造小鎮將集產業、城市、科技、文化、旅遊於一身,以“一心兩翼、創新融合”為主題,按照“三生合一、產城融合、生態賦能”的原則,突出科技、智慧、人文等特色,打造融匯歐洲(德國)品質與齊魯特色的國際合作示範區、新舊動能轉換智能製造先行區、高質量發展的外資集聚區、對外開放新高地先導區、世界一流的臨空型高端製造產業集聚區。

山東濟南中歐裝備製造小鎮:堅持產城融合,完善小鎮功能

3

構築藍綠交融的生態產業小鎮

中歐裝備製造小鎮作為列入全國首批15家典型經驗特色小鎮,更是成為省內首家特色小鎮,其經驗主要有以下五方面。

發展定位清晰。小鎮地處的臨空經濟區是濟南產城融合、城鄉融合的連接帶,是新型城鎮化的重要區域。從小鎮建設之初,就嚴格堅持規範發展,嚴格按照國家發展改革印發的政策性文件要求進行規劃,把國家標準、專業設計和齊魯特色統籌納入小鎮規劃,確保小鎮成長“根正苗紅”,對新建的小鎮產生典型引路作用。

載體平臺過硬。濟南是“天下泉城”,是環渤海經濟區、京滬經濟軸上的重要交匯點。濟南高新區是首批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面積318平方公里,2018年地區生產總值突破千億元大關,浪潮、重汽年產值均突破了千億元大關,全區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達到濟南市的1.5倍以上。短短兩年時間,高新區排名從全國第19位躍升到第11位,是山東省排名第一的國家級高新區。

整體規劃合理。小鎮從區域層面、概念規劃層面、城市設計層面,打造“一心兩翼”的發展格局,形成“一心兩翼一軸一帶”的空間結構,構築藍綠交融的生態產業小鎮。一心:在基地中央構建生態綠核,形成片區核心,聯接產業服務中心、產業基地總部,構建小鎮的產業核心磁極。兩翼:產業功能軸兩側的孵化、研發、產業及配套區平行佈置,形成東西兩個功能翼。一軸:沿航天大道形成小鎮的產業發展軸。一帶:沿北側水系打造小鎮的生態景觀帶。

用好對歐合作優勢。濟南對歐合作有100多年的歷史,1912年德國著名建築師赫爾曼·費菲捨爾設計老濟南站,2004年濟南與德國奧格斯堡建立友好城市關係,德國已成為濟南市在歐洲大陸最大的投資來源地。2017年,高新區獲國務院批准設立“僑夢苑”,工信部批准設立中德(濟南)企業合作區。通過與德國、英國、芬蘭、以色列等國家,互設合作辦公室、技術協同創新中心和科技孵化器、舉辦中德中小企業高峰論壇、科教人才交流等方式,集聚了一批歐洲產業和創新要素,釋放濟南開放“DNA”,形成對歐合作的新高地。

打造一流營商軟環境。聚焦產業與資本融合,引入更多社會資本,通過股權、跨國併購方式成立產業引導基金,推動製造業國際聯姻。把德國“雙元制”職業培訓體系引入濟南,打造多層次人才培訓體系和服務平臺,為企業培養“操作者+創新者”技術工人,打造面向歐洲企業實際需求的人力“發動機”,實現以人聚產。打造知識產權“一站式”服務平臺,服務於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全過程,促進創新成果的權利化、商用化、產業化,提升對新舊動能轉換的貢獻度。通過全國領跑的“一次辦好”“拿地即開工”審批模式,為項目選址、供地、建設保駕護航。

END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