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天的新餘,內澇少了,市民出行更暢通了,你發現了嗎?

交通 天氣 社會 鄰通 2017-05-16

每年一到汛期,一場接一場的暴雨讓許多城市陷入內澇之困,各地居民坐家觀海、當街抓魚的情形屢見不鮮。為了徹底根除城市內澇,新餘市著手建設城市排水防澇數字化管控平臺,通過現代化信息技術,結合城市排水防澇實際特點,建立一個包含信息採集、決策支持為核心的“智慧水務”系統。

下雨天的新餘,內澇少了,市民出行更暢通了,你發現了嗎?

位於新餘市新欣南大道上的鐵路橋涵洞是許多市民交通出行的必經之路,由於橋樑建造時間久遠,在設計時沒有考慮排水防澇的功能,以往一到雨季汛期,連綿不斷的降雨在涵洞裡形成深達數米的積水潭,幾乎完全阻斷了交通出行,這讓生活在附近的居民叫苦不迭。然而,城市排水防澇數字化管控平臺的出現為市民徹底解決了這個問題。

附近居民周先生:原來一下雨呢,這個水就漲兩三米深,整個人行道基本全部淹掉了,人和車都沒有辦法過,現在這裡修好了,幾乎不存在這個問題了。

下雨天的新餘,內澇少了,市民出行更暢通了,你發現了嗎?

城市排水防澇數字化管控平臺

是新餘市為徹底根除城市內澇而搭建的信息技術雲平臺,它通過在城區範圍內13個易內澇點增設超聲波水位計傳感器,配合路口高處的視頻監控裝置,共同構成了排水防澇平臺的前端採集點,通過24小時不間斷的捕捉動態水文信息,向後方的防汛抗旱指揮中心提供實時數據傳輸。

下雨天的新餘,內澇少了,市民出行更暢通了,你發現了嗎?

新餘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李亞民:在降雨過程中,我們的值班人員通過我們的水文信息採集系統和視頻監控系統,二十四小時全天候對我們易內澇點進行監測,一旦發現內澇,我們會在第一時間通知相關管理部門抵達現場幫助排水。

不僅如此,這套城市排水防澇數字化管控平臺還與新餘市防汛指揮決策支持系統相連接。每天,它把各個行政區劃和流域水系前端採集點蒐集到的水情信息以文本、表格、過程線等方式儲存在水情數據庫裡,按照水位不同等級的劃分,在電子地圖上以不同顏色和標註大小直觀的顯示水位等級,工作人員通過實時監測水位過程線和數據報表,依次對全市重點防汛場所進行全面科學的分析研判,測算它們的風險抵禦能力。位於新餘市城區下游的袁河閘壩就是這樣一個重點防汛場所,它也被人們形象的稱為城市水位的控制閥。

新餘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李亞民:這個平臺建成以後呢,我們就可以通過我們系統實時的對這個袁河水閘的水位進行監測,進行科學調度,一旦有大雨來臨之前,我們就會及時通過這個系統對袁河水閘那邊,要求他把那個水位降到最低限度,確保我們城區的雨水能夠通過管網順利流入河道,這樣就從根本上杜絕了城市內澇的產生。

下雨天的新餘,內澇少了,市民出行更暢通了,你發現了嗎?

城市排水防澇數字化管控平臺的建成,讓城區各主要內澇點的監控調度能力得到了增強,也為應急指揮決策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未來,新餘市還將加大政策資金投入力度,進一步豐富升級智慧水務內涵。

新餘市水務局黨組成員、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主任 胡振南:現階段呢,我們已經實現了水務信息內部的互通。未來,我們還將與國土、氣象、安監等部門加強聯繫,升級我們智慧水務平臺,通過信息技術的提升,更大的提高我們的水利管理效率,最終讓水資源更好的為市民服務。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