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你老了,生病了,別指望兒女照顧,身邊不離不棄的只有“老伴”'

不完美媽媽 讓夢發生 春節家書 大學 情感兩性學 2019-09-17
"

文|張平


"

文|張平


等你老了,生病了,別指望兒女照顧,身邊不離不棄的只有“老伴”

對於中國的老人而言,我想他們做夢也沒有想到,當有一天自己老了,兒女並沒有承擔起給他們養老的責任。

“養兒防老”這個詞真的不靈了。

前陣子回鄉探親,母親和我說起我們村的一戶人家,那戶人家的老人生了三個孩子,每個孩子都非常有出息,讀大學、考研,結婚生子後留在大城市。

自己手腳方便的時候,老人還不覺得,等到身體不利落了,老人漸漸覺得孩子們培養的這麼有出息也並不是什麼好事,因為雖然他們在物質上都非常富裕,完全可以負擔給父母請保姆看病的錢,但對於陪伴就微乎其微了。

母親說,去年過年,她的小兒子因為公司加班都沒能回來,大兒子也就回來住了兩天就匆匆趕回去了,雖說生了三個孩子,可當老人真正需要陪伴的時候,身邊的兒女卻做不到,好悲涼。

"

文|張平


等你老了,生病了,別指望兒女照顧,身邊不離不棄的只有“老伴”

對於中國的老人而言,我想他們做夢也沒有想到,當有一天自己老了,兒女並沒有承擔起給他們養老的責任。

“養兒防老”這個詞真的不靈了。

前陣子回鄉探親,母親和我說起我們村的一戶人家,那戶人家的老人生了三個孩子,每個孩子都非常有出息,讀大學、考研,結婚生子後留在大城市。

自己手腳方便的時候,老人還不覺得,等到身體不利落了,老人漸漸覺得孩子們培養的這麼有出息也並不是什麼好事,因為雖然他們在物質上都非常富裕,完全可以負擔給父母請保姆看病的錢,但對於陪伴就微乎其微了。

母親說,去年過年,她的小兒子因為公司加班都沒能回來,大兒子也就回來住了兩天就匆匆趕回去了,雖說生了三個孩子,可當老人真正需要陪伴的時候,身邊的兒女卻做不到,好悲涼。

等你老了,生病了,別指望兒女照顧,身邊不離不棄的只有“老伴”

重男輕女的家庭影響下,兒子沒擔當

發現很多“重男輕女”家庭出來的兒子,真的很沒有擔當。

我一同學的哥哥,從小就特別受父母寵愛,雖然讀書娶妻都很順利,生活也過得很富足,可一聽說他媽要搬到城裡跟他住,立馬就拒絕了,原因是:怕媳婦跟媽處不好。

最後同學哥哥打電話給她:你家裡不是條件也可以,你讓媽和你一起住吧,正好還可以給你帶帶孩子。

同學說,聽到那句話她快氣炸了,從小父母什麼都緊著他,現在要靠他養他反而推卸了,要是父母從小對她好點她也就算了,可這麼明顯的區別對待下,同學也不樂意接母親過來同住。

電視劇《歡樂頌》的樊勝美,就是個典型的“重男輕女”家庭裡走出來的悲劇。

因為父母偏愛兒子,對於女兒不管不顧,還拼命索取,導致樊勝美工作多年卻無積蓄,這些年掙得錢全都填補家裡了,不僅付首付給哥哥買了房子,連帶著她的侄子都是她在養。

如果不是樊勝美有孝心,恐怕二老的日子不知道要怎麼過。

兒子雖然娶妻生子,但整天渾渾噩噩,只知道鬧事和啃老,指望老人靠他養?做夢!不給他們添麻煩就算不錯了。

"

文|張平


等你老了,生病了,別指望兒女照顧,身邊不離不棄的只有“老伴”

對於中國的老人而言,我想他們做夢也沒有想到,當有一天自己老了,兒女並沒有承擔起給他們養老的責任。

“養兒防老”這個詞真的不靈了。

前陣子回鄉探親,母親和我說起我們村的一戶人家,那戶人家的老人生了三個孩子,每個孩子都非常有出息,讀大學、考研,結婚生子後留在大城市。

自己手腳方便的時候,老人還不覺得,等到身體不利落了,老人漸漸覺得孩子們培養的這麼有出息也並不是什麼好事,因為雖然他們在物質上都非常富裕,完全可以負擔給父母請保姆看病的錢,但對於陪伴就微乎其微了。

母親說,去年過年,她的小兒子因為公司加班都沒能回來,大兒子也就回來住了兩天就匆匆趕回去了,雖說生了三個孩子,可當老人真正需要陪伴的時候,身邊的兒女卻做不到,好悲涼。

等你老了,生病了,別指望兒女照顧,身邊不離不棄的只有“老伴”

重男輕女的家庭影響下,兒子沒擔當

發現很多“重男輕女”家庭出來的兒子,真的很沒有擔當。

我一同學的哥哥,從小就特別受父母寵愛,雖然讀書娶妻都很順利,生活也過得很富足,可一聽說他媽要搬到城裡跟他住,立馬就拒絕了,原因是:怕媳婦跟媽處不好。

最後同學哥哥打電話給她:你家裡不是條件也可以,你讓媽和你一起住吧,正好還可以給你帶帶孩子。

同學說,聽到那句話她快氣炸了,從小父母什麼都緊著他,現在要靠他養他反而推卸了,要是父母從小對她好點她也就算了,可這麼明顯的區別對待下,同學也不樂意接母親過來同住。

電視劇《歡樂頌》的樊勝美,就是個典型的“重男輕女”家庭裡走出來的悲劇。

因為父母偏愛兒子,對於女兒不管不顧,還拼命索取,導致樊勝美工作多年卻無積蓄,這些年掙得錢全都填補家裡了,不僅付首付給哥哥買了房子,連帶著她的侄子都是她在養。

如果不是樊勝美有孝心,恐怕二老的日子不知道要怎麼過。

兒子雖然娶妻生子,但整天渾渾噩噩,只知道鬧事和啃老,指望老人靠他養?做夢!不給他們添麻煩就算不錯了。

等你老了,生病了,別指望兒女照顧,身邊不離不棄的只有“老伴”

過分寵溺和嬌慣,讓孩子不懂得感恩

有位80歲的老太太,老伴很早就過世了,她一個人獨自把兒子撫養成人,後來孩子上大學去了外地,老人也跟著去了他的城市,在兒子學校附近租了房子。

老人利用自己年輕時候的手藝,在學校門口開了個賣燒餅的攤位,生意居然還不錯。兒子和他的同學經常來買,可兒子拒絕和她相認,原因是:怕被別人看不起。

老人雖然心裡不舒服,但也沒有說什麼,她覺得自己只要每天都能見到兒子也夠了。兒子讀大學四年的費用,都是母親靠著賣燒餅掙得。

後來兒子畢業工作,然後再到談戀愛結婚,一步步都步入正軌後,老人也已經70多了,為了不打攪兒子的生活,她一個人回了老家,臨走前把自己全部的存款30萬都給了兒子。

經常聽老人抱怨:自己省吃儉用,把所有好的都給了孩子,可為什麼他們都不懂得感恩?

其實吧,我覺得就是因為父母對孩子太好了,所以被當成了理所當然,當寵溺和嬌慣成為一種習慣後,想指望兒女付出,基本很難。

"

文|張平


等你老了,生病了,別指望兒女照顧,身邊不離不棄的只有“老伴”

對於中國的老人而言,我想他們做夢也沒有想到,當有一天自己老了,兒女並沒有承擔起給他們養老的責任。

“養兒防老”這個詞真的不靈了。

前陣子回鄉探親,母親和我說起我們村的一戶人家,那戶人家的老人生了三個孩子,每個孩子都非常有出息,讀大學、考研,結婚生子後留在大城市。

自己手腳方便的時候,老人還不覺得,等到身體不利落了,老人漸漸覺得孩子們培養的這麼有出息也並不是什麼好事,因為雖然他們在物質上都非常富裕,完全可以負擔給父母請保姆看病的錢,但對於陪伴就微乎其微了。

母親說,去年過年,她的小兒子因為公司加班都沒能回來,大兒子也就回來住了兩天就匆匆趕回去了,雖說生了三個孩子,可當老人真正需要陪伴的時候,身邊的兒女卻做不到,好悲涼。

等你老了,生病了,別指望兒女照顧,身邊不離不棄的只有“老伴”

重男輕女的家庭影響下,兒子沒擔當

發現很多“重男輕女”家庭出來的兒子,真的很沒有擔當。

我一同學的哥哥,從小就特別受父母寵愛,雖然讀書娶妻都很順利,生活也過得很富足,可一聽說他媽要搬到城裡跟他住,立馬就拒絕了,原因是:怕媳婦跟媽處不好。

最後同學哥哥打電話給她:你家裡不是條件也可以,你讓媽和你一起住吧,正好還可以給你帶帶孩子。

同學說,聽到那句話她快氣炸了,從小父母什麼都緊著他,現在要靠他養他反而推卸了,要是父母從小對她好點她也就算了,可這麼明顯的區別對待下,同學也不樂意接母親過來同住。

電視劇《歡樂頌》的樊勝美,就是個典型的“重男輕女”家庭裡走出來的悲劇。

因為父母偏愛兒子,對於女兒不管不顧,還拼命索取,導致樊勝美工作多年卻無積蓄,這些年掙得錢全都填補家裡了,不僅付首付給哥哥買了房子,連帶著她的侄子都是她在養。

如果不是樊勝美有孝心,恐怕二老的日子不知道要怎麼過。

兒子雖然娶妻生子,但整天渾渾噩噩,只知道鬧事和啃老,指望老人靠他養?做夢!不給他們添麻煩就算不錯了。

等你老了,生病了,別指望兒女照顧,身邊不離不棄的只有“老伴”

過分寵溺和嬌慣,讓孩子不懂得感恩

有位80歲的老太太,老伴很早就過世了,她一個人獨自把兒子撫養成人,後來孩子上大學去了外地,老人也跟著去了他的城市,在兒子學校附近租了房子。

老人利用自己年輕時候的手藝,在學校門口開了個賣燒餅的攤位,生意居然還不錯。兒子和他的同學經常來買,可兒子拒絕和她相認,原因是:怕被別人看不起。

老人雖然心裡不舒服,但也沒有說什麼,她覺得自己只要每天都能見到兒子也夠了。兒子讀大學四年的費用,都是母親靠著賣燒餅掙得。

後來兒子畢業工作,然後再到談戀愛結婚,一步步都步入正軌後,老人也已經70多了,為了不打攪兒子的生活,她一個人回了老家,臨走前把自己全部的存款30萬都給了兒子。

經常聽老人抱怨:自己省吃儉用,把所有好的都給了孩子,可為什麼他們都不懂得感恩?

其實吧,我覺得就是因為父母對孩子太好了,所以被當成了理所當然,當寵溺和嬌慣成為一種習慣後,想指望兒女付出,基本很難。

等你老了,生病了,別指望兒女照顧,身邊不離不棄的只有“老伴”

老無所依,有孩子的老人晚景也淒涼

鄰居老孟前陣子老伴剛去世,他一個人住怕孤獨,就和個兒女商量,能不能在他們家輪流住,雖然兒女日子都過得不錯,但對於老父親要求來同住的請求,還是一致拒絕了,後來還是老大出了主意:給父親請一個住家保姆,照顧他的衣食住行。

老孟心裡不痛快,就跟兒女慪了幾天氣,他生氣的是:為什麼兒女不能主動提出接他一起去住,他覺得肯定是因為自己老了遭人嫌棄,所以他們才不願意給自己養老。

很多老人都有這樣的觀念,年輕時為兒女拼死拼活,還指望著等自己老了能有所依靠,可最後發現靠孩子還不如靠身邊的老伴來的實在。

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說,很多條件好了,寧可花錢照顧,也不願自己親自動手?主要還是因為“養得起,卻並不想養”。

"

文|張平


等你老了,生病了,別指望兒女照顧,身邊不離不棄的只有“老伴”

對於中國的老人而言,我想他們做夢也沒有想到,當有一天自己老了,兒女並沒有承擔起給他們養老的責任。

“養兒防老”這個詞真的不靈了。

前陣子回鄉探親,母親和我說起我們村的一戶人家,那戶人家的老人生了三個孩子,每個孩子都非常有出息,讀大學、考研,結婚生子後留在大城市。

自己手腳方便的時候,老人還不覺得,等到身體不利落了,老人漸漸覺得孩子們培養的這麼有出息也並不是什麼好事,因為雖然他們在物質上都非常富裕,完全可以負擔給父母請保姆看病的錢,但對於陪伴就微乎其微了。

母親說,去年過年,她的小兒子因為公司加班都沒能回來,大兒子也就回來住了兩天就匆匆趕回去了,雖說生了三個孩子,可當老人真正需要陪伴的時候,身邊的兒女卻做不到,好悲涼。

等你老了,生病了,別指望兒女照顧,身邊不離不棄的只有“老伴”

重男輕女的家庭影響下,兒子沒擔當

發現很多“重男輕女”家庭出來的兒子,真的很沒有擔當。

我一同學的哥哥,從小就特別受父母寵愛,雖然讀書娶妻都很順利,生活也過得很富足,可一聽說他媽要搬到城裡跟他住,立馬就拒絕了,原因是:怕媳婦跟媽處不好。

最後同學哥哥打電話給她:你家裡不是條件也可以,你讓媽和你一起住吧,正好還可以給你帶帶孩子。

同學說,聽到那句話她快氣炸了,從小父母什麼都緊著他,現在要靠他養他反而推卸了,要是父母從小對她好點她也就算了,可這麼明顯的區別對待下,同學也不樂意接母親過來同住。

電視劇《歡樂頌》的樊勝美,就是個典型的“重男輕女”家庭裡走出來的悲劇。

因為父母偏愛兒子,對於女兒不管不顧,還拼命索取,導致樊勝美工作多年卻無積蓄,這些年掙得錢全都填補家裡了,不僅付首付給哥哥買了房子,連帶著她的侄子都是她在養。

如果不是樊勝美有孝心,恐怕二老的日子不知道要怎麼過。

兒子雖然娶妻生子,但整天渾渾噩噩,只知道鬧事和啃老,指望老人靠他養?做夢!不給他們添麻煩就算不錯了。

等你老了,生病了,別指望兒女照顧,身邊不離不棄的只有“老伴”

過分寵溺和嬌慣,讓孩子不懂得感恩

有位80歲的老太太,老伴很早就過世了,她一個人獨自把兒子撫養成人,後來孩子上大學去了外地,老人也跟著去了他的城市,在兒子學校附近租了房子。

老人利用自己年輕時候的手藝,在學校門口開了個賣燒餅的攤位,生意居然還不錯。兒子和他的同學經常來買,可兒子拒絕和她相認,原因是:怕被別人看不起。

老人雖然心裡不舒服,但也沒有說什麼,她覺得自己只要每天都能見到兒子也夠了。兒子讀大學四年的費用,都是母親靠著賣燒餅掙得。

後來兒子畢業工作,然後再到談戀愛結婚,一步步都步入正軌後,老人也已經70多了,為了不打攪兒子的生活,她一個人回了老家,臨走前把自己全部的存款30萬都給了兒子。

經常聽老人抱怨:自己省吃儉用,把所有好的都給了孩子,可為什麼他們都不懂得感恩?

其實吧,我覺得就是因為父母對孩子太好了,所以被當成了理所當然,當寵溺和嬌慣成為一種習慣後,想指望兒女付出,基本很難。

等你老了,生病了,別指望兒女照顧,身邊不離不棄的只有“老伴”

老無所依,有孩子的老人晚景也淒涼

鄰居老孟前陣子老伴剛去世,他一個人住怕孤獨,就和個兒女商量,能不能在他們家輪流住,雖然兒女日子都過得不錯,但對於老父親要求來同住的請求,還是一致拒絕了,後來還是老大出了主意:給父親請一個住家保姆,照顧他的衣食住行。

老孟心裡不痛快,就跟兒女慪了幾天氣,他生氣的是:為什麼兒女不能主動提出接他一起去住,他覺得肯定是因為自己老了遭人嫌棄,所以他們才不願意給自己養老。

很多老人都有這樣的觀念,年輕時為兒女拼死拼活,還指望著等自己老了能有所依靠,可最後發現靠孩子還不如靠身邊的老伴來的實在。

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說,很多條件好了,寧可花錢照顧,也不願自己親自動手?主要還是因為“養得起,卻並不想養”。

等你老了,生病了,別指望兒女照顧,身邊不離不棄的只有“老伴”

社會正在懲罰那些不懂得回報的子女

前陣子有個老人“給女兒留下一塊錢,剩餘的房子和存款都給了保姆”的新聞,在父親生病的三個月期間,只有保姆一直在照顧他,而他唯一的女兒只來過一次,最後老人臨終,立下遺囑,把他名下的一套房子還有所有存款都留給沒有任何關係的保姆。

而他的親生女兒,只得到了1元的饋贈。這像是一個諷刺,打臉了那些不知感恩,不懂得孝順的子女。

以前,老人普遍認為錢財最後都會留給子女,所以養老送終的事理應交給他們,後來發現養老的事根本指望不上,所以錢財的歸置也有了新的想法,有人選擇捐贈社會機構,有人選擇給個人,鮮少有人會把自己的錢留給沒有照顧自己的子女。

隨著老齡化越來越嚴重,如何安置老人的問題,確實引起很大爭論,從國家的角度來講,當然希望子女們能夠承擔起給父母養老的責任,可要如何規避其中會出現的各種問題,或者說如何讓子女做到自願、自主,或許需要一些新的政策和體系了。


--END--

作者簡介:張平,心理諮詢師,婚姻家庭諮詢師,知名情感自媒體。我有酒,你有故事嗎?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