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是選擇陪著還是陪伴?決定了孩子是成長還是成功

家庭教育 韓國 早期教育 教育 芳珍的育兒經 2019-02-27

家長是選擇陪著還是陪伴?決定了孩子是成長還是成功

家長是選擇陪著還是陪伴?決定了孩子是成長還是成功

人的一生都是在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中不斷成長起來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尤其是母親,她對孩子的影響可以說是致命的。是孩子終生的榜樣和導師!父母的思想觀念是孩子的起跑線!既然我們不能選擇生在終點,就不要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您推著搖籃的手,就是在推著世界的手!

韓國一位世界級教育大師說:

一個民族與另外一個民族之間的較量,其實是母親素質的較量!

大家好好思考思考吧!順便也反省一下自己,這些年給孩子做了什麼樣的榜樣和標杆!“陪伴”和“陪著”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最好的教育方式不是教育,而是影響。家長是原件,孩子是複印件,當複印件出現問題的時候,請在原件上找找原因。

家長是選擇陪著還是陪伴?決定了孩子是成長還是成功

一切的改變都將從陪伴開始。只有父母共同參與和關心孩子的教育,用自己的言行引導和教育孩子。有一個每天都願意陪伴孩子成長的爸爸和媽媽,您的孩子一定是世界上最優秀最幸福的孩子。這裡有幾個成語送給大家:言傳身教、耳濡目染、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我們要搞清楚,陪伴和陪著是截然不同的兩個概念。媽媽在大桌上打麻將,兒子在小桌上壘城牆。爸爸抱著iPad坐在兒子身邊打手遊,兒子抱著手機看喜羊羊,奶奶帶著孫子在廣場上跳舞。這都是在單純的陪著孩子成長。而所謂的陪伴,是父母參與和融入到孩子成長的每一步。培養出一個有完整知識結構,健全的人格,科學的思維方式,情商和智商都達標的孩子。而不是做一個只關心孩子的考試分數,只會提供良好的物質條件的衣食父母。

家長是選擇陪著還是陪伴?決定了孩子是成長還是成功

只有父母共同參與的家庭教育,才是一個完整、完美的教育模式。有數據統計過,有父親參與的家庭教育中,孩子的智商都比較高,有母親參與的孩子的情商都比較高。由於男性和女性性格的區別,父親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能夠影響並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合作性、自信心、進取心,能夠使孩子變得熱情快活,勇於堅持,敢於冒險。而母親身上的耐心、溫和、仔細、善良、同情心、關心別人、能讓孩子的情商提高得到昇華。只有這樣的結合,才能使孩子有一個完美的性格。父母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要扮演好各自的角色,做到各盡其職。生活中有太多的爸爸因為工作忙碌,沒有時間,或者沒有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把家庭教育問題全部歸結到母親的身上,出了問題只會指責和推卸責任。從而疏遠了與孩子之間的距離。

家長是選擇陪著還是陪伴?決定了孩子是成長還是成功

在家庭教育的問題中,容易出現以下幾種問題,需要所有的父母去共同努力,共同克服。

1、目標不一致,導致教育失衡。

由於教育觀點和方法的不一致,對孩子的生活和學習表現出不同的意見,導致衝突不斷,家庭矛盾不斷。搞得孩子無所適從,不知所措。這樣的家長很難在孩子心目中樹立威信。

2、孩子不打,不聽話。

孩子小的時候都會淘氣一點,很多家長在沒有辦法的時候,認為打孩子是一種有效的教育手段。但是好多家長都打過孩子之後又心疼反悔,有的還會給你物質上的補償。單純的打罵會對不同的孩子心理產生不同的影響。膽小的孩子可能會很膽小內向,有事不願表達,容易形成自卑、不自任。膽大的孩子可能會越打越皮,讓家長會更無所適從。

3、文化程度低,認為自己教育不了孩子。

家庭教育不是以父母的學歷高低而決定的,家庭教育以培養孩子的情感,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交流為基礎的基層教育。學習教育有老師、有學校、有社會。家長只需要教會孩子做人。

4、忽冷忽熱,耐性不足。

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方面表現出嚴重的耐心不足。高興地對孩子百般溫柔,百依百順,會耐心十足的和孩子去分享,去溝通。生氣了或者在外面遇到什麼挫折的事了,毫無顧忌地對孩子劈頭蓋臉一頓批評,搞下得極為不耐煩。不聽孩子的意見和解釋。

家長是選擇陪著還是陪伴?決定了孩子是成長還是成功

所以在孩子的成長問題中,需要每一個家庭,每一個成員的共同參與,共同成長。才能讓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家庭離成功更進一步。

成功的基本含義是目標達成,強調的是結果,而成長強調的是過程,成長是一種內在的生命指標,而成功是一種外在的社會考量。成功是有片段性的,而且還要有一定的外在機遇,成長是一種心態,是一種狀態,是伴隨人終生的。所以說成長比成功更重要,沒有好的成長,就不可能有好的成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