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水高發期又到,別再犯這幾個救治誤區,正確方法只有一個'

急救 游泳 不完美媽媽 服裝 健康愛提醒 2019-08-10
"

每年暑假,總會傳來孩子因溺水身亡的不幸噩耗。近日,又有這樣的不幸發生。


7月11日,遼寧省檯安縣西佛鎮達連泡村附近遼河段6名學生溺水身亡,其中有一對雙胞胎兄弟。遇難的6名學生均是西佛中學學生。


8月7日,河南羅山縣潘新鎮李橋村有6名兒童在胡灣組胡大塘中摘菱角時不慎落水,村民將孩子打撈出水後,6名兒童均無生命體徵,其中最小的兒童年僅5歲。

"

每年暑假,總會傳來孩子因溺水身亡的不幸噩耗。近日,又有這樣的不幸發生。


7月11日,遼寧省檯安縣西佛鎮達連泡村附近遼河段6名學生溺水身亡,其中有一對雙胞胎兄弟。遇難的6名學生均是西佛中學學生。


8月7日,河南羅山縣潘新鎮李橋村有6名兒童在胡灣組胡大塘中摘菱角時不慎落水,村民將孩子打撈出水後,6名兒童均無生命體徵,其中最小的兒童年僅5歲。

溺水高發期又到,別再犯這幾個救治誤區,正確方法只有一個

即使是設施齊全的正規泳池,近日新華社記者也爆出有些游泳場館救生人員配備不到位,一些救生員“開小差”。例如南京某游泳館,週末下午的客流高峰時段裡,在較長時間全場一位救生員都沒有的情形頻頻發生。一些救生員當值期間,也常擅自離崗或較長時間背對泳池談笑。


面對層出不窮的兒童溺水死亡事件,一方面是對規則的漠視,另一方面是缺乏正確的安全急救知識。如果遇到溺水,一定要注意避開4個急救誤區,使用正確的急救方法!


4種常見的錯誤救急法


誤區一:父母倒背孩子的姿勢。前些年網上有一張很經典的溺水搶救照,是一個溺水後的孩子,被大人倒揹著,臉朝外,大人奔跑。這其實並不利於排出孩子氣管中的水,加重溺水者的缺氧。


"

每年暑假,總會傳來孩子因溺水身亡的不幸噩耗。近日,又有這樣的不幸發生。


7月11日,遼寧省檯安縣西佛鎮達連泡村附近遼河段6名學生溺水身亡,其中有一對雙胞胎兄弟。遇難的6名學生均是西佛中學學生。


8月7日,河南羅山縣潘新鎮李橋村有6名兒童在胡灣組胡大塘中摘菱角時不慎落水,村民將孩子打撈出水後,6名兒童均無生命體徵,其中最小的兒童年僅5歲。

溺水高發期又到,別再犯這幾個救治誤區,正確方法只有一個

即使是設施齊全的正規泳池,近日新華社記者也爆出有些游泳場館救生人員配備不到位,一些救生員“開小差”。例如南京某游泳館,週末下午的客流高峰時段裡,在較長時間全場一位救生員都沒有的情形頻頻發生。一些救生員當值期間,也常擅自離崗或較長時間背對泳池談笑。


面對層出不窮的兒童溺水死亡事件,一方面是對規則的漠視,另一方面是缺乏正確的安全急救知識。如果遇到溺水,一定要注意避開4個急救誤區,使用正確的急救方法!


4種常見的錯誤救急法


誤區一:父母倒背孩子的姿勢。前些年網上有一張很經典的溺水搶救照,是一個溺水後的孩子,被大人倒揹著,臉朝外,大人奔跑。這其實並不利於排出孩子氣管中的水,加重溺水者的缺氧。


溺水高發期又到,別再犯這幾個救治誤區,正確方法只有一個


誤區二:救人者半跪,頂住溺水者的腹部,讓溺水者頭朝下,拍背。不管是哪一種控水法,都是錯誤的。對溺水心臟驟停,控水耽擱急救時間;對有意識有心跳的,控水無益有害,容易誤吸或損傷。


"

每年暑假,總會傳來孩子因溺水身亡的不幸噩耗。近日,又有這樣的不幸發生。


7月11日,遼寧省檯安縣西佛鎮達連泡村附近遼河段6名學生溺水身亡,其中有一對雙胞胎兄弟。遇難的6名學生均是西佛中學學生。


8月7日,河南羅山縣潘新鎮李橋村有6名兒童在胡灣組胡大塘中摘菱角時不慎落水,村民將孩子打撈出水後,6名兒童均無生命體徵,其中最小的兒童年僅5歲。

溺水高發期又到,別再犯這幾個救治誤區,正確方法只有一個

即使是設施齊全的正規泳池,近日新華社記者也爆出有些游泳場館救生人員配備不到位,一些救生員“開小差”。例如南京某游泳館,週末下午的客流高峰時段裡,在較長時間全場一位救生員都沒有的情形頻頻發生。一些救生員當值期間,也常擅自離崗或較長時間背對泳池談笑。


面對層出不窮的兒童溺水死亡事件,一方面是對規則的漠視,另一方面是缺乏正確的安全急救知識。如果遇到溺水,一定要注意避開4個急救誤區,使用正確的急救方法!


4種常見的錯誤救急法


誤區一:父母倒背孩子的姿勢。前些年網上有一張很經典的溺水搶救照,是一個溺水後的孩子,被大人倒揹著,臉朝外,大人奔跑。這其實並不利於排出孩子氣管中的水,加重溺水者的缺氧。


溺水高發期又到,別再犯這幾個救治誤區,正確方法只有一個


誤區二:救人者半跪,頂住溺水者的腹部,讓溺水者頭朝下,拍背。不管是哪一種控水法,都是錯誤的。對溺水心臟驟停,控水耽擱急救時間;對有意識有心跳的,控水無益有害,容易誤吸或損傷。


溺水高發期又到,別再犯這幾個救治誤區,正確方法只有一個


誤區三:孩子溺水後,大聲呼叫孩子,如果叫不應,就應立即把孩子平放,馬上進行心臟按壓(胸外按壓)。其實,溺水救出後,應對呼叫無反應且無呼吸者,才進行心肺復甦。

誤區四:對於非專業施救人員來說,胸外按壓是最簡單易行的搶救方法。如果不懂人工呼吸,那就單純進行胸外按壓,直到急救人員趕到。

溺水屬於窒息性心臟驟停,人工呼吸必不可少,單人施救時要放在胸外按壓之前給予。單純胸外按壓適用於心源性心臟驟停。


溺水救援

一旦發現溺水,馬上按照以下步驟進行救援:

目擊溺水時,應第一時間撥打急救電話以及呼喊尋求他人幫助。但是切記:非專業救生人員儘量不要下水施救。此時,可告訴溺水者嘗試抓住救護人員從岸邊遞過去的救援物,如木棍或衣服等;離岸較遠者可以拋擲繩索或漂浮物品。


"

每年暑假,總會傳來孩子因溺水身亡的不幸噩耗。近日,又有這樣的不幸發生。


7月11日,遼寧省檯安縣西佛鎮達連泡村附近遼河段6名學生溺水身亡,其中有一對雙胞胎兄弟。遇難的6名學生均是西佛中學學生。


8月7日,河南羅山縣潘新鎮李橋村有6名兒童在胡灣組胡大塘中摘菱角時不慎落水,村民將孩子打撈出水後,6名兒童均無生命體徵,其中最小的兒童年僅5歲。

溺水高發期又到,別再犯這幾個救治誤區,正確方法只有一個

即使是設施齊全的正規泳池,近日新華社記者也爆出有些游泳場館救生人員配備不到位,一些救生員“開小差”。例如南京某游泳館,週末下午的客流高峰時段裡,在較長時間全場一位救生員都沒有的情形頻頻發生。一些救生員當值期間,也常擅自離崗或較長時間背對泳池談笑。


面對層出不窮的兒童溺水死亡事件,一方面是對規則的漠視,另一方面是缺乏正確的安全急救知識。如果遇到溺水,一定要注意避開4個急救誤區,使用正確的急救方法!


4種常見的錯誤救急法


誤區一:父母倒背孩子的姿勢。前些年網上有一張很經典的溺水搶救照,是一個溺水後的孩子,被大人倒揹著,臉朝外,大人奔跑。這其實並不利於排出孩子氣管中的水,加重溺水者的缺氧。


溺水高發期又到,別再犯這幾個救治誤區,正確方法只有一個


誤區二:救人者半跪,頂住溺水者的腹部,讓溺水者頭朝下,拍背。不管是哪一種控水法,都是錯誤的。對溺水心臟驟停,控水耽擱急救時間;對有意識有心跳的,控水無益有害,容易誤吸或損傷。


溺水高發期又到,別再犯這幾個救治誤區,正確方法只有一個


誤區三:孩子溺水後,大聲呼叫孩子,如果叫不應,就應立即把孩子平放,馬上進行心臟按壓(胸外按壓)。其實,溺水救出後,應對呼叫無反應且無呼吸者,才進行心肺復甦。

誤區四:對於非專業施救人員來說,胸外按壓是最簡單易行的搶救方法。如果不懂人工呼吸,那就單純進行胸外按壓,直到急救人員趕到。

溺水屬於窒息性心臟驟停,人工呼吸必不可少,單人施救時要放在胸外按壓之前給予。單純胸外按壓適用於心源性心臟驟停。


溺水救援

一旦發現溺水,馬上按照以下步驟進行救援:

目擊溺水時,應第一時間撥打急救電話以及呼喊尋求他人幫助。但是切記:非專業救生人員儘量不要下水施救。此時,可告訴溺水者嘗試抓住救護人員從岸邊遞過去的救援物,如木棍或衣服等;離岸較遠者可以拋擲繩索或漂浮物品。


溺水高發期又到,別再犯這幾個救治誤區,正確方法只有一個


最好兩人協作下水施救,這比單人施救更為安全。一定要注意的是,施救人員千萬不要模仿某些電影的情景而一頭扎進水中救人,這看似英勇實則十分危險。因為水中情況不明,容易導致頭部受傷,且頭部進入水中也不易觀察落水者的情況,造成方向不明。

此外,也不推薦多人手拉手下水救援,因為每個人的握力有限,容易脫手而致使施救者處於危險境地。


"

每年暑假,總會傳來孩子因溺水身亡的不幸噩耗。近日,又有這樣的不幸發生。


7月11日,遼寧省檯安縣西佛鎮達連泡村附近遼河段6名學生溺水身亡,其中有一對雙胞胎兄弟。遇難的6名學生均是西佛中學學生。


8月7日,河南羅山縣潘新鎮李橋村有6名兒童在胡灣組胡大塘中摘菱角時不慎落水,村民將孩子打撈出水後,6名兒童均無生命體徵,其中最小的兒童年僅5歲。

溺水高發期又到,別再犯這幾個救治誤區,正確方法只有一個

即使是設施齊全的正規泳池,近日新華社記者也爆出有些游泳場館救生人員配備不到位,一些救生員“開小差”。例如南京某游泳館,週末下午的客流高峰時段裡,在較長時間全場一位救生員都沒有的情形頻頻發生。一些救生員當值期間,也常擅自離崗或較長時間背對泳池談笑。


面對層出不窮的兒童溺水死亡事件,一方面是對規則的漠視,另一方面是缺乏正確的安全急救知識。如果遇到溺水,一定要注意避開4個急救誤區,使用正確的急救方法!


4種常見的錯誤救急法


誤區一:父母倒背孩子的姿勢。前些年網上有一張很經典的溺水搶救照,是一個溺水後的孩子,被大人倒揹著,臉朝外,大人奔跑。這其實並不利於排出孩子氣管中的水,加重溺水者的缺氧。


溺水高發期又到,別再犯這幾個救治誤區,正確方法只有一個


誤區二:救人者半跪,頂住溺水者的腹部,讓溺水者頭朝下,拍背。不管是哪一種控水法,都是錯誤的。對溺水心臟驟停,控水耽擱急救時間;對有意識有心跳的,控水無益有害,容易誤吸或損傷。


溺水高發期又到,別再犯這幾個救治誤區,正確方法只有一個


誤區三:孩子溺水後,大聲呼叫孩子,如果叫不應,就應立即把孩子平放,馬上進行心臟按壓(胸外按壓)。其實,溺水救出後,應對呼叫無反應且無呼吸者,才進行心肺復甦。

誤區四:對於非專業施救人員來說,胸外按壓是最簡單易行的搶救方法。如果不懂人工呼吸,那就單純進行胸外按壓,直到急救人員趕到。

溺水屬於窒息性心臟驟停,人工呼吸必不可少,單人施救時要放在胸外按壓之前給予。單純胸外按壓適用於心源性心臟驟停。


溺水救援

一旦發現溺水,馬上按照以下步驟進行救援:

目擊溺水時,應第一時間撥打急救電話以及呼喊尋求他人幫助。但是切記:非專業救生人員儘量不要下水施救。此時,可告訴溺水者嘗試抓住救護人員從岸邊遞過去的救援物,如木棍或衣服等;離岸較遠者可以拋擲繩索或漂浮物品。


溺水高發期又到,別再犯這幾個救治誤區,正確方法只有一個


最好兩人協作下水施救,這比單人施救更為安全。一定要注意的是,施救人員千萬不要模仿某些電影的情景而一頭扎進水中救人,這看似英勇實則十分危險。因為水中情況不明,容易導致頭部受傷,且頭部進入水中也不易觀察落水者的情況,造成方向不明。

此外,也不推薦多人手拉手下水救援,因為每個人的握力有限,容易脫手而致使施救者處於危險境地。


溺水高發期又到,別再犯這幾個救治誤區,正確方法只有一個


岸邊急救

發生溺水後搶救的黃金時間就是4分鐘,但是即便超過10分鐘,也要堅持對患者進行急救。

岸邊急救遵循A-B-C-D順序進行,即開放氣道、人工通氣、胸外按壓、早期除顫。

開放氣道就是立即清理患者口、鼻的泥沙或水草,但避免對淹溺患者實施各種控水措施,包括倒置身體或海姆立克手法等。


"

每年暑假,總會傳來孩子因溺水身亡的不幸噩耗。近日,又有這樣的不幸發生。


7月11日,遼寧省檯安縣西佛鎮達連泡村附近遼河段6名學生溺水身亡,其中有一對雙胞胎兄弟。遇難的6名學生均是西佛中學學生。


8月7日,河南羅山縣潘新鎮李橋村有6名兒童在胡灣組胡大塘中摘菱角時不慎落水,村民將孩子打撈出水後,6名兒童均無生命體徵,其中最小的兒童年僅5歲。

溺水高發期又到,別再犯這幾個救治誤區,正確方法只有一個

即使是設施齊全的正規泳池,近日新華社記者也爆出有些游泳場館救生人員配備不到位,一些救生員“開小差”。例如南京某游泳館,週末下午的客流高峰時段裡,在較長時間全場一位救生員都沒有的情形頻頻發生。一些救生員當值期間,也常擅自離崗或較長時間背對泳池談笑。


面對層出不窮的兒童溺水死亡事件,一方面是對規則的漠視,另一方面是缺乏正確的安全急救知識。如果遇到溺水,一定要注意避開4個急救誤區,使用正確的急救方法!


4種常見的錯誤救急法


誤區一:父母倒背孩子的姿勢。前些年網上有一張很經典的溺水搶救照,是一個溺水後的孩子,被大人倒揹著,臉朝外,大人奔跑。這其實並不利於排出孩子氣管中的水,加重溺水者的缺氧。


溺水高發期又到,別再犯這幾個救治誤區,正確方法只有一個


誤區二:救人者半跪,頂住溺水者的腹部,讓溺水者頭朝下,拍背。不管是哪一種控水法,都是錯誤的。對溺水心臟驟停,控水耽擱急救時間;對有意識有心跳的,控水無益有害,容易誤吸或損傷。


溺水高發期又到,別再犯這幾個救治誤區,正確方法只有一個


誤區三:孩子溺水後,大聲呼叫孩子,如果叫不應,就應立即把孩子平放,馬上進行心臟按壓(胸外按壓)。其實,溺水救出後,應對呼叫無反應且無呼吸者,才進行心肺復甦。

誤區四:對於非專業施救人員來說,胸外按壓是最簡單易行的搶救方法。如果不懂人工呼吸,那就單純進行胸外按壓,直到急救人員趕到。

溺水屬於窒息性心臟驟停,人工呼吸必不可少,單人施救時要放在胸外按壓之前給予。單純胸外按壓適用於心源性心臟驟停。


溺水救援

一旦發現溺水,馬上按照以下步驟進行救援:

目擊溺水時,應第一時間撥打急救電話以及呼喊尋求他人幫助。但是切記:非專業救生人員儘量不要下水施救。此時,可告訴溺水者嘗試抓住救護人員從岸邊遞過去的救援物,如木棍或衣服等;離岸較遠者可以拋擲繩索或漂浮物品。


溺水高發期又到,別再犯這幾個救治誤區,正確方法只有一個


最好兩人協作下水施救,這比單人施救更為安全。一定要注意的是,施救人員千萬不要模仿某些電影的情景而一頭扎進水中救人,這看似英勇實則十分危險。因為水中情況不明,容易導致頭部受傷,且頭部進入水中也不易觀察落水者的情況,造成方向不明。

此外,也不推薦多人手拉手下水救援,因為每個人的握力有限,容易脫手而致使施救者處於危險境地。


溺水高發期又到,別再犯這幾個救治誤區,正確方法只有一個


岸邊急救

發生溺水後搶救的黃金時間就是4分鐘,但是即便超過10分鐘,也要堅持對患者進行急救。

岸邊急救遵循A-B-C-D順序進行,即開放氣道、人工通氣、胸外按壓、早期除顫。

開放氣道就是立即清理患者口、鼻的泥沙或水草,但避免對淹溺患者實施各種控水措施,包括倒置身體或海姆立克手法等。


溺水高發期又到,別再犯這幾個救治誤區,正確方法只有一個


開放氣道後立即開始人工呼吸。施救者用一隻手抵住落水者額頭並捏住鼻子,另一隻手將其下巴抬高,用嘴完全包住被施救者的嘴進行吹氣,要看到被施救者胸部被吹隆起。每次持續1秒。


"

每年暑假,總會傳來孩子因溺水身亡的不幸噩耗。近日,又有這樣的不幸發生。


7月11日,遼寧省檯安縣西佛鎮達連泡村附近遼河段6名學生溺水身亡,其中有一對雙胞胎兄弟。遇難的6名學生均是西佛中學學生。


8月7日,河南羅山縣潘新鎮李橋村有6名兒童在胡灣組胡大塘中摘菱角時不慎落水,村民將孩子打撈出水後,6名兒童均無生命體徵,其中最小的兒童年僅5歲。

溺水高發期又到,別再犯這幾個救治誤區,正確方法只有一個

即使是設施齊全的正規泳池,近日新華社記者也爆出有些游泳場館救生人員配備不到位,一些救生員“開小差”。例如南京某游泳館,週末下午的客流高峰時段裡,在較長時間全場一位救生員都沒有的情形頻頻發生。一些救生員當值期間,也常擅自離崗或較長時間背對泳池談笑。


面對層出不窮的兒童溺水死亡事件,一方面是對規則的漠視,另一方面是缺乏正確的安全急救知識。如果遇到溺水,一定要注意避開4個急救誤區,使用正確的急救方法!


4種常見的錯誤救急法


誤區一:父母倒背孩子的姿勢。前些年網上有一張很經典的溺水搶救照,是一個溺水後的孩子,被大人倒揹著,臉朝外,大人奔跑。這其實並不利於排出孩子氣管中的水,加重溺水者的缺氧。


溺水高發期又到,別再犯這幾個救治誤區,正確方法只有一個


誤區二:救人者半跪,頂住溺水者的腹部,讓溺水者頭朝下,拍背。不管是哪一種控水法,都是錯誤的。對溺水心臟驟停,控水耽擱急救時間;對有意識有心跳的,控水無益有害,容易誤吸或損傷。


溺水高發期又到,別再犯這幾個救治誤區,正確方法只有一個


誤區三:孩子溺水後,大聲呼叫孩子,如果叫不應,就應立即把孩子平放,馬上進行心臟按壓(胸外按壓)。其實,溺水救出後,應對呼叫無反應且無呼吸者,才進行心肺復甦。

誤區四:對於非專業施救人員來說,胸外按壓是最簡單易行的搶救方法。如果不懂人工呼吸,那就單純進行胸外按壓,直到急救人員趕到。

溺水屬於窒息性心臟驟停,人工呼吸必不可少,單人施救時要放在胸外按壓之前給予。單純胸外按壓適用於心源性心臟驟停。


溺水救援

一旦發現溺水,馬上按照以下步驟進行救援:

目擊溺水時,應第一時間撥打急救電話以及呼喊尋求他人幫助。但是切記:非專業救生人員儘量不要下水施救。此時,可告訴溺水者嘗試抓住救護人員從岸邊遞過去的救援物,如木棍或衣服等;離岸較遠者可以拋擲繩索或漂浮物品。


溺水高發期又到,別再犯這幾個救治誤區,正確方法只有一個


最好兩人協作下水施救,這比單人施救更為安全。一定要注意的是,施救人員千萬不要模仿某些電影的情景而一頭扎進水中救人,這看似英勇實則十分危險。因為水中情況不明,容易導致頭部受傷,且頭部進入水中也不易觀察落水者的情況,造成方向不明。

此外,也不推薦多人手拉手下水救援,因為每個人的握力有限,容易脫手而致使施救者處於危險境地。


溺水高發期又到,別再犯這幾個救治誤區,正確方法只有一個


岸邊急救

發生溺水後搶救的黃金時間就是4分鐘,但是即便超過10分鐘,也要堅持對患者進行急救。

岸邊急救遵循A-B-C-D順序進行,即開放氣道、人工通氣、胸外按壓、早期除顫。

開放氣道就是立即清理患者口、鼻的泥沙或水草,但避免對淹溺患者實施各種控水措施,包括倒置身體或海姆立克手法等。


溺水高發期又到,別再犯這幾個救治誤區,正確方法只有一個


開放氣道後立即開始人工呼吸。施救者用一隻手抵住落水者額頭並捏住鼻子,另一隻手將其下巴抬高,用嘴完全包住被施救者的嘴進行吹氣,要看到被施救者胸部被吹隆起。每次持續1秒。


溺水高發期又到,別再犯這幾個救治誤區,正確方法只有一個


胸外按壓時,找到落水者兩乳頭連線中點,兩手重疊,十指交叉,採用跪姿,雙肘關節伸直,借上半身的力量垂直向下按壓。從按壓深度上來講,兒童按壓深度在4~5cm;成人的按壓深度一般在5~6cm,頻率大約100~120次/分,勻速進行,簡單來說,就是每秒要按2次。30次按壓為一組,每組間評估溺水者是否有呼吸、心跳。


"

每年暑假,總會傳來孩子因溺水身亡的不幸噩耗。近日,又有這樣的不幸發生。


7月11日,遼寧省檯安縣西佛鎮達連泡村附近遼河段6名學生溺水身亡,其中有一對雙胞胎兄弟。遇難的6名學生均是西佛中學學生。


8月7日,河南羅山縣潘新鎮李橋村有6名兒童在胡灣組胡大塘中摘菱角時不慎落水,村民將孩子打撈出水後,6名兒童均無生命體徵,其中最小的兒童年僅5歲。

溺水高發期又到,別再犯這幾個救治誤區,正確方法只有一個

即使是設施齊全的正規泳池,近日新華社記者也爆出有些游泳場館救生人員配備不到位,一些救生員“開小差”。例如南京某游泳館,週末下午的客流高峰時段裡,在較長時間全場一位救生員都沒有的情形頻頻發生。一些救生員當值期間,也常擅自離崗或較長時間背對泳池談笑。


面對層出不窮的兒童溺水死亡事件,一方面是對規則的漠視,另一方面是缺乏正確的安全急救知識。如果遇到溺水,一定要注意避開4個急救誤區,使用正確的急救方法!


4種常見的錯誤救急法


誤區一:父母倒背孩子的姿勢。前些年網上有一張很經典的溺水搶救照,是一個溺水後的孩子,被大人倒揹著,臉朝外,大人奔跑。這其實並不利於排出孩子氣管中的水,加重溺水者的缺氧。


溺水高發期又到,別再犯這幾個救治誤區,正確方法只有一個


誤區二:救人者半跪,頂住溺水者的腹部,讓溺水者頭朝下,拍背。不管是哪一種控水法,都是錯誤的。對溺水心臟驟停,控水耽擱急救時間;對有意識有心跳的,控水無益有害,容易誤吸或損傷。


溺水高發期又到,別再犯這幾個救治誤區,正確方法只有一個


誤區三:孩子溺水後,大聲呼叫孩子,如果叫不應,就應立即把孩子平放,馬上進行心臟按壓(胸外按壓)。其實,溺水救出後,應對呼叫無反應且無呼吸者,才進行心肺復甦。

誤區四:對於非專業施救人員來說,胸外按壓是最簡單易行的搶救方法。如果不懂人工呼吸,那就單純進行胸外按壓,直到急救人員趕到。

溺水屬於窒息性心臟驟停,人工呼吸必不可少,單人施救時要放在胸外按壓之前給予。單純胸外按壓適用於心源性心臟驟停。


溺水救援

一旦發現溺水,馬上按照以下步驟進行救援:

目擊溺水時,應第一時間撥打急救電話以及呼喊尋求他人幫助。但是切記:非專業救生人員儘量不要下水施救。此時,可告訴溺水者嘗試抓住救護人員從岸邊遞過去的救援物,如木棍或衣服等;離岸較遠者可以拋擲繩索或漂浮物品。


溺水高發期又到,別再犯這幾個救治誤區,正確方法只有一個


最好兩人協作下水施救,這比單人施救更為安全。一定要注意的是,施救人員千萬不要模仿某些電影的情景而一頭扎進水中救人,這看似英勇實則十分危險。因為水中情況不明,容易導致頭部受傷,且頭部進入水中也不易觀察落水者的情況,造成方向不明。

此外,也不推薦多人手拉手下水救援,因為每個人的握力有限,容易脫手而致使施救者處於危險境地。


溺水高發期又到,別再犯這幾個救治誤區,正確方法只有一個


岸邊急救

發生溺水後搶救的黃金時間就是4分鐘,但是即便超過10分鐘,也要堅持對患者進行急救。

岸邊急救遵循A-B-C-D順序進行,即開放氣道、人工通氣、胸外按壓、早期除顫。

開放氣道就是立即清理患者口、鼻的泥沙或水草,但避免對淹溺患者實施各種控水措施,包括倒置身體或海姆立克手法等。


溺水高發期又到,別再犯這幾個救治誤區,正確方法只有一個


開放氣道後立即開始人工呼吸。施救者用一隻手抵住落水者額頭並捏住鼻子,另一隻手將其下巴抬高,用嘴完全包住被施救者的嘴進行吹氣,要看到被施救者胸部被吹隆起。每次持續1秒。


溺水高發期又到,別再犯這幾個救治誤區,正確方法只有一個


胸外按壓時,找到落水者兩乳頭連線中點,兩手重疊,十指交叉,採用跪姿,雙肘關節伸直,借上半身的力量垂直向下按壓。從按壓深度上來講,兒童按壓深度在4~5cm;成人的按壓深度一般在5~6cm,頻率大約100~120次/分,勻速進行,簡單來說,就是每秒要按2次。30次按壓為一組,每組間評估溺水者是否有呼吸、心跳。


溺水高發期又到,別再犯這幾個救治誤區,正確方法只有一個


按壓與通氣比遵循 30∶2,直到被施救者有呼吸。由於溺水者多是缺氧後導致心臟驟停,所以要避免只按壓不通氣。


"

每年暑假,總會傳來孩子因溺水身亡的不幸噩耗。近日,又有這樣的不幸發生。


7月11日,遼寧省檯安縣西佛鎮達連泡村附近遼河段6名學生溺水身亡,其中有一對雙胞胎兄弟。遇難的6名學生均是西佛中學學生。


8月7日,河南羅山縣潘新鎮李橋村有6名兒童在胡灣組胡大塘中摘菱角時不慎落水,村民將孩子打撈出水後,6名兒童均無生命體徵,其中最小的兒童年僅5歲。

溺水高發期又到,別再犯這幾個救治誤區,正確方法只有一個

即使是設施齊全的正規泳池,近日新華社記者也爆出有些游泳場館救生人員配備不到位,一些救生員“開小差”。例如南京某游泳館,週末下午的客流高峰時段裡,在較長時間全場一位救生員都沒有的情形頻頻發生。一些救生員當值期間,也常擅自離崗或較長時間背對泳池談笑。


面對層出不窮的兒童溺水死亡事件,一方面是對規則的漠視,另一方面是缺乏正確的安全急救知識。如果遇到溺水,一定要注意避開4個急救誤區,使用正確的急救方法!


4種常見的錯誤救急法


誤區一:父母倒背孩子的姿勢。前些年網上有一張很經典的溺水搶救照,是一個溺水後的孩子,被大人倒揹著,臉朝外,大人奔跑。這其實並不利於排出孩子氣管中的水,加重溺水者的缺氧。


溺水高發期又到,別再犯這幾個救治誤區,正確方法只有一個


誤區二:救人者半跪,頂住溺水者的腹部,讓溺水者頭朝下,拍背。不管是哪一種控水法,都是錯誤的。對溺水心臟驟停,控水耽擱急救時間;對有意識有心跳的,控水無益有害,容易誤吸或損傷。


溺水高發期又到,別再犯這幾個救治誤區,正確方法只有一個


誤區三:孩子溺水後,大聲呼叫孩子,如果叫不應,就應立即把孩子平放,馬上進行心臟按壓(胸外按壓)。其實,溺水救出後,應對呼叫無反應且無呼吸者,才進行心肺復甦。

誤區四:對於非專業施救人員來說,胸外按壓是最簡單易行的搶救方法。如果不懂人工呼吸,那就單純進行胸外按壓,直到急救人員趕到。

溺水屬於窒息性心臟驟停,人工呼吸必不可少,單人施救時要放在胸外按壓之前給予。單純胸外按壓適用於心源性心臟驟停。


溺水救援

一旦發現溺水,馬上按照以下步驟進行救援:

目擊溺水時,應第一時間撥打急救電話以及呼喊尋求他人幫助。但是切記:非專業救生人員儘量不要下水施救。此時,可告訴溺水者嘗試抓住救護人員從岸邊遞過去的救援物,如木棍或衣服等;離岸較遠者可以拋擲繩索或漂浮物品。


溺水高發期又到,別再犯這幾個救治誤區,正確方法只有一個


最好兩人協作下水施救,這比單人施救更為安全。一定要注意的是,施救人員千萬不要模仿某些電影的情景而一頭扎進水中救人,這看似英勇實則十分危險。因為水中情況不明,容易導致頭部受傷,且頭部進入水中也不易觀察落水者的情況,造成方向不明。

此外,也不推薦多人手拉手下水救援,因為每個人的握力有限,容易脫手而致使施救者處於危險境地。


溺水高發期又到,別再犯這幾個救治誤區,正確方法只有一個


岸邊急救

發生溺水後搶救的黃金時間就是4分鐘,但是即便超過10分鐘,也要堅持對患者進行急救。

岸邊急救遵循A-B-C-D順序進行,即開放氣道、人工通氣、胸外按壓、早期除顫。

開放氣道就是立即清理患者口、鼻的泥沙或水草,但避免對淹溺患者實施各種控水措施,包括倒置身體或海姆立克手法等。


溺水高發期又到,別再犯這幾個救治誤區,正確方法只有一個


開放氣道後立即開始人工呼吸。施救者用一隻手抵住落水者額頭並捏住鼻子,另一隻手將其下巴抬高,用嘴完全包住被施救者的嘴進行吹氣,要看到被施救者胸部被吹隆起。每次持續1秒。


溺水高發期又到,別再犯這幾個救治誤區,正確方法只有一個


胸外按壓時,找到落水者兩乳頭連線中點,兩手重疊,十指交叉,採用跪姿,雙肘關節伸直,借上半身的力量垂直向下按壓。從按壓深度上來講,兒童按壓深度在4~5cm;成人的按壓深度一般在5~6cm,頻率大約100~120次/分,勻速進行,簡單來說,就是每秒要按2次。30次按壓為一組,每組間評估溺水者是否有呼吸、心跳。


溺水高發期又到,別再犯這幾個救治誤區,正確方法只有一個


按壓與通氣比遵循 30∶2,直到被施救者有呼吸。由於溺水者多是缺氧後導致心臟驟停,所以要避免只按壓不通氣。


溺水高發期又到,別再犯這幾個救治誤區,正確方法只有一個


如有自動除顫儀,在心肺復甦開始後早期使用。

急救過程中,無論溺水者是否甦醒,都應儘快送醫院,途中不可中斷搶救,可以邊轉移、邊搶救。

最後提醒,如果游泳時發生嗆水或者游泳後出現嗓子幹疼、咳嗽、呼吸困難、倦怠、嗜睡等異常表現的,也不可麻痺大意,有可能是“乾性溺水”,應儘快到醫院就診。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