甕安縣永和鎮擴容提質實現華麗轉身

交通 幼兒園 時政 黔南熱線 2017-06-19

小橋流水在人家 詩情畫意有鄉愁——甕安縣永和鎮擴容提質實現華麗轉身

每天清晨和傍晚,家住甕安縣永和鎮區新街的市民都會到荊竹廣場散步、打球……享受新區建設帶來的諸多利好。仲夏時節,記者走進這個小鎮,處處感受到的是夏天般的熱情。永和鎮黨委政府通過近幾年下力氣推進城市擴容提質,鎮區正在實現華麗轉身。

98枚手印推動小城鎮建設

在甕安縣永和鎮國土資源管理所的檔案櫃裡,保存著一份98戶群眾的聯名簽字,他們加蓋手印,要求鎮政府開發小城鎮建設。正是這份聯名簽字的檔案資料,讓當地政府堅定了開發小城鎮的信心和決心。

據悉,小城鎮建設前的永和鎮僅有一條不足500米的街道,又窄又陡,30多年來幾乎沒有任何變化,鎮政府辦公樓建於上世紀90年代初,街道兩旁的房屋也多建於上世紀,破舊不堪,與時代發展格格不入。

於是,2011年以後,永和鎮黨委政府審時度勢,讓黨員幹部到群眾中去摸底,徵求群眾關於開發小城鎮的意見。通過黨員幹部的走訪獲悉,群眾對小城鎮建設非常支持,社區也多次組織召開“一事一議”城鎮建設群眾會,建設小城鎮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

然而,小城鎮建設涉及到98戶群眾的土地,政府採取競買、補償、集體安置等方式進行徵地,深受群眾歡迎。於是98戶被徵地農戶聯名簽字,一致同意,要求鎮黨委政府儘快啟動小城鎮建設,為永和鎮小城鎮建設注入了強心劑。

“當初,我們聯名按手印,要求政府開發鎮區新街,是為我們自己好,是讓我們自己改變家鄉,哪個不想家鄉美,更何況政府欠起債都想為我們做事,還給我們那麼多優惠,哪個不願意哦。”被徵地的農戶李應忠笑呵呵地說。

道路交通拉開小城鎮框架

建設未動,路網先行。永和鎮按照規劃,首先將新區的路網拉通,從鎮區加油站位置,一條寬約20米的大道筆直延伸。沿著這條路前行不到200米左轉,便是永和鎮政府的駐地,再往前行左轉,就是鎮區中心幼兒園所在地,該路將政府、農貿市場、鎮老區等串聯在一起,大大方便了群眾出行。

而新區道路兩邊新建的居民樓一字排開,路邊綠化樹、路燈一應俱全,彰顯了規劃的科學性、合理性。近年來,永和鎮先後對兩條主幹道進行升級改造,還有一條正在實施,目前,新區已“三通一平”。

去年,永和鎮藉助雲嵐旅遊大道建設的東風,又規劃建設了一條3.2公里的連接線,寬22米,其中主路12米,總投資1.2億元。屆時,將縮短永和鎮與嵐關鄉之間的距離,連接線兩邊還有7個村民小組共4000餘人,道路建好後,他們前往永和鎮區新街和嵐關都很方便。今後,從永和鎮到甕安縣將不再繞行彎彎曲曲的X936縣道,而是走S205雲嵐大道。

“隨著交通網絡的完善,永和鎮‘一心一帶兩區’建設步伐也將大大加快。”永和鎮黨委書記鄧江凌說,未來幾年,永和鎮將全面接通鎮內斷頭公路,爭取5年內實現村村通、組組通水泥路或油路。

精心規劃新區舊貌換新顏

據悉,2011年前的永和鎮區新街還是一塊山林環抱的壩子、農田。五年來,該鎮堅持“城鎮帶動”戰略,通過制定以鎮區新街建設為龍頭的規劃,籌集資金5000餘萬元,徵地5萬平方米,建成行政服務中心大樓、客車站、中心幼兒園、公租房、宿舍、食堂等服務機構;完成3000多平方米人行道地磚鋪設工程、1200平方米主題廣場、1公里河道美化治理、2700平方米農貿市場、1400平方米健身廣場,群眾建房200餘套。通過鎮區新街的輻射帶動,調整鎮區規劃,使原來的鎮區由1.5平方公里擴展到逾3平方公里。

一位正在新區幼兒園門口接孩子的群眾介紹,“啷個漂亮的幼兒園,以前還想只有縣城裡的娃兒才能上,現在我們家門口就能上,要是不搞新區建設,娃兒們可能要到縣城才能上這樣的幼兒園了。”

小橋流水人家的愜意小鎮,風景如畫的“荊竹廣場”、寬闊的街道、漂亮的幼兒園,充滿孝心的洗腳雕塑和紅色文化塑像,一應俱全的城鎮基礎設施……這些建設成績的取得,是黨群關係和諧的結果,是走群眾路線的典型範例。

晨曦下,永和鎮“荊竹廣場”上“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八個大字十分醒目,詮釋著群眾路線的真諦。(作者:楊松 郭勇 周道來)

相關推薦

推薦中...