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吹不黑,理性看待放寬汽車限購

前言

自廣州和深圳發出增加汽車指標配置額度以來,市場上有多種聲音和情緒在交織,有的認為這是為了刺激車市、提升銷量而暫時把環保和交通擁堵的問題放一邊,而更多的人是拍手叫好,覺得放寬限購,對消費者和車商是莫大的好事,汽車市場將反彈回暖。

其實,這些看法都走偏了,對於放寬汽車限購,不是簡單的貼上好或者不好的標籤,我們要看到有關部門調節市場的用心。

購車指標增量在可控範圍

根據《中國環境狀況公報》,全國工業源NOx排放仍是城市汙染主要來源,但佔比逐年降低,而機動車NOx排放分擔率逐年增加,隨著產業轉型升級和燃煤汙染防治力度的加大,工業和燃煤排放佔比下降,機動車排放汙染逐漸凸顯,並且已成為我國空氣汙染的重要來源,是造成環境空氣汙染的重要原因。

目前我國治理機動車汙染大致可分為三個途徑:限購、提高排放標準、促進新能源車發展。再回過頭來看這波放寬汽車限購的操作,以廣州為例,按年均新增5萬個指標,那就是每年指標配額提高了41.6%,粵A牌新車銷量由每年12萬輛提升到17萬輛。

不吹不黑,理性看待放寬汽車限購

但是,廣州地區的新車銷量並非全部是粵A牌,而是有大量新車上週邊城市牌照,我們與廣州本地許多經銷商的交流中瞭解到,目前合資品牌基本都有30%-40%車主購車後沒有上粵A牌,豪華品牌車商則反饋,起碼有一半車主買車後上了外地牌,自主品牌這方面的比例超過了6成。

無論是12萬輛還是17萬輛,都無法體現廣州車市的真實銷量,更不能作為新增保有量的準確依據。也就是說,每年新增5萬個指標,佔保有量的增量比例實際要再打個半折,而且,在這5萬輛新車中,有一半是節能車,有測試表明,在城市路況行駛,豐田和本田的混動技術,使得汽車平均油耗比普通燃油車少一半。

廣州的新增指標方案很明顯就是鼓勵消費者購買節能車,綜合以上來看,2019年6月至2020年全年增加10萬個購車指標,對廣州的環境影響微乎其微,深圳的情況也是一樣的。

不吹不黑,理性看待放寬汽車限購

至於交通擁堵的問題,除了和保有量有關之外,更和交通治理密不可分。而且,新增的18萬輛和這廣深兩個城市的保有量及新車實際銷量相比不算多。

之前出臺的《廣東省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實施方案》,當中提到逐步放寬汽車限購,注意“逐步”二字,其實這是為城市逐步提升交通管理能力和水平預留了時間,逐步放寬的尺度大概也是根據交通管理能力來決定。

現在廣深的交通運力以及管理水平,和當年推出限購政策時又有不同,所以,現在放寬汽車限購,是政府平衡汽車增量與交通服務能力之間的關係。

去年廣州市的汽車保有量是318萬輛,深圳是341萬輛,兩地新增的購車指標占全市保有量約1%多點,如果算上在周邊城市上牌的新車,這個佔比1%都不到,可見車牌指標增量是在可控範圍內,不會對環境和交通造成更大壓力。

政策利好效果有待觀察

那放寬限購,是不是就意味著車市就會火爆起來呢?其實車商心裡面明白,放寬限購是很好,但這個量對於低迷的銷量和龐大的庫存而言,是杯水車薪,遠未到歡呼的時候,仍要咬緊牙渡過市場的低谷。

所以會有一些媒體納悶,為什麼只有少數廠家對廣深放寬限購反應強烈,大部分都相當平靜。不是GET不到放寬限購的興奮點,而是療效有待觀察。

不吹不黑,理性看待放寬汽車限購

乘聯會的數據顯示,2019年1-4月,汽車銷量僅為835.3萬輛,同比去年下降12.1%。單看4月,乘用車銷量150.8萬輛,同比下降16.9%,連續11個月新車銷量下滑。同期汽車經銷商的綜合庫存係數達到2.0,同比上升20.5%。

與此同時,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汽車經銷商商會發布的《汽車經銷商對汽車供應商滿意度調查》報告顯示,2018年,所有抽樣4S店總收入均值為1.83億元,總利潤均值僅為55.66萬元,利潤率接近於零。其中,53.8%的經銷商2018年虧損,虧損500萬元以上的佔11.63%。

根據廣深增加的購車指標分配方案,著重是增加競價指標以及節能車指標的數量,調整消費結構的意思很明顯。廣州、深圳一下子增加14萬個指標,只是2019年至2020年的指標,此後每年估計還會增加。


不吹不黑,理性看待放寬汽車限購

廣深的“鬆綁”會對車市產生積極影響,促進汽車消費。但同時,廣深作為局部地區,影響程度還難以確定。目前,我國已有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杭州、石家莊、貴陽、海南等9個省/市實行了汽車號牌限購政策。

在剛剛過去的5月,廣州中籤率為0.587%,170人中僅有一人能中籤,深圳中籤率更是僅為0.2382%。此外,北京2019年第1期小客車指標搖號中籤比例為2367:1;海滬牌拍賣4月中標率為5.5%,最低成交價為89700元。

隨著廣深兩地逐漸放寬汽車搖號和競拍指標,廠家在期待其他“限購”城市跟進,如果全部都放寬,那這個增量就很值得期待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