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績不好的9大原因,養成一個都不行,家長們還不重視?

教育 愛美食的小姐姐 愛美食的小姐姐 2017-09-02

當今社會,每個家長對於孩子最關心的問題,除了身體,就是學習成績。過大的學習負擔會讓孩子產生壓力,造成i影響;過鬆的學習方法又會讓孩子無法專心學習。怎樣才能兩全其美?那麼一個良好的學習方法能讓孩子的學習事半功倍,培養學習信心。今天給大家整理了9種小學生常見的學習方法,希望孩子們能注意到這些不正確的方式,並且能夠改正過來!

(1)學習無計劃

學習計劃是實現學習目標的保證。但有些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毫無計劃,整天忙於被動應付作業和考試,缺乏主動的安排。他們所佔據的永遠都是被動的地位,心中所想的是“老師要我做什麼”而不是主動去想“我要做什麼”。

孩子成績不好的9大原因,養成一個都不行,家長們還不重視?

(2)不會科學利用時間

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公平而寶貴的。有的學生能在有限的時間內,把自己的學習、生活安排得從從容容;而有的學生雖然忙忙碌碌,經常加班加點,忙不到點子上,實際效果不佳。總是抱怨“每天上課、回家、吃飯、做作業、睡覺,哪還有多餘的時間供自己安排?”,因為他們在有效的時間裡,不善於安排自己的時間,以至於該做的事情也沒有做好。

孩子成績不好的9大原因,養成一個都不行,家長們還不重視?

(3)不求甚解、死記硬背

學習是一種理解性的思考,而不是死記硬背的重複。死記硬背之所以不實用,是因為它不需要理解,不講究記憶方法和技巧,是最低形式的學習。這種方式時常容易混淆,且不能長久記憶,只能用於“臨時抱佛腳”的這種形式。

孩子成績不好的9大原因,養成一個都不行,家長們還不重視?

(4)不能形成知識結構

知識結構是知識體系在學生頭腦中的內化反映,當你記憶一件事情,你用頭腦去構成一個畫面或者達到理解。構建一定的知識結構在學習中很重要。如果沒有合理的知識結構,再多的知識也只能成為一盤散沙,無法發揮出它們應有的功效。

孩子成績不好的9大原因,養成一個都不行,家長們還不重視?

(5)不會聽課

這主要表現在課前不預習,對上課內容完全陌生,無法很輕易的走進老師的教學思路;聽課時開小差不記筆記,或者一字一句記下來缺丟到一邊不復習者,只會讓自己的記錄與教師的講述保持同步,而不能讓自己的思路與教師保持同步;所以課後要不定時的複習。

孩子成績不好的9大原因,養成一個都不行,家長們還不重視?

(6)不會閱讀

這主要表現在不善於選擇閱讀書目,完全憑個人興趣或完全聽從老師父母的安排;沒有閱讀重點,處理不好“博”與“精”的關係,要麼廣種薄收,要麼精讀於一而漏萬;不會快速閱讀,閱讀之後沒什麼收穫。

孩子成績不好的9大原因,養成一個都不行,家長們還不重視?

(7)不會抓重點和難點

學習方法不當的學生,抓不住學習的重點和難點,找不到學習上的突破口和浪費了時間與精力。

孩子成績不好的9大原因,養成一個都不行,家長們還不重視?

(8)不能理論聯繫實際

在看書和聽課時,不善於尋找重點和難點,遍地撒網的去抓取,並不能達到一個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相結合的高效方法。所謂“學而必習,習又必行”。而方法不當的學生只滿足於學習書本上的知識,或思想上的靈感,而不腳踏實地的去在實踐中學習。具體表現為動手能力差,不關心現實生活。

孩子成績不好的9大原因,養成一個都不行,家長們還不重視?

(9)不善於科學用腦

這主要表現在學習時不注意勞逸結合,在學習上不善於轉動大腦去思考學習,使大腦終日昏昏沉沉,最終影響學習效率。

孩子成績不好的9大原因,養成一個都不行,家長們還不重視?

上述表現是中小學生中常見的9種不正確學習方法。一個學習方法不當的學生,總會有其中一種或幾種表現。認識到這些表現,進而弄清其背後的原因,我們才能夠有的放矢,有針對性地對孩子進行指導,培養孩子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並取得優異的成績。

親愛的家長們,我專注於小學、初中孩子們的學習、成長與陪伴,分享教育理念、學習技巧、養育方法、今天的內容就分享到這裡。我每天會在朋友圈分享一些關於學習方法、

提分技巧、教育方法方面的文章,有興趣的家長可以看看。一個真正好的老師,不是教孩子多少知識點,而是傳授好的學習方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